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而不行。
彼修行人能具此諸行。
是故說曰慎身為勇行。
口行有馀者,應随賢聖教律。
而不為不習男音女音。
彼此音皆悉不習。
是謂口馀行。
何謂意有馀行更造有緣受生之分。
此是意馀行。
彼執行人能見此諸行。
身口意馀行盡能具足。
是故說一切結亦然也。
此處名不死者,滅盡泥洹無終無始無來無往無生滅着斷。
是故說此處名不死也。
所适無憂患者,所以言有憂者,由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奴婢仆使象馬車乘國财妻息。
皆生憂患。
無此則無患。
是故說所适無憂患也。
護身為善哉,護口善亦然。
護意為善哉,護一切亦然。
比丘護一切,能盡苦原際。
護身為善哉者,能一意守護身。
諸天世人稱歎其德。
天龍鬼神八部之衆盡歎其德。
晝夜祐助勸成究竟。
是故說護身為善哉也。
護口善亦然者,若有習非弊惡之業。
或被罵詈為人所毀。
執心護口終不還報。
諸天世人皆共稱善。
是故說護口善亦然也。
護意為善哉者,若人杖棰割截形體複被罵詈。
彼執行人持心潔淨不興恚怒。
諸天世人皆稱其善。
是故說護意為善哉也。
護一切亦然者,于身口意外諸馀行謹慎攝護是故說護一切亦然也。
比丘護一切者,執行比丘護身意及馀外行。
威儀禮節悉皆備具。
是故說比丘護一切也。
能盡苦原際者,以具此行豈當趣惡道耶。
盡斷地獄畜生餓鬼道人中苦人中痛能悉斷之。
是故說能盡苦原際。
護口意清淨,身終不為惡。
能淨此三者,便逮神仙道。
護口意清淨者,于三毀敗中。
壽敗劫敗結敗。
此名三敗。
釋迦文佛出現于世。
在濁世中人壽百歲。
翼從弟子不守護口過多犯禁律。
聖人在世猶尚毀戒。
況千載末能存戒律耶。
佛契經說。
後千歲末正法欲沒盡時。
有七穢行顯布于世。
雲何為七。
若有人百歲持戒。
彈指之頃為惡知識所壞。
二者久行慈心。
彈指之頃為瞋恚所壞。
三者薄賤威儀不随其教。
四者互相是非诤于勝負。
五者在國城村落。
鬥亂彼此傳東至西。
六者貪着利養遂緻疫病。
七者從凡夫至羅漢。
皆被毀辱而取滅度。
所以緻诽謗者皆由不護口故。
尊者滿足阿羅漢說曰:恒訓化餓鬼。
往詣餓鬼界。
見一餓鬼形狀鬼陋。
見者毛豎莫不畏懼。
身出熾焰如大火聚。
口出蛆蟲膿血流溢。
臭氣遠徹不可親近。
或口吐焰火長數十丈。
或耳鼻眼身體支節放諸火焰長數十丈。
唇口垂倒像如野豬。
身體縱廣一由旬。
手自抓掴舉聲号哭馳走東西。
時尊滿足問餓鬼曰:汝宿作何罪咎今受此苦。
餓鬼報曰:吾曩昔在世時。
出家作沙門。
戀着房舍悭貪不舍。
身持威儀出言臭惡。
若見持戒精進比丘辄複罵辱。
或戾口弄。
或偏眼視。
或戾是作非。
或戾非作是。
自恃豪族謂為不死。
造諸無量不善之本。
甯以利刀自割其舌。
如是從劫離劫甘心受苦。
不以一日之中诽謗精進比丘。
尊若還閻浮利地者,以我形狀可戒敕諸比丘,善護口過勿妄出言:設見梵行持戒比丘者,念宣其德。
自受餓鬼形以來。
經數百歲數千歲數萬歲數千百萬歲受如此苦惱。
我卻後命終當入地獄中。
是時餓鬼說此語已,舉聲号哭自投于地。
如泰山崩天翻地覆。
斯由口過故使然矣。
能守護口過者受福無窮。
迦葉如來出現于世敷演法教教化已周。
于無馀泥洹界而般泥洹。
泥洹後時有三藏比丘名曰黃顔。
衆僧告敕一切雜使不命卿涉。
但與諸後學說諸妙法。
時三藏比丘内心輕蔑不免僧命。
便與後學敷演經義喚受義曰:速前象頭。
次喚第二者,複曰馬頭。
