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樹地獄中。
罪人在獄見劍樹上。
有端正婦女顔貌殊特像如天女。
時諸罪人見彼女端正無雙心歡意樂欲與情通。
相率上劍樹枝下垂。
刺壞身體毒痛難計。
欲至不至。
諸端正女忽然在地。
罪人遙見諸女在地。
複懷歡喜。
複緣樹下劍枝逆刺。
破碎身體肉盡骨存。
高聲喚呼求死不得。
罪苦未畢複還生肉。
皆由貪淫緻此苦毒。
如此經曆數千億萬歲。
受此毒痛亦不命終。
要盡罪貪淫人獄其事如是,若複貪淫之人堕畜生中。
或有時節淫起。
或無時節淫起。
淫有時節衆生輩。
雖犯于淫不犯他妻。
淫意偏少不大殷勤淫起。
或無時節衆生者,在人間時淫意偏多犯他婦女。
今為畜生欲意甚多。
以是之故淫無時節。
生在畜生受罪如是,貪淫衆生堕餓鬼中。
為淫逸故共相征伐乃至阿須倫與諸天共争皆由貪淫。
犯他妻婦生餓鬼中受罪如此。
貪淫之人生人中者,己婦妻女奸淫無度。
遊蕩自恣不可禁止。
若複強犯越法淫逸或尊或卑不避親疏。
雖得為人亦無男根。
或有兩形或無形者,或有一形亦不成就。
如此淫逸之類。
皆由犯淫無高下故。
貪淫之人若生為天。
遭五災疫瑞應之變。
己天王。
女與他娛樂。
天子見已内懷憂慼如被火然。
我身猶淫玉女離索。
心意熾然生不善念。
于彼命終生地獄中。
斯由不福利行生五道中。
随形受苦其罪不同。
是故說曰危崄非福利也毀三淫逸四者,是時淫逸之人恒懷懼心。
知犯淫罪重沒命不改。
具三口意罵詈惡言:或淫逸之人先不與女人相識。
往便犯之為女人所罵。
或與女人相識先有言語夫主見者夫主所罵。
是故說曰毀辱罵詈三地獄四也。
入地獄中役使罪人其事非一。
是故說曰地獄為四也。
不福利堕惡,畏而畏樂寡。
王法重罪加,制意離他妻。
不福利堕惡者,所趣惡道餓鬼畜生地獄道受苦無量。
畏而畏樂寡者今出其事。
昔阿育王弟善容出城遊獵入深山中。
見諸梵志裸形暴露以求神仙。
勞神苦體望獲梵福服食樹葉。
其精進意勇猛者,日服一葉。
劣軟弱日服七葉。
或有服六五四三二一。
食七葉者服七合水。
六者六合。
五合三二一亦複如是,若不得水七過吸風。
六者六吸五者五吸。
四三二一亦複如是,其中梵志或卧荊棘刺或卧灰土。
或卧石上或卧于杵。
王弟善容問梵志曰:汝等在此行道何患最盛。
梵志報曰王子當知。
在此行道更無馀患。
唯有群鹿至此兩兩合同。
我等欲意即時熾盛不能禁制。
王子聞已尋生惡念。
此等梵志勞形苦體日曝火炙。
命根危崄如有如無。
猶尚淫欲不悉除盡。
沙門釋種子服食甘美。
在好床坐着好衣裳者,香華自熏豈得無淫逸意乎。
阿育王聞弟論議即懷憂慼。
吾有一弟與福同俱。
雲何反更生邪見心。
我當方宜除其惡念。
備受其報罪我不少。
即入宮裡敕諸伎從。
各自莊嚴至善容王子所共相娛樂。
豫敕大臣吾有所圖。
若我敕卿殺善容王子者,卿便谏我須待七日随王殺之。
時諸侍女即往娛樂未經時頃。
王躬自往語弟王子。
何為将吾伎女妻妾恣意自娛。
奮赫威怒以輪擲空。
召諸大臣即告之曰:卿等知不吾未衰老。
亦無外寇強敵來侵境者,吾亦曾聞古昔諸賢有此諺言:夫人有福四海歸伏。
福盡德薄肘腋叛離。
