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觀品第二十八善觀己瑕隙,使己不露外。
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
善觀己瑕隙者,人但見彼惡不見己愆。
互相是非共相诽謗。
由如典場之人抄穀高揚。
輕者在遠重者在近。
是故說曰:善觀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
若己稱無瑕,二事俱并至。
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
遠觀不見近。
夫人在世多自矯譽。
自稱功德與世無雙。
我之所行戒聞施慧。
為尊為特為無俦匹。
是故說曰若己稱無瑕。
二事俱并至者,此自博掩之人。
逆者得勝順者恒負。
執行之人修德亦爾。
自知己愆不露見彼。
是故說曰:二事俱并至。
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者,人不自審但見外事諸不善法弊惡之患。
堕入惡趣不至善處。
種地獄畜生餓鬼之苦。
是故說曰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也。
虛空與地各各離别。
不見真法不見非真法。
是故說曰遠觀不見近也。
知慚壽中上,鸢以貪掣搏。
力士無畏忌,斯等命促短。
知慚壽中上者,人之處世不知慚愧無所畏難,猶如暴逸之牛無所畏難。
彼愚騃人亦複如是,出意造行無所畏忌。
是故說曰知慚壽中上也。
鸢以貪掣搏者,猶如飛鸢貪餮無厭。
掣搏人物無有忌度。
衆生之類亦複如是,貪着财色無有厭足。
是故說曰鸢以貪掣搏。
力士無畏忌者,如彼力人無所畏難。
在大衆中恣意所作無有及者,其有呵谏來勸喻者,尋懷瞋恚斷其命根。
是故說曰力士無畏忌也。
斯等命促短者,夫人處世輕人貴己。
但執颠倒迷惑不寤。
侵三尊物強梁自恃。
如斯之類命不久停。
是故說曰斯等命促短也。
知慚不盡壽,恒求清淨行。
威儀不缺漏,當觀真淨壽。
知慚不盡壽者,彼慚愧之人。
于諸衣食不大殷勤。
所得财貨分布與人。
粗衣惡食不着莊飾。
唯存命于世無所榮冀。
是故說曰知慚不盡壽也。
恒求清淨行者,所行清淨不造邪部。
身口意淨應無上行。
亦知外淨出言适前無所傷害。
是故說曰恒求清淨行也。
威儀不缺漏者,收攝諸根不使流逸。
是故說曰威儀不缺漏。
當觀真淨壽者,進止行來出口言語。
飲食取以養其壽。
是故說曰當觀真淨壽也。
世間普盲冥,有目鮮鮮耳。
群鳥堕羅網,生天不足言: 世間普盲冥者,猶如盲人。
不見善色惡色平地高岸。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為淫怒癡所覆。
不見善惡之行。
不知好鬼。
亦複不知白黑之法。
意自迷惑不求善處。
是故說曰世間普盲冥也。
有目鮮鮮耳者,猶若長阿鋡契經所說,佛告長爪梵志。
世皆脩善甚少少。
取要言之。
懷倒見衆生多于大地之土。
不識佛不識法不識比丘僧不識父母。
亦複不别尊卑高下。
懷正見衆生者如爪上土。
見雖不錯願求不同,猶如外道梵志尼揵子等。
出家學道各自謂尊。
書籍别異求于解脫。
執愚意迷不達大道。
正見之人蓋不足言:是故說曰有目鮮鮮耳。
群鳥堕羅網者,猶如獵者施張羅網懸弶捕鳥。
克獲無數鳥獸之屬。
其得脫者若一若兩。
生天之衆亦複如是,若一若兩得受天福。
如雜阿鋡。
契經所說,佛告比丘。
衆生入地獄者多于地土。
從地獄終還生地獄。
餓鬼畜生亦複如是,生天衆生如爪上土。
是故說曰群鳥在羅網生天亦複爾。
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
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
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者,夫人處世千轉萬端所行不同。
世有三事。
一者器世。
二者陰世。
三者衆生世。
所謂器世者,三千大千刹是也。
衆生世者,三界衆生四生五趣是。
陰世者,色陰無色陰。
于三世中取衆生界。
何以故說衰耗之法。
所謂衰耗法者,為淫怒癡所衰耗,猶如商賈遠涉塗路。
遇賊亡失所獲财寶為賊所劫。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為淫怒癡所劫。
