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比劍
關燈
小
中
大
圈,斜斜向令狐沖刺去。
隻聽得恒山派一群女弟子中,同時響起了“咦”的一聲。
群雄之中便有不識得恒山派劍法的,聽得這些女弟子這聲驚呼,而呼叫中顯是充滿了欽佩之意,也已即知嶽靈珊這招确是恒山劍法,而且招式着實不凡。
她所使的,正是思過崖後洞的招式,而這招式,卻是令狐沖曾傳過恒山派女弟子的。
令狐沖揮劍擋開。
他知道恒山派劍法以圓轉為形,綿密見長,每一招劍法中都隐含陰柔之力,與人對敵之時,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守勢,隻有一招才乘虛突襲。
他與恒山派弟子相處已久,又親眼見過定靜師太數次與敵人鬥劍,這時施展出來的,招招成圓,餘意不盡,顯然已深得恒山派劍法的精髓。
方證大師、沖虛道長、丐幫幫主、左冷禅等人于恒山劍法均熟識已久,眼見令狐沖并非恒山派出身,卻将恒山劍法使得中規中矩,于極平凡的招式之中暗蓄鋒芒,深合恒山派武功“綿裡藏針”的要訣,無不暗贊。
他們都知數百年來恒山門下均以女尼為主,出家人慈悲為本,女流之輩更不宜妄動刀劍,學武隻是為了防身。
這“綿裡藏針”訣,便如是暗藏鋼針的一團棉絮。
旁人倘若不加觸犯,棉絮輕柔溫軟,于人無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鋼針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淺,并非決于鋼針,而決于手掌上使力的大小。
使力小則受傷輕,使力大則受傷重。
這武功要訣,本源便出于佛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由心之意。
令狐沖學過“獨孤九劍”後,于各式武功皆能明其要旨。
他所使劍法原是重意不重招,這時所使的恒山劍法,方位變化與原來招式頗有歧異,但恒山劍意卻清清楚楚的顯了出來。
各家高手雖然識得恒山劍法,但所知的隻是大要,于細微曲折處的差異自是不知,是以見到令狐沖的劍意,均想:“這少年身為恒山掌門,果然不是幸緻!原來早得定閑、定靜諸師大的真傳。
” 隻有恒山派門下弟子儀和、儀清等人,才看出他所使招式與師傳并不相符。
但招式雖異,于本門劍法的含意,卻隻有體會得更加深切。
令狐沖和嶽靈珊二人所使的恒山派劍法,均是從思過崖後洞中學來,但令狐沖劍法根底比嶽靈珊強得大多,加之他與恒山派師徒相處日久,所知恒山派劍法的範圍,自非嶽靈珊所及。
二人一交上劍,若不是令狐沖故意相讓,隻在數招之間便即勝了。
拆到三十餘招後,嶽靈珊從石壁上學來的劍招已窮,隻好從頭再使。
好在這套劍法精妙繁複,使動時圓轉如意,一招與一招之間絕少斧鑿之痕,從第一招到三十六招,便如是一氣呵成的一式大招。
她劍招重複,除了令狐沖也學過石壁劍法之外,誰也看不出來。
嶽靈珊的劍招使得綿密,令狐沖依法與之拆解,兩人所學劍招相同,俱是恒山派劍法的精華,打來絲絲入扣,極是悅目動人。
旁觀群雄看得高興,忍不住喝采。
有人道:“令狐沖是恒山派掌門,這路劍法使得如此精采,也沒甚麼希奇。
嶽家姑娘明明是華山派的,怎麼也會使恒山劍法?”有人道:“令狐沖本來也是嶽先生的門下,還是華山派的大弟子呢,否則他怎麼也會這路劍法了?若不是嶽先生一手親授,兩個人怎會拆解得這等合拍?”又有人道:“嶽先生精通華山、泰山、衡山、恒山四派劍法,看來于嵩山劍法也必熟悉。
