第32章 并派

關燈
派之中,衡山、泰山兩派,已然贊同并派之議,看來這是大勢所趨,既然并派一舉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嵩山派自也當追随衆位之後,共襄大舉。

    ” 令狐沖心下冷笑:“這件事全是你一人策劃促成,嘴裡卻說得好不輕松漂亮,居然還是追随衆人之後,倒像别人在創議,而你不過是依附衆意而已。

    ” 隻聽左冷禅又道:“五派之中,已有三派同意并派,不知恒山派意下如何?恒山派前掌門定閑師太,曾數次和在下談起,于并派一事,她老人家是極力贊成的。

    定靜、定逸兩位師太,也均持此見。

    ” 恒山派衆黑衣女弟子中,一個清脆的聲音說道:“左掌門,這話可不對了。

    我們掌門人和兩位師伯、師叔圓寂之前,對并派之議痛心疾首,極力反對。

    三位老人家所以先後不幸逝世,就是為了反對并派。

    你怎可擅以己見,加之于她三位老人家身上?”衆人齊向說話之人瞧去,見是個圓臉女郎。

    這姑娘是能言善道的鄭萼,她年紀尚輕,别派人士大都不識。

     左冷禅道:“你師父定閑師太武功高強,見識不凡,實是我五嶽劍派中最最了不起的人物,老夫生平深為佩服。

    隻可惜在少林寺中不幸為奸徒所害。

     倘若她老人家今日尚在,這五嶽派掌門一席,自是非她莫屬。

    ”他頓了一頓,又道:“當日在下與定閑、定靜、定逸三位師太談及并派之事,在下就曾極力主張,并派之事不行便罷,倘若如議告成,則五嶽派的掌門一席,必須請定閑師太出任。

    當時定閑師太雖然謙遜推辭,但在下全力擁戴,後來定閑師太也就不怎麼堅辭了。

    唉,可歎,可歎,這樣一位佛門女俠,竟然大功未成身先死,喪身少林寺中,實令人不勝歎息。

    ”他連續兩次提及少林寺,言語之中,隐隐将害死定閑師太的罪責加之于少林寺。

    就算害死她的不是少林派中人,但少林寺為武學聖地,居然有人能在其中害死這樣兩位武學高人,則少林派縱非串謀,也逃不了縱容兇手、疏于防範之責。

     忽然有個粗糙的聲音說道:“左掌門此言差矣。

    當日定閑師太跟我說道,她老人家本來是想推舉你做五嶽派掌門的。

    ” 左冷禅心頭一喜,向那人瞧去,見那人馬臉鼠目,相貌十分古怪,不知是誰,但身穿黑衫,乃是恒山派中的人物,他身旁又站着五個容貌類似、衣飾相同之人,卻不知道六人便是桃谷六仙。

