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忿怒品第十五不怒而興怒,不造而行惡。

    彼受其苦痛,今世亦後世。

     昔佛在拘奢彌瞿師園中。

    爾時彼村衆多比丘好喜鬥诤。

    惡眼相視共相毀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止止比丘勿共鬥诤。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怨不息怨忍乃息怨。

    是如來正法。

    何以故?過去久遠無數世時。

    迦屍國王。

    名梵摩達。

    拘薩羅王。

    名曰長壽。

    時梵摩達王即集四兵。

    象兵馬兵步兵車兵。

    攻伐長壽王土界。

    時長壽王聞外境有軍馬至。

    複集四兵。

    象兵馬兵步兵車兵。

    出往迎逆與共戰鬥生擒梵摩達。

    身摧破大衆語梵摩達曰:赦汝生命歸汝本國。

    自今以去更莫叛逆。

    時梵摩達得還本國。

    未經幾時複集四種兵。

    象兵馬兵步兵車兵。

    往詣攻拘薩羅國求共鬥戰。

    長壽王内自思惟吾先與共戰鬥擒獲己身摧破大衆。

    不能自改既往之失。

    今複來戰侵我土境。

    長壽王輕将數騎往與共戰。

    為梵摩達所破。

    輕走得脫及将第一夫人。

    侍臣有一。

    隐處深山無人之處。

    藏形滅迹恐有知者,時長壽王複重思惟。

    吾居深山無方自存。

    當習詩頌歌詠遊處人間乞丐自存。

    如其所念即習歌頌。

    兼學彈琴鼓瑟。

    音響流利與琴相入。

    在在處處以得自存。

    時梵摩達王第一大臣出梵志種。

    聞此國界寒儉乞士夫婦二人。

    遊在人間彈琴鼓瑟乞丐自存。

    即遣人喚欲聽音樂。

    乞者到家共相慰勞即設音樂。

    大臣聞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

    即告乞人汝等夫婦二人孤窮倮露恒乏衣食。

    可住我家教習後生。

    常當供給不令乏短。

    時彼乞士第一夫人垂垂欲産。

    内生此心語其夫曰:我向生念。

    願得四種兵衆圍我數匝。

    得好帏帳而寝其中。

    洗利刀汁欲得飲之。

    君能辦不。

    夫報其妻我等。

    二人為梵摩達所壞。

    亡失國土那得辦此四種兵衆。

    及好帏帳洗利刀汁。

    其妻語夫設不辦者,正爾取死複用活為。

    爾時大臣即喚乞士在前作樂。

    聲與琴合琴與聲合。

    或時琴與聲違聲與琴違。

    大臣問曰觀卿作樂。

    而有不悅身有患耶。

    心有所念乎。

    乞士報曰:身無苦患。

    唯心有所念耳。

    問曰汝何所念可說情故。

    答曰我所将妻懷妊。

    日滿垂産在近生此念。

    欲得四種兵衆。

    圍繞數匝寝好帏帳洗利刀汁而欲飲之。

    得便存活不得便死。

    審當爾者我用活為。

    大臣報語卿且自甯勿懷憂慮。

    當設權計辦四種兵。

    即如其語辦四種兵。

    圍繞數重寝好帏帳飲洗刀汁。

    即生男兒顔貌殊特有豪貴相。

    大臣見已跽向夫人三自稱善。

    舉聲說曰:拘薩羅國複生聖主系嗣王位自今熾盛。

    告己兵衆莫傳此語。

    及使彰露當誅戮之。

    時梵摩達竊聞長壽彈琴鼓瑟人間乞求。

    即遣人捕得閉在牢獄。

    長生太子漸長成人。

    詣諸大臣豪貴長者,自訴求願口出斯言:願諸賢士行檀布施分德立善。

    設有毫釐福者,盡施長壽王早得解脫畢此苦原。

    梵摩達王。

    竊複聞知長壽太子長生者,遊在人間與父乞恩勸人修善。

    願及父身早免苦難。

    梵摩達王瞋恚興盛。

    即出長壽王詣于都市。

    長生後執利劍高聲白父。

    我堪此間脫父厄難。

    長壽王報曰:止止童子,夫人立行亦莫見短亦莫見長。

    傍人聞之謂為長壽王知死逼近狂有所說,長壽報傍人曰:其中智者童子,乃當識吾往言耳。

    即于市上斬為七。

    長生太子見己身中沸血遍滿身中。

    瞋恚内盛不敢顯外。

    複詣諸大臣所求哀請恩。

    我父無過橫為貴主所殺。

    形屍暴露捐在都市。

    無人殡藏收拾形骸。

    願諸賢士與我收舍起七偷婆。

    華香供養如世常法。

    即如其語收拾供養起七偷婆。

    長生太子内自思惟。

    梵摩達王暴虐無道。

    侵我境土奪我民衆。

    複取父王都市斬殺。

    我宜逃走出此國界。

    捕得我者不免此患。

    即将夫人出國逃走到他方土。

    複習琴瑟歌聲調和。

    在在處處乞丐自存。

    漸漸以次還入本國。

    梵摩達王聞有乞士将母自随。

    彈琴鼓瑟家家乞索。

    音響清和見莫不歡。

    即遣人喚将入深宮。

    晝夜聽樂乃無厭足。

    形命相委如同産子。

    時梵摩達出外遊獵。

    長生太子禦車遊獵。

    恒導險難無人之處。

    不按正路不附兵衆。

    太子自念。

    昔破我國劫奪我民枉殺我父。

    今不報怨何日可果。

    複禦獵車轉入深山。

    時梵摩達疲頓欲得懈息。

    即告禦者可于此頓。

    吾今疲極欲小止息。

    即如其言住車止息。

    王告禦者汝坐。

    吾欲枕汝膝上。

    王即枕而眠。

    長生太子内自思惟口發斯語。

    此梵摩達王暴虐無道。

    侵我境土奪我人民。

    枉殺我父思欲報怨。

    正是今日。

    若不殺者何日可果。

    時長生太子即拔利劍俟王頸項。

    退複追念昔我父王臨終時教誡我曰:童子當知夫人立行宜唯貴信義。

    違父遺意者則非孝子。

    又敕我曰:汝莫見短亦莫見長。

    設當殺此王者違我父教。

    即還内劍息恚不興。

    時梵摩達王于夢中驚忽然覺寤。

    身體流汗衣毛皆豎。

    長生太子問其王曰:向如安眠何為驚寤。

    王告禦者汝欲知不。

    我向安眠。

    夢見長壽王兒長生。

    右手執劍左捽吾髻。

    以刀俟我項曰:吾欲報怨汝知不乎。

    即于夢中複重悔責。

    昔我父王臨欲終時殷勤教敕。

    夫欲勝怨唯當以忍。

    以是之故于夢驚覺。

    禦者白王還安眠勿複驚懼。

    王欲知不。

    長壽王子長生者我身是也。

    昔我父王以法治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