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于人者後受其報。
是身如地随其所種各獲其果。
衆生之類亦複如是,随其種罪後受其報。
人心不同猶如形像。
罪苦追身無有脫者,是故說曰若人畏苦亦不樂苦也。
勿造惡行者,不得為惡加被一切。
夫人自利乃得利人。
不能自益安得益人。
若處鬧中若在閑靜。
若大若小。
可見不可見。
當遠離于惡如避劫燒。
是故說曰勿造惡行念尋變悔也。
至誠為惡,已作當作。
不免于苦,欲避何益。
至誠為惡者,或複有人已作當作方作。
已作過去方作現在當作未來。
三世作惡不知苦至。
是故說至誠為惡已作當作也不免于苦者,衆生之類心好為惡。
不知後罪報至。
若于現身犯王者禁。
随罪輕重料簡決斷。
此内法禁亦複如是,習惡不自覺縱情弛意是。
故說不免于惡欲避何益也。
死王閻羅遣獄卒阿傍。
迎罪人魂神。
身被五系。
将至閻羅王所。
王問罪人。
汝頗見第一天使不耶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生在人間時。
經過村落城郭郡縣。
見諸男女父母懷抱未能離大小便。
父母推燥處濕。
沐浴澡洗澥浣衣裳。
汝為見不。
對曰已見。
王告罪人曰:汝何不作是慮。
于現法中見善惡報當自謹慎。
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意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報。
王告罪人。
如卿來語。
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業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爾時閻羅王以此第一天使教誡。
次複第二天使教誡之。
汝頗見第二天使不耶。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村落郡縣城邑。
見諸男女疾病困笃坐床褥上或坐或卧。
罪人報曰:已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在法中其罪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制難犯。
汝所作罪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所作。
爾時王以此第二天使教誡已,次與第三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三天使不耶。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村落城郭郡縣。
見諸老人柱杖呻吟行步脊偻頭白齒落飲食苦竭命在旦夕。
汝為見不。
罪人對曰:唯然見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三天使教誡已,次以第四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四天使不。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城郭郡縣村落。
見諸男女有終亡者,或死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
身體膖脹膿血流出。
或為烏鵲虎狼所見啖食。
汝見不耶。
罪人報曰:唯然見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
亦非父母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四天使教誡已,次以第五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五天使不。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城郭郡縣村落。
見諸男子偷盜作賊為王所縛。
或截手截腳或截耳截鼻或生剝其皮或拔頭筋或以鋸鋸頸或以長橛刺臗從口出或融銅灌身或支節解其形或倒懸于樹。
經于七日以箭射殺。
或生革絡頭反縛野地上棄之曠野。
或開腹抽腸以草充之。
汝為見不。
對曰:唯然見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報。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
亦非父母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五天使教誡已,即以罪人付獄卒。
将詣镬湯所随罪輕重。
使入百三十六镬湯。
經曆劫數受苦難量。
是故說曰欲避何益也。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
莫能于此處,避免宿惡殃。
昔佛在釋翅瘦迦惟羅越國尼鸠類園中。
爾時流離王集四種兵。
欲往攻伐舍夷國。
将諸營從退父王位自立為王。
有一惡臣名曰耶利。
白流離王。
王本為王子時。
至舍夷外家舍。
到佛精舍為釋子所毀辱。
時王見敕若我為王便啟此事。
今時已到兵馬興盛。
即敕嚴駕欲往報怨。
佛知其意先至道側坐枯樹下。
時流離王躬率兵馬。
往伐舍夷國。
道遇如來即前禮觐前白世尊,此間多諸好樹枝葉繁茂。
何以舍之坐枯樹下。
佛告王曰:五親蔭厚不可舍離。
昔此樹茂枝葉熾盛。
曾經過此得樹蔭力。
王尋退還。
還詣兵衆告語上下。
我等宜還不應前進。
所以然者,如來今日為彼五親。
必佐神力不可攻伐臣佐白王。
如來豈能恒坐樹下乎。
如來見流
