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關燈
:若汝夫主。

    近汝身者,便以此語其夫曰:須陀洹法禮應爾耶。

    後果如所言夫主來近。

    婦尋語曰:夫為須陀洹道為應爾耶。

    夫聞婦言甚懷慚愧内自思惟。

    我将不審是須陀洹乎。

    即便息意在閑靜處思惟校計。

    成斯陀含阿那含果。

    自知已得道迹。

    便不複與女人從事。

    婦人問夫。

    汝今何故永息欲心不與吾從事。

    夫告婦曰:吾審見汝已何由複共往反。

    婦語其夫。

    汝言審見我。

    我有何咎。

    我恒貞良不犯女禮。

    何以見罵。

    乃至于斯婦人即集五親宗族。

    告語之曰:今我夫主意見疏薄。

    永息親情不複交通。

    複見罵詈稱言見我。

    今于衆前便可說之。

    夫言且止須我引證乃得自明。

    夫主還歸彩畫好瓶。

    成滿糞穢牢蓋其口香華芬熏。

    還至彼衆告其婦曰:審愛我不。

    若愛我。

    者可抱弄此瓶如愛我身。

    婦随其語抱瓶玩弄意不舍離。

    夫主見婦已愛着此瓶。

    即打瓶破臭穢流溢蛆蟲現出。

    複語婦曰:汝今故能抱此破瓶不耶。

    婦答曰:我甯取死終不能近此破瓶。

    甯入火坑投于深水。

    高山自投于下。

    頭足異處終不能近此瓶。

    夫告其婦。

    前言見汝。

    正見此事耳。

    我觀汝身劇于此瓶。

    從頭至足分别思惟。

    三十六物有何可貪。

    爾時複重說偈曰: 勇者入定觀,身心所興塵。

    見已生穢惡,如彼彩畫瓶。

     是故說解脫一心樂也。

    應時等行法者,夫修行人憑善知識。

    或諸天衛護外邪不入。

    求道甚易無所畏難,猶如遠行之人迷失大道反從小徑。

    惺寤之士告其人曰:此非正道時可變悔從彼正路。

    時迷路者從其言教。

    還複大路安隐得歸。

    彼修行人亦複如是,憑善知識獲緻正道。

    是故說應時等行法也。

    是度老死地者,猶人涉路多諸恐畏。

    或遇虎狼盜賊。

    或遭奸邪惡鬼。

    或值道路崄難側身傍過。

    如此衆難數百千變。

    複值水漿乏短。

    其人自念設道路有一難猶尚叵過。

    況複多崄。

    即自建意晝夜不息。

    得越彼難安隐得歸大失财寶。

    彼修行人觀察三界皆悉熾燃。

    欲得遠離求無為道。

    是故說是度老死地也。

     比丘寤意念,當令應是念。

    都佮生死棄,為能作苦際。

     比丘寤意念者,昔有商客經過曠野。

    道路疲極竟夜眠睡。

    群賊相率欲來劫奪。

    時彼虛空神天。

    于虛空中。

    以偈告商人曰:覺者誰為眠,眠者誰為覺。

     誰知誰分别,見報如其義。

    爾時商客中有優婆塞。

    是佛五戒弟子即報之曰:我覺我為眠,我眠我為覺。

    我知我分别,欲知此是義。

     天複問曰:雲何覺為眠,雲何眠為覺。

    雲何知分别,吾欲聞此義。

    時優婆塞即報天曰: 覺聖八道者,三佛之所演。

    于彼覺寤法,我為在眠寐。

    不覺八道者,三佛之所說,于彼眠寤法,我為在覺寤。

     是謂神天我覺我為眠。

    我眠我為覺。

    我知我分别。

    欲知是此義。

    天複說曰:善哉覺為眠,善哉眠為覺。

    善哉知分别,善哉聞此義。

     時優婆塞聞此義已即報天曰:遭蒙天恩安隐得歸。

    天迷盜賊不知商人止頓處所。

    令諸賈客得度險路。

    是故說比丘寤意念也。

    當令應是念者,彼修行人執意精勤。

    意之所願無事不果。

    清淨無瑕穢不行放逸。

    身着精進衣心懷慧明。

    愚癡闇冥無由得現。

    是故說當令應是念也。

    都佮生死棄者,彼修行人複以方便斷諸結使。

    緣着諸縛。

    棄重棄剝重剝打重打。

    去離生老病死。

    是故說都佮生死棄也。

    為能作苦際者,于現法中越凡夫法。

    不處中般泥洹生泥洹行無行般泥洹不上流究竟般泥洹。

    如斯學人于現法中般泥洹。

    舍此五泥洹。

    何以故?佛契經雜阿含所說,我今比丘不說少許生分。

    下及彈指之頃況複多乎。

    何以故?受生分苦由是流轉不免于苦。

    比丘當觀猶如糞除。

    少許常臭況複多耶。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斷受生分永離三有。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拔生根本無令滋蔓。

    諸修行人聞佛所說承受教誡。

    于現法中。

    拔其生本不複受。

    是故說為能作苦際。

     常當聽微妙,自覺寤其意。

    能覺之為賢,終始無所畏。

     常當聽微妙者,與人說法甚為難遇。

    具足諸根亦複難得。

    遭賢遇聖億世乃值。

    世尊說曰:吾昔積行億百千劫時乃聞法。

    雖得聞法分别義味複不可遭。

    告諸來會專精一意聽微妙法。

    是故說常當聽微妙也。

    自覺寤其意者,世尊在世與無央數百千之衆。

    前後圍繞而為說法。

    時有一人于彼大衆眠寐睡徹。

    于上比丘一人。

    告彼睡比丘曰:何不覺寤聽如來說法。

    方更睡寐驚動大衆。

    汝何不觀如來妙法。

    美于甘露除人萬患。

    其人聞已默然不對。

    是故說自覺寤其意也。

    能覺之為賢者,覺此睡眠猶天之與地。

    億千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

    或有行人陰蓋所蔽瞪懵着睡。

    諸天扶佐數來覺寤。

    伺命狂象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