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聞品第九

關燈
佛告阿難。何故如來光耀菩薩為聲聞乎。菩薩大士開化無數不可計人。令聞佛法分别經籍故謂聲聞。使聽聖道淨不放逸故謂聲聞。使聽無為安隐甘露。根力覺意意止意斷。具足此事速至道慧故謂聲聞。令得空慧身無堅固。闇昧之人閉塞不解。所以者何。乃貪己身諸入之事眼存為色。了觀如是則成佛眼。其目普見不可思議。眼無所倚。究竟此目緻一切法。故謂聲聞。計此諸法如呼之響。莫得著音。非有說者亦無聽者,無香想香亦不有嗅。譬如有人卧出夢中。嗅種種香計此無香。此則或事思想所為。一切諸香人所嗅者,譬若如夢而無堅固。解斯音者則謂聲聞。舌之味味亦複為空。若肉段如為舌。或智者了之不為味惑。譬如聚沫。以離諸論無可為喻。明者觀之知無所有不可得。持想著味者則緻惡罪。莫思六界以分别味。心則開解意不放逸。若知此者心想無為。各各分别謂所聽義。而聞此空故謂聲聞。曉了其諸入之事。聽之為空身自寂然。未嘗有生不知所起。無生不生則為聖道。故謂聲聞。若所聽者皆無所有。解身自然不起不滅。故謂聲聞。聽于布施惠以法行。不可思議佛猶此路緻於佛道。心有所施不自見心。以無意志逮得聖慧。所以者何。如其所種必獲其實亦不有果。說果之聲聽衣食施。計物之施所與薄耳。一切所舍法施為尊。無得貪惜莫懷施想。雖有所惠不得悕望。譬如幻人無有心意不與想念。欲成行者無得想施。所以者何。施不悕望則順道行。故謂聲聞。離諸所音一切塵埃都無所聽。離諸有為。不可以音聽受佛法。分别諸響而無所倚。所以者何。二事造聲。雖有二事則無所有。因緣合緻則有二事。用有人故而緻法音。故謂聲聞。於是佛頌曰:

    使無央數人,聞佛無念法。以故謂聲聞,則勇猛菩薩。聞寂定之道,恬靜不放逸。無量人聽法,故謂為聲聞。

    聽澹泊安隐,諸樂非有像。以故為聲聞,至寂然無為。聽于覺根力,具足意止斷。自究竟斯事,故謂為聲聞。

    聽身所有空,不可得堅固。愚騃之所慕,故當時了體。其目無所睹,不聽亦如茲。衆生為見侵,闇塞不了了。

    若得成佛眼,等自不可議。緻之在本無,開化諸闇昧。無量人聞經,諸法非有興。此以得名号,稱存于聲聞。

    其無所聽受,了之如呼響。不見有說者,亦複無所聞。所以名聲聞,令衆人聽受。計本不有聞,莫為音所惑。

    譬如人寐夢,嗅於無數香。恍惚不可得,遊逸嗅於空。了香亦如此,未嘗有嗅香。無量人失志,菩薩令開明。

    計舌無所猗,肉段不知味。設使肉解甘,舌亦當識之。無倚此諸想,念美為兇危。六界不可念,分别諸味種。

    菩薩大勇猛,目睹分别此。因聽而緻之,故曰為聲聞。自分别己體,是則空自然。能了此虛無,則無起不生。

    若無所興隆,則解此聖道。令群黎聽法,是則謂聲聞。計心言本淨,無形不可得。是者莫有人,聽此為聲聞。

    猶如幻化生,滅盡則亦空。若有睹衆想,了之為聲聞。又聽所施與,法施不可念。是軌為聖路,爾乃成佛道。

    随其本所種,獲果亦如之。不可思議施,成大道無念。衣食施薄福,法施為最廣。未嘗有悁惜,此則聖慧塗。

    弘無想之心,布施不有著。如是惠施者,疾緻成佛道。釋去一切心,計耳無所聞。超度諸合會,故謂為聲聞。

    因呼有響應,假使不著音。則於衆聖尊,佛法無有上。諸可不聞響,一切而無倚。不二無若幹,暢音有聲聞。

    無數佛演法,令彼聞其音。計所聞如響,樂人成佛道。善遊諸佛土,所聞不以亂。平等覺所處,世尊無有上。

    聽千三千世,所住如虛空。計人等猗寂,若泥洹無形。世人所著想,計倚有四大。是則為虛空,泥洹為想念。

    解諸種如是,莫得計堅固。本無生死者,不滅盡塵勞。萬物不究竟,計人弗可得。此諸法寂然,未有睹衆界。

    令黎民聽此,夙夜亦如之。彼不興衆念,我化諸人聞。使人得聽法,如此為弟子。所聞無所聞,故歎曰聲聞。

    雄人念往古,聽受最上法。睹不分别經,一切法一切。講音無所偏,救度一切會。為衆人說法,是則為聲聞。

    則講無為界,清淨不放逸。谛觀無說法,佛法亦如之。睹法不去遠,佛之所講揚。彼法亦不近,是故無所猗。

    所以謂弟子,聽采随此教。勸化於群黎,斯乃為聞法。阿難我是故,講說聲聞化。假号曰弟子,則菩薩大士。

    佛告阿難。是故如來至真等正覺。歎說菩薩為聲聞。當知是義亦善權方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