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曲諧
關燈
小
中
大
令狐沖大醉下峰,直至午夜方醒。
酒醒後,始知身在曠野之中,恒山群弟子遠遠坐着守衛。
令狐沖頭痛欲裂,想起自今而後,隻怕和盈盈再無相見之期,不由得心下大痛。
一行人來到恒山見性峰上,向定閑、定靜、定逸三位師太的靈位祭告大仇已報。
衆人料想日月教旦夕間便來攻山,一戰之後,恒山派必定覆滅,好在勝負之數,早已預知,衆人反而放寬胸懷,無所擔心。
不戒夫婦、儀琳、田伯光等四人在華山腳下便已和衆人相會,一齊來到恒山。
衆人均想,就算勤練武功,也不過多殺得幾名日月教的教衆,于事毫無補益,大家索性連劍法也不練了。
虔誠之人每日裡勤念經文,餘人滿山遊玩。
恒山派本來戒律精嚴,朝課晚課,絲毫無怠,這些日子中卻得輕松自在一番。
過得數日,見性峰上忽然來了十名僧人,為首的是少林寺方丈方證大師。
令狐沖正在主庵中自斟自飲,擊桌唱歌,自得其樂,忽聽方證大師到來,不由得又驚又喜,忙搶出相迎。
方證大師見他赤着雙腳,鞋子也來不及穿,滿臉酒氣,微笑道:“古人倒履迎賓,總還記得穿鞋。
令狐掌門不履相迎,待客之誠,更勝古人了。
” 令狐沖躬身行劄,說道:“方丈大師光降,令狐沖不曾遠迎,實深惶恐。
方生大師也來了。
”方生微微一笑。
令狐沖見其餘八名僧人都是白須飄動,叩問法号,均是少林寺“方”字輩的高僧。
令狐沖将衆位高僧迎入庵中,在蒲團上就座。
這主庵本是定閑師太清修之所,向來一塵不染,自從令狐沖入居後,滿屋都是酒壇、酒碗,亂七八糟,令狐沖臉上一紅,說道:“小子無狀,衆位大師勿怪。
” 方證微笑道:“老僧今日拜山,乃為商量要事而來,令狐掌門不必客氣。
” 頓了一頓,說道:“聽說令狐掌門為了維護恒山一派,不受日月教副教主之位,固将性命置之度外,更甘願割舍任大小姐這等生死同心的愛侶,武林同道,無不欽仰。
” 令狐沖一怔,心想:“我不願為了恒山一派而牽累武林同道,不許本派弟子洩漏此事,以免少林、武當諸派來援,大動幹戈,多所殺傷。
不料方證大師還是得到了訊息。
”說道:“大師謬贊,令人好生慚愧。
晚輩和日月教任教主之間,恩怨糾葛甚多,說之不盡。
有負任大小姐恩義,事出無奈,大師不加責備,反加獎勉,晚輩萬萬不敢當。
” 方證大師道:“任教主要率衆來和貴派為難。
今日嵩山、泰山、衡山、華山四派俱已式微,恒山一派别無外援,令狐掌門卻不遣人來敝寺傳訊,莫非當我少林派僧衆是貪生怕死、不顧武林義氣之輩?” 令狐沖站起說道:“決計不敢。
當年晚輩不自檢點,和日月教首腦人物結交,此後種種禍事,皆由此起。
晚輩自思一人作事一人當,連累恒山全派,已然心中不安,如何再敢驚動大師和沖虛道長?倘若少林、武當兩派仗義來援,損折人手,晚輩之罪,可萬死莫贖了。
” 方證微笑道:“令狐掌門此言差矣。
魔教要毀我少林、武當與五嶽劍派,百餘年前便已存此心,其時老衲都未出世,和令狐掌門又有何幹?” 令狐沖點頭道,“先師昔日常加教誨,自來正邪不兩立,魔教和我正教各派連年相鬥,仇怨極重。
晚輩識淺,隻道雙方各讓一步,便可化解,殊不知任教主與晚輩淵源雖深,到頭來終于仍須兵戎相見。
” 方證道:“你說雙方各讓一步,便可化解,這句話本來是不錯的。
日月教和我正教各派連年相鬥,其實也不是有甚麼非拚個你死我活的原因,隻是雙方首領都想獨霸武林,意欲誅滅對方。