如我目察未有斯變。
然我弟善容誘吾伎女妻妾。
縱情自恣事露。
如是複有我乎。
汝等将詣市殺之。
諸臣谏曰:唯願大王。
聽微臣言:王今唯有此一弟。
又少子息無繼嗣者,願聽七日奉順王命。
時王默然聽臣所谏。
王複寬恩敕語諸臣今聽王子着吾服飾天冠威容如吾不異内吾宮裡作倡伎樂共娛樂之。
複敕一臣。
自今日始着铠持仗手拔利劍。
往語善容王子曰:王子知不。
期七日終正爾當到。
努力開割五樂自娛。
今不自恣死後用悔無益。
一日适過臣複往語。
馀有六日。
如是次第乃至一日。
臣往白言王子當知六日已過。
唯明一日當就于死。
努力恣情五樂自娛。
至七日到王遣使喚。
雲何王子。
七日之中意志自由快樂不乎。
弟報王曰:大王當知。
不見不聞。
王問弟曰:着吾服飾入吾宮殿。
衆伎自娛食以甘美。
何以面欺不見不聞。
弟白王曰:應死之人雖未命絕與死無異。
豈當有情着于五樂遊意服飾間耶。
王告弟曰:咄愚所啟汝今一身憂慮百端一身斷滅不容食息。
況沙門釋種子憂念三世。
一身死壞複受一身。
億百千世身身有苦。
追憶彼惱心意熾然。
或複自憶入地獄中受苦無量。
雖出為人與他走使。
或生貧家衣食窮乏。
念此辛酸故出家為道。
求于無為度世之要。
設不精勤當複更曆劫數之難。
是時王子前白王言:今聞王教乃得開悟。
生老病死實可厭患。
愁憂苦惱流轉不息。
唯願大王見聽為道。
謹慎善修梵行。
王告弟曰:宜知是時即辭王出家得為沙門。
奉師教誡晝夜不息。
次獲證得須陀洹果阿羅漢果。
六道清徹無所罣礙。
是故說曰畏而畏樂寡也。
王法重罪加者,時彼貪淫之人恒行穢濁王法所加
罪人在獄見劍樹上。
有端正婦女顔貌殊特像如天女。
時諸罪人見彼女端正無雙心歡意樂欲與情通。
相率上劍樹枝下垂。
刺壞身體毒痛難計。
欲至不至。
諸端正女忽然在地。
罪人遙見諸女在地。
複懷歡喜。
複緣樹下劍枝逆刺。
破碎身體肉盡骨存。
高聲喚呼求死不得。
罪苦未畢複還生肉。
皆由貪淫緻此苦毒。
如此經曆數千億萬歲。
受此毒痛亦不命終。
要盡罪貪淫人獄其事如是,若複貪淫之人堕畜生中。
或有時節淫起。
或無時節淫起。
淫有時節衆生輩。
雖犯于淫不犯他妻。
淫意偏少不大殷勤淫起。
或無時節衆生者,在人間時淫意偏多犯他婦女。
今為畜生欲意甚多。
以是之故淫無時節。
生在畜生受罪如是,貪淫衆生堕餓鬼中。
為淫逸故共相征伐乃至阿須倫與諸天共争皆由貪淫。
犯他妻婦生餓鬼中受罪如此。
貪淫之人生人中者,己婦妻女奸淫無度。
遊蕩自恣不可禁止。
若複強犯越法淫逸或尊或卑不避親疏。
雖得為人亦無男根。
或有兩形或無形者,或有一形亦不成就。
如此淫逸之類。
皆由犯淫無高下故。
貪淫之人若生為天。
遭五災疫瑞應之變。
己天王。
女與他娛樂。
天子見已内懷憂慼如被火然。
我身猶淫玉女離索。
心意熾然生不善念。
于彼命終生地獄中。
斯由不福利行生五道中。
随形受苦其罪不同。
是故說曰危崄非福利也毀三淫逸四者,是時淫逸之人恒懷懼心。
知犯淫罪重沒命不改。
具三口意罵詈惡言:或淫逸之人先不與女人相識。
往便犯之為女人所罵。
或與女人相識先有言語夫主見者夫主所罵。
是故說曰毀辱罵詈三地獄四也。
入地獄中役使罪人其事非一。
