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樂品第三十一勝則怨滅,負則自鄙。
息則快樂,無勝負心。
勝則怨滅負則自鄙者,如彼怨家晝夜伺察彼人。
于彼有大怨嫌。
從世至世不舍罪怨。
如是經曆數百千身。
報怨乃息負者自鄙。
是故說曰勝則怨滅負者自鄙也。
息則快樂無勝負心。
一切結使永盡無馀。
更不複起想着之念。
亦複無勝負之心。
我勝彼不如彼勝我不如。
都無彼此之心。
是故說曰息則快樂無勝負心也。
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
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
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者,世多有人執迷惑意怨雠心深。
觸堯于人自望快樂宗族蒙慶。
如種苦栽冀望甘果。
唐喪功夫無益于時。
是故說曰: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也。
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者,卒鬥殺人猶尚可恕。
懷毒陰謀乃不可親。
如斯之類必趣惡道。
所以然者由其執愚不舍故也。
是故說曰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也。
善樂于愛欲,以杖加群生。
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
善樂于愛欲者,一切衆生皆貪樂樂不樂苦惱。
見苦則群心不願樂。
己自行殺教人殺生。
己自淫泆教人淫泆。
己自妄言绮語。
複教人妄言绮語。
己自不與取。
複教他人竊盜他物。
是故說曰善樂于愛欲也。
以杖加群生者,所行非法濫抂百姓。
意之所存以傷為本。
是故說曰以杖加群生也。
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
人作惡行皆自為己。
舍身受形遭諸苦惱。
經曆生死沈漂五道。
所生之處罪苦自随。
是故說曰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也。
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
于中自求樂,後世亦得樂。
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者,一切衆生皆貪于樂不樂于苦。
見彼苦者興慈愍心。
四等平均視彼如赤子。
初不起怨捶打衆生。
處世皆求安身。
設我今日觸堯彼者,後世之中受對無數。
是故說曰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于中自求樂後世亦得樂也。
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
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
夫人在世務行于法選擇善法。
去其惡者周旋往來。
追善知識采取善教。
所至到處興有法事。
是故說曰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也。
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
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者,能自擁護法不使漏失後獲其福。
是故說曰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也。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者,彼執行人以法自護。
所生之中不遇惡災。
從小至大悉受其對。
天受福盡下生人間複重受福。
是故說曰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護法行法者,如蓋覆其形。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
彼修行人擁護深法微妙之教。
去諸陰蓋如猛赫熱而獲好蓋得蒙濟度是故說曰護法行法者如蓋覆其形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
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
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者,人為惡行非父母兄弟宗親所為。
皆由己身為罪所緻。
作罪自受其殃無能代者,外道異學所見不同。
外道所見己身作罪他人受報。
是故說曰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也。
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者,猶如彼人手把蛇蚖。
或以咒術而取者,或以藥草而取者,或被師教而手玩弄惡蛇。
咒罷之後為蛇所齧。
死入地獄餓鬼畜生。
經曆生死無有休已,是故說曰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也。
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
非法入地獄,正法生于天。
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
此衆生類造善惡行。
不自覺知殃福之報。
為善者不知善之有報。
為惡者不知惡之有報。
如彼有人得雜毒之食。
得而享之。
不知食中有毒。
毒氣流熾不便其身。
行惡之人亦複如是,當時甘口後受其殃。
遂喪其命不至善處。
有目之士觀食知之。
斯是清淨其中無毒。
便取食之後無苦患。
是故說曰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非法入地獄正法生于天也。
施與戰同處,此德智不譽。
施時亦戰時,此事二俱等。
昔舍衛城内有一長者,名曰最勝。
更有長者名曰難降。
二人悭貪國中第一。
饒财多寶七珍具足。
象馬車乘仆從奴婢。
