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道品之二吾已說道,除愛固刺。

    宜以自勖,受如來言。

     夫如來言教終不複重出言成教。

    更不重演所說,安詳終不卒暴。

    所暢法本與義相從。

    觀前受化應問。

    何法辄往度之。

    已說當說随時布現。

    是故說吾已說道。

    除愛固刺者愛之為病。

    墜人惡趣不可恃怙。

    于中自拔禦以止觀不興愛心,猶如毒箭入人胸掖不可得拔。

    此愛箭亦複如是,入人心識不可得拔。

    是故說除毒固刺也。

    宜以自勖者,常念精勤求其巧便。

    志趣無上終不中悔。

    亦不退轉。

    是故說宜以自勖也。

    受如來言者,如來出世所演言教。

    上中下善義理深邃。

    衆德具足得修梵行。

    是故說受如來言也。

     是道無有馀,見谛之所淨。

    趣向滅衆苦,此能壞魔兵。

     是道無有馀者,長阿鋡契經說。

    七佛如來等正覺。

    亦說七世父母種族姓号。

    壽命長短翼從多少。

    神足智慧遺腹兒息。

    毗婆屍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于世。

    人壽八萬歲生婆羅門種。

    取要言之。

    侍者名無憂。

    集說戒時忍辱為第一。

    廣說如契經。

    式棄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生婆羅門種。

    人壽七萬歲。

    略說其要。

    侍者名吉祥行。

    集說戒時眼莫視非邪。

    廣說如契經。

    毗舍婆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六萬歲。

    生刹利種。

    略說其要。

    侍者名休息。

    集說戒時不害亦不殺。

    廣說如契經。

    拘留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五萬歲。

    生婆羅門種。

    侍者名佛堤。

    集說戒時譬如蜂采華。

    廣說如契經。

    拘那含牟尼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四萬歲。

    生刹利種。

    略說其要。

    侍者名吉祥。

    集說戒時亦不觸堯。

    彼廣說如契經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人壽二萬歲。

    生婆羅門種。

    略說其要。

    侍者名等睹。

    集說戒時。

    諸惡莫作。

    廣說如契經。

    如我今日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時。

    人壽百歲。

    生刹利種。

    略說其要。

    侍者名阿難。

    集說戒時。

    護口為第一。

    廣說如契經。

    爾時世尊說七佛根原七世父母名号姓字翼從多少。

    說戒本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各生此念。

    過去諸佛姓族名号各各不同。

    翼從弟子亦有多少。

    所行道禁亦有差别。

    道以不同法亦當異。

    如來世尊知比丘心中所念。

    即于大衆而說斯偈。

     是道無有馀,見谛之所淨。

    趣向滅衆苦,此能壞魔兵。

     過去恒沙諸佛。

    亦以此道而自覺寤。

    将諸翼從壞破結聚。

    豎解脫幢擊大法鼓。

    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已,入無憂之境。

    無複生老病死。

    寂然泥洹。

    亦無起滅無複往還。

    是故說是道無有馀見谛之所淨也。

    趣向滅衆苦者,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

    直行成就覺行成就等業成就。

    志不颠倒漸至于道。

    是故說趣向滅衆苦也。

    此能壞魔兵者,魔有諸縛何者是。

    欲界行結染着人者,于中求便永斷無馀。

    滅重滅。

    壞重壞。

    盡重盡。

    打重打剝重剝越魔。

    局界入色無色界。

    是故說此能壞魔兵也。

     唯是更無過,壹趣如淵流。

    如能仁入定,在衆數演道。

     唯是更無過者,直至無為徑趣泥洹。

    越過生死中不退還。

    住生死岸顧瞻衆生。

    欲與同歸。

    已得至彼更不還轉。

    是故說唯是更無過也。

    壹趣如淵流者,猶如澄靜泉深且清徹。

    億百千衆生。

    懷饑渴者皆能充足。

    亦無饑渴之想。

    以法味潤之除去結使此亦如是,依賢聖道億百千衆生饑渴于道。

    以甘露法味充飽一切。

    永無饑渴想。

    兼除結使終無熱惱。

    去不善行更不複生。

    是故說一趣如淵流。

    如能仁入定者,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系意入定有四事因緣。

    雲何為四一者于現在法而自娛樂。

    二者遊戲法供。

    三者扶危救羸定意不亂。

    四者勸進必至究竟。

    是故說如能仁入定也。

    在衆數演道者,欲使弟子不錯其衆。

    救拔生死安處無為。

    沐浴清淨不染塵垢。

    永離輪轉不興八法。

    亦複不造四百四病。

    是故說在衆數演道也。

     一入見生死,道為得祐助。

    此道度當度,截流至彼岸。

     一入見生死者,誰能覺知生死原本。

    維衛世尊本履菩薩行。

    乃能覺知生死原本。

    後與弟子演說微妙法。

    誰能分别滓濁法。

    唯有一入道乃能覺知。

    是故說一入見生死也。

    道為得祐助者,菩薩處衆起大慈悲。

    愍一切衆生如母愛子。

    演甚深道令得解脫。

    是故說道為得祐助也。

    此道度當度者,于過去世佛辟支佛聲聞。

    盡以此道度愛欲海。

    是故說道為得祐助也。

    此道度當度者,當來諸佛世尊,如彌勒比度不可計阿僧祇衆生。

    是故說此道度當度也。

    截流至彼岸者,現在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度不可計阿僧祇衆生。

    是故說截流至彼岸也。

     究竟道清淨,以盡生死本。

    辯才無數界,佛說是得道。

     究竟道清淨者,究竟有二義。

    一名事究竟。

    二名定究竟。

    事究竟者,所作事辦必然不疑。

    定究竟者,遊戲諸定。

    從一定起複入一定。

    如是經曆數千萬定。

    意欲有所感動随意成辦。

    是謂定究竟。

    以此正行蠲除心所念法斷諸結使。

    令得清淨,猶如塵垢衣浣令清淨。

    此亦如是,以八解脫清淨水。

    洗浴心垢永無塵曀。

    是故說究竟道清淨也。

    以盡生死本者,人有生分必當有老死。

    亦由生衆生流轉回趣五道。

    亦由神識遷轉不停。

    是故說以盡生死本也。

    辯才無數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