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品第三

關燈
佛告阿難。如來至真等正覺。何因贊揚菩薩奉持法乎。菩薩於此存於佛道而不退轉。執持覺軌了了分别不越法界。不可思議逮得經籍。所可總持常處不動。志順法句質一切疑。諸法自然無所猗著。所可總持不有依立。順於總持不專經本。志常樂聖欽敬道者,於一切法而無所受。以不受行乃為演說法。志性仁調進止安隐講寂然經。於此持法不猗不舍。一切自然則聖道相。以獲此義未嘗越失其身所行。體常堅住世非有處。何謂菩薩常睹察之。未嘗見此身安谛祝自順正法等于境界不去不來。作是解知。諸佛菩薩所可說法。逮得此籍清淨無垢。見一切法無合無散。睹諸經典忽然不現。所以不見諸法無為。以故不見。以不見法則無所持。知界虛空則演經籍。諸想自然不有調戲。無形清涼離心無心心不可得。設不可得則為道心。而無去來講寂然行。不有言說無所慕求。於法如此無依因者,所以不猗不興法貌。常順經典是菩薩法。而無所著不生泥洌彼說此義猶如顯緻。不慕種姓以獲如此舍諸種姓。逮菩薩行無所得法。於諸往返不去不來。一切諸慧無去來今。執信如是不動不搖不退不舍。奉持諸法不急不緩。是謂持法得菩薩道。既得聖行則無所得。以成如是菩薩大士。名曰奉法。佛於是頌曰:

    一切諸佛法,未嘗有退轉。奉持經如此,是則為持法。講諸佛佛法,無想不自然。甚深不可得,是則為持法。

    未嘗毀諸界,法界無思議。以得緻彼義,則謂為持法。奉法殷勤悫,諸佛之所行。其心無所著,則謂為持法。

    所執無進退,一切法自然。衆經無所著,則謂為持法。不立於寂滅,奉持履大迹。以随順彼典,則謂為持法。

    道常為法身,慕求微妙說。棄捐於懈怠,是則為持法。聽經則采受,學思而玩習。性仁遊居安,是則為持法。

    常講澹然義,執經而不著。得緻無想行,是則為持法。堅心立於道,明智行無祝於身常無身,彼解深如是,

    以緻於空身,法界則平等。無往亦無來,分别身諸想。諸佛及菩薩,所可講說法。普逮此經典,是則為持法。

    一切法無為,彼界甚清淨。以奉此經者,是則為持法。廣察一切經,適見便不見。若不見諸法,彼則無所持。

    是諸界皆空,則為講法界。自然離衆想,無形不調戲。其心舍諸有,志亦不可得。設不能逮心,此念為最上。

    所志無有意,講法寂然義。無言無所著,是心乃為尊。以能奉此法,所興不有著。不猗於諸界,是則為持法。

    菩薩所奉法,如是應經籍。不依無所舉,示現無有造。如是行善訓,順彼諸種姓。以得是義者,故贊揚種姓。

    以殖於此姓,謂為菩薩義。能順此總持,是則為持法。了不見諸法,一切無所趣。其若鹹馳至,亦不是彼法。

    當為亦無趣,其解一切法。分别了總持,不制不動遙非舍無所追,彼則興造法。不舉無所下,總持樂於法。

    於諸法無法,講說不有著。不得於諸經,是則為持法。阿難吾以故,開演菩薩行。逮緻微妙道,是則贊諸法。

    阿難吾以故,歌頌奉法者,用人想道玄,開導此等類。降此無數法,菩薩之所贊。善權永安隐,故歎於此經。

    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贊揚菩薩總持之法。此所現義亦善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