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關燈
故說曰:智者斯須間承事賢聖人一一知真法如舌知衆味也。

    略說其事。

    彼不解慧愚人所習。

    唯有智者能究其事。

    彼無眼目。

    所謂愚者是也。

    眼目者賢聖眼目是也。

    唯有智者而有此耳。

    彼不知真法三耶三佛說。

    所謂不知真法者愚者是也。

     智者尋一句,演出百種義。

    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

     智者尋一句演出百種義者,智者執意明達道術。

    禅燕不亂練精神識。

    永無塵垢四辯具了。

    問一句之義達百千之章。

    是故說曰:智者尋一句。

    演出百千義也。

    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者,愚者意迷從冥至冥不睹大明。

    雖誦千章不解一義。

    是以智人常當遠之不與從事。

    是故說曰:愚者誦千句不解一句義也。

     一句義成就,智者所修學。

    愚者好遠離,真佛之所說, 昔有比丘往至佛所。

    前白佛言:唯然世尊大慈垂愍。

    開悟未及願為說法應适人意。

    我聞法已心意開悟得蒙度脫。

    爾時世尊略說其義告比丘曰:非汝則舍。

    比丘白佛。

    我以知矣。

    佛告比丘。

    我義雲何汝以知乎。

    比丘白佛。

    色非我有我以舍矣。

    佛言善哉如汝所說,是故說曰:一句義成就智者所修學也。

    愚者好遠離真佛之所說,聖人處世教誡衆生平等大道。

    愚者意迷神識難革。

    或見如來而掩目者,或聞說法而塞耳者,或見如來行迹輪相在地而蹋壞者,斯等之類罪垢深固難可改更。

    過去恒沙諸佛世尊,終訖說法于無馀境。

    然衆生類執愚積久。

    甘露滋降不睹不聞。

    舍形受形輪轉生死無有出期。

    斯由愚惑無明所纏故也。

     怨憎有智勝,不随親友義。

    愚者訓非道,漸趣地獄徑。

     怨憎有智勝者,怨憎之人自知隙咎。

    本性明達防慮未然恒自思惟。

    設我今日行非法者,便自陷溺不毀彼人也。

    如有怨雠衆多。

    思欲報怨力所不至。

    知當如何。

    不如行慈乃可得勝。

    是故說曰:怨憎有智勝也。

    不随親友義者,親友之人心意款到。

    意之所好教授前人與共同歡。

    惡則同惡好則同好。

    後受報對入地獄中。

    是故說曰:不随親友義愚者訓非道漸趣地獄徑。

     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

    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

     愚者自稱愚。

    當知善黠慧者,愚自思惟悔本不及。

    我本所行實為非法。

    種諸罪根開地獄門。

    塞泥洹路晝夜懇責。

    我今處世衆結自纏塵垢污染。

    舍身受身輪轉生死不離三有。

    便自悔責追師逐侶。

    漸漸得至無為之處。

    是故說曰愚者自稱愚當知善黠慧也。

    愚人自稱智是謂愚中甚者,愚人生世恒自歎譽。

    我為尊貴馀者不如不達。

    今世後世殃之罪。

    我所知見世之希有。

    自揚其名抑彼之德。

    不知生死之難。

    修凡夫行。

    是故說曰:愚人自稱智。

    是謂愚中甚。

     若複歎譽愚,毀呰智者身。

    毀智猶有勝,歎愚不為上。

     若複歎譽愚者,愚者所習見物歎譽。

    不别尊卑善惡之行。

    所可歎者反更毀呰。

    是故說曰:若複歎譽愚也。

    毀呰智者身者,雖被诽謗不以憂慼。

    自知果報緣對所至。

    是故說曰:毀呰智者身猶有勝也。

    歎愚不為上者,衆生處世群愚黨惑。

    聞彼稱名歡喜踴躍不能自勝。

    不知久後于身不便。

    是故說曰:歎愚不為上也。

     莫見愚聞聲,亦莫與愚居。

    與愚同居難,猶如怨同處。

     昔佛在羅閱祇。

    将侍者一人。

    名曰阿難在路遊行。

    爾時世尊遙見調達逐路前進。

    佛告阿難。

    我等可共就馀路行。

    何為與此愚人相見。

    爾時阿難前白佛言:雲何世尊如來。

    今日畏此調達乎。

    何為欲避就于馀路。

    佛告阿難。

    我自憶念。

    本所造福自緻無上等正覺。

    亦複不見魔若天外道異學沙門梵志。

    能使如來有恐怖者此事不然。

    吾昔在樹王下衆結未盡。

    弊魔波旬将十八億衆。

    人身獸頭猿猴師子。

    虎兕毒蛇惡鬼形貌。

    擔山吐火把持刀劍戈牟铠鉀。

    揚聲哮吼填塞虛空時來恐我。

    猶尚不能動我一毛。

    況今我身成等正覺三界獨尊。

    豈當畏于愚調達耶。

    此事不然。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莫見愚聞聲,亦莫與愚居。

    與愚同居難,猶如怨同處。

    當選擇共居,如與親親會。

     夫人處世。

    當與黠慧之人共居。

    出則和顔入則同歡。

    共相敬待如父如兄如身無異,猶如親親心意款至。

    如此相敬皆至無為。

    是故說曰:當選擇共居如與親親會也。

     是故事多聞,并及持戒者,如是人中上,猶月在衆星。

     是故事多聞并及持戒者,多聞衆生解世非常明鑒三有。

    知今世後世之報。

    自知衆德具足。

    恒親近賢人戒成就者,定成就慧成就解脫成就。

    解脫見慧成就。

    說曰是故事多聞并及持戒者也。

    如是人中上猶月在衆星中者,五分法身未具令使具足。

    在大衆中獨尊隻步無有俦匹,猶如明月在衆星中。

    光明遠照無有及者,是故說曰:如是人中上猶月在衆星(親品第二十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