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陰品第二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佛告持世菩薩。
持世。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一切法實相。
若欲善分别一切法章句。
若欲得念力。
若欲轉身具足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疾入如是法門。
于是法門得智慧光明。
何以故?于是法中疾得具足故。
又複持世。
菩薩摩诃薩勤修集如是法門。
入是法方便門者,則能得分别陰方便。
界方便。
入方便。
因緣生法方便。
四念處方便。
五根方便。
八聖道分方便。
世間出世間法方便。
分别有為無為法方便。
持世。
何謂菩薩分别五陰方便。
菩薩摩诃薩正觀五取陰。
所謂無明陰是五取陰。
苦陰是五取陰。
癡陰是五取陰。
病陰癰陰。
如箭入身陰是五取陰。
菩薩分别觀察。
選擇色取陰。
雲何為分别觀察選擇色取陰。
是色取陰從四大生。
假名為色取陰。
是色陰無有自性。
但以四大和合。
假名為色陰。
色陰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無作無起無出。
名為色陰。
但以先業因緣四大所攝數名色陰。
非陰是色陰。
譬如虛空。
陰實無生相。
若說虛空陰。
是中無有法生。
但有名字。
故名為虛空陰。
凡夫于此無陰陰相。
以颠倒心故無實實相。
貪着我五陰我所五陰。
我色陰我所色陰。
如是貪着。
是諸凡夫貪着色已,于色中依止我我所。
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
受行種種惡不善業。
我等不應随凡夫學。
我等應勤修集助菩提法。
今應正觀色陰。
菩薩正觀色陰時。
知同水沫聚。
雲何知同水沫聚。
無聚是水沫聚。
但從衆緣生。
不可執捉無有堅牢。
水沫聚中無有。
聚相無聚是水沫聚。
色陰亦如是,色陰中無有陰相。
菩薩如是觀時作是念。
凡夫不能正觀虛妄色。
不能如實知色無常。
不能如實知色相。
我等入正道。
不應貪着虛妄。
不應貪着色。
何以故?色是不可貪着相。
色但有名字無決定相。
當觀是色無決定相。
離名字故名之為色。
又說色名惱壞相。
智者通達知是無相。
我等應當善知修集色無相方便。
不貪着色相。
若人貪着色相。
即貪着色。
我等應善知入色相。
菩薩如是正觀時。
如實觀察選擇色。
是色陰皆從凡夫憶想分别起。
若法從憶想分别起。
即是不生。
一切憶想分别皆非真實。
凡夫依止颠倒所起色。
為色所縛為色所害。
往來苦惱。
無明癡闇故。
貪色不舍。
見色有常牢固。
是凡夫人為色縛。
色所縛故。
往來地獄畜生餓鬼天人。
深貪色味。
不觀色中有諸過惡。
我等不應随凡夫學。
應當觀察選擇分别修習色方便。
分别觀察選擇色時。
見色性如夢。
譬如夢中色。
皆從憶想分别覺觀起。
曾所見聞覺知因緣起。
是夢中亦知彼我。
亦見地水火風。
亦見山河叢林。
夢中色相無有決定。
但以憶想故有。
色陰相亦如是,從先世業因緣出。
無有決定性。
菩薩如是思惟不取色。
若我若我所。
但正觀色如實無常相虛妄颠倒。
衆生颠倒貪着取色。
若我色。
若我所色。
若彼色。
若彼所色。
如是正觀察選擇色時。
不得色。
不見色性。
亦不貪着色無常。
菩薩爾時若于色中。
愛念貪着皆悉除斷。
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
善知色滅相。
善知色滅道相。
善知色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作是念。
是身色陰。
皆從業果報覺觀起。
四大所攝是身色陰。
非我非彼無有所屬。
無所從起。
觀色陰如是,内色不貪不受。
外色不貪不受。
過去色不貪不受。
未來色不貪不受。
現在色不貪不受。
即知一切色陰是無生相。
是菩薩爾時不滅色亦不求滅色法。
持世。
菩薩摩诃薩觀察選擇色取陰如是, 持世。
何謂菩薩摩诃薩觀察選擇受取陰。
菩薩作是思惟。
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皆從因緣生。
屬諸因緣入受相中。
此中無有受者,但以貪着故。
貪着者即是不真。
虛妄從憶想分别起。
是菩薩如是思惟時作是念。