    他心中雖喜,臉上不動聲色,說道:“這位尊兄高姓大名?定閑師太當時雖有這等言語,但在下與她老人家相比,那可萬萬不及了。

    ” 先前說話之人乃是桃根仙,他大聲道:“我是桃根仙,這五個都是我的兄弟。

    ”左冷禅道:“久仰,久仰。

    ”桃枝仙道:“你久仰我們甚麼?是久仰我們武功高強呢,還是久仰我們見識不凡?”左冷禅心想:“撕裂成不憂的,原來是這麼六個渾人。

    ”念在桃根仙為自己捧場的份上,便道:“六位武功高強,見識不凡,我都是久仰的。

    ” 桃幹仙道:“我們的武功,也沒有甚麼,六人齊上,比你左盟主高些,單打獨鬥,就差得遠了。

    ”桃花仙道:“但說到見識,可真比你左掌門高得不少。

    ”左冷禅皺起眉頭,哼了一聲,道:“是嗎?”桃花仙道:“半點不錯。

    當日定閑師太便這麼說。

    ”桃葉仙道:“定閑師太和定靜師太、定逸師太三位老人家在庵中閑話,說起五嶽劍派合并之事。

    定逸師太說道:‘五嶽劍派不并派便罷,倘要并派,須得請嵩山派左冷禅先生來當掌門。

    ’這一句話,你信不信?”左冷禅心下暗喜,說道:“那是定逸師太瞧得起在下,我可不敢當。

    ” 桃根仙道:“你别忙歡喜。

    定靜師太卻道:‘當世英雄好漢之中,嵩山派左掌門也算得是位人物,倘若由他來當五嶽派掌門人,倒也是一時之選。

     隻不過他私心太重,胸襟太窄,不能容物,如果是他當掌門,我座下這些女弟子們,苦頭可吃得大了。

    ’”桃幹仙接着道:“定閑師太便說:‘以大公無私而言,倒有六位英雄在此。

    他們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見識不凡,足可當得五嶽派的掌門人。

    ’” 左冷禅冷笑道:“六位英雄?是哪六位?”桃花仙道:“那便是我們六兄弟了。

    ” 此言一出,山上數千人登時轟然大笑。

    這些人雖然大半不識桃谷六仙,但瞧他們形貌古怪,神态滑稽,這時更自稱英雄,說甚麼“武功高強,見識不凡”,自是忍不住好笑。

     桃枝仙道:“當時定閑師太一提到‘六位英雄’四字,定靜、定逸兩位師太立即便想到是我們六兄弟,當下一齊鼓掌喝采。

    那時候定逸師太說甚麼來?兄弟,你記得嗎?”桃實仙道:“我當然記得。

    那時候定逸師太說道:‘桃谷六仙嘛,比之少林寺方證大師,見識是差一些了。

    比之武當派沖虛道長,武功是有所不及了。

    但在五嶽劍派中,倒也無人能及。

    兩位師姊,你們以為如何?’定靜師太便道:‘我卻以為不然。

    定閑師妹的武功見識,決不在桃谷六仙之下。

    隻可惜咱們是女流之輩,又是出家人,要做五嶽派掌門,作五嶽派數千位英雄好漢的首領,總是不便。

    所以啊,咱們還是推舉桃谷六仙為是。

    ’”桃葉仙道:“定閑師太當下連連點頭,說道:‘五嶽劍派如果真要并派,若不是由他六兄弟出任掌門,勢必難以發揚光大,昌大門戶。

    ’” 令狐沖越聽越好笑,情知桃谷六仙是在故意與左冷禅搗亂。

    左冷撣既妄造死者的言語,桃谷六仙依樣葫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左冷禅倒也無法可施。

     嵩山上群雄之中,除了嵩山一派以及為左冷禅所籠絡的人物之外,對于五嶽并派一舉,大都頗具反感。

    有的高瞻遠矚之士如方證方丈、沖虛道長等人,深恐左冷禅羽翼一成,便即為禍江湖;有的眼見天門道人慘死,而左冷禅咄咄逼人,深感憎惡;更有的料想五嶽并派之後,五嶽派聲勢大張,自己這一派不免相形見绌;而如令狐沖等恒山派中人,料得定閑等三位師太是為左冷禅所害,隻盼誅他報仇,自然敵意更盛。

    衆人耳聽得桃谷六仙胡說八道,卻又說得似模似樣,左冷禅幾乎無法辯駁,大都笑吟吟的頗以為喜,年輕的更笑出聲來。

     忽然有個粗豪的聲音說道:“桃谷六怪,恒山派定閑師太說這些話,有誰聽到了?” 桃根仙道:“恒山派的幾十名女弟子都是親耳聽到的。

    鄭姑娘,你說是不是?” 鄭萼忍住了笑,正色道:“不錯。

    左掌門,你說我師父贊成五派合并,那些言語,又有誰聽到了?恒山派的師姊師妹們,左掌門說的話,有誰聽見咱們師尊說過沒有?”百餘名女弟子齊聲答道:“沒聽見過。

    ”有人大聲道:“多半是左掌門自己捏造出來的。

    ”更有一名女弟子道:“和左掌門相比,我師父還是對桃谷六仙推許多些。

    我們随侍三位老人家多年,豈有不知師尊心意之理?” 衆人轟笑聲中,桃枝仙大聲道:“照啊,我們并沒說謊,是不是?後來定閑師太又道:‘五派合并,掌門人隻有一個,他桃谷六仙共有六人,卻是請誰來當的好?’兄弟,定靜師太卻怎麼說啊?”桃花仙道:“這個……嗯,是了,定靜師太說道:‘五派雖然并而為一,但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嵩山這東南西北中五嶽,卻是并不到一塊的。

