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著品第八

關燈
佛複告阿難。

    何謂如來歎美菩薩為無著也。

    是菩薩沒一切行離於處土。

    不倚諸佛度脫衆生。

    不有所造塵勞之垢及與苦樂以滅色。

    欲救濟一切故謂為無著。

    弗得衆生。

    不獲欲埃非貪如故謂無著。

    釋去侵欺處無所祝一切法空。

    以了寂靜不習衆想。

    諸想以定則除衆思。

    不計有人壞滅所志。

    而智空法得無所著。

    佛道無思具足不怙故謂無著。

    演說典籍破壞衆瑕。

    歎於往古等正覺教當來現在。

    而不放逸清淨離穢。

    唯論寂然故謂無著。

    菩薩大士開化諸人。

    立于佛道求聖路者,於一切法而無所慕。

    具足慈心行佛之仁永不有處。

    彼慈如此故謂無著。

    化立衆生亦不得人。

    究竟大哀曉了不處故謂無著。

    為衆生故加恩見道法無法想。

    斷除如此故謂無著。

    贊揚覺力計有願數獲於不住知拔除衆根。

    志化衆生。

    了清淨法使成道義。

    永不有倚故謂不著。

    睹不依處制不貪身。

    於諸萬物非有所依。

    求及與衆會不毀萬物。

    講有為法。

    如是無本故謂無著。

    遊諸佛土去無所至。

    不起本末睹佛聖尊。

    覺道無寂故謂無著。

    非有依處立如斯土。

    於無量刹平等諸國。

    不調戲界清淨不足。

    住福德之域空無諸刹。

    不退轉地無有女人。

    釋去塵勢睡眠之志。

    得佛聖國除陰蓋土。

    降魔官屬去諸怨敵。

    入寂然土感動變化。

    立於願刹土衆求國。

    菩薩具足之威耀住無所祝睹獲佛意淨印印多所安國。

    舍離一切嬰珞寶飾衆垢之瑕。

    究無為地一切最尊。

    成如是像微妙佛處。

    諸法皆空具足道行故謂無著。

    蠲除衆樂諸根不可。

    於一切法不瞋不怒。

    寂平等乘則為佛慧。

    身口心同習無上寂。

    慕求聖道不著軌迹不想思人。

    悲念衆生無心不心。

    勸化無數億百千人。

    使立大道開示萌類。

    使念佛法等諸人物。

    導利無數衆庶黎民。

    令發聖意而無等倫。

    一切諸法均空特異。

    本空慧同立之不想。

    能等如是知無所倚已了。

    若此應其衆生而為說法。

    不慕諸利無倚經籍。

    具足離根講法如是,永不有言多所化濟。

    不見度人救於衆生。

    著斷諸事免諸貪身超越貢高。

    睹一切法不起不滅。

    開化群黎萬物之想。

    令不壞色痛癢思想生死之識。

    凡夫不動則應解脫。

    而立佛法著道迹者,化之不倚則成除勖。

    導利所依令無佛想,則為勉濟勸發菩薩。

    弘不念心救道因緣。

    諸愦亂意離癡狂詐。

    具足三昧成就定意。

    不懷衆想。

    拔於邪智令睹正慧。

    化發聲聞慕反迹者,制倚父母妻子舍宅兄弟姊妹令除恩愛。

    度著國土财色萬物。

    貪求之想塵勞颠倒開化諸著萬物之想。

    慕離於家而為寂志。

    懈廢羸劣等脫諸相。

    成入佛土欲垢之法。

    興發道意心不有二。

    未嘗生念。

    是無為法。

    此生死法。

    因緣無緣。

    道意俗心。

    犯戒護禁。

    開化此輩。

    興二相者,使其無念。

    度諸根本故曰無著。

    衆祐。

    賢聖。

    懈怠精進。

    男子女人。

    頑愚聰達。

    明聖闇結。

    導利此等。

    令無二心。

    救進衆生故曰無著。

    是諸菩薩成不退意。

    或有受别。

    又複不著。

    斯諸菩薩近道遠道。

    分别此義。

    不生二想。

    得逮聖路。

    至不起馀而般泥洌便離發意而不有倚。

    緣此諸法以開化人。

    如是自然解一切法。

    演無根本故曰無著。

    時佛歎曰: 釋除一切行,所尊亦如是,棄捐諸言教,故曰為無著。

    鋤捐諸塵埃,度脫動苦患。

    救濟于衆生,名之曰無著。

     察人不可得,欲垢亦如之。

    諸法無可獲,故曰為無著。

    蠲去衆颠倒,立心處不惑。

    分别知法空,可曰為無著。

     了解知空義,無有諸想著。

    除去一切颠,号曰為無著。

    捐除一切想,及人衆惡念。

    心無邪亂意,故曰為無著。

     解空無所依,佛道不可量。

    勖勉大精進,故曰為無著。

    講經所因緣,淡靖無調戲。

    勸人立道德,與名曰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