這五嶽派掌門人一席,那是非他莫屬了。
”另一人道:“那也不見得。
嵩山左掌門的劍法比嶽先生高得多。
武功之道,貴精不貴多,你就算于天下武功無所不會,通統都是三腳貓,又有甚麼用處?左掌門單是一路嵩山劍法,便能擊敗嶽先生的五派劍法。
”先一人道:“你又怎麼知道了,當真是大言不慚。
” 那人怒道:“甚麼大言不慚?你有種,咱們便來賭五十兩銀子。
”先一人道:“甚麼有種沒種?咱們賭一百兩。
現銀交易,輸了賴的便是恒山派門下。
” 那人道:“好,賭一百兩!甚麼恒山派門下?”先一人道:“那個賴的,便是尼姑!”那人“呸”的一聲,在地下吐了一口痰。
這時嶽靈珊出招越來越快,令狐沖瞧着她婀娜的身形,想起昔日同在華山練劍的情景,漸漸的神思恍惚,不由得癡了,眼見她一劍刺到,順手還了一招。
不想這一招并非恒山派劍法,嶽靈珊一怔,低聲道:“青梅如豆!” 跟着還了一劍,削向令狐沖額間。
令狐沖也是一呆,低聲道:“柳葉似眉。
” 他二人于所拆的恒山劍法,隻知其式不知其名,适才交換的這兩招,卻不是恒山劍法,而是兩人在華山練劍時共創的“沖靈劍法”。
“沖”是令狐沖,“靈”是嶽靈珊,是二人好玩而共同鑽研出來的劍術。
令狐沖的天份比師妹高得多,不論做甚麼事都喜不拘成法,别創新意,這路劍法雖說是二人共創,十之八九卻是令狐沖想出來的。
當時二人武功造詣尚淺,這路劍法中也并沒甚麼厲害的招式,隻是二人常在無人處拆解,練得卻十分純熟。
令狐沖無意間使了一招“青梅如豆”,嶽靈珊便還了一招“柳葉似眉”。
兩人原無深意,可是突然之間,臉上都是一紅。
令狐沖手上不緩,還了一招“霧中初見”,嶽靈珊随手便是一招“雨後乍逢”。
這套劍法,二人在華山已不知拆過了多少遍,但怕嶽先生、嶽夫人知道後責罵,從不讓第三人知曉,此刻卻情不自禁,在天下英雄之前使了出來。
這一接上手,頃刻間便拆了十來招,不但令狐沖早已回到了昔日華山練劍的情景之中,連嶽靈珊心裡,也漸漸忘卻了自己此刻是已嫁之身,是在數千江湖漢子之前,為了父親的聲譽而出手試招,眼中所見,隻是這個倜傥潇灑的大師哥,正在和自己試演二人合創的劍法。
令狐沖見她臉上神色越來越柔和,眼中射出喜悅的光芒,顯然已将适才給父親打了記耳光的事淡忘了,心想:“今天我見她一直郁郁不樂,容色也甚憔悴,現下終于高興起來了。
唉,但願這套沖靈劍法有千招萬招,一生一世也使不完。
”自從他在思過崖上聽得嶽靈珊口哼福建小調以來,隻有此刻,小師妹對他才像從前這般相待,不由歡喜無限。
又拆了二十來招,嶽靈珊長劍削向他左腿,令狐沖左足飛起,踢向她劍身。
嶽靈珊劍刃一沉,砍向他足面。
令狐沖長劍急攻她右腰,嶽靈珊劍鋒斜轉,當的一聲,雙劍相交,劍尖震起。
二人同時挺劍急刺向前,同時疾刺對方咽喉,出招迅疾無比。
瞧雙劍去勢,誰都無法挽救,勢必要同歸于盡,旁觀群雄都忍不住驚叫。
卻聽得掙的一聲輕響,雙劍劍尖竟在半空中抵住了,濺出星星火花,兩柄長劍彎成弧形,跟着二人雙手一推,雙掌相交,同時借力飄了開去。
這一下變化誰都料想不到,這兩把長劍竟有如此巧法,居然在疾刺之中,會在半空中相遇而劍尖相抵,這等情景,便有數千數萬次比劍,也難得碰到一次,而他二人竟然在生死系于一線之際碰到了。
殊不知雙劍如此在半空中相碰,在旁人是數千數萬次比劍不曾遇上一次,他二人卻是練了數千數萬次要如此相碰,而終于練成了的。
這招劍法必須二人同使,兩人出招的方位力道又須拿捏得分毫不錯,雙劍才會在迅疾互刺的一瞬之間劍尖相抵,劍身彎成弧形。