那日老衲與沖虛道長、令狐掌門三人在懸空寺中晤談,深以嵩山左掌門混一五嶽劍派為憂,便是怕他這獨霸武林的野心。
”說着歎了口長氣,緩緩的道:“聽說日月教教主有句話,說甚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既存此心,武林中如何更有甯日?江湖上各幫各派宗旨行事,大相徑庭。
一統江湖,萬不可能。
” 令狐沖深然其說,點頭道:“方丈大師說得甚是。
” 方證道:“任教主既說一個月之内,要将恒山之上殺得雞犬不留。
他言出如山,決無更改。
現下少林、武當、昆侖、峨嵋、崆峒各派的好手,都已聚集在恒山腳下了。
” 令狐沖吃了一驚,“啊”的一聲,跳起身來,說道:“有這等事?諸派前輩來援,晚輩蒙然不知,當真該死之極。
”恒山派既知魔教一旦來攻,人人均無幸理,甚麼放哨、守禦等等盡屬枉費力氣,是以将山下的哨崗也早都撤了。
令狐沖又道:“請諸位大師在山上休息,晚輩率領本門弟子,下山迎接。
”方證搖頭道:“此番各派同舟共濟,攜手抗敵,這等客套也都不必了,大夥兒一切都已有安排。
” 令狐沖應道:“是。
”又問:“不知方丈大師何以得知日月教要攻恒山?” 方證道:“老衲接到一位前輩的傳書,方才得悉。
”令狐沖道:“前輩?” 心想方證大師在武林中輩份極高,如何更有人是他的前輩。
方證微微一笑,道:“這位前輩,是華山派的名宿,曾經教過令狐掌門劍法的。
” 令狐沖大喜,叫道:“風太師叔!”方證道:“正是風前輩。
這位風前輩派了六位朋友到少林寺來,示知令狐掌門當日在朝陽峰上的言行。
這六位朋友說話有點纏夾不清,不免有些羅唆,又喜互相争辯,但說了幾個時辰,老袖耐心聽着,到後來終于也明白了。
”說到這裡,忍不住微笑。
令狐沖笑道:“是桃谷六仙?”方證笑道:“正是桃谷六仙。
” 令狐沖喜道:“晚輩到了華山後,便想去拜見風太師叔,但諸種事端,紛至沓來,直至下山,始終沒能去向他老人家磕頭。
想不到他老人家暗中都知道了。
” 方證道:“這位風前輩行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他老人家既在華山隐居,日月教在華山肆無忌憚的橫行,他老人家豈能置之不理?桃谷六仙在華山胡鬧,便給風老前輩擒住了,關了幾天,後來就命他們到少林寺來傳書。
” 令狐沖心想:“桃谷六仙給風太師叔擒住,這件事他們一定是隐瞞不說的,但東拉西扯之際,終究免不了露出口風。
”說道:“不知風太師叔要咱們怎麼辦?” 方證道:“風老前輩的話說得很是謙沖,隻說聽到有這麼一回事,特地命人通知老袖,又說令狐掌門是他老人家心愛的弟子,這番在朝陽峰上力拒魔教之邀,他老人家瞧着很是歡喜,要老衲推愛照顧。
其實令狐掌門武功遠勝老衲,‘照顧’二字,他老人家言重了。
” 令狐沖心下感激,躬身道:“方丈大師照顧晚輩,早已非止一次。
” 方證道:“不敢當。
老衲既知此事,别說風老前輩有命,自當遵從,單憑着貴我兩派的淵源,令狐掌門與老衲的交情,也不能袖手。
何況此事關涉各派的生死存亡,魔教毀了恒山之後,難道能放過少林、武當各派?因此立即發出書信,通知各派,集齊恒山,共與魔教決一死戰。
” 令狐沖那日自華山朝陽峰下來,便已然心灰意懶,眼見日月教這等聲勢,恒山派決非其敵,隻等任我行那一日率衆來攻,恒山派上下奮力抵抗,一齊戰死便是。