劫斷善根财貨。
衆人皆見知其衰耗億千萬衆。
時有脫者,是故說曰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也。
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者,世多有人行迹不同。
恒為二縛所系。
一者結使二者陰縛。
為此二事所縛無明所陰。
蓋亦不堪任越次取證盡有漏成無漏。
猶若有罪之人。
閉在牢獄不睹日月光明。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以無明暗室所見纏裹。
夫為欲怒癡所系縛。
欲求解脫難可得也。
是故說曰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也。
亦不見于行觀而無所有。
以性觀察都不見功德之本。
複以知他人心智。
欲免此難者,無一善根可濟免也。
猶若有人沒溺深廁糞除所污。
複有慈愍之人。
欲得免濟彼難。
求覓淨處欲往手捉。
遍悉觀之無一淨處便舍而去。
無漏之人觀察衆生。
頗有毫釐善本可療治乎。
遍觀察之無有善本可療治者,聖人自念咄嗟衰耗群徒。
罪重乃至于斯。
是故說曰亦不見于行觀而無所有。
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
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
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者,世多有人性懷颠倒。
衆生之類。
我所造為從我而生。
複有說者,從他而生從他而有。
是故說曰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也。
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者,一一者所謂外道梵志是。
不思惟正見信邪颠倒。
是故說曰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
觀此刺因緣,衆生所染着。
我造彼非有,彼造非我有。
觀此刺因緣者,所謂刺者邪見之刺也。
因緣者,地獄餓鬼畜生人道。
人天各各别異所種不同。
是故說曰觀此刺因緣也。
衆生所染着。
外道異學晝夜孜孜汲汲
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
善觀己瑕隙者,人但見彼惡不見己愆。
互相是非共相诽謗。
由如典場之人抄穀高揚。
輕者在遠重者在近。
是故說曰:善觀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飛輕塵。
若己稱無瑕,二事俱并至。
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
遠觀不見近。
夫人在世多自矯譽。
自稱功德與世無雙。
我之所行戒聞施慧。
為尊為特為無俦匹。
是故說曰若己稱無瑕。
二事俱并至者,此自博掩之人。
逆者得勝順者恒負。
執行之人修德亦爾。
自知己愆不露見彼。
是故說曰:二事俱并至。
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者,人不自審但見外事諸不善法弊惡之患。
堕入惡趣不至善處。
種地獄畜生餓鬼之苦。
是故說曰但見外人隙恒懷危害心也。
虛空與地各各離别。
不見真法不見非真法。
是故說曰遠觀不見近也。
知慚壽中上,鸢以貪掣搏。
力士無畏忌,斯等命促短。
知慚壽中上者,人之處世不知慚愧無所畏難,猶如暴逸之牛無所畏難。
彼愚騃人亦複如是,出意造行無所畏忌。
是故說曰知慚壽中上也。
鸢以貪掣搏者,猶如飛鸢貪餮無厭。
掣搏人物無有忌度。
衆生之類亦複如是,貪着财色無有厭足。
是故說曰鸢以貪掣搏。
力士無畏忌者,如彼力人無所畏難。
在大衆中恣意所作無有及者,其有呵谏來勸喻者,尋懷瞋恚斷其命根。
是故說曰力士無畏忌也。
斯等命促短者,夫人處世輕人貴己。
但執颠倒迷惑不寤。
侵三尊物強梁自恃。
如斯之類命不久停。
是故說曰斯等命促短也。
知慚不盡壽,恒求清淨行。
威儀不缺漏,當觀真淨壽。
知慚不盡壽者,彼慚愧之人。