穀食田業不可稱計。
二人門戶各有七重。
敕守門者無令乞兒入我門戶中庭之中。
鐵籠覆上恐有飛鳥啄拾穀食。
屋舍四壁鑄鐵垣牆。
恐鼠穿鑿齧壞器物也。
是時五大聲聞各以次第詣彼教化。
從地踴出教以法施。
長者二人聞之各不受化。
後佛自往坐卧虛空放大光明。
佛與長者說微妙法。
長者雖聞心猶不達。
内自思惟佛來至舍。
不可虛爾使還精舍。
宜入藏裡取一白氎布施如來。
即起入藏選一惡者反更得好。
舍
息則快樂,無勝負心。
勝則怨滅負則自鄙者,如彼怨家晝夜伺察彼人。
于彼有大怨嫌。
從世至世不舍罪怨。
如是經曆數百千身。
報怨乃息負者自鄙。
是故說曰勝則怨滅負者自鄙也。
息則快樂無勝負心。
一切結使永盡無馀。
更不複起想着之念。
亦複無勝負之心。
我勝彼不如彼勝我不如。
都無彼此之心。
是故說曰息則快樂無勝負心也。
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
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
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者,世多有人執迷惑意怨雠心深。
觸堯于人自望快樂宗族蒙慶。
如種苦栽冀望甘果。
唐喪功夫無益于時。
是故說曰:若人堯亂彼自求安樂世也。
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者,卒鬥殺人猶尚可恕。
懷毒陰謀乃不可親。
如斯之類必趣惡道。
所以然者由其執愚不舍故也。
是故說曰遂成其怨憎終不脫苦患也。
善樂于愛欲,以杖加群生。
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
善樂于愛欲者,一切衆生皆貪樂樂不樂苦惱。
見苦則群心不願樂。
己自行殺教人殺生。
己自淫泆教人淫泆。
己自妄言绮語。
複教人妄言绮語。
己自不與取。
複教他人竊盜他物。
是故說曰善樂于愛欲也。
以杖加群生者,所行非法濫抂百姓。
意之所存以傷為本。
是故說曰以杖加群生也。
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
人作惡行皆自為己。
舍身受形遭諸苦惱。
經曆生死沈漂五道。
所生之處罪苦自随。
是故說曰于中自求安後世不得樂也。
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
于中自求樂,後世亦得樂。
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者,一切衆生皆貪于樂不樂于苦。
見彼苦者興慈愍心。
四等平均視彼如赤子。
初不起怨捶打衆生。
處世皆求安身。
設我今日觸堯彼者,後世之中受對無數。
是故說曰人欲得歡樂杖不加群生于中自求樂後世亦得樂也。
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
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
夫人在世務行于法選擇善法。
去其惡者周旋往來。
追善知識采取善教。
所至到處興有法事。
是故說曰樂法樂學行慎莫行惡法能善行法者今世後世樂也。
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
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者,能自擁護法不使漏失後獲其福。
是故說曰護法行法者行法獲善報也。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者,彼執行人以法自護。
所生之中不遇惡災。
從小至大悉受其對。
天受福盡下生人間複重受福。
是故說曰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護法行法者,如蓋覆其形。
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
彼修行人擁護深法微妙之教。
去諸陰蓋如猛赫熱而獲好蓋得蒙濟度是故說曰護法行法者如蓋覆其形此應法律教行法不趣惡也。
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
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
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者,人為惡行非父母兄弟宗親所為。
皆由己身為罪所緻。
作罪自受其殃無能代者,外道異學所見不同。
外道所見己身作罪他人受報。
是故說曰惡行入地獄所至堕惡道也。
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者,猶如彼人手把蛇蚖。
或以咒術而取者,或以藥草而取者,或被師教而手玩弄惡蛇。
咒罷之後為蛇所齧。
死入地獄餓鬼畜生。
經曆生死無有休已,是故說曰非法自陷溺如手把蛇蚖也。
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
非法入地獄,正法生于天。
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
此衆生類造善惡行。
不自覺知殃福之報。
為善者不知善之有報。
為惡者不知惡之有報。
如彼有人得雜毒之食。
得而享之。
不知食中有毒。
毒氣流熾不便其身。
行惡之人亦複如是,當時甘口後受其殃。
遂喪其命不至善處。
有目之士觀食知之。
斯是清淨其中無毒。
便取食之後無苦患。
是故說曰不以法非法二事俱同報非法入地獄正法生于天也。
施與戰同處,此德智不譽。
施時亦戰時,此事二俱等。
昔舍衛城内有一長者,名曰最勝。
更有長者名曰難降。
二人悭貪國中第一。
饒财多寶七珍具足。
象馬車乘仆從奴婢。
穀食田業不可稱計。
二人門戶各有七重。
敕守門者無令乞兒入我門戶中庭之中。
鐵籠覆上恐有飛鳥啄拾穀食。
屋舍四壁鑄鐵垣牆。
恐鼠穿鑿齧壞器物也。
是時五大聲聞各以次第詣彼教化。
從地踴出教以法施。
長者二人聞之各不受化。
後佛自往坐卧虛空放大光明。
佛與長者說微妙法。
長者雖聞心猶不達。
内自思惟佛來至舍。
不可虛爾使還精舍。
宜入藏裡取一白氎布施如來。
即起入藏選一惡者反更得好。
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