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境界是故說曰快習于善法。
雲何善法善安寐者,不複畏堕地獄餓鬼畜生。
若人毀辱不懷畏懼。
卧寐恬淡寤則常安。
是故說曰善法善安寐。
今世亦後世若在今世無有愁憂苦惱。
何以故爾。
以其善修法故。
若生後世遭遇賢聖不離善處。
斯由身身相續習善所緻。
是故說曰今世亦後世也。
思惟不放逸,為仁學仁迹。
從是無有憂,當念自滅意。
思惟不放逸者,去五縛着不住五處終日思惟導引比丘修持禁戒。
戒有二業雲何為二業。
一者二百五十戒。
二者柔順戒。
業出言柔軟不複害人。
受諸梵行人教誨之法所聞法教聞能遵奉。
不失賢聖出要之路。
是故說曰思惟不放逸也。
為仁學仁迹從是無有憂者,定意不亂内懷慈仁加被衆生。
不習欲愛瞋恚愚癡。
但念思惟去離出愛求入寂定之室。
是故說曰為仁學仁迹。
從是無有憂雲何。
當念自滅意常當專念守意不亂。
莫求彼短倖望其行。
已得正定。
外邪不入。
弊魔波旬不得其便。
或變其被服作父母兄弟來入。
詭堯善男子者不能得其便。
心已得定終不忘失無漏善法。
已得善法便受如來名号。
已受名号佛法便得久存。
是故說曰當念自滅意。
善求出要,順從佛法。
當滅死衆,象出華室。
善求出要者,疾求方便善求伴侶。
厭患生死貪欲遠離。
複求思惟惡露之觀。
雖處生死心不染着于生死。
出要者出生死也。
亦出三有更不受生。
出要者,所謂出家學道。
修無上道離于家業。
出要者露精自暴不求覆蓋。
是故說曰善求出要也。
順從佛法者,雲何順從佛法守一正見不着邪部。
與行相應不缺道心。
行相應者何者是謂得阿羅漢。
不缺道心何者是謂除諸結諸不善法無邪倒見。
違此法者則不與佛法相應。
是故說曰順從佛法也。
當滅死衆者,雲何名為死衆百八結是也。
求方便滅使不生。
複重說曰雲何為死衆。
所謂生老病是。
亦求方便滅使不生。
豎弘誓幢擊四等鼓召受化人去生老病死。
懸解脫幡布大音聲遍滿世界。
普告蜎飛蠕動之類。
吾今已成等正覺道。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
汝等亦當如我盡生死原入無畏城。
無複衆惱涉曆生死。
是故說曰當滅死衆也。
象出華室者,昔有一人捕得大象系以鐵鎖屬王波斯匿。
象甚匈暴傷害人民不可稱計。
或還害象破壞市肆生拔果樹不可禁止。
波斯匿王即遣人衆圍捕縛束閉在華室。
系靽不與食猶暴難禁制。
是時王家更被暴象。
皆着器仗有所征伐。
夫象戰法有所攻伐必同聲喚。
時彼系象聞知有外寇來侵境者,象懷瞋恚頓鎖自擲踏壞華室馳走東西命敵而行。
衆人見已皆懷恐怖。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
見此暴象被系得脫自命大敵欲摧滅之自求永安。
如來将欲現其勇猛為彼衆生現其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
在大衆中而說斯偈。
善求出要,順從佛法。
當滅死衆,象出華室。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龍象出現必有所益。
雖為畜獸宿識極深生八難處離于仁義。
聞衆多象被鉀着仗欲攻外寇奉教齊喚。
象王聞者頓系馳奔恐不免難。
畜獸愚暗猶尚乃爾。
況汝等比丘躬從如來。
聞句義味義句身味。
身不能斷縛着結使遠離生死自系牢獄。
複告四部衆。
夫世間系者無有牢固為危為脆為磨滅法不能舍家斷慈慕心去俗因緣自不念道複不教人自行其道。
象之被系未經旬日便自求脫得處無為。
汝等衆生染着生死。
追憶受身積如十方山嶽。
目睹死者淚如十方四海。
人之遺發計如十方生草。
猶尚不能得免衆難,猶如重罪之人一歲三移出獄複入獄不自改愆求出無為。
何為貪着放逸不求解脫。
常處在家業多諸穢污養妻畜子家之重靽念求方術舍慈着心。
時諸人民佥然心悟心開意解求出為道。
我等以斷世俗羁靽。
複當方宜斷生死羁靽。
用意精勤晝夜不停。
各各以次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是時如來見諸比丘各獲道迹歎說善哉。
為大族姓子行應真正。
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被三法衣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
受人信施不唐其功堪能為人福田。
不但我今贊歎汝身。
諸得道者皆贊歎之。
亦能自利複能利人。
展轉相利則佛種不斷。
正法亦久存于世若有衆生以其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時惠施者獲福無量不可稱計。
若于此正法,不懷放逸意。
斷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若于此正法者,内所修學皆謂正法。
不懷放逸縱情自用更不涉胎受若幹生。
雖複受生生于中國盡其苦原。
是故我說苦之原本。
是故說曰:若于此正法,不懷放逸意。
