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關燈
△如來品之二諸有不信佛,如此衆生類。

    當就于厄道,如商遇羅刹。

     諸有不信佛者,閻浮利地有衆多賈客。

    共相率合入海采寶。

    正值回波惡風吹壞大船。

    複有諸人乘弊壞船。

    順風流迸堕羅刹界。

    衆多羅刹女輩。

    顔貌端正衆寶自嬰珞身前迎賈客。

    善來男子此間饒财多寶。

    随意明珠無價雜珍恣意取之無守之者,我等既無夫主汝無妻妾。

    可止此間共相娛樂。

    後得善風良伴歸家不遠。

    又諸君當知。

    海水晝夜回波無有定方。

    若見左面有道者,慎莫随從。

    設于夢中左面道亦莫陳說。

    時商客中有一智達者,内自思惟此諸婦女所說左道事。

    不徒爾會當有緣。

    即設權詐竊為陰謀。

    向暮與女共卧交接。

    伺女已睡竊即起。

    進涉左道行數裡。

    中聞一城裡數千萬人稱怨喚呼。

    或呼父母及己兄弟姊妹妻息。

    雲何舍閻浮利地就此命終。

    賈客聞已衣毛皆豎。

    還攝心意直前詣城。

    周匝觀察見城鑄鐵垣牆。

    亦無門戶出入處所。

    去城不遠屍梨師樹高廣且大。

    即往攀樹見城裡。

    數千萬人啼哭号喚。

    遙問城裡人曰:何為稱喚父母兄弟耶。

    城裡人報曰:我等入海采緻寶物為風所漂。

    又為羅刹女所诳堕此鬼界。

    閉在牢城。

    前有五百人漸漸取殺。

    今有二百五十人在。

    君莫呼此女謂為是人皆是羅刹鬼耳。

    其人聞已即還下樹詣彼女村竊就女卧。

    明日晨旦語諸同伴。

    吾有匿事欲共論說各往閑靜處。

    慎莫男女自随。

    諸人響應各詣隐處。

    即便告曰:卿等知不。

    昨夜吾生此念斯女人等何故殷勤說莫從左面道。

    見女睡眠竊起往觀見大鐵城。

    閉數百人??哭喚呼吾上樹頭遙問意故。

    衆人報我為摩竭魚所見壞船。

    惡風吹浪堕此鬼界。

    閉在鐵城高數十丈。

    勸我還家善求方計卿等今日意欲雲何。

    衆人答曰:卿昨夜何不重問。

    彼人頗有權宜方計。

    衆人及我身得安隐歸家不乎。

    人即報曰:我昨夜退不問此事。

    今暮竊起當往重問之。

    說此語已各還所在。

    彼智達人向暮與女交接已,相女睡眠竊起詣彼樹上。

    問城裡人曰:頗有權宜方計。

    卿等諸人複及我身。

    得還閻浮利地不耶。

    城裡人報曰:我等适生念欲還閻浮利地。

    此鐵城便作數重不可敗壞。

    死者日次無由得免。

    唯卿外人少有權宜。

    可得度脫還至本土。

    十五日清旦有一馬王。

    從郁單越食自然粳米。

    來至此鬼界住高山頂。

    三自喚呼誰欲還歸閻浮利地。

    卿等若聞馬王聲者,皆往禮敬求還本鄉。

    其人聞是語已,即還伴中具陳情狀。

    衆人報曰今可去不。

    智者答曰:須十五日至。

    馬王當來乃得去耳。

    未經數日馬王便至在高山頂。

    三自喚呼誰欲還歸閻浮利地。

    聲極遠震。

    商客聞已皆往至馬王所前白王言:我等鹹欲還本鄉裡。

    願見将接得歸無為。

    馬王告曰:卿等專意聽我所說,各欲歸家還本鄉者,心意專正便得歸家。

    心不專正不得歸也。

    此諸婦女各抱男女。

    追逐卿後啼哭喚呼。

    其中諸人興戀慕心。

    正使在我脊上猶不得去。

    若能舍恩愛正心一意無所戀着。

    至心捉我一毛便得歸家。

    如其所語諸婦女至。

    各語夫曰:誠可舍我賤身。

    何為捐棄兒女。

    先教兒女往抱父頸啼哭喚呼。

    舍我等為欲何去。

    心意戀着者便不得還。

    唯有大智師子一人即安隐還歸。

    是故說諸有不信佛如此衆生類當就于厄道如商遇羅刹。

     諸有信佛者如此衆生類安隐還得歸皆由馬王度唯有師子一人安隐得歸馀者由戀慕心皆堕厄難也。

    時羅刹婦抱其男女。

    往逐師子商客在在處處。

    告諸村落師子身者是我夫主。

    共生男女舍我逃走不知所趣。

    諸人聞已問師子曰:觀卿婦女體性容貌人中英妙。

    兒女可愍何為舍之。

    師子報曰:此亦非人是羅刹鬼耳。

    住海渚中殺啖商賈不可稱數。

    吾伴數百閉在鐵城。

    唯我一人幸得免濟。

    今此鬼女複遂我後。

    規欲害我恐不免濟。

    說此語已轉複前行還至本國鬼亦逐後到其國土鬼往白王我與師子共為夫婦。

    生此男女後望得力。

    非圖今日永已見舍。

    師子意不用我身當錄取男女。

    我故年少豈更不能适趣耶。

    王召師子問其情實。

    卿婦幼少顔貌端正。

    男子殊異有君子相。

    何為舍之不肯納受。

    師子白王。

    此非人形乃是啖人羅刹鬼。

    化作男女追遂我後。

    望人意傾欲取我殺。

    前将五百賈客入海采寶。

    盡為羅刹所啖食。

    唯我一人得免濟耳。

    今複見逐将知如何。

    王告師子設卿不用可持與我。

    師子報曰:此實非人是羅刹鬼。

    備有愆咎後莫見怨。

    師子複語左右諸臣。

    斯鬼至此間必有傷害王。

    今不信欲内深宮。

    如是不久王及内宮盡當灰滅。

    王複瞋恚語師子曰:女中恣容如天玉女。

    何緣複稱為羅刹鬼耶。

    速出在外吾自觀察之。

    王将鬼女入内宮中。

    牢固門閤已入一宿。

    明日食時宮門不開。

    諸臣共議王新納妻。

    意相貪樂故門不開耳。

    師子說曰:不如來議。

    王及夫人并諸采女。

    必為羅刹所食啖盡故門不開耳。

    即施高梯逾牆入内。

    見死人骸骨滿數間舍。

    複見坑孔新出土壤。

    諸臣問師子曰:王今已死内宮喪亡。

    骨成于積不可識别。

    雲何葬送王身。

    師子報曰盡聚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