    左冷禅又不是玉皇大帝,難道他還能将五座大山搬在一起嗎?請桃谷六仙中的五兄弟分駐五山,剩下一個做總掌門也就是了。

    ’”桃葉仙道:“不錯!定逸師太便說:‘師妹此見甚是。

    原來桃谷六仙的父母當年甚有先見,知道日後左冷禅要合并五嶽劍派,因此生下他六個兄弟來,既不是五個,又不是七個,佩服啊佩服!’” 群雄一聽,登時笑聲震天。

     左冷禅籌劃這一場五嶽并派,原拟辦得莊嚴隆重,好教天下英雄齊生敬畏之心,不料斜刺裡鑽了這六個憊懶家夥出來,插科打诨,将一個盛大的典禮搞得好似一場兒戲,心下之惱怒實非言語所能形容,隻是他乃嵩山之主,可不能随便發作,隻得強忍氣惱,暗暗打定了主意:“一待大事告成,若不殺了這六個無賴,我可真不姓左了。

    ” 桃實仙突然放聲大哭,叫道:“不行,不行!我六兄弟自出娘胎,從來寸步不離,這一做五嶽派掌門,從此要分駐五嶽,那可不幹,萬萬的不幹。

    ” 他哭得情意真切,恰似五嶽派掌門名位已定,他六兄弟面臨生離死别之境了。

     桃幹仙道:“六弟不須煩惱,咱們六人是不能分開的,兄弟固然舍不得,做哥哥的也是舍不得。

    但既然衆望所歸,這五嶽派掌門又非我們六兄弟來做不可,我們隻好反對五嶽派合而為一了。

    ”桃根仙等五人齊聲道:“對,對,五嶽劍派一如現狀,并他作甚?” 桃實仙破涕為笑,說道:“就算真的要并,也得五嶽派中将來有了一位大英雄大豪傑,比我六兄弟見識更高,武功更強,也如我六兄弟那樣的衆望所歸。

    有這樣的人來做掌門,那時再并不遲。

    ” 左冷禅眼見再與這六個家夥糾纏下去,隻有越鬧越糟,須以快刀斬亂麻手法,截斷他們的話題,當下朗聲說道:“恒山派的掌門,到底是你們六位大英雄呢,還是另有其人?恒山派的事,你們六位大英雄作得了主呢,還是作不了主?” 桃枝仙道:“我們六位大英雄要當恒山派掌門,本來也無不可。

    但想到嵩山派掌門是你左老弟,我們六人一當恒山掌門,便得和你姓左的相提并論,未免有點,嘿嘿,這個……那個……”桃花仙道:“和他相提并論,我們六位大英雄當然是大失身分,因此上這恒山派掌門人之位,隻好請令狐沖來勉為其難了。