這劍法以之對付旁人,自無半分克敵制勝之效,在令狐沖與嶽靈珊,卻是一件又艱難又有趣的玩意。
二人練成招數之後,更進一步練得劍尖相碰,濺出火花。
當他二人在華山上練成這一招時,嶽靈珊曾問,這一招該當叫作甚麼。
令狐沖道:“你說叫甚麼好?”嶽靈珊笑道:“雙劍疾刺,簡直是不顧性命,叫作‘同歸于盡’罷?”令狐沖道:“同歸于盡,倒似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還不如叫作‘你死我活’!”嶽靈珊陣道:“為甚麼我死你活?你死我活才對。
”令狐沖道:“我本來說是‘你死我活’。
”嶽靈珊道:“你啊我啊的,纏夾不清,這一招誰都沒死,便叫作‘同生共死’好了。
”令狐沖拍手叫好。
嶽靈珊一想“同生共死”這四字太過親熱,一撤劍,掉頭便跑了。
旁觀群雄見二人在必死之境中逃了出來,實是驚險無比,手中無不捏了把冷汗,連那一聲喝采也都忘了。
那日在少林寺中,嶽不群與令狐沖拔劍動手,為了勸他重歸華山門下,也曾使過幾招“沖靈劍法”,但這一招卻沒使過。
嶽不群雖曾在暗中窺看二人練劍,得知沖靈劍法的招式,卻并未花下心血時間去練這招既無聊又無用的“同生共死”。
因此連方證、沖虛、左冷禅等人見到這一招時,也都大吃一驚。
盈盈心中的驚駭,更是不在話下。
隻見他二人在半空中輕身飄開,俱是嘴角含笑,姿态神情,便似裹在一團和煦的春風之中。
兩人挺劍再上,随即又鬥在一起。
二人在華山創制這套劍法時,師兄妹間情投意合,互相依戀,因之劍招之中,也是好玩的成份多,而兇殺的意味少,此刻二人對劍,不知不覺之間,都回想到從前的情景,出劍轉慢,眉梢眼角,漸漸流露出昔日青梅竹馬的柔情。
這與其說是“比劍”,不如說是“舞劍”,而“舞劍”兩字,又不如“劍舞”之妥貼,這“劍舞”卻又不是娛賓,而是為了自娛。
突然間人叢中“嘿”的一聲,有人冷笑。
嶽靈珊一驚,聽得出是丈夫林平之的聲音,心中一寒:“我和大師哥如此打法,那可不對。
”長劍一圈,自下而上,斜斜撩出一劍,勢勁力疾,姿式美妙已極,卻是華山派“玉女劍十九式”中的一式。
林平之那一聲冷笑,令狐沖也聽見了,眼見嶽靈珊立即變招,來劍毫不容情,再不像适才使沖靈劍法那樣充滿了纏綿之意。
他胸口一酸,種種往事,霎時間都湧向心頭,想起自己被師父罰去思過崖面壁思過,小師妹每日給自己送飯,一日大雪,二人竟在山洞共處一宵,又想起小師妹生病,二人相别日久,各懷相思之苦,但便在此時,不知如何,林平之竟讨得了她的歡心,自此之後,兩人之間隔膜日深一日,又想起那日小師妹學得師娘所授的“玉女劍十九式”後,來崖上與自己試招,自己心中酸苦,出手競不容讓……這許許多多念頭,都是一瞬之間在他腦海中電閃而過,便在此時,嶽靈珊長劍已撩到他胸前。
令狐冷腦中混亂,左手中指彈出,掙的一聲輕響,正好彈在她長劍之上。
嶽靈珊把捏不住,長劍脫手飛出,直射上天。
令狐沖一指彈出,暗叫一聲“糟糕!”隻見嶽靈珊神色苦澀,似乎勉強要笑,卻哪裡笑得出來?當日令狐沖在思過崖上,便是以這麼一彈,将她寶愛的“碧水劍”彈入深谷之中,二人由此而生芥蒂,不料今日又是舊事重演。
這些日子來,他有時靜夜自思,早知所以彈去嶽靈珊的長劍,其實是自己在喝林平之的醋,激情洶湧,難以克制,自不免自怨自艾。
豈知今日聽得林平之的冷笑之聲,眼見嶽靈珊神态立變,自己又舊病複發。
當日在思過崖上,他一指已能将嶽靈珊手中長劍彈脫,此刻身上内力,與其時相去不可道裡計,但見那長劍直沖上天,一時竟不落下。
