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關燈
天文地理星宿變異災怪所出。

    六藝通達博練典籍。

    造作無端便為智者所見嫌疑。

    若喚責數倍增恚怒。

    如斯之徒不可親近。

    是故說曰:所說應辯才也。

    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者,人相是非此來久矣。

    我所說是汝所說非。

    互相高下遂生忿怒,猶如二人謗毀于佛。

    一人有受教不審。

    一人無信諸根闇鈍。

    如斯二人受地獄餓鬼畜生根栽。

    若生為人。

    六情不具言語謇吃。

    是故說曰:少聞共論難反受彼屈伏也。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

    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

     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者,如人執愚至死不改。

    結使縛着颠倒亂想。

    邪見貿誡而自纏絡。

    猶若破器漏出所盛無所複中。

    塵土垢坌而自污染。

    是故說曰:數自興煩惱猶彼器敗壞也。

    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者,人不豫慮必受其殃。

    猶若陶輪輪轉不停。

    久處生死求出難克無以為喻。

    是故說曰:生死數流轉長沒無出期也。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

    如是至泥洹,永無塵垢翳。

     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者,若能自專不興諸着去諸縛結。

    便當獲緻無漏慧根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品道,猶如完器堪任受盛。

    衆人見者莫不愛樂。

    是故說曰:若不自煩惱猶器完牢具也。

    如是至泥洹永無塵垢翳者,人無此瑕滓得至滅盡泥洹之處。

    永寂永息無所起滅。

    是故說曰:如是至泥洹永無塵垢翳也。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知親第一友,泥洹第一樂。

     無病第一利者,世多有人宿少疹患。

    皆由前世報應之果。

    昔有二商客冒涉危崄。

    他國治生未經幾日積财無數。

    一人緣至卒遇重患。

    所有财貨療患亦盡。

    窮困頓笃不蒙瘳除。

    一人無病不費财貨。

    雖獲大利猶懷怨訴。

    我今所得蓋不足言:安隐歸家無所損失。

    晝夜怨訴不獲财利。

    親族勸谏語商人曰:卿今無病安隐至家。

    何為??叫言不獲利。

    有身全命寶中之上。

    是故說曰:無病第一利也。

    知足第一富者,如佛律藏所說,世有二人難可厭足。

    雲何為二。

    一得财而費耗。

    二者得财而深藏。

    若使閻浮地内。

    天降七寶滿此世界。

    與此二人者猶不知足。

    未斷欲之人貪着财貨。

    得而複求不知厭足。

    唯有履道之人。

    明知非常解釋非真不顧其珍。

    解知幻化不得久停。

    猶若琢石見火電之過曆目。

    如斯之變遷轉不住。

    是故說曰:知足第一富也。

    知親第一友者,人共知親以款到為本。

    先信後義乃可同處。

    猶昔有一人情愛至深。

    但與朋友從事。

    不與兄弟言談。

    官遣禁防來召此人。

    其人醉酒殺官來使。

    尋走奔向歸趣朋友。

    以己情實具向彼說。

    我今危厄投足無地。

    唯見容受得免其困。

    朋友聞之皆共愕然。

    咄卿大事難可藏匿。

    直可時還勿複停此。

    設事顯露罪我不少。

    卿有兄弟宗族昌熾。

    何為向我叛于骨肉。

    其人聞之尋還歸家投歸兄弟。

    五體歸命以實自陳所作愆咎。

    宗族聞之皆共慰勞。

    勿為懼怖當設權計使免此難。

    五親雲集嚴駕行調。

    各各進路适他國界。

    更立屋宅共相敬待倍勝本國。

    财寶日熾仆從無數。

    是故說曰:知親第一友也。

    泥洹第一樂者,泥洹之中終無患苦。

    塵勞衆結永無複有休息滅盡。

    是故說曰:泥洹第一樂。

     饑為第一患,行為第一苦。

    如實知此者,泥洹第一樂。

     饑為第一患者,昔蓱沙王為兒。

    阿阇世閉在深牢。

    人信斷絕糧饷不通。

    在彼饑困告訴無所。

    王思惟念佛在心憶本所說,尋于獄中而說斯偈。

    最勝言教,流布無際,世共傳習。

     實無有厭,如無等倫,所說善教。

    身苦所逼,何過饑患。

     患中之苦者莫過于饑。

    是故說曰:饑為第一患也。

    行為第一苦者,夫人處世志趣不同所習各别。

    饑寒勤苦切身之酷。

    若人受形當有處胎冥室之患。

    設複降形有折體之惱。

    諸情具足當有衰喪老病所困形受神從便當受彼善惡之報。

    斯由造行之所緻也。

    是故說曰:行為第一苦也。

    如實知此者泥洹第一樂。

    人之修行求于永寂永離衆患。

    安處無為無複衆惱苦痛之患。

    是故說曰:如實知此者泥洹第一樂也。

     趣善之法少,趣惡之法多。

    如實知此者,速求于泥洹。

     人在世間修善者少。

    雖複行善願不從意。

    設當衆行具足。

    是時諸天唯人為善處。

    人以天為福堂,猶如雜契經所說,佛告比丘。

    諸天自知五瑞應至皆共雲集。

    語彼天子曰:汝從此沒願生善處。

    至彼至是快得善利。

    以得善利安處無為。

    爾時比丘前白佛言:雲何世尊,諸天善處快得善利安處無為。

    此三句義何者是也。

    佛告比丘。

    道根具足。

    于正法中剃除須發着三法衣。

    不樂家屬出家學道。

    是謂比丘諸天之善處。

    雲何安處無為。

    佛告比丘。

    得四聖谛思惟分别。

    是謂比丘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