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法言品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其身清淨,不犯衆惡,口言清淨。
常說至誠,秉意清淨,常行慈心。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遵修慈行。
不猗染塵,專于哀行,無有恚害。
加以仁護,無有愚癡,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若遊聚落,閑居亦然。
縣邑燕處,衆會無差,未曾違失。
威儀禮節,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皆悉遍信,諸佛正法,又常樂喜。
無我之典,悅喜聖衆,無所有議。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脫于色欲。
不知所行,度于瞋怒,亦無所度。
曉了衆行,之所歸趣,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亦不造着,于欲之界。
亦不住立,于形之界,不着無形。
皆亦如是,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信樂諸法,一切悉空,然而衆生。
馳騁思想,由是之故,不盡諸漏。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方便曉了。
緣一覺乘,示以音聲,而教化之。
于佛大乘,靡不達了,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一切皆知,所當至處。
未曾違失,導師之教,常行等心。
于諸憎愛,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未曾想念,過去之法,當來現在。
亦複如是,一切遊居,無所猗着。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于是持心梵天。
白世尊曰:何謂菩薩度于世法。
不處世法。
現入于世。
度脫衆生。
于世間法。
示現世間平等。
世法因緣遊世。
雖處于世。
不壞世法。
不失道法。
于是世尊,尋時歎頌答持心曰: 吾說世五陰,于世無所着。
以不貪着世,不舍世間法。
菩薩能了彼,解知世自然。
諸陰為無本,不着世間法。
有利若無利,嗟歎若謗毀。
有名若無名,恥世苦樂法。
彼用大智慧,雖遊于世法。
不見世所貪,道意不可動。
得利不以悅,棄捐亦不慼。
堅住如太山,無能動搖者,嗟歎若毀呰,其志常平等。
名無名苦樂,堅住于等心。
曉知世自然,因從颠倒興。
不生于世間,明達獨遊步。
若入于世俗,綜了所至處。
是故随習俗,度脫衆生苦。
勇猛雖遊世,在俗如蓮華。
不破壞世俗,分别了法性。
假使行在世,不分别世法。
故遊于彼間,究縛世俗相。
世相如虛空,亦無處空相。
已能解了此,則不着世俗。
随方俗所知,順而化衆生。
貫達世自然,不毀敗于俗。
設無有五陰,斯謂世自然。
其不曉了者,常倚于世俗。
若能舍諸陰,不起無所有。
雖現于世間,于俗無所着。
其不了世法,熾然于诤訟。
斯虛妄無誠,常立處二相。
吾未曾預世,亦無所诤訟。
佛以是之故,部分自然法。
法者無所诤,諸佛之所說,通了世平等,不虛無至誠。
兩舌若誠谛,逮得于教命。
假使為毒害,與外道無異。
諸法誠審者,無實無有虛。
是故世尊說,度世無二法。
吾所達世慧,斯為方俗法。
則無虛無實,見世之罪惡。
為世之光明,逮成大名聞。
佛所開了世,清淨無瑕穢。
假有觀俗者,身以睹自然。
則見等正覺,現在十方者, 知諸法因緣,諸法無自然。
若剖折因緣,則能綜理法。
其能解達法,則能曉了空。
設能解識空,則能别導師。
設分别講世,而求于音聲。
雖行世間事,不與世間俱。
若堕于諸見,一切不及此。
假名遊于世,而不着俗事。
佛滅度之後,其樂于忍者,于彼佛現在,導師之法身。
若持如此法,則為供養佛。
處世為世尊,導師之所知。
設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
若在于人間,廣說斯經者,是黨大智慧,主布施一切。
戒禁為具足,曉佛導師者, 斯度忍力勇,遊步于精進。
聰達樂禅定,分别于世間。
說佛空無法,其聞斯等類。
大士不複久,處道場降魔。
常說至誠,秉意清淨,常行慈心。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遵修慈行。
不猗染塵,專于哀行,無有恚害。
加以仁護,無有愚癡,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若遊聚落,閑居亦然。
縣邑燕處,衆會無差,未曾違失。
威儀禮節,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皆悉遍信,諸佛正法,又常樂喜。
無我之典,悅喜聖衆,無所有議。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脫于色欲。
不知所行,度于瞋怒,亦無所度。
曉了衆行,之所歸趣,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亦不造着,于欲之界。
亦不住立,于形之界,不着無形。
皆亦如是,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信樂諸法,一切悉空,然而衆生。
馳騁思想,由是之故,不盡諸漏。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方便曉了。
緣一覺乘,示以音聲,而教化之。
于佛大乘,靡不達了,斯謂菩薩。
普無不入,一切皆知,所當至處。
未曾違失,導師之教,常行等心。
于諸憎愛,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未曾想念,過去之法,當來現在。
亦複如是,一切遊居,無所猗着。
斯謂菩薩,普無不入。
于是持心梵天。
白世尊曰:何謂菩薩度于世法。
不處世法。
現入于世。
度脫衆生。
于世間法。
示現世間平等。
世法因緣遊世。
雖處于世。
不壞世法。
不失道法。
于是世尊,尋時歎頌答持心曰: 吾說世五陰,于世無所着。
以不貪着世,不舍世間法。
菩薩能了彼,解知世自然。
諸陰為無本,不着世間法。
有利若無利,嗟歎若謗毀。
有名若無名,恥世苦樂法。
彼用大智慧,雖遊于世法。
不見世所貪,道意不可動。
得利不以悅,棄捐亦不慼。
堅住如太山,無能動搖者,嗟歎若毀呰,其志常平等。
名無名苦樂,堅住于等心。
曉知世自然,因從颠倒興。
不生于世間,明達獨遊步。
若入于世俗,綜了所至處。
是故随習俗,度脫衆生苦。
勇猛雖遊世,在俗如蓮華。
不破壞世俗,分别了法性。
假使行在世,不分别世法。
故遊于彼間,究縛世俗相。
世相如虛空,亦無處空相。
已能解了此,則不着世俗。
随方俗所知,順而化衆生。
貫達世自然,不毀敗于俗。
設無有五陰,斯謂世自然。
其不曉了者,常倚于世俗。
若能舍諸陰,不起無所有。
雖現于世間,于俗無所着。
其不了世法,熾然于诤訟。
斯虛妄無誠,常立處二相。
吾未曾預世,亦無所诤訟。
佛以是之故,部分自然法。
法者無所诤,諸佛之所說,通了世平等,不虛無至誠。
兩舌若誠谛,逮得于教命。
假使為毒害,與外道無異。
諸法誠審者,無實無有虛。
是故世尊說,度世無二法。
吾所達世慧,斯為方俗法。
則無虛無實,見世之罪惡。
為世之光明,逮成大名聞。
佛所開了世,清淨無瑕穢。
假有觀俗者,身以睹自然。
則見等正覺,現在十方者, 知諸法因緣,諸法無自然。
若剖折因緣,則能綜理法。
其能解達法,則能曉了空。
設能解識空,則能别導師。
設分别講世,而求于音聲。
雖行世間事,不與世間俱。
若堕于諸見,一切不及此。
假名遊于世,而不着俗事。
佛滅度之後,其樂于忍者,于彼佛現在,導師之法身。
若持如此法,則為供養佛。
處世為世尊,導師之所知。
設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
若在于人間,廣說斯經者,是黨大智慧,主布施一切。
戒禁為具足,曉佛導師者, 斯度忍力勇,遊步于精進。
聰達樂禅定,分别于世間。
說佛空無法,其聞斯等類。
大士不複久,處道場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