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泥洹品第二十七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

    無猗無害彼,滅度無言說。

     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者,猶彼神龜畏喪身命。

    設見怨雠藏六甲裡内自思惟。

    若我不藏六者,便為獵者所擒。

    或枭其首。

    或傷前左右足。

    或斷後左右腳。

    或毀我尾。

    今不防慮定死無疑。

    比丘習行亦複如是,畏惡生死攝意亂想。

    恒自思惟。

    雖得為人寄生無幾。

    今不自攝者,便為弊魔波旬。

    及欲塵魔自在天子。

    使得我便。

    是故說曰:如龜藏其六比丘攝意想也。

    無猗無害彼滅度無言說者,不得猗于衆結縛着邪業颠倒。

    欲有所猗者唯依于聖谛。

    欲有所至安隐達彼。

    喻如久病羸瘦着床卧。

    大小便不能動搖。

    或老羸極不能起居。

    要須健夫扶持兩腋。

    意欲所至安隐至彼。

    衆生之類其譬亦爾。

    諸根闇鈍于諸深義不大殷勤。

    設遇良友憑仰有處。

    漸漸得免生死之處。

    是以世尊演教後生。

    無猗生死起謀害心。

    無猗無所害乃成道迹。

    是故說曰:無猗無害彼也。

    滅度無言說者,猶如熾火光焰赫赫。

    焚燒山野樹木枝葉無有遺馀。

    火滅之後更無赫焰之兆。

    凡夫之士亦複如是,以貪熾火瞋恚熾火愚癡熾火。

    焚燒功德善根永盡無馀。

    既自喪福複使他人不至究竟。

    若得羅漢諸塵垢盡。

    淫怒癡火永不複見。

    己身得道複能度人。

    是故說曰:滅度無言說也。

     忍辱為第一,佛說泥洹最。

    不以懷煩熱,害彼為沙門。

     釋迦文佛昔為菩薩時。

    處在深山無人處。

    勞神苦體修行忍辱。

    内自系意衆相不起。

    時有迦藍浮王出行遊戲。

    将諸宮人采女五樂自娛。

    彈琴鼓瑟作倡伎樂恣意自由。

    聞樂疲厭即便睡眠。

    宮人采女各各馳散采拾妙花。

    遙見菩薩在樹下坐。

    顔貌端正如桃華色。

    其有睹者莫不喜踴。

    如日初出靡不普照。

    如月在空衆星嶽峙。

    諸采女見奔趣向跪各一面立。

    是時菩薩徐開目視威儀庠序。

    漸漸導引與說妙法。

    欲不淨行漏為大患。

    夫人貪欲染污形者,後堕鳥獸鴿雀之中。

    臭穢不淨堕入惡趣。

    非是賢聖真人所學。

    諸妹當知。

    夫淫欲者,當受火車爐炭之報。

    如是菩薩無數方便說欲穢污。

    時迦藍浮王。

    從睡而覺左右顧視。

    不見諸采女衆。

    即拔利劍。

    輕乘疾馬馳奔求覓良久乃見。

    遙睹菩薩顔色縱容采女圍繞。

    王意自念此人端正世之希有。

    必與我采女欲情交通。

    内興恚怒憎疾之心。

    瞋恚赫熾不顧其理。

    直前問曰:卿為仙士在此習術。

    卿為得第一禅耶。

    對曰:不也大王。

    複重問。

    頗得第二第三第四禅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耶。

    對曰:不也大王。

    王告之曰:卿今在此學于道術。

    于此諸德不獲其一。

    何為在此喪其日月。

    菩薩報曰:吾所以捐棄家業在此學者,欲修忍辱之定。

    王複自念。

    此人在此學來積久。

    向瞻我色知我瞋盛。

    是以報我修行忍辱。

    吾今試之為審爾不。

    夫試忍之法。

    不可飲食餚馔作倡伎樂乃得知之。

    要用威怒切痛。

    傷肌之惱乃知現驗。

    王語仙士。

    設卿行忍辱者速舒右手。

    吾欲試之。

    是時菩薩歡悅舒之。

    時王恚盛不顧後世。

    尋拔利劍斫右手斷次斫左手。

    複斫右腳次斫左腳。

    截耳截鼻。

    王問仙士。

    汝今何所志求。

    仙士報曰:吾今行忍辱不舍斯須。

    正使王今取我身體碎如芥子。

    終不退轉失慈忍辱。

    夫人瞋恚污染之心。

    形毀之後漏血無量。

    我今得忍加被毀形。

    諸瘡孔中悉出乳汁。

    以此為驗故行忍辱。

    去彼不遠複有仙士數百之衆在彼學道。

    聞此菩薩為王所毀。

    皆來奔趣圍繞問訊。

    不審仙士疼痛不至劇耶。

    對曰非也。

    諸賢諸仙複問曰:汝今形體分為七分。

    豈得複言無疼痛耶。

    菩薩報曰:心痛形不痛者,便堕地獄餓鬼畜生。

    形痛心不痛者,便成無上為最正覺。

    爾時諸仙士各各歎曰:善哉善哉。

    神仙忍之為妙無有過者,揵疾利根長養其福。

    必果其願将至不久。

    是故說曰:忍辱為第一也。

    佛說泥洹最者,法中之微妙者莫過泥洹。

    夫泥洹者不生。

    不老不病不死。

    澹然無為無起滅想。

    法中之上無複過者,是故說曰:佛說泥洹最也。

    不以懷煩熱者,所以舍家捐棄妻子。

    除去五欲舍世八業。

    不顧俗榮出家修道。

    何為于中惱熱衆生。

    是故說曰:不以懷煩熱也。

    害他為沙門者,夫為沙門應第一義。

    随沙門法不越次序。

    無有憎嫉詐诳。

    于人護彼如視己。

    不從教令進學。

    是故說曰:害他為沙門也。

     言當莫粗犷,所說應辯才。

    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

     言當莫粗犷者,佛在世與大目揵連說法。

    卿今日目連。

    夫為說法當如法說。

    其間不容雜糅之義。

    說正法時心意端正不得左右顧視。

    豈當浮說不急之事。

    何以故爾。

    夫粗言者多諸瑕隙。

    後更受形一身百頭。

    如彼迦比羅比丘不異。

    是故說曰:言當莫粗犷也。

    所說應辯才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