複次駱駝頭。
複次驢頭。
複次豬頭。
次喚羊頭羯羝頭。
次喚師子頭次喚虎頭次喚禽頭次喚熊頭。
如是喚衆獸之類不可稱數。
三藏黃顔口出如此無量惡言:雖授經義不免其罪。
身壞命終入地獄中。
經曆數千萬劫受苦無量。
馀罪未畢從地獄出生大海中受水性形。
一身百頭形體極大。
異類見之皆悉馳走。
爾時世尊見衆多比丘互相是非不慎口過。
或吐言粗<麥廣>以緻忿怒。
或所說似戲發起舊怨。
或以智陵人彼人不信伏受。
或說種類所出卑賤用作嫌吝。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彼此者多恐後堕罪。
即以神足接諸比丘,詣于大海見彼受罪獸一身百頭。
欲使諸比丘改往修來。
問彼罪蟲曰:汝是黃顔不耶。
蟲即報言實是。
如是至三。
報曰實是。
時諸比丘即前長跪白世尊曰:我等未曾聞此為因何義。
頻問此獸審是黃顔耶。
唯願世尊敷演其義。
令未悟者使得開解。
如來三達無不觀察。
過去當來現在事皆悉解明。
其有難诘如來義者,随時發遣永除疑網。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曩昔本緣。
昔古久遠無數世時人壽二萬歲。
爾時有佛出世名曰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十号具足。
敷演法教曠濟無涯。
教化已周于無馀泥洹界而般泥洹泥洹後時有三藏比丘名曰黃顔。
衆僧告敕一切雜使不命卿涉。
與諸後學說微妙法。
時三藏比丘内心自大。
輕蔑于人不免僧命。
便與後學敷演經義。
喚諸受義人名目衆獸之類。
雖授經義猶不免罪。
身壞命終入地獄中。
經曆數千萬劫受苦無量。
馀罪未畢從地獄出生彼大海。
受水性形一身百頭。
是故比丘當精勤
彼修行人能具此諸行。
是故說曰慎身為勇行。
口行有馀者,應随賢聖教律。
而不為不習男音女音。
彼此音皆悉不習。
是謂口馀行。
何謂意有馀行更造有緣受生之分。
此是意馀行。
彼執行人能見此諸行。
身口意馀行盡能具足。
是故說一切結亦然也。
此處名不死者,滅盡泥洹無終無始無來無往無生滅着斷。
是故說此處名不死也。
所适無憂患者,所以言有憂者,由衣被飲食床卧具病瘦醫藥奴婢仆使象馬車乘國财妻息。
皆生憂患。
無此則無患。
是故說所适無憂患也。
護身為善哉,護口善亦然。
護意為善哉,護一切亦然。
比丘護一切,能盡苦原際。
護身為善哉者,能一意守護身。
諸天世人稱歎其德。
天龍鬼神八部之衆盡歎其德。
晝夜祐助勸成究竟。
是故說護身為善哉也。
護口善亦然者,若有習非弊惡之業。
或被罵詈為人所毀。
執心護口終不還報。
諸天世人皆共稱善。
是故說護口善亦然也。
護意為善哉者,若人杖棰割截形體複被罵詈。
彼執行人持心潔淨不興恚怒。
諸天世人皆稱其善。
是故說護意為善哉也。
護一切亦然者,于身口意外諸馀行謹慎攝護是故說護一切亦然也。
比丘護一切者,執行比丘護身意及馀外行。
威儀禮節悉皆備具。
是故說比丘護一切也。
能盡苦原際者,以具此行豈當趣惡道耶。
盡斷地獄畜生餓鬼道人中苦人中痛能悉斷之。
是故說能盡苦原際。
護口意清淨,身終不為惡。
能淨此三者,便逮神仙道。
護口意清淨者,于三毀敗中。
壽敗劫敗結敗。
此名三敗。
釋迦文佛出現于世。
在濁世中人壽百歲。
翼從弟子不守護口過多犯禁律。
聖人在世猶尚毀戒。
況千載末能存戒律耶。
佛契經說。
後千歲末正法欲沒盡時。
有七穢行顯布于世。
雲何為七。
若有人百歲持戒。