雖然也有人獻議向少林、武當諸派求救,但令狐沖隻問得一句: “就算少林、武當兩派一齊來救,能擋得住魔教嗎?”獻議之人便即啞口無言。
令狐沖又道:“既然無法救得恒山,又何必累得少林、武當徒然損折不少高手?”在他内心,又實在不願和任我行、向問天等人相鬥,和盈盈共結連理之望既絕,不知不覺間便生自暴自棄之念,隻覺活在世上索然無味,還不如早早死了的幹淨。
此刻見方證等受了風清揚之托,大舉來援,精神為之一振,但真要和日月教中這些人拚死相鬥,卻還是提不起興緻。
方證又道:“令狐掌門,出家人慈悲為懷,老衲決不是好勇鬥狠之徒。
此事如能善罷,自然再好也沒有,但咱們讓一步,任教主進一步。
今日之事,并不是咱們不肯讓,而是任教主非将我正教各派盡數誅滅不可。
除非咱們人人向他磕頭,高呼‘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阿彌陀佛!’” 他在“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十一字之下,加上一句“阿彌陀佛”,聽來十分滑稽,令狐沖不禁笑了出來,說道:“正是。
晚輩隻要一聽到甚麼‘聖教主’,甚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全身便起雞皮疙瘩。
晚輩喝酒三十碗不醉,多聽得幾句‘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忍不住頭暈眼花,當場便會醉倒。
” 方證微微一笑,道:“他們日月教這種咒語,當真厲害得緊。
”頓了一頓,又道:“風前輩在朝陽峰上,見到今狐掌門頭暈眼花的情景,特命桃谷六仙帶來一篇内功口訣,要老衲代傳令狐掌門。
桃谷六仙說話夾纏不清,口授内功秘訣,倒是條理分明,十分難得,想必是風前輩硬逼他們六兄弟背熟了的。
便請令狐掌門帶路,赴内堂傳授口訣。
” 令狐沖恭恭敬敬的領着方證大師來到一間靜室之中。
這是風清揚命方證代傳口訣,猶如太師叔本人親臨一般,當即向方證跪了下去,說道:“風太師叔待弟子恩德如山。
” 方證也不謙讓,受了他跪拜,說道:“風前輩對令狐掌門期望極厚,盼你依照口訣,勤加修習。
”令狐沖道:“是,弟子遵命。
” 當下方證将口訣一句句的緩緩念了出來,令狐沖用心記誦。
這口訣也不甚長,前後隻一千餘字。
方證一遍念畢,要令狐沖心中暗記,過了一會,又念了一遍。
前後一共念了五次,令狐沖從頭背誦,記憶無誤。
方證道:“風前輩所傳這内功心法,雖隻寥寥千餘字,卻是博大精深,非同小可。
咱們叨在知交,恕老衲直言。
令狐掌門劍術雖精,于内功一道,卻似乎并不擅長。
”令狐沖道:“晚輩于内功所知隻是皮毛,大師不棄,還請多加指點。
”方證點頭道:“風前輩這内功心法,和少林派内功自是頗為不同,但天下武功殊途同歸,其中根本要旨,亦無大别。
令狐掌門若不嫌老衲多事,便由老衲試加解釋。
” 令狐沖知他是當今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人,得他指點,無異是風太師叔親授,風太師叔所以托他傳授,當然亦因他内功精深之故,忙躬身道:“晚輩恭聆大師教誨。
” 方證道:“不敢當!”當下将那内功心法一句句的詳加剖析,又指點種種呼吸、運氣、吐納、搬運之法。
