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信品第二

關燈
澹然笃于法施。

    心懷此念是謂持信。

    又菩薩一切所有皆能惠施。

    不惜身命勸助於道。

    不擇布恩無所矜吝。

    一切是福勸助於道。

    等造空觀不見菩薩。

    如是察正則謂為信。

    又菩薩笃于佛道而心不荒。

    好寂寞法攘舍六情。

    不慕諸種志於聖軌。

    其不笃道開化立之。

    令順佛經勸使興樂。

    發大道意不得彼心。

    而無所著等於法界。

    何謂知等惟言聲矣。

    等諸四大諸種叵獲。

    有信所作萬物無常苦空非身,則緻此力信聖戒義。

    而無放逸清淨之禁。

    定意正受寂滅無為。

    信一切界悉歸空荊身等無異是則信根。

    如此等觀不舍衆生。

    睹一切人法界同等,則不複見法界所在。

    所以者何。

    一切群黎究歸法界。

    假使笃信諸法如此。

    是謂持信。

    又菩薩皆信衆生。

    諸有欲貪亦不有受。

    猶空自然。

    不見衆生之所立居。

    省視一切蚑行喘息人物之類。

    悉是泥洌所以者何。

    衆生空故審實本無。

    故見衆生悉為泥洌令無數人奉信如此。

    以是菩薩則謂持信。

    於是佛頌曰: 開化無數人,令見無量佛。

    於彼無所著,是則謂持信。

    信解一切法,分别皆為空。

    笃樂如此教,是則謂持信。

     志慕於道慧,心常思於彼。

    吾已當因緣,逮心所志明。

    於五樂之欲,未嘗信樂之。

    以得此信力,是則謂持信。

     信於奉禁戒,吾何因逮成。

    興行於法施,猶如佛大聖。

    彼勇猛之士,心信行布施。

    志無所想報,是則謂持信。

     敢有乞求者,一切等心施。

    既興無施想,是則謂持信。

    好樂於惠與,一切無貪垢。

    皆已向聖道,是則謂持信。

     蠲除於六情,睹了無所求。

    以獲得法力,是則謂持信。

    恭肅向於佛,究竟心鮮潔。

    常笃於道法,是則謂持信。

     遠舍於六病,其心無所求。

    五陰以永除,是則謂持信。

    若人不如道,勸化令欣樂。

    不疑於佛法,是則謂持信。

     若見歡喜者,勸導其道意。

    自察心不得,是則謂持信。

    慧平等六衰,法界不差特。

    於土無所獲,土界言聲耳。

     心常思終始,若空無吾我。

    於慧有大力,是則謂持信。

    好修聖禁戒,清淨無放逸。

    戒定具足成,是則謂持信。

     好樂寂然界,衆生亦複然。

    彼為有至相,是則謂持信。

    不舍一切人,法界亦如是,計彼衆生種,經界無思議。

     如法界無異,是信乃為了。

    以故歎笃信,菩薩無所畏。

    衆生皆自然,計了無住處。

    普了明法空,彼處不可得。

     一切人無為,其群黎亦空。

    此為寂泥洹,故為一切顯。

    菩薩若勇猛,解衆生如此。

    以故得名号,稱揚於持信。

     行笃法如是,歎之為持信。

    阿難當持是,分别說亦然。

    阿難吾因此,遵行道無馀。

    是法成等覺,菩薩演光明。

     如是阿難。

    如來至真等正覺。

    以此之故歎立菩薩,則為持信。

    計視此義。

    善權方便而開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