彈指之頃為惡知識所壞。
二者久行慈心。
彈指之頃為瞋恚所壞。
三者薄賤威儀不随其教。
四者互相是非诤于勝負。
五者在國城村落。
鬥亂彼此傳東至西。
六者貪着利養遂緻疫病。
七者從凡夫至羅漢。
皆被毀辱而取滅度。
所以緻诽謗者皆由不護口故。
尊者滿足阿羅漢說曰:恒訓化餓鬼。
往詣餓鬼界。
見一餓鬼形狀鬼陋。
見者毛豎莫不畏懼。
身出熾焰如大火聚。
口出蛆蟲膿血流溢。
臭氣遠徹不可親近。
或口吐焰火長數十丈。
或耳鼻眼身體支節放諸火焰長數十丈。
唇口垂倒像如野豬。
身體縱廣一由旬。
手自抓掴舉聲号哭馳走東西。
時尊滿足問餓鬼曰:汝宿作何罪咎今受此苦。
餓鬼報曰:吾曩昔在世時。
出家作沙門。
戀着房舍悭貪不舍。
身持威儀出言臭惡。
若見持戒精進比丘辄複罵辱。
或戾口弄。
或偏眼視。
或戾是作非。
或戾非作是。
自恃豪族謂為不死。
造諸無量不善之本。
甯以利刀自割其舌。
如是從劫離劫甘心受苦。
不以一日之中诽謗精進比丘。
尊若還閻浮利地者,以我形狀可戒敕諸比丘,善護口過勿妄出言:設見梵行持戒比丘者,念宣其德。
自受餓鬼形以來。
經數百歲數千歲數萬歲數千百萬歲受如此苦惱。
我卻後命終當入地獄中。
是時餓鬼說此語已,舉聲号哭自投于地。
如泰山崩天翻地覆。
斯由口過故使然矣。
能守護口過者受福無窮。
迦葉如來出現于世敷演法教教化已周。
于無馀泥洹界而般泥洹。
泥洹後時有三藏比丘名曰黃顔。
衆僧告敕一切雜使不命卿涉。
但與諸後學說諸妙法。
時三藏比丘内心輕蔑不免僧命。
便與後學敷演經義喚受義曰:速前象頭。
次喚第二者,複曰馬頭。
複次駱駝頭。
複次驢頭。
複次豬頭。
次喚羊頭羯羝頭。
次喚師子頭次喚虎頭次喚禽頭次喚熊頭。
如是喚衆獸之類不可稱數。
三藏黃顔口出如此無量惡言:雖授經義不免其罪。
身壞命終入地獄中。
經曆數千萬劫受苦無量。
馀罪未畢從地獄出生大海中受水性形。
一身百頭形體極大。
異類見之皆悉馳走。
爾時世尊見衆多比丘互相是非不慎口過。
或吐言粗<麥廣>以緻忿怒。
或所說似戲發起舊怨。
或以智陵人彼人不信伏受。
或說種類所出卑賤用作嫌吝。
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彼此者多恐後堕罪。
即以神足接諸比丘,詣于大海見彼受罪獸一身百頭。
欲使諸比丘改往修來。
問彼罪蟲曰:汝是黃顔不耶。
蟲即報言實是。
如是至三。
報曰實是。
時諸比丘即前長跪白世尊曰:我等未曾聞此為因何義。
頻問此獸審是黃顔耶。
唯願世尊敷演其義。
令未悟者使得開解。
如來三達無不觀察。
過去當來現在事皆悉解明。
其有難诘如來義者,随時發遣永除疑網。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曩昔本緣。
昔古久遠無數世時人壽二萬歲。
爾時有佛出世名曰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十号具足。
敷演法教曠濟無涯。
教化已周于無馀泥洹界而般泥洹泥洹後時有三藏比丘名曰黃顔。
衆僧告敕一切雜使不命卿涉。
與諸後學說微妙法。
時三藏比丘内心自大。
輕蔑于人不免僧命。
便與後學敷演經義。
喚諸受義人名目衆獸之類。
雖授經義猶不免罪。
身壞命終入地獄中。
經曆數千萬劫受苦無量。
馀罪未畢從地獄出生彼大海。
受水性形一身百頭。
是故比丘當精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