    ” 左冷禅隻氣得七竅生煙,冷冷的道:“令狐掌門,你執掌恒山派門戶,于貴派門下卻不好生約束,任由他們在天下英雄之前胡說八道,出醜露乖。

    ” 令狐沖微笑道:“這六位桃兄說話天真爛漫,心直口快,卻不是瞎造謠言之人。

    他們轉述本派先掌門定閑師太的遺言,當比派外之人的胡說八道靠得住些。

    ” 左冷禅哼了一聲,道:“五嶽劍派今日并派,貴派想必是要獨持異議了?” 令狐沖搖頭道:“恒山派卻也不是獨持異議。

    華山派掌門嶽先生,是在下啟蒙傳藝的恩師,在下今日雖然另歸别派,卻不敢忘了昔日恩師的教誨。

    ” 左冷禅道:“這麼說來,你仍聽從華山嶽先生的話?”令狐沖道:“不錯,我恒山派與華山派并肩攜手,協力同心。

    ” 左冷禅轉頭瞧向華山派人衆,說道:“嶽先生,令狐掌門不忘你舊日對他的恩義,可喜可賀。

    閣下于五派合并之舉,贊成也罷,反對也罷,令狐掌門都唯你馬首是瞻。

    但不知閣下尊意若何?” 嶽不群道:“承左盟主詢及,在下雖于此事曾細加考慮,但要作出一個極為妥善周詳的抉擇,卻亦不易。

    ” 一時峰上群雄的數千對目光都向他望去,許多人均想:“衡山派勢力孤弱,泰山派内哄分裂,均不足與嵩山派相抗。

    此刻華山、恒山兩派聯手,再加上衡山派,當可與嵩山派一較短長了。

    ” 隻聽嶽不群說道:“我華山創派二百餘年,中間曾有氣宗、劍宗之争。

     衆位武林前輩都知道的。

    在下念及當日兩宗自相殘殺的慘狀,至今兀自不寒而栗……” 令狐沖尋思:“師父曾說,華山氣劍二宗之争,是本派門戶之羞,實不足為外人道,為甚麼他此刻卻當着天下英雄公然談論?”又聽得嶽不群語聲尖銳,聲傳數裡,每說一句話,遠處均有回音,心想:“師父修習‘紫霞神功’,又到了更高的境界,說話聲音,内力的運用,都跟從前不同了。

    ” 嶽不群續道:“因此在下深覺武林中的宗派門戶,分不如合。

    千百年來,江湖上仇殺鬥毆,不知有多少武林同道死于非命,推原溯因,泰半是因門戶之見而起。

    在下常想,倘若武林之中并無門戶宗派之别,天下一家,人人皆如同胞手足,那麼種種流血慘劇,十成中至少可以減去九成。

    英雄豪傑不緻盛年喪命,世上也少了許許多多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

    ” 他這番話中充滿了悲天憫人之情,極大多數人都不禁點頭。

    有人低聲說道:“華山嶽不群人稱‘君子劍’,果然名不虛傳,深具仁者之心。

    ” 方證大師合十而道:“善哉,善哉!嶽居士這番言語,宅心仁善。

    武林中人隻要都如嶽居士這般想法,天下的腥風血雨,刀兵紛争,便都混于無形了。

    ” 嶽不群道:“大師過獎了,在下的一些淺見,少林寺曆代高僧大德,自然早已想到過。

    以少林寺在武林中的聲望地位,登高一呼,各家各派中的高明卓識之士,聞風響應,千百年來必能有所建樹。

    固然各家各武術源流不同,修習之法大異,要武學之士不分門戶派别,那是談何容易?但‘君子和而不同’,武功盡可不同,卻大可和和氣氣。

    可是直至今日,江湖上仍是派别衆多,或明争,或暗鬥,無數心血性命,都耗費于無謂的意氣之争。

    既然曆來高明之士,都知門戶派别的紛歧大有禍害,為甚麼不能痛下決心,予以消除? 在下大惑不解,于此事苦思多年,直至前幾日,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關竅所在。

    此事關系到武林全體同道的生死禍福,在下不敢自秘,謹提出請各位指教。

    ” 群雄紛紛道:“請說,請說。

    ”“嶽先生的見地,定然是很高明的。

    ” “不知到底是甚麼原因?”“要清除門戶派别之見,那可是難于登天了!” 嶽不群待人聲一靜,說道:“在下潛心思索,發覺其中道理,原來在于一個‘急’字與‘漸”字的差别。

    曆來武林中的有心人,盼望消除門戶派别,往往操之過急,要一舉而将天下所有宗派門戶之間的界限,盡數消除。

    殊不知積重難返,武林中的宗派,大者數十,小者過千,每個門戶都有數十年乃至千百年的傳承,要一舉而消除之,确是難于登天。

    ” 左冷禅道:“以嶽先生的高見,要消除宗派門戶之别,那是絕不可能了?如此說來,豈不令人失望?” 嶽不群搖頭道:“雖然艱難萬分,卻也非絕無可能。

    在下适才言道,其間差别,在于緩急之不同。

    常言道得好,欲速則不達。

    隻須方針一變,天下同道協力以赴,期之以五十年、一百年,決無不成之理。

    ” 左冷禅歎道:“五十年、一百年,這裡的英雄好漢,十之八九是屍骨已寒了。

    ” 嶽不群道:“吾輩隻須盡力,事功是否成于我手,卻不必計較。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涼,咱們隻是種樹,讓後人得享清涼之福,豈非美事?再說,五十年、一百年,乃是期于大成,若說小有成就,則十年八年之間,也已頗有足觀。

    ” 左冷禅道:“十年八年便有小成,那倒很好,卻不知如何共策進行?” 嶽不群微微一笑,說道:“左盟主眼前所行,便是大有福于江湖同道的美事。

    咱們要一舉而混滅門戶宗派之見,那是無法辦到的。

    但各家各派如擇地域相近,武功相似,又或相互交好,先行盡量合并,則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