令狐沖背那口訣,本來隻是強記,經方證大師這麼一加剖析,這才知每一句口訣之中。
都包含着無數精奧的道理。
令狐沖悟性原來極高,但這些内功的精要每一句都足供他思索半天,好在方證大師不厭其詳的細加說明,令他登時窺見了武學中另一個從未涉足的奇妙境界。
他歎了口氣,說道:“方丈大師,晚輩這些年來在江湖上大膽妄為,實因不知自己淺薄,思之實為汗顔。
雖然晚輩命不久長,無法修習風太師叔所傳的精妙内功。
但古人好像有一句活,說甚麼隻要早上聽見大道理,就算晚上死了也不打緊,是不是這樣說的?”方證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令狐沖道:“是了,便是這句話,我聽師父說過的。
今日得聆大師指點,真如瞎子開了眼一般,就算更無日子修練,也是一樣的歡喜。
” 方證道:“我正教各派俱己聚集在恒山左近,把守各處要道,侍得魔教來攻,大夥兒和之周旋,也未必會輸。
令狐掌門何必如此氣短?這内功心法自非數年之間所能練成,但練一日有一日的好處,練一時有一時的好處。
這幾日左右無事,令狐掌門不妨便練了起來。
乘着老衲在貴山打擾,正好共同參研。
”令狐沖道:“大師盛情,晚輩感激不盡。
” 方證道:“這當兒隻怕沖虛道兄也已到了,咱們出去瞧瞧如何?”令狐沖忙站起身來,說道:“原來沖虛道長大駕到來,當真怠慢。
”當下和方證大師二人回到外堂,隻見佛堂中已點了燭火。
二人這番傳功,足足花了三個多時辰,天色早已黑了。
隻見三個老道坐在蒲團之上,正和方生大師等說話,其中一人便是沖虛道人。
三道見方證和令狐沖出來,一齊起立。
令狐沖拜了下去,說道:“恒山有難,承諸位道長千裡來援,敝派上下,實不知何以為報。
”沖虛道人忙
酒醒後,始知身在曠野之中,恒山群弟子遠遠坐着守衛。
令狐沖頭痛欲裂,想起自今而後,隻怕和盈盈再無相見之期,不由得心下大痛。
一行人來到恒山見性峰上,向定閑、定靜、定逸三位師太的靈位祭告大仇已報。
衆人料想日月教旦夕間便來攻山,一戰之後,恒山派必定覆滅,好在勝負之數,早已預知,衆人反而放寬胸懷,無所擔心。
不戒夫婦、儀琳、田伯光等四人在華山腳下便已和衆人相會,一齊來到恒山。
衆人均想,就算勤練武功,也不過多殺得幾名日月教的教衆,于事毫無補益,大家索性連劍法也不練了。
虔誠之人每日裡勤念經文,餘人滿山遊玩。
恒山派本來戒律精嚴,朝課晚課,絲毫無怠,這些日子中卻得輕松自在一番。
過得數日,見性峰上忽然來了十名僧人,為首的是少林寺方丈方證大師。
令狐沖正在主庵中自斟自飲,擊桌唱歌,自得其樂,忽聽方證大師到來,不由得又驚又喜,忙搶出相迎。
方證大師見他赤着雙腳,鞋子也來不及穿,滿臉酒氣,微笑道:“古人倒履迎賓,總還記得穿鞋。
令狐掌門不履相迎,待客之誠,更勝古人了。
” 令狐沖躬身行劄,說道:“方丈大師光降,令狐沖不曾遠迎,實深惶恐。
方生大師也來了。
”方生微微一笑。
令狐沖見其餘八名僧人都是白須飄動,叩問法号,均是少林寺“方”字輩的高僧。
令狐沖将衆位高僧迎入庵中,在蒲團上就座。
這主庵本是定閑師太清修之所,向來一塵不染,自從令狐沖入居後,滿屋都是酒壇、酒碗,亂七八糟,令狐沖臉上一紅,說道:“小子無狀,衆位大師勿怪。
” 方證微笑道:“老僧今日拜山,乃為商量要事而來,令狐掌門不必客氣。
” 頓了一頓,說道:“聽說令狐掌門為了維護恒山一派,不受日月教副教主之位,固将性命置之度外,更甘願割舍任大小姐這等生死同心的愛侶,武林同道,無不欽仰。