他心念電轉:“我本要敗在小師妹手裡,哄得她歡喜。
現下我卻彈去了她長劍,那是故意在天下英雄之前削她面子,難道我竟以這等卑鄙手段,去報答小師妹待我的情義?”一瞥之間,隻見那長劍正自半空中向下射落,當即身子一晃,叫道:“好恒山劍法!”似是竭力閃避,其實卻是将身子往劍尖湊将過去,噗的一聲響,長劍從他左肩後直插了進去。
令狐沖向前一撲,長劍竟将他釘在地下。
這一下變故來得突兀無比,群雄發一聲喊,無不驚得呆了。
嶽靈珊驚道:“你……大師哥……”隻見一名虬髯漢子沖将上來,拔出長劍,抱起了令狐沖。
令狐沖肩背上傷口中鮮血狂湧,恒山派十餘名女弟子圍了上去,競相取出傷藥,給他敷治。
嶽靈珊不知他生死如何,奔過去想看。
劍光晃動,兩柄長劍攔住去路,一名女尼喝道:“好狠心的女子!”嶽靈珊一怔,退了幾步,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隻聽得嶽不群縱聲長笑,朗聲說道:“珊兒,你以泰山、衡山、恒山三派劍法,力敗三派掌門,也算難得!” 嶽靈珊長劍脫手,群雄明明見到是給令狐沖伸指彈落,但令狐沖為她長劍所傷,卻也是事實。
這一招到底是否恒山劍法,誰也說不上來。
他二人以沖靈劍法相鬥之時,旁人早已看得全然摸不着頭腦,眼見這路劍法招數稚拙,全無用處,偏偏又舞得這生好看:最後這一招變生不測,誰都為這突如其來的結局所震驚,這時聽嶽不群稱贊女兒以三派劍法打敗三派掌門,想來嶽靈珊這招長空落劍,定然也是恒山劍法了。
雖然有人懷疑,覺得這與恒山劍法大異其趣,但無法說得出其來龍去脈,也不便公然與嶽不群辯駁。
嶽靈珊拾起地下長劍,隻見劍身上血迹殷然。
她心中評怦亂跳,隻是想:“不知他性命如何?隻要他能不死,我便……我便……”
隻聽得恒山派一群女弟子中,同時響起了“咦”的一聲。
群雄之中便有不識得恒山派劍法的,聽得這些女弟子這聲驚呼,而呼叫中顯是充滿了欽佩之意,也已即知嶽靈珊這招确是恒山劍法,而且招式着實不凡。
她所使的,正是思過崖後洞的招式,而這招式,卻是令狐沖曾傳過恒山派女弟子的。
令狐沖揮劍擋開。
他知道恒山派劍法以圓轉為形,綿密見長,每一招劍法中都隐含陰柔之力,與人對敵之時,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守勢,隻有一招才乘虛突襲。
他與恒山派弟子相處已久,又親眼見過定靜師太數次與敵人鬥劍,這時施展出來的,招招成圓,餘意不盡,顯然已深得恒山派劍法的精髓。
方證大師、沖虛道長、丐幫幫主、左冷禅等人于恒山劍法均熟識已久,眼見令狐沖并非恒山派出身,卻将恒山劍法使得中規中矩,于極平凡的招式之中暗蓄鋒芒,深合恒山派武功“綿裡藏針”的要訣,無不暗贊。
他們都知數百年來恒山門下均以女尼為主,出家人慈悲為本,女流之輩更不宜妄動刀劍,學武隻是為了防身。
這“綿裡藏針”訣,便如是暗藏鋼針的一團棉絮。
旁人倘若不加觸犯,棉絮輕柔溫軟,于人無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鋼針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淺,并非決于鋼針,而決于手掌上使力的大小。
使力小則受傷輕,使力大則受傷重。
這武功要訣,本源便出于佛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由心之意。