是凡夫為虛妄受所縛。
為三受所害。
所謂苦樂不苦不樂受。
是凡夫若受樂。
為愛結所使。
以愛結所使故。
能起惡業
持世。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一切法實相。
若欲善分别一切法章句。
若欲得念力。
若欲轉身具足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疾入如是法門。
于是法門得智慧光明。
何以故?于是法中疾得具足故。
又複持世。
菩薩摩诃薩勤修集如是法門。
入是法方便門者,則能得分别陰方便。
界方便。
入方便。
因緣生法方便。
四念處方便。
五根方便。
八聖道分方便。
世間出世間法方便。
分别有為無為法方便。
持世。
何謂菩薩分别五陰方便。
菩薩摩诃薩正觀五取陰。
所謂無明陰是五取陰。
苦陰是五取陰。
癡陰是五取陰。
病陰癰陰。
如箭入身陰是五取陰。
菩薩分别觀察。
選擇色取陰。
雲何為分别觀察選擇色取陰。
是色取陰從四大生。
假名為色取陰。
是色陰無有自性。
但以四大和合。
假名為色陰。
色陰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無作無起無出。
名為色陰。
但以先業因緣四大所攝數名色陰。
非陰是色陰。
譬如虛空。
陰實無生相。
若說虛空陰。
是中無有法生。
但有名字。
故名為虛空陰。
凡夫于此無陰陰相。
以颠倒心故無實實相。
貪着我五陰我所五陰。
我色陰我所色陰。
如是貪着。
是諸凡夫貪着色已,于色中依止我我所。
有色受色取色着色依色。
受行種種惡不善業。
我等不應随凡夫學。
我等應勤修集助菩提法。
今應正觀色陰。
菩薩正觀色陰時。
知同水沫聚。
雲何知同水沫聚。
無聚是水沫聚。
但從衆緣生。
不可執捉無有堅牢。
水沫聚中無有。
聚相無聚是水沫聚。
色陰亦如是,色陰中無有陰相。
菩薩如是觀時作是念。
凡夫不能正觀虛妄色。
不能如實知色無常。
不能如實知色相。
我等入正道。
不應貪着虛妄。
不應貪着色。
何以故?色是不可貪着相。
色但有名字無決定相。
當觀是色無決定相。
離名字故名之為色。
又說色名惱壞相。
智者通達知是無相。
我等應當善知修集色無相方便。
不貪着色相。
若人貪着色相。
即貪着色。
我等應善知入色相。
菩薩如是正觀時。
如實觀察選擇色。
是色陰皆從凡夫憶想分别起。
若法從憶想分别起。
即是不生。
一切憶想分别皆非真實。
凡夫依止颠倒所起色。
為色所縛為色所害。
往來苦惱。
無明癡闇故。
貪色不舍。
見色有常牢固。
是凡夫人為色縛。
色所縛故。
往來地獄畜生餓鬼天人。
深貪色味。
不觀色中有諸過惡。
我等不應随凡夫學。
應當觀察選擇分别修習色方便。
分别觀察選擇色時。
見色性如夢。
譬如夢中色。
皆從憶想分别覺觀起。
曾所見聞覺知因緣起。
是夢中亦知彼我。
亦見地水火風。
亦見山河叢林。
夢中色相無有決定。
但以憶想故有。
色陰相亦如是,從先世業因緣出。
無有決定性。
菩薩如是思惟不取色。
若我若我所。
但正觀色如實無常相虛妄颠倒。
衆生颠倒貪着取色。
若我色。
若我所色。
若彼色。
若彼所色。
如是正觀察選擇色時。
不得色。
不見色性。
亦不貪着色無常。
菩薩爾時若于色中。
愛念貪着皆悉除斷。
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
善知色滅相。
善知色滅道相。
善知色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作是念。
是身色陰。
皆從業果報覺觀起。
四大所攝是身色陰。
非我非彼無有所屬。
無所從起。
觀色陰如是,内色不貪不受。
外色不貪不受。
過去色不貪不受。
未來色不貪不受。
現在色不貪不受。
即知一切色陰是無生相。
是菩薩爾時不滅色亦不求滅色法。
持世。
菩薩摩诃薩觀察選擇色取陰如是, 持世。
何謂菩薩摩诃薩觀察選擇受取陰。
菩薩作是思惟。
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皆從因緣生。
屬諸因緣入受相中。
此中無有受者,但以貪着故。
貪着者即是不真。
虛妄從憶想分别起。
是菩薩如是思惟時作是念。
是凡夫為虛妄受所縛。
為三受所害。
所謂苦樂不苦不樂受。
是凡夫若受樂。
為愛結所使。
以愛結所使故。
能起惡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