” 令狐沖一怔,心想:“我不願為了恒山一派而牽累武林同道,不許本派弟子洩漏此事,以免少林、武當諸派來援,大動幹戈,多所殺傷。
不料方證大師還是得到了訊息。
”說道:“大師謬贊,令人好生慚愧。
晚輩和日月教任教主之間,恩怨糾葛甚多,說之不盡。
有負任大小姐恩義,事出無奈,大師不加責備,反加獎勉,晚輩萬萬不敢當。
” 方證大師道:“任教主要率衆來和貴派為難。
今日嵩山、泰山、衡山、華山四派俱已式微,恒山一派别無外援,令狐掌門卻不遣人來敝寺傳訊,莫非當我少林派僧衆是貪生怕死、不顧武林義氣之輩?” 令狐沖站起說道:“決計不敢。
當年晚輩不自檢點,和日月教首腦人物結交,此後種種禍事,皆由此起。
晚輩自思一人作事一人當,連累恒山全派,已然心中不安,如何再敢驚動大師和沖虛道長?倘若少林、武當兩派仗義來援,損折人手,晚輩之罪,可萬死莫贖了。
” 方證微笑道:“令狐掌門此言差矣。
魔教要毀我少林、武當與五嶽劍派,百餘年前便已存此心,其時老衲都未出世,和令狐掌門又有何幹?” 令狐沖點頭道,“先師昔日常加教誨,自來正邪不兩立,魔教和我正教各派連年相鬥,仇怨極重。
晚輩識淺,隻道雙方各讓一步,便可化解,殊不知任教主與晚輩淵源雖深,到頭來終于仍須兵戎相見。
” 方證道:“你說雙方各讓一步,便可化解,這句話本來是不錯的。
日月教和我正教各派連年相鬥,其實也不是有甚麼非拚個你死我活的原因,隻是雙方首領都想獨霸武林,意欲誅滅對方。
那日老衲與沖虛道長、令狐掌門三人在懸空寺中晤談,深以嵩山左掌門混一五嶽劍派為憂,便是怕他這獨霸武林的野心。
”說着歎了口長氣,緩緩的道:“聽說日月教教主有句話,說甚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既存此心,武林中如何更有甯日?江湖上各幫各派宗旨行事,大相徑庭。
一統江湖,萬不可能。
” 令狐沖深然其說,點頭道:“方丈大師說得甚是。
” 方證道:“任教主既說一個月之内,要将恒山之上殺得雞犬不留。
他言出如山,決無更改。
現下少林、武當、昆侖、峨嵋、崆峒各派的好手,都已聚集在恒山腳下了。
” 令狐沖吃了一驚,“啊”的一聲,跳起身來,說道:“有這等事?諸派前輩來援,晚輩蒙然不知,當真該死之極。
”恒山派既知魔教一旦來攻,人人均無幸理,甚麼放哨、守禦等等盡屬枉費力氣,是以将山下的哨崗也早都撤了。
令狐沖又道:“請諸位大師在山上休息,晚輩率領本門弟子,下山迎接。
”方證搖頭道:“此番各派同舟共濟,攜手抗敵,這等客套也都不必了,大夥兒一切都已有安排。
” 令狐沖應道:“是。
”又問:“不知方丈大師何以得知日月教要攻恒山?” 方證道:“老衲接到一位前輩的傳書,方才得悉。
”令狐沖道:“前輩?” 心想方證大師在武林中輩份極高,如何更有人是他的前輩。
方證微微一笑,道:“這位前輩,是華山派的名宿,曾經教過令狐掌門劍法的。
” 令狐沖大喜,叫道:“風太師叔!”方證道:“正是風前輩。
這位風前輩派了六位朋友到少林寺來,示知令狐掌門當日在朝陽峰上的言行。
這六位朋友說話有點纏夾不清,不免有些羅唆,又喜互相争辯,但說了幾個時辰,老袖耐心聽着,到後來終于也明白了。
”說到這裡,忍不住微笑。
令狐沖笑道:“是桃谷六仙?”方證笑道:“正是桃谷六仙。