令狐沖學過“獨孤九劍”後,于各式武功皆能明其要旨。
他所使劍法原是重意不重招,這時所使的恒山劍法,方位變化與原來招式頗有歧異,但恒山劍意卻清清楚楚的顯了出來。
各家高手雖然識得恒山劍法,但所知的隻是大要,于細微曲折處的差異自是不知,是以見到令狐沖的劍意,均想:“這少年身為恒山掌門,果然不是幸緻!原來早得定閑、定靜諸師大的真傳。
” 隻有恒山派門下弟子儀和、儀清等人,才看出他所使招式與師傳并不相符。
但招式雖異,于本門劍法的含意,卻隻有體會得更加深切。
令狐沖和嶽靈珊二人所使的恒山派劍法,均是從思過崖後洞中學來,但令狐沖劍法根底比嶽靈珊強得大多,加之他與恒山派師徒相處日久,所知恒山派劍法的範圍,自非嶽靈珊所及。
二人一交上劍,若不是令狐沖故意相讓,隻在數招之間便即勝了。
拆到三十餘招後,嶽靈珊從石壁上學來的劍招已窮,隻好從頭再使。
好在這套劍法精妙繁複,使動時圓轉如意,一招與一招之間絕少斧鑿之痕,從第一招到三十六招,便如是一氣呵成的一式大招。
她劍招重複,除了令狐沖也學過石壁劍法之外,誰也看不出來。
嶽靈珊的劍招使得綿密,令狐沖依法與之拆解,兩人所學劍招相同,俱是恒山派劍法的精華,打來絲絲入扣,極是悅目動人。
旁觀群雄看得高興,忍不住喝采。
有人道:“令狐沖是恒山派掌門,這路劍法使得如此精采,也沒甚麼希奇。
嶽家姑娘明明是華山派的,怎麼也會使恒山劍法?”有人道:“令狐沖本來也是嶽先生的門下,還是華山派的大弟子呢,否則他怎麼也會這路劍法了?若不是嶽先生一手親授,兩個人怎會拆解得這等合拍?”又有人道:“嶽先生精通華山、泰山、衡山、恒山四派劍法,看來于嵩山劍法也必熟悉。
這五嶽派掌門人一席,那是非他莫屬了。
”另一人道:“那也不見得。
嵩山左掌門的劍法比嶽先生高得多。
武功之道,貴精不貴多,你就算于天下武功無所不會,通統都是三腳貓,又有甚麼用處?左掌門單是一路嵩山劍法,便能擊敗嶽先生的五派劍法。
”先一人道:“你又怎麼知道了,當真是大言不慚。
” 那人怒道:“甚麼大言不慚?你有種,咱們便來賭五十兩銀子。
”先一人道:“甚麼有種沒種?咱們賭一百兩。
現銀交易,輸了賴的便是恒山派門下。
” 那人道:“好,賭一百兩!甚麼恒山派門下?”先一人道:“那個賴的,便是尼姑!”那人“呸”的一聲,在地下吐了一口痰。
這時嶽靈珊出招越來越快,令狐沖瞧着她婀娜的身形,想起昔日同在華山練劍的情景,漸漸的神思恍惚,不由得癡了,眼見她一劍刺到,順手還了一招。
不想這一招并非恒山派劍法,嶽靈珊一怔,低聲道:“青梅如豆!” 跟着還了一劍,削向令狐沖額間。
令狐沖也是一呆,低聲道:“柳葉似眉。
” 他二人于所拆的恒山劍法,隻知其式不知其名,适才交換的這兩招,卻不是恒山劍法,而是兩人在華山練劍時共創的“沖靈劍法”。
“沖”是令狐沖,“靈”是嶽靈珊,是二人好玩而共同鑽研出來的劍術。
令狐沖的天份比師妹高得多,不論做甚麼事都喜不拘成法,别創新意,這路劍法雖說是二人共創,十之八九卻是令狐沖想出來的。
當時二人武功造詣尚淺,這路劍法中也并沒甚麼厲害的招式,隻是二人常在無人處拆解,練得卻十分純熟。
令狐沖無意間使了一招“青梅如豆”,嶽靈珊便還了一招“柳葉似眉”。
兩人原無深意,可是突然之間,臉上都是一紅。
令狐沖手上不緩,還了一招“霧中初見”,嶽靈珊随手便是一招“雨後乍逢”。
這套劍法,二人在華山已不知拆過了多少遍,但怕嶽先生、嶽夫人知道後責罵,從不讓第三人知曉,此刻卻情不自禁,在天下英雄之前使了出來。
