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淫怒癡熾盛。

    是故難陀忍精勤一意思惟惡露不淨。

    何以故?求人身難。

    與賢聖相值亦複難。

    得諸根不缺亦複難。

    遇諸佛興出亦不可遇。

    如優昙缽華時時乃現。

    欲聞正法亦不可值。

    休息無為常樂安甯。

    皆由正法得至彼岸。

    是故難陀念自謹慎思惟正法興不淨想。

    便當得至處無為境。

    是故說曰: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

    佛複頌曰: 果先甜後苦,淫怒亦如斯。

    後受苦痛報,經曆無數劫。

    愚者受燒煮,恒在盛火焰。

    為獄伺所執,如鈎制伏象。

     昔佛與諸弟子說苦陰。

    契經雲:着欲之人自共歎說。

    沙門瞿昙婆羅門。

    恒自談說豫防未然慮将來。

    欲穢污不淨。

    不如我等意染妙色。

    五欲自娛細滑更樂有何可失。

    若有衆生固猗此法造不善行。

    身壞命終入地獄中。

    已生地獄方自覺悟共相悔責。

    我等為人不信沙門婆羅門語雲欲穢污不淨之行。

    由此淫穢受無量苦求出無期。

    己身自造向誰怨訴。

    是故說曰:果先甜後苦,猶如有果入口甘美。

    當時悅意後必患生。

    即說譬喻悅解智者,或有智人由勸勵成就。

    或有智人呵制禁止。

    或有智人觀其志趣而得受化。

    或有智人漸誘勸進而得度者,或有智人遠遊觀俗意自悟者,世尊觀察随意所染。

    以何療治。

    即投其藥。

    衆生漸漸意得開悟。

    承如來教羞意愆負。

    漸盡諸結有漏心得解脫。

    然後乃知淫欲之為病。

    先甘而後苦也。

     堅材鐵銅錫,此牢不為固。

    好染着彼色,此牢最為固。

     昔有人遇事閉在鐵牢。

    竊作方宜以自免罪。

    或依豪強或用财貨或依姓族。

    用免其愆。

    欲愛牢縛非凡夫所能解。

    唯有諸佛出世。

    以智慧之赫焰。

    燒燔山野之結藂。

    以刃利劍割斷七使原本。

    然後乃得解脫。

    昔有一人遇事被系。

    會遇衆僧在講說法。

    罪人求吏暫詣講聽法。

    值一比丘夜半寂靜誦經。

    為老所縛為生所縛為病所縛為死所縛。

    今世後世所縛。

    時人宗族求王脫過即得免罪。

    時諸五親知識朋友至罪人家共相慶賀聞汝得出甚用慶賀其人報曰:汝等何為見诳。

    如我昨暮聞比丘誦經。

    我所被系甚過王者,衆人問曰:汝雖得出故複荒錯耶。

    其人報曰:我不荒錯。

    但諸君自誤耳。

    我所被縛非王者所解也。

    汝等諸親設見愛我者,願聽出家得在道次。

    諸親勸谏為說留難。

    父母宗親男女成就。

    何由捐舍苟貪為道。

    其人報曰:我先誓願要出家學。

    諸親重求且停住止。

    複經七日并解疲勞還服氣力。

    其人出門複遇道人靜寂誦習。

    而說斯偈。

     堅材鐵銅錫,此牢不為固。

    好染着彼色,此牢最為固。

     複還入屋語諸五親。

    我意志趣不樂在家。

    願聽出學修無上梵行。

    時諸五親即聽出學。

    進修其行晝夜不息。

    得阿羅漢果。

    永離縛着不複流轉生死。

    縛中牢固者,流室緩難解。

     能斷此為要,不觀斷欲愛。

     縛中牢固者,恩愛戀着皆是縛着。

    唯有諸佛興出。

    執金剛心牢固難沮壞。

    衆德自纓絡。

    捐棄諸惡不興罪緣能斷諸惡。

    是故名曰縛中牢固。

    流室緩難解者,流者流在界中有中生中趣中。

    今當與汝說譬。

    智者以譬喻自解。

    昔有國王。

    恩惠普潤大赦天下。

    諸在牢獄重系者皆悉放出。

    其中生類厭患縛着不堪牢獄。

    志常遠離速出離獄心不願住。

    複有生類樂在獄中心意戀慕樂聞苦惱之音。

    即住獄中不肯去離。

    是故說曰流室緩難解。

    所以緩者,遭赦被恩而不肯離。

    昔所積善作諸功德乃能斷之。

    故言能斷此為要。

    不顧慕兄弟家業宗親。

    不觀斷欲愛。

    欲愛已斷永無遺馀。

    度世八事以二盟誓。

    何謂為二。

    一者智誓。

    二為盡誓。

    以此二誓誓度衆生。

     世容衆妙色,此不名為欲。

    世欲久存世,唯賢能覺知。

     昔佛在世。

    諸比丘自相謂言:我等宜可舍衆僧食在人間乞求。

    所以然者,諸乞求比丘者遊觀人間。

    便得睹見極妙之色。

    耳聞極妙之音。

    鼻嗅極妙之香。

    身近極妙細滑。

    爾時世尊以天耳清淨寂寞無塵垢。

    聞諸比丘自相謂言:各生戀慕染着世榮。

    爾時世尊即遣信喚集普會講堂。

    諸比丘即集講堂。

    佛告諸比丘,雲何比丘。

    我曾與汝說諸乞食。

    比丘遊在人間便得睹極妙之色。

    耳聞極妙之音。

    鼻嗅極妙之香。

    身近極妙細滑。

    雲何比丘。

    心為輕飄。

    汝等方念色聲香味細滑之法,猶如熾火焰極隆盛。

    複以脂酥而益之倍複增益。

    汝等倍益色聲香味細滑之法。

    諸有比丘能自禁制。

    在外乞求心恒懷懼。

    受他信施為可易不。

    令諸檀越奔趣四方。

    勞情役思乃得财貨。

    信有後世減割布施。

    我今鮮德恐不消化。

    觀彼檀越當施之時,意欲受信施如不欲受想。

    自觀己身如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