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乃至非想非無想如來。

    于中最尊最上無能過者,是故說明眼二足尊也。

     一切行無常,如慧所觀見。

    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

     一切行無常者,變易不停不可恃怙。

    猶電過目琢石見火焰現已滅。

    是故說一切行無常也。

    如慧所觀見者,知之穢漏非真非實。

    為磨滅法皆歸滅盡。

    是故說如慧所觀見者,若能覺此苦者,厭患此苦意不願樂。

    念求解脫永欲舍離。

    是故說若能覺此苦也。

    行道淨其迹者,常念修持無上正道見谛所斷能淨其迹。

    是故說行道淨其迹也。

     一切衆行苦,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

     一切衆行苦者,從欲界上至有頂斯是苦際。

    若在欲界求離苦難。

    若在色界數變易苦。

    若在無色界受行為苦。

    是故世尊說生死熾然一切為苦。

    流轉五趣不免其苦。

    誰當樂此衆苦之中。

    是故說一切衆行苦也。

    如慧之所見者,夫博學之士探古知今。

    三世通達如掌觀珠皆悉分明。

    是故說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者,以知此苦欲得遠離。

    意常厭患不與同處。

    是故說若能覺此苦也。

    行道淨其迹者,唯有賢聖道能淨苦迹。

    是故說行道淨其迹也。

     一切衆行空,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

     一切衆行空者,衆行轉變不可恃怙。

    亦不常住生生即滅流逝不停。

    苦空無我空性自爾。

    亦非不爾。

    是故說一切衆行空也。

    如慧之所見者,猶如大士觀彼淨水。

    自見其形皆悉分明。

    彼修行人亦複如是,觀諸衆行起者滅者無所罣礙。

    是故說如慧之所見也。

    若能覺此苦者,從初積行乃至成道。

    其間涉苦不自覺知。

    為苦所惑不至究竟。

    如吾今日成得人身。

    遭遇佛世賢聖相值。

    長夜染着五盛陰身。

    今乃自覺知為非真。

    如我今日觀此五盛陰衆苦集湊。

    是故說若能覺此苦也。

    行道淨其迹者,以苦未知智而滅其迹。

    至竟清淨而無瑕穢。

    盡苦原本令得清淨。

    是故說行道淨其迹也。

     一切行無我,如慧之所見。

    若能覺此苦,行道淨其迹。

     一切行無我者,無欲無作故一切法無我。

    以不堅固故一切法無我。

    不自由故一切法無我。

    是故說一切行無我。

    如慧之所見者,慧之所鑒照察。

    三十七道品之法,猶如有人照于明鏡。

    悉自見形無所罣礙。

    此亦如是以慧觀察皆悉分明。

    是故說如慧之所見也。

    若能覺此苦者,彼修行人長夜之中。

    為此五盛陰身所見侵欺。

    計是我有我是彼所。

    以實觀之便生厭患能離解脫。

    是故說若能覺此苦也。

    行道淨其迹者,住十五心以見谛道斷無常苦空無我永盡無馀。

    以其四行由苦而生苦谛。

    所錄苦未知智斷。

    是故說行道淨其迹。

     吾已說道,愛箭為射,宜以自勖。

    受如來言: 吾已說道者,或有衆生懈怠慢惰自相謂言:若使如來神力自在者,何能不使我等早成道果。

    又複不能躬自執道内我形中,猶如契經所說,有異梵志來至世尊所。

    而問斯義說偈曰: 我觀天世人,梵志行清淨。

    今我重自歸,解我狐疑滞。

     此為何義。

    說曰彼梵志者受性頑鈍懈怠慢惰。

    欲使瞿昙沙門與我說道早成其果。

    使我體中結使速得滅盡。

    世尊說偈報曰:吾不解脫卿,淨行世梵志。

     欲求極妙道,如是得度流。

     此為何義。

    報曰梵志已欲求道不假他得。

    若假他得者,我坐樹王下。

    則能滅一切衆生心意結使。

    亦以大慈加被衆生。

    梵志當知不究病根錯投其藥。

    欲蒙祐者其義不然也。

    此亦如是已不修道望彼果報。

    除己結使此義不然,猶如梵志良師達鑒審病根原随病所生而投其藥。

    便得瘳愈終無錯謬。

    此亦如是以賢聖道觀病根原而投其藥。

    身中結使永得除盡。

    或有比丘内自思惟。

    如來出現于世。

    大慈大悲廣被衆生。

    何須勞苦躬自行道。

    為結使所逼不能得度。

    若使如來普慈一切。

    自當為我演說道教。

    何故不獨與我除去結使。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

    是故說吾已說道也。

    愛箭為射者,我先覺知後與人說,猶如醫師先學方略審病根原毫釐不失然後投藥。

    此亦如是先成道果知己結使永盡無馀。

    然後與人說結使病一一分别。

    乃投道藥永無塵曀。

    以無上利箭射彼結使。

    是故說愛箭為射也。

    宜以自勖者,演道之人為人說道直趣一向。

    不随邪曲者成道則易得受果證。

    如來世尊,亦複如是與人說。

    道者無形無為無作。

    安隐滅盡泥洹。

    出言如教亦無虛妄,猶如父愛子随時瞻養推燥去濕。

    複以甘馔飲食食彼諸子。

    諸子放逸不從父教。

    貪着五欲不從正教。

    如來世尊亦複如是,廣與衆生演甘露法。

    複以善權方便重說微妙法。

    衆生不肯承受。

    是故說宜以自勖受如來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