” 令狐沖喜道:“晚輩到了華山後,便想去拜見風太師叔,但諸種事端,紛至沓來,直至下山,始終沒能去向他老人家磕頭。
想不到他老人家暗中都知道了。
” 方證道:“這位風前輩行事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他老人家既在華山隐居,日月教在華山肆無忌憚的橫行,他老人家豈能置之不理?桃谷六仙在華山胡鬧,便給風老前輩擒住了,關了幾天,後來就命他們到少林寺來傳書。
” 令狐沖心想:“桃谷六仙給風太師叔擒住,這件事他們一定是隐瞞不說的,但東拉西扯之際,終究免不了露出口風。
”說道:“不知風太師叔要咱們怎麼辦?” 方證道:“風老前輩的話說得很是謙沖,隻說聽到有這麼一回事,特地命人通知老袖,又說令狐掌門是他老人家心愛的弟子,這番在朝陽峰上力拒魔教之邀,他老人家瞧着很是歡喜,要老衲推愛照顧。
其實令狐掌門武功遠勝老衲,‘照顧’二字,他老人家言重了。
” 令狐沖心下感激,躬身道:“方丈大師照顧晚輩,早已非止一次。
” 方證道:“不敢當。
老衲既知此事,别說風老前輩有命,自當遵從,單憑着貴我兩派的淵源,令狐掌門與老衲的交情,也不能袖手。
何況此事關涉各派的生死存亡,魔教毀了恒山之後,難道能放過少林、武當各派?因此立即發出書信,通知各派,集齊恒山,共與魔教決一死戰。
” 令狐沖那日自華山朝陽峰下來,便已然心灰意懶,眼見日月教這等聲勢,恒山派決非其敵,隻等任我行那一日率衆來攻,恒山派上下奮力抵抗,一齊戰死便是。
雖然也有人獻議向少林、武當諸派求救,但令狐沖隻問得一句: “就算少林、武當兩派一齊來救,能擋得住魔教嗎?”獻議之人便即啞口無言。
令狐沖又道:“既然無法救得恒山,又何必累得少林、武當徒然損折不少高手?”在他内心,又實在不願和任我行、向問天等人相鬥,和盈盈共結連理之望既絕,不知不覺間便生自暴自棄之念,隻覺活在世上索然無味,還不如早早死了的幹淨。
此刻見方證等受了風清揚之托,大舉來援,精神為之一振,但真要和日月教中這些人拚死相鬥,卻還是提不起興緻。
方證又道:“令狐掌門,出家人慈悲為懷,老衲決不是好勇鬥狠之徒。
此事如能善罷,自然再好也沒有,但咱們讓一步,任教主進一步。
今日之事,并不是咱們不肯讓,而是任教主非将我正教各派盡數誅滅不可。
除非咱們人人向他磕頭,高呼‘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阿彌陀佛!’” 他在“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十一字之下,加上一句“阿彌陀佛”,聽來十分滑稽,令狐沖不禁笑了出來,說道:“正是。
晚輩隻要一聽到甚麼‘聖教主’,甚麼‘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全身便起雞皮疙瘩。
晚輩喝酒三十碗不醉,多聽得幾句‘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忍不住頭暈眼花,當場便會醉倒。
” 方證微微一笑,道:“他們日月教這種咒語,當真厲害得緊。
”頓了一頓,又道:“風前輩在朝陽峰上,見到今狐掌門頭暈眼花的情景,特命桃谷六仙帶來一篇内功口訣,要老衲代傳令狐掌門。