這一接上手,頃刻間便拆了十來招,不但令狐沖早已回到了昔日華山練劍的情景之中,連嶽靈珊心裡,也漸漸忘卻了自己此刻是已嫁之身,是在數千江湖漢子之前,為了父親的聲譽而出手試招,眼中所見,隻是這個倜傥潇灑的大師哥,正在和自己試演二人合創的劍法。
令狐沖見她臉上神色越來越柔和,眼中射出喜悅的光芒,顯然已将适才給父親打了記耳光的事淡忘了,心想:“今天我見她一直郁郁不樂,容色也甚憔悴,現下終于高興起來了。
唉,但願這套沖靈劍法有千招萬招,一生一世也使不完。
”自從他在思過崖上聽得嶽靈珊口哼福建小調以來,隻有此刻,小師妹對他才像從前這般相待,不由歡喜無限。
又拆了二十來招,嶽靈珊長劍削向他左腿,令狐沖左足飛起,踢向她劍身。
嶽靈珊劍刃一沉,砍向他足面。
令狐沖長劍急攻她右腰,嶽靈珊劍鋒斜轉,當的一聲,雙劍相交,劍尖震起。
二人同時挺劍急刺向前,同時疾刺對方咽喉,出招迅疾無比。
瞧雙劍去勢,誰都無法挽救,勢必要同歸于盡,旁觀群雄都忍不住驚叫。
卻聽得掙的一聲輕響,雙劍劍尖竟在半空中抵住了,濺出星星火花,兩柄長劍彎成弧形,跟着二人雙手一推,雙掌相交,同時借力飄了開去。
這一下變化誰都料想不到,這兩把長劍竟有如此巧法,居然在疾刺之中,會在半空中相遇而劍尖相抵,這等情景,便有數千數萬次比劍,也難得碰到一次,而他二人竟然在生死系于一線之際碰到了。
殊不知雙劍如此在半空中相碰,在旁人是數千數萬次比劍不曾遇上一次,他二人卻是練了數千數萬次要如此相碰,而終于練成了的。
這招劍法必須二人同使,兩人出招的方位力道又須拿捏得分毫不錯,雙劍才會在迅疾互刺的一瞬之間劍尖相抵,劍身彎成弧形。
這劍法以之對付旁人,自無半分克敵制勝之效,在令狐沖與嶽靈珊,卻是一件又艱難又有趣的玩意。
二人練成招數之後,更進一步練得劍尖相碰,濺出火花。
當他二人在華山上練成這一招時,嶽靈珊曾問,這一招該當叫作甚麼。
令狐沖道:“你說叫甚麼好?”嶽靈珊笑道:“雙劍疾刺,簡直是不顧性命,叫作‘同歸于盡’罷?”令狐沖道:“同歸于盡,倒似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還不如叫作‘你死我活’!”嶽靈珊陣道:“為甚麼我死你活?你死我活才對。
”令狐沖道:“我本來說是‘你死我活’。
”嶽靈珊道:“你啊我啊的,纏夾不清,這一招誰都沒死,便叫作‘同生共死’好了。
”令狐沖拍手叫好。
嶽靈珊一想“同生共死”這四字太過親熱,一撤劍,掉頭便跑了。
旁觀群雄見二人在必死之境中逃了出來,實是驚險無比,手中無不捏了把冷汗,連那一聲喝采也都忘了。
那日在少林寺中,嶽不群與令狐沖拔劍動手,為了勸他重歸華山門下,也曾使過幾招“沖靈劍法”,但這一招卻沒使過。
嶽不群雖曾在暗中窺看二人練劍,得知沖靈劍法的招式,卻并未花下心血時間去練這招既無聊又無用的“同生共死”。
因此連方證、沖虛、左冷禅等人見到這一招時,也都大吃一驚。
盈盈心中的驚駭,更是不在話下。
隻見他二人在半空中輕身飄開,俱是嘴角含笑,姿态神情,便似裹在一團和煦的春風之中。
兩人挺劍再上,随即又鬥在一起。
二人在華山創制這套劍法時,師兄妹間情投意合,互相依戀,因之劍招之中,也是好玩的成份多,而兇殺的意味少,此刻二人對劍,不知不覺之間,都回想到從前的情景,出劍轉慢,眉梢眼角,漸漸流露出昔日青梅竹馬的柔情。
這與其說是“比劍”,不如說是“舞劍”,而“舞劍”兩字,又不如“劍舞”之妥貼,這“劍舞”卻又不是娛賓,而是為了自娛。
突然間人叢中“嘿”的一聲,有人冷笑。