是故說曰地獄為四也。
不福利堕惡,畏而畏樂寡。
王法重罪加,制意離他妻。
不福利堕惡者,所趣惡道餓鬼畜生地獄道受苦無量。
畏而畏樂寡者今出其事。
昔阿育王弟善容出城遊獵入深山中。
見諸梵志裸形暴露以求神仙。
勞神苦體望獲梵福服食樹葉。
其精進意勇猛者,日服一葉。
劣軟弱日服七葉。
或有服六五四三二一。
食七葉者服七合水。
六者六合。
五合三二一亦複如是,若不得水七過吸風。
六者六吸五者五吸。
四三二一亦複如是,其中梵志或卧荊棘刺或卧灰土。
或卧石上或卧于杵。
王弟善容問梵志曰:汝等在此行道何患最盛。
梵志報曰王子當知。
在此行道更無馀患。
唯有群鹿至此兩兩合同。
我等欲意即時熾盛不能禁制。
王子聞已尋生惡念。
此等梵志勞形苦體日曝火炙。
命根危崄如有如無。
猶尚淫欲不悉除盡。
沙門釋種子服食甘美。
在好床坐着好衣裳者,香華自熏豈得無淫逸意乎。
阿育王聞弟論議即懷憂慼。
吾有一弟與福同俱。
雲何反更生邪見心。
我當方宜除其惡念。
備受其報罪我不少。
即入宮裡敕諸伎從。
各自莊嚴至善容王子所共相娛樂。
豫敕大臣吾有所圖。
若我敕卿殺善容王子者,卿便谏我須待七日随王殺之。
時諸侍女即往娛樂未經時頃。
王躬自往語弟王子。
何為将吾伎女妻妾恣意自娛。
奮赫威怒以輪擲空。
召諸大臣即告之曰:卿等知不吾未衰老。
亦無外寇強敵來侵境者,吾亦曾聞古昔諸賢有此諺言:夫人有福四海歸伏。
福盡德薄肘腋叛離。
如我目察未有斯變。
然我弟善容誘吾伎女妻妾。
縱情自恣事露。
如是複有我乎。
汝等将詣市殺之。
諸臣谏曰:唯願大王。
聽微臣言:王今唯有此一弟。
又少子息無繼嗣者,願聽七日奉順王命。
時王默然聽臣所谏。
王複寬恩敕語諸臣今聽王子着吾服飾天冠威容如吾不異内吾宮裡作倡伎樂共娛樂之。
複敕一臣。
自今日始着铠持仗手拔利劍。
往語善容王子曰:王子知不。
期七日終正爾當到。
努力開割五樂自娛。
今不自恣死後用悔無益。
一日适過臣複往語。
馀有六日。
如是次第乃至一日。
臣往白言王子當知六日已過。
唯明一日當就于死。
努力恣情五樂自娛。
至七日到王遣使喚。
雲何王子。
七日之中意志自由快樂不乎。
弟報王曰:大王當知。
不見不聞。
王問弟曰:着吾服飾入吾宮殿。
衆伎自娛食以甘美。
何以面欺不見不聞。
弟白王曰:應死之人雖未命絕與死無異。
豈當有情着于五樂遊意服飾間耶。
王告弟曰:咄愚所啟汝今一身憂慮百端一身斷滅不容食息。
況沙門釋種子憂念三世。
一身死壞複受一身。
億百千世身身有苦。
追憶彼惱心意熾然。
或複自憶入地獄中受苦無量。
雖出為人與他走使。
或生貧家衣食窮乏。
念此辛酸故出家為道。
求于無為度世之要。
設不精勤當複更曆劫數之難。
是時王子前白王言:今聞王教乃得開悟。
生老病死實可厭患。
愁憂苦惱流轉不息。
唯願大王見聽為道。
謹慎善修梵行。
王告弟曰:宜知是時即辭王出家得為沙門。
奉師教誡晝夜不息。
次獲證得須陀洹果阿羅漢果。
六道清徹無所罣礙。
是故說曰畏而畏樂寡也。
王法重罪加者,時彼貪淫之人恒行穢濁王法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