桃谷六仙說話夾纏不清,口授内功秘訣,倒是條理分明,十分難得,想必是風前輩硬逼他們六兄弟背熟了的。
便請令狐掌門帶路,赴内堂傳授口訣。
” 令狐沖恭恭敬敬的領着方證大師來到一間靜室之中。
這是風清揚命方證代傳口訣,猶如太師叔本人親臨一般,當即向方證跪了下去,說道:“風太師叔待弟子恩德如山。
” 方證也不謙讓,受了他跪拜,說道:“風前輩對令狐掌門期望極厚,盼你依照口訣,勤加修習。
”令狐沖道:“是,弟子遵命。
” 當下方證将口訣一句句的緩緩念了出來,令狐沖用心記誦。
這口訣也不甚長,前後隻一千餘字。
方證一遍念畢,要令狐沖心中暗記,過了一會,又念了一遍。
前後一共念了五次,令狐沖從頭背誦,記憶無誤。
方證道:“風前輩所傳這内功心法,雖隻寥寥千餘字,卻是博大精深,非同小可。
咱們叨在知交,恕老衲直言。
令狐掌門劍術雖精,于内功一道,卻似乎并不擅長。
”令狐沖道:“晚輩于内功所知隻是皮毛,大師不棄,還請多加指點。
”方證點頭道:“風前輩這内功心法,和少林派内功自是頗為不同,但天下武功殊途同歸,其中根本要旨,亦無大别。
令狐掌門若不嫌老衲多事,便由老衲試加解釋。
” 令狐沖知他是當今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人,得他指點,無異是風太師叔親授,風太師叔所以托他傳授,當然亦因他内功精深之故,忙躬身道:“晚輩恭聆大師教誨。
” 方證道:“不敢當!”當下将那内功心法一句句的詳加剖析,又指點種種呼吸、運氣、吐納、搬運之法。
令狐沖背那口訣,本來隻是強記,經方證大師這麼一加剖析,這才知每一句口訣之中。
都包含着無數精奧的道理。
令狐沖悟性原來極高,但這些内功的精要每一句都足供他思索半天,好在方證大師不厭其詳的細加說明,令他登時窺見了武學中另一個從未涉足的奇妙境界。
他歎了口氣,說道:“方丈大師,晚輩這些年來在江湖上大膽妄為,實因不知自己淺薄,思之實為汗顔。
雖然晚輩命不久長,無法修習風太師叔所傳的精妙内功。
但古人好像有一句活,說甚麼隻要早上聽見大道理,就算晚上死了也不打緊,是不是這樣說的?”方證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令狐沖道:“是了,便是這句話,我聽師父說過的。
今日得聆大師指點,真如瞎子開了眼一般,就算更無日子修練,也是一樣的歡喜。
” 方證道:“我正教各派俱己聚集在恒山左近,把守各處要道,侍得魔教來攻,大夥兒和之周旋,也未必會輸。
令狐掌門何必如此氣短?這内功心法自非數年之間所能練成,但練一日有一日的好處,練一時有一時的好處。
這幾日左右無事,令狐掌門不妨便練了起來。
乘着老衲在貴山打擾,正好共同參研。
”令狐沖道:“大師盛情,晚輩感激不盡。
” 方證道:“這當兒隻怕沖虛道兄也已到了,咱們出去瞧瞧如何?”令狐沖忙站起身來,說道:“原來沖虛道長大駕到來,當真怠慢。
”當下和方證大師二人回到外堂,隻見佛堂中已點了燭火。
二人這番傳功,足足花了三個多時辰,天色早已黑了。
隻見三個老道坐在蒲團之上,正和方生大師等說話,其中一人便是沖虛道人。
三道見方證和令狐沖出來,一齊起立。
令狐沖拜了下去,說道:“恒山有難,承諸位道長千裡來援,敝派上下,實不知何以為報。
”沖虛道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