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希更事故。

    貪彼光明故圍繞之耳。

    此是常宜何足複怪。

    彼瞿昙者出自王宮。

    六萬采女晝夜娛樂。

    未更師法曾不造學。

    更可遣人往聽所說,頗有經理為如凡夫耶。

    即遣明達一人往觀視之具聞所說,還白六人。

    彼瞿昙所演。

    達古知今前知無極卻睹無窮。

    判義析理理不煩重。

    六師聞已複作是念。

    世多有人辯辭揵疾悅可人心。

    然不存理不可尋究。

    複可遣人往觀瞿昙。

    衆人聞其所說寂然聽受為愦亂不聽耶。

    即往觀聽。

    見諸大衆渴仰聞法專一心意。

    渴仰如來目未曾旬。

    還白六師。

    瞿昙所演。

    味如甘露。

    衆人渴仰聽無厭足。

    六人複作是念。

    人集徒衆。

    初心極猛久必退散複何疑怪。

    更遣一人往瞻瞿昙。

    義理深邃為淺薄無緒耶。

    即遣高勝一人往觀瞿昙具聞所說,還白六師。

    瞿昙所演如海無崖我等所見如牛蹄水。

    今我一人且欲就彼求為弟子。

    焉知其馀者,前後使人各共相将詣如來所。

    複有無數衆生雲隤競至到如來所。

    即聞佛說此偈曰: 最正覺自得,不染一切法。

    一切智無畏,自然無師保。

     最正覺自得者,覺悟一切諸法。

    無細不入。

    無微不察。

    以神通力如實知之。

    是故說最正覺自得也。

    不染一切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不為此八法所染。

    是故說不染一切法也。

    一切智無畏者,離一切患無複衆惱。

    不為水火惡賊所見陷溺。

    超越厄難獨善無憂。

    是故說一切智無畏也。

    自然無師保者,獨王三千大千國土。

    無有俦侶。

    等者猶無。

    況欲出耶。

    是故說自然無師保。

     志獨無等倫,自獲于正道。

    如來天人尊,一切智力具。

     志獨無等倫者,我以天眼觀三千大千刹土。

    頗有斯類與我等耶。

    遍而觀之無有等者,況欲出耶。

    此事不然。

    是故說志獨無倫也。

    自獲正道者,吾求于道無師教授自然獲之。

    亦無伴侶獨步無畏。

    是故說曰自獲于正道也。

    如來天人尊者,何故名為如來。

    如過去等正覺來。

    吾從彼來。

    于三阿僧祇劫執行勤苦。

    或施國财妻子頭目髓腦能自拔濟。

    從中來故名如來。

    複從如來法性就世間義故。

    謂如來如過去諸佛世尊,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殊勝之法大慈大悲。

    廣度一切不離如性。

    我今亦爾故謂如來。

    何以故名為天人尊。

    曰所以稱天人尊者,天人緣彼得修善本。

    越次取證成于聖道。

    盡有漏成無漏。

    三達神通無所罣礙。

    是故說如來天人尊也。

    一切智力具者,如來遺體力者,體有百二十節。

    一節有百二十八臂。

    神力是乳哺力非神通力。

    是故說一切智力具也。

     我為世尊,斷漏無淫,諸天世人。

    一群從心。

     我為世尊者,世者有三一者陰世。

    二者器世。

    三者衆生世。

    何以故名為無着者,三義故名為無着。

    一者斷結故謂無着。

    二者堪受人施故謂無着。

    三者三界無種。

    亦無根本亦不複生故謂無着。

    是故說我為無着也。

    斷漏無淫者,謂無上義無有過上者,亦無俦匹。

    覺悟一切諸法。

    無微不入無細不達。

    複為坐中衆生解狐疑故說無上義。

    過去無數恒沙諸佛壽命極長。

    弟子徒衆不可稱計。

    國土清淨無有瑕穢。

    謂為過佛神力多。

    我今日莫作斯觀。

    所以然者,神通智力一而不二。

    但衆生心自有增減。

    是故說斷漏無淫也。

    諸天世人一群從心者,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魔。

    若魔天釋梵四王。

    吾為獨尊獨悟無與等者,是故說諸天世人一群從心也。

    爾時六師弟子。

    聞佛說此偈已,心堅固者即求為道。

    心懷猶豫者,還至師所具白所聞。

    三界獨尊典領十方實無等倫。

    宜各馳散各求所安。

     我既無師保,亦獨無伴侶。

    積一行得佛,自然通聖道。

     爾時世尊于樹王下。

    為梵天所請即從坐起。

    詣波羅奈國。

    爾時憂毗梵志。

    遙見世尊來便作是念。

    瞿昙今日顔色容悅内外清徹。

    将有何故。

    師為是誰從誰學道。

    為學何法修何技術。

    爾時世尊即向梵志。

    而說此偈。

     我既無師保,亦獨無伴侶。

    積一行得佛,自然通聖道。

     我既無師保者,如來至真等正覺。

    觀達三世無事不知。

    為後衆生未覺悟者而說斯偈。

    吾善逝後當有比丘。

    一名摩诃僧祇。

    二名婆蔡審鞞。

    稱言文殊師利。

    釋迦文師欲除彼猶豫故。

    是故說此偈也。

    複有說者,諸外道異學各作是論。

    沙門瞿昙。

    從阿蘭迦蘭聞法。

    然後成道。

    欲除彼猶豫。

    故說我既無師保也。

    亦獨無伴侶者,如來等正覺。

    觀達三世當來過去現在。

    無事不察。

    當來二部比丘。

    一名摩诃僧祇。

    二名婆蔡審鞞。

    舍本就末有人界土則佛出世。

    下方地獄畜生餓鬼。

    上方天樂自娛終不出佛。

    如來所化無處不遍。

    若一處不遍不名為佛。

    彼二部者謂為不遍。

    如來神力登一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