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彌頂。

    如是所經曆教化周旋無有窮極。

    是故說亦獨無伴侶也。

    積一行得佛者,于此三世成最正覺。

    佛興出世要在閻浮利地。

    生于中國不在邊地。

    所以生此閻浮利地者,東西南北億千閻浮利地。

    此間閻浮利地最在其中。

    土界神力勝馀方。

    馀方刹土轉不如此。

    是故說積一行得佛也。

    自然通聖道者,舍熱惱結使冷而無煴。

    人有憂心顔常不歡。

    無憂心者顔常和悅。

    如來世尊亦複如是,衆患已盡無複熱惱。

    是故說自然通聖道也。

    爾時有憂毗梵志前白佛言:君今自稱為最勝耶。

    爾時世尊以偈報梵志曰: 己勝不受惡,一切勝世間。

    叡智廓無疆,開蒙我為勝。

     己勝不受惡者一切勝世間。

    能勝怨世稱曰勝。

    此勝非為勝。

    斷漏盡諸使。

    衆結永盡乃稱為勝。

    獨王世界無能及者,是故說己勝不受惡一切勝世間也。

    叡智廓無疆開蒙我為勝者,世間惡法墜随罪惡者,吾已永滅得不起法忍。

    當來受有生愛十二牽連永滅無馀。

    是故說叡智廓無疆開蒙我為勝也。

    爾時憂毗梵志前白佛言:瞿昙今日為欲何趣。

    爾時世尊複以偈報曰: 今往波羅奈,欲擊甘露鼓。

    當轉于法輪,未曾有轉者, 梵志問佛為審爾不。

    佛告梵志。

    如來言無有二。

    梵志聞已颔頭歎咤而去。

    智人不處愚,觀世随而化。

    說于無垢迹,永息無有上。

     智人不處愚觀世随而化者,謂佛及諸弟子先觀世間。

    誰應得度誰不應度。

    周遍觀察誰堪受化誰不受化。

    誰種解脫根栽誰不種解脫根栽。

    是故說智人不處愚觀世随而化也。

    說于無垢迹永息無有上者,無垢迹者,賢聖八道。

    永息者滅盡泥洹。

    聖人降世接度群生恒以賢聖道。

    初不離無漏行。

    是故說說于無垢迹永息無有上也。

     勇猛大吼,正法如來,法說義說。

    覺者永安。

     勇猛大吼正法如來者,勇猛者佛及諸弟子。

    釋迦文佛勇猛超越九劫。

    是故名為勇猛。

    六師縱逸好修非法不按正律。

    如來所演如法所行越過世法。

    是故說勇猛大吼正法如來也。

    法說義說覺者永安者,人法非為法人所嗤衆所憎惡。

    如來所說法說義說聞者歡悅。

    除憂熱惱永無苦患。

    常得安隐心識淡然。

    是故說法說義說覺者永安也。

     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滅。

    諸天常衛護,為佛所稱記。

     勇健立一心者,彼修行人定意一心無他馀念。

    衆德具足意不可壞。

    入定之人所願必果。

    是故說勇健立一心也。

    出家日夜滅者,所謂出家不但舍妻息離五欲。

    求出欲界修上界道。

    初禅休息行無起滅。

    是故說出家日夜滅也。

    諸天常衛護者,入定之人諸天衛護承事禮敬。

    欲使增其功德。

    是故說諸天常衛護也。

    為佛所稱記者,從此世界上至淨居天。

    歎說立根人。

    閻浮利地衆生快得善利。

    如來現在廣說法味。

    所度衆生不可稱限。

    是故說為佛所稱記也。

     彼于天人中,歎說等正覺。

    速得而自覺,最後離胎身。

     彼于天人中歎說等正覺者,諸天世人恒詠佛功德。

    各獻善心至于成佛未曾違離。

    是故說彼于天人中歎說等正覺也。

    速得而自覺者,人民之類歎未曾有。

    如來功德甚奇甚特。

    我等衆人謂為如來在于斯坐。

    何圖如來遊于無量百千世界。

    教化衆生不以為惓是故說速得而自覺也。

    最後離胎身者,最後受身臨欲泥洹。

    佛自歎說告語阿難。

    如來此身更不受生。

    無為永寂不複起滅。

    阿難當知。

    吾觀方域及上空界。

    更不受之生分畢矣。

    阿難我更不染俗。

    俗中躁擾吾不複更。

    是故說最後離胎身。

     諸謂過去佛,及已當來者,現在等正覺,多除衆人憂。

     彼雜阿鋡契經所說,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人共會不相恭敬甚為苦哉。

    我恒發此念。

    世頗有人沙門婆羅門有勝我者,我當承事供養禮敬。

    然我觀察沙門婆羅門。

    可恭敬者乎。

    時比丘我複作是念。

    昔我成佛由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直行。

    我今承事供養如敬尊長。

    過去恒沙諸佛世尊,亦由此法成最正覺。

    當來恒沙諸佛。

    亦緣此法而得成道。

    我今現在如來至真等正覺。

    亦緣此法成于道果。

    我今躬自思惟分别此法。

    是故說諸過去佛及已當來者現在等正覺多除衆人憂也。

     盡共敬重法,已敬今敬者,若當甫恭敬,是謂佛法要。

    欲引三世恭敬故說此偈。

    若欲自求要,正身為第一。

     恭敬于正法,憶念佛教誡。

     若欲自求要正身為第一者,人欲成道必自求要。

    進趣于道恭敬于諸法。

    追憶過去洹沙諸佛所說教誡。

    如現在前亦不漏失。

    是故說若欲自求要正身為第一恭敬于正法憶念佛教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