是身如地随其所種各獲其果。
衆生之類亦複如是,随其種罪後受其報。
人心不同猶如形像。
罪苦追身無有脫者,是故說曰若人畏苦亦不樂苦也。
勿造惡行者,不得為惡加被一切。
夫人自利乃得利人。
不能自益安得益人。
若處鬧中若在閑靜。
若大若小。
可見不可見。
當遠離于惡如避劫燒。
是故說曰勿造惡行念尋變悔也。
至誠為惡,已作當作。
不免于苦,欲避何益。
至誠為惡者,或複有人已作當作方作。
已作過去方作現在當作未來。
三世作惡不知苦至。
是故說至誠為惡已作當作也不免于苦者,衆生之類心好為惡。
不知後罪報至。
若于現身犯王者禁。
随罪輕重料簡決斷。
此内法禁亦複如是,習惡不自覺縱情弛意是。
故說不免于惡欲避何益也。
死王閻羅遣獄卒阿傍。
迎罪人魂神。
身被五系。
将至閻羅王所。
王問罪人。
汝頗見第一天使不耶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生在人間時。
經過村落城郭郡縣。
見諸男女父母懷抱未能離大小便。
父母推燥處濕。
沐浴澡洗澥浣衣裳。
汝為見不。
對曰已見。
王告罪人曰:汝何不作是慮。
于現法中見善惡報當自謹慎。
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意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報。
王告罪人。
如卿來語。
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業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爾時閻羅王以此第一天使教誡。
次複第二天使教誡之。
汝頗見第二天使不耶。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村落郡縣城邑。
見諸男女疾病困笃坐床褥上或坐或卧。
罪人報曰:已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在法中其罪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制難犯。
汝所作罪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所作。
爾時王以此第二天使教誡已,次與第三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三天使不耶。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村落城郭郡縣。
見諸老人柱杖呻吟行步脊偻頭白齒落飲食苦竭命在旦夕。
汝為見不。
罪人對曰:唯然見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非父母為。
亦非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三天使教誡已,次以第四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四天使不。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城郭郡縣村落。
見諸男女有終亡者,或死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
身體膖脹膿血流出。
或為烏鵲虎狼所見啖食。
汝見不耶。
罪人報曰:唯然見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殃。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
亦非父母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四天使教誡已,次以第五天使重教誡之。
汝頗見第五天使不。
對曰不見。
王問罪人。
雲何男子。
汝在人間經過城郭郡縣村落。
見諸男子偷盜作賊為王所縛。
或截手截腳或截耳截鼻或生剝其皮或拔頭筋或以鋸鋸頸或以長橛刺臗從口出或融銅灌身或支節解其形或倒懸于樹。
經于七日以箭射殺。
或生革絡頭反縛野地上棄之曠野。
或開腹抽腸以草充之。
汝為見不。
對曰:唯然見之。
雲何男子。
汝何不作是念。
于現法中其事如此。
當自謹慎淨身口意修諸善法。
罪人報曰:處在人間放逸自恣愚不識真。
本我所造今受其報。
王告罪人。
如卿所說,卿本自造今當受報。
使放逸人知禁制難犯。
汝所作罪。
亦非父母兄弟五親沙門婆羅門所造。
亦非諸天世人教卿使作。
時閻羅王以此第五天使教誡已,即以罪人付獄卒。
将詣镬湯所随罪輕重。
使入百三十六镬湯。
經曆劫數受苦難量。
是故說曰欲避何益也。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
莫能于此處,避免宿惡殃。
昔佛在釋翅瘦迦惟羅越國尼鸠類園中。
爾時流離王集四種兵。
欲往攻伐舍夷國。
将諸營從退父王位自立為王。
有一惡臣名曰耶利。
白流離王。
王本為王子時。
至舍夷外家舍。
到佛精舍為釋子所毀辱。
時王見敕若我為王便啟此事。
今時已到兵馬興盛。
即敕嚴駕欲往報怨。
佛知其意先至道側坐枯樹下。
時流離王躬率兵馬。
往伐舍夷國。
道遇如來即前禮觐前白世尊,此間多諸好樹枝葉繁茂。
何以舍之坐枯樹下。
佛告王曰:五親蔭厚不可舍離。
昔此樹茂枝葉熾盛。
曾經過此得樹蔭力。
王尋退還。
還詣兵衆告語上下。
我等宜還不應前進。
所以然者,如來今日為彼五親。
必佐神力不可攻伐臣佐白王。
如來豈能恒坐樹下乎。
如來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