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品第一

關燈
求善法。

    勤修習一心相。

    善知正入諸法門。

    不樂愦鬧遠離在家。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名能得念力。

    何等四。

    親近善知識。

    常修習深法。

    常樂至諸佛菩薩所。

    常樂請問修習智慧。

    持世。

    是為菩薩摩诃薩有四法名得念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見四利。

    能修習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當善知一切諸法實相。

    當分别一切法所因。

    當知諸法決定之義。

    當善知一切法言語章句。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見四法利。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當善知諸法随宜次第。

    當善知一切法因緣方便。

    當具足修集一切法方便。

    當分别知了義未了義經。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見四法利。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當善學是道是非道慧。

    當得一切法義說力。

    當疾得清淨智慧行處。

    當具足修智波羅蜜。

    持世。

    是為菩薩摩诃薩見四法利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善知修集諸法集相。

    善知諸法因滅相。

    善知諸法緣相。

    能入因緣方便。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善知諸法苦。

    善知諸法集。

    善知諸法滅。

    善知諸法滅道。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善知諸法合散。

    方便得先因力。

    善知諸法所宜。

    善知分别文字章句。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何等四。

    善知不了義經。

    于了義經中不随他語。

    善知一切法相櫻亦善安住一切法無相智中。

    持世。

    是為菩薩摩诃薩有四法能修集一切法分别章句慧。

     持世。

    菩薩摩诃薩有四法。

    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四。

    明了善不善法。

    成就第一念安慧。

    能離五蓋心。

    終不忘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四。

    善修集四念處。

    善修集學分别慧。

    于諸禅定智慧為首。

    于決定智慧中得通達。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四。

    得諸陀羅尼門。

    亦修集無生智。

    入于盡智。

    亦觀于滅智。

    是為四。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四法。

    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等四。

    斷于愛恚。

    不貪着一切有為法。

    心通達無為智慧。

    至如來所行處。

    