嶽靈珊一驚,聽得出是丈夫林平之的聲音,心中一寒:“我和大師哥如此打法,那可不對。
”長劍一圈,自下而上,斜斜撩出一劍,勢勁力疾,姿式美妙已極,卻是華山派“玉女劍十九式”中的一式。
林平之那一聲冷笑,令狐沖也聽見了,眼見嶽靈珊立即變招,來劍毫不容情,再不像适才使沖靈劍法那樣充滿了纏綿之意。
他胸口一酸,種種往事,霎時間都湧向心頭,想起自己被師父罰去思過崖面壁思過,小師妹每日給自己送飯,一日大雪,二人竟在山洞共處一宵,又想起小師妹生病,二人相别日久,各懷相思之苦,但便在此時,不知如何,林平之竟讨得了她的歡心,自此之後,兩人之間隔膜日深一日,又想起那日小師妹學得師娘所授的“玉女劍十九式”後,來崖上與自己試招,自己心中酸苦,出手競不容讓……這許許多多念頭,都是一瞬之間在他腦海中電閃而過,便在此時,嶽靈珊長劍已撩到他胸前。
令狐冷腦中混亂,左手中指彈出,掙的一聲輕響,正好彈在她長劍之上。
嶽靈珊把捏不住,長劍脫手飛出,直射上天。
令狐沖一指彈出,暗叫一聲“糟糕!”隻見嶽靈珊神色苦澀,似乎勉強要笑,卻哪裡笑得出來?當日令狐沖在思過崖上,便是以這麼一彈,将她寶愛的“碧水劍”彈入深谷之中,二人由此而生芥蒂,不料今日又是舊事重演。
這些日子來,他有時靜夜自思,早知所以彈去嶽靈珊的長劍,其實是自己在喝林平之的醋,激情洶湧,難以克制,自不免自怨自艾。
豈知今日聽得林平之的冷笑之聲,眼見嶽靈珊神态立變,自己又舊病複發。
當日在思過崖上,他一指已能将嶽靈珊手中長劍彈脫,此刻身上内力,與其時相去不可道裡計,但見那長劍直沖上天,一時竟不落下。
他心念電轉:“我本要敗在小師妹手裡,哄得她歡喜。
現下我卻彈去了她長劍,那是故意在天下英雄之前削她面子,難道我竟以這等卑鄙手段,去報答小師妹待我的情義?”一瞥之間,隻見那長劍正自半空中向下射落,當即身子一晃,叫道:“好恒山劍法!”似是竭力閃避,其實卻是将身子往劍尖湊将過去,噗的一聲響,長劍從他左肩後直插了進去。
令狐沖向前一撲,長劍竟将他釘在地下。
這一下變故來得突兀無比,群雄發一聲喊,無不驚得呆了。
嶽靈珊驚道:“你……大師哥……”隻見一名虬髯漢子沖将上來,拔出長劍,抱起了令狐沖。
令狐沖肩背上傷口中鮮血狂湧,恒山派十餘名女弟子圍了上去,競相取出傷藥,給他敷治。
嶽靈珊不知他生死如何,奔過去想看。
劍光晃動,兩柄長劍攔住去路,一名女尼喝道:“好狠心的女子!”嶽靈珊一怔,退了幾步,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隻聽得嶽不群縱聲長笑,朗聲說道:“珊兒,你以泰山、衡山、恒山三派劍法,力敗三派掌門,也算難得!” 嶽靈珊長劍脫手,群雄明明見到是給令狐沖伸指彈落,但令狐沖為她長劍所傷,卻也是事實。
這一招到底是否恒山劍法,誰也說不上來。
他二人以沖靈劍法相鬥之時,旁人早已看得全然摸不着頭腦,眼見這路劍法招數稚拙,全無用處,偏偏又舞得這生好看:最後這一招變生不測,誰都為這突如其來的結局所震驚,這時聽嶽不群稱贊女兒以三派劍法打敗三派掌門,想來嶽靈珊這招長空落劍,定然也是恒山劍法了。
雖然有人懷疑,覺得這與恒山劍法大異其趣,但無法說得出其來龍去脈,也不便公然與嶽不群辯駁。
嶽靈珊拾起地下長劍,隻見劍身上血迹殷然。
她心中評怦亂跳,隻是想:“不知他性命如何?隻要他能不死,我便……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