斷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放逸品竟。
雲何善法善安寐者,不複畏堕地獄餓鬼畜生。
若人毀辱不懷畏懼。
卧寐恬淡寤則常安。
是故說曰善法善安寐。
今世亦後世若在今世無有愁憂苦惱。
何以故爾。
以其善修法故。
若生後世遭遇賢聖不離善處。
斯由身身相續習善所緻。
是故說曰今世亦後世也。
思惟不放逸,為仁學仁迹。
從是無有憂,當念自滅意。
思惟不放逸者,去五縛着不住五處終日思惟導引比丘修持禁戒。
戒有二業雲何為二業。
一者二百五十戒。
二者柔順戒。
業出言柔軟不複害人。
受諸梵行人教誨之法所聞法教聞能遵奉。
不失賢聖出要之路。
是故說曰思惟不放逸也。
為仁學仁迹從是無有憂者,定意不亂内懷慈仁加被衆生。
不習欲愛瞋恚愚癡。
但念思惟去離出愛求入寂定之室。
是故說曰為仁學仁迹。
從是無有憂雲何。
當念自滅意常當專念守意不亂。
莫求彼短倖望其行。
已得正定。
外邪不入。
弊魔波旬不得其便。
或變其被服作父母兄弟來入。
詭堯善男子者不能得其便。
心已得定終不忘失無漏善法。
已得善法便受如來名号。
已受名号佛法便得久存。
是故說曰當念自滅意。
善求出要,順從佛法。
當滅死衆,象出華室。
善求出要者,疾求方便善求伴侶。
厭患生死貪欲遠離。
複求思惟惡露之觀。
雖處生死心不染着于生死。
出要者出生死也。
亦出三有更不受生。
出要者,所謂出家學道。
修無上道離于家業。
出要者露精自暴不求覆蓋。
是故說曰善求出要也。
順從佛法者,雲何順從佛法守一正見不着邪部。
與行相應不缺道心。
行相應者何者是謂得阿羅漢。
不缺道心何者是謂除諸結諸不善法無邪倒見。
違此法者則不與佛法相應。
是故說曰順從佛法也。
當滅死衆者,雲何名為死衆百八結是也。
求方便滅使不生。
複重說曰雲何為死衆。
所謂生老病是。
亦求方便滅使不生。
豎弘誓幢擊四等鼓召受化人去生老病死。
懸解脫幡布大音聲遍滿世界。
普告蜎飛蠕動之類。
吾今已成等正覺道。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
汝等亦當如我盡生死原入無畏城。
無複衆惱涉曆生死。
是故說曰當滅死衆也。
象出華室者,昔有一人捕得大象系以鐵鎖屬王波斯匿。
象甚匈暴傷害人民不可稱計。
或還害象破壞市肆生拔果樹不可禁止。
波斯匿王即遣人衆圍捕縛束閉在華室。
系靽不與食猶暴難禁制。
是時王家更被暴象。
皆着器仗有所征伐。
夫象戰法有所攻伐必同聲喚。
時彼系象聞知有外寇來侵境者,象懷瞋恚頓鎖自擲踏壞華室馳走東西命敵而行。
衆人見已皆懷恐怖。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
見此暴象被系得脫自命大敵欲摧滅之自求永安。
如來将欲現其勇猛為彼衆生現其大明亦使正法久存于世。
在大衆中而說斯偈。
善求出要,順從佛法。
當滅死衆,象出華室。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龍象出現必有所益。
雖為畜獸宿識極深生八難處離于仁義。
聞衆多象被鉀着仗欲攻外寇奉教齊喚。
象王聞者頓系馳奔恐不免難。
畜獸愚暗猶尚乃爾。
況汝等比丘躬從如來。
聞句義味義句身味。
身不能斷縛着結使遠離生死自系牢獄。
複告四部衆。
夫世間系者無有牢固為危為脆為磨滅法不能舍家斷慈慕心去俗因緣自不念道複不教人自行其道。
象之被系未經旬日便自求脫得處無為。
汝等衆生染着生死。
追憶受身積如十方山嶽。
目睹死者淚如十方四海。
人之遺發計如十方生草。
猶尚不能得免衆難,猶如重罪之人一歲三移出獄複入獄不自改愆求出無為。
何為貪着放逸不求解脫。
常處在家業多諸穢污養妻畜子家之重靽念求方術舍慈着心。
時諸人民佥然心悟心開意解求出為道。
我等以斷世俗羁靽。
複當方宜斷生死羁靽。
用意精勤晝夜不停。
各各以次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是時如來見諸比丘各獲道迹歎說善哉。
為大族姓子行應真正。
所以族姓子剃除須發被三法衣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
如實知之。
受人信施不唐其功堪能為人福田。
不但我今贊歎汝身。
諸得道者皆贊歎之。
亦能自利複能利人。
展轉相利則佛種不斷。
正法亦久存于世若有衆生以其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
時惠施者獲福無量不可稱計。
若于此正法,不懷放逸意。
斷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若于此正法者,内所修學皆謂正法。
不懷放逸縱情自用更不涉胎受若幹生。
雖複受生生于中國盡其苦原。
是故我說苦之原本。
是故說曰:若于此正法,不懷放逸意。
斷生老病死,越苦度彼岸。
放逸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