于諸衣食不大殷勤。
所得财貨分布與人。
粗衣惡食不着莊飾。
唯存命于世無所榮冀。
是故說曰知慚不盡壽也。
恒求清淨行者,所行清淨不造邪部。
身口意淨應無上行。
亦知外淨出言适前無所傷害。
是故說曰恒求清淨行也。
威儀不缺漏者,收攝諸根不使流逸。
是故說曰威儀不缺漏。
當觀真淨壽者,進止行來出口言語。
飲食取以養其壽。
是故說曰當觀真淨壽也。
世間普盲冥,有目鮮鮮耳。
群鳥堕羅網,生天不足言: 世間普盲冥者,猶如盲人。
不見善色惡色平地高岸。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為淫怒癡所覆。
不見善惡之行。
不知好鬼。
亦複不知白黑之法。
意自迷惑不求善處。
是故說曰世間普盲冥也。
有目鮮鮮耳者,猶若長阿鋡契經所說,佛告長爪梵志。
世皆脩善甚少少。
取要言之。
懷倒見衆生多于大地之土。
不識佛不識法不識比丘僧不識父母。
亦複不别尊卑高下。
懷正見衆生者如爪上土。
見雖不錯願求不同,猶如外道梵志尼揵子等。
出家學道各自謂尊。
書籍别異求于解脫。
執愚意迷不達大道。
正見之人蓋不足言:是故說曰有目鮮鮮耳。
群鳥堕羅網者,猶如獵者施張羅網懸弶捕鳥。
克獲無數鳥獸之屬。
其得脫者若一若兩。
生天之衆亦複如是,若一若兩得受天福。
如雜阿鋡。
契經所說,佛告比丘。
衆生入地獄者多于地土。
從地獄終還生地獄。
餓鬼畜生亦複如是,生天衆生如爪上土。
是故說曰群鳥在羅網生天亦複爾。
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
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
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者,夫人處世千轉萬端所行不同。
世有三事。
一者器世。
二者陰世。
三者衆生世。
所謂器世者,三千大千刹是也。
衆生世者,三界衆生四生五趣是。
陰世者,色陰無色陰。
于三世中取衆生界。
何以故說衰耗之法。
所謂衰耗法者,為淫怒癡所衰耗,猶如商賈遠涉塗路。
遇賊亡失所獲财寶為賊所劫。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為淫怒癡所劫。
劫斷善根财貨。
衆人皆見知其衰耗億千萬衆。
時有脫者,是故說曰觀世衰耗法但見衆色變也。
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者,世多有人行迹不同。
恒為二縛所系。
一者結使二者陰縛。
為此二事所縛無明所陰。
蓋亦不堪任越次取證盡有漏成無漏。
猶若有罪之人。
閉在牢獄不睹日月光明。
此衆生類亦複如是,以無明暗室所見纏裹。
夫為欲怒癡所系縛。
欲求解脫難可得也。
是故說曰愚者自系縛為暗所纏裹也。
亦不見于行觀而無所有。
以性觀察都不見功德之本。
複以知他人心智。
欲免此難者,無一善根可濟免也。
猶若有人沒溺深廁糞除所污。
複有慈愍之人。
欲得免濟彼難。
求覓淨處欲往手捉。
遍悉觀之無一淨處便舍而去。
無漏之人觀察衆生。
頗有毫釐善本可療治乎。
遍觀察之無有善本可療治者,聖人自念咄嗟衰耗群徒。
罪重乃至于斯。
是故說曰亦不見于行觀而無所有。
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
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
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者,世多有人性懷颠倒。
衆生之類。
我所造為從我而生。
複有說者,從他而生從他而有。
是故說曰衆生皆有我為彼而生患也。
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者,一一者所謂外道梵志是。
不思惟正見信邪颠倒。
是故說曰一一不相見不睹邪見刺。
觀此刺因緣,衆生所染着。
我造彼非有,彼造非我有。
觀此刺因緣者,所謂刺者邪見之刺也。
因緣者,地獄餓鬼畜生人道。
人天各各别異所種不同。
是故說曰觀此刺因緣也。
衆生所染着。
外道異學晝夜孜孜汲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