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餓鬼倚城門立。

    比丘滿願問餓鬼曰:汝今在此何所求索鬼報彼曰:汝今見我耶。

    比丘報曰:我先見矣。

    鬼複語曰:我夫入城于今未還故于此立自待夫主耳。

    比丘問曰:汝夫入城為何所求。

    時鬼報言:今此城中有大長者患癰積久。

    今日當潰膿血流溢。

    夫主将來二人共食以濟其命。

    比丘複問。

    汝夫主入城經幾許時。

    然彼城郭逼近江河。

    舉手指城語比丘曰:此城于彼此岸成敗以來今為第七。

    我夫入城經爾許時。

    餓鬼受形壽不可稱亦無齊限。

    然人受形極壽百歲雖出無幾。

    是故說曰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故别說人不堕四趣。

     不寐夜長,罷惓道長,愚生死長。

    莫知正法。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諸比丘,有四夜睡眠者少覺寤者多。

    雲何為四。

    女與男想睡眠者少覺寤者多。

    男與女想睡眠者少覺寤者多。

    三曰盜賊睡眠者少覺寤者多。

    比丘求定勤修正法睡眠極少覺寤者多。

    三覺夜長修正法。

    比丘不覺夜長。

    罷惓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那律邠阿藍。

    有一梵志緣本宿世造立功業緣至應度。

    暫聞此偈愚生死長。

    然彼梵志多饒财寶仆從給使居業成就。

    所納妻室顔貌殊特與世無雙。

    女人姿容一以無阙。

    時彼梵志内自思惟。

    我宜往彼至如來所。

    當來諸佛為有幾乎。

    梵志出城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

    共相問訊在一面立。

    叉手合掌白世尊曰:願欲所問若見聽者敢自陳啟。

    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如來為汝敷演其義。

    梵志白曰:雲何世尊于當來世。

    為有幾許等正覺耶。

    世尊告曰:将來世諸佛數如恒沙。

    時彼梵志聞佛所說,瞻仰喜踴不能自勝。

    善心生焉。

    當來諸佛數如恒沙。

    于諸佛所善修梵行。

    興功立德為福不惓。

    然吾處世饒财多寶。

    仆從給使居業成就。

    所納妻室顔貌殊特與世無雙。

    我依此業便當分檀布施。

    有所求索不逆人意。

    爾時梵志聞佛教誡。

    戢在心懷。

    繞佛三匝舉手辭讓便退而去。

    爾時梵志行道未遠。

    複作是念。

    我向所啟問将來佛。

    然吾退忘不問過去諸佛世尊,我今宜還至世尊所問過去佛。

    梵志即還至世尊所。

    共相問訊在一面立。

    爾時梵志白世尊曰:過去諸佛為有幾所。

    佛告梵志。

    過去諸佛數如恒沙。

    梵志複前便自悲泣。

    并自舉聲而作是說。

    愚處生死纏綿積久。

    恒沙諸佛吾不及睹。

    斯何苦哉。

    複自投地宛轉自責。

    斯由放逸行不從本。

    使我退在處凡夫地。

    或在泥梨地獄畜生餓鬼長夜受苦。

    刀山劍樹火車爐炭。

    或伏雪山劫敗乃移。

    或處炙獄受痛無量。

    雖出為人值生邊地。

    有佛興世不值不睹先有比丘教誨我言愚生死長。

    誠哉斯言:我今宜加精勤用意自歸如來。

    複待将來諸佛為乎。

    田業妻婦斯是外役。

    何必貪慕毀敗聖教。

    爾時梵志叉手合掌佛前長跪白世尊曰:唯然世尊,聽為道次得修梵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将此梵志。

    教授威儀度為比丘。

    比丘受教即度為沙門。

    在閑靜處思惟挍計修上人法。

    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

    剃除須發着三法衣。

    以信堅固于家出家。

    修無上梵行。

    潔身受證以自娛樂。

    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更不複受有。

    如實知之。

    已得為道。

    在無馀境得阿羅漢果。

    爾時世尊觀察此義思惟本末。

    亦使諸比丘速取滅度。

    為後衆生現其大明。

    然熾正法久存于世。

    重與梵志而說此偈。

    不寐夜長。

    罷惓道長。

    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非有子恃。

    亦非父兄。

    為死所迫。

    無親可怙。

     昔佛在摩竭國道場甘梨園北石室精舍中。

    時有一男子将從嚴駕随大導師入海采寶。

    馀小賈人以類相從。

    飲食饣燕樂施諸貧窮沙門婆羅門。

    以得入海采緻珍寶。

    還至平岸共相娛樂。

    飲食歡饣燕日日不斷。

    時彼一人飲食粗惡唯服糗而已,不改常儀。

    然複多财珍寶所獲無量。

    時大導師語其人曰:汝今處世饒财多寶少有比類。

    何為自困不肯食啖。

    夫人處世當行二業。

    一者廣施。

    二者自食。

    彼人聞已心不納受。

    乃更懷恨漸生憂悴。

    語導師曰:吾設食啖無以濟彼妻婦男女。

    後遇疾急。

    竟不至家。

    中道無常。

    彼大導師說斯偈曰: 夫人悭貪,貯聚财産,念家怨雠。

    不覺命終。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

    見彼導師興功采寶中道無常。

    爾時世尊以此因緣。

    觀察此義思惟本末。

    欲使諸比丘示現滅度。

    為後衆生現其大明。

    然熾正法久久于世。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非有子恃,亦非父兄,為死所迫。

    無親可怙。

     時諸大衆聞佛所說,心開意悟興功立德。

    拯濟窮乏持齋修戒。

    歲三月六未始有阙。

    四事供養衣服飯食床座卧具病瘦醫藥。

    須衣與衣須食與食。

    财寶七珍金銀珍寶車磲馬瑙真珠虎珀。

    有求索者不逆其意。

    遠來久住經過人者皆悉供給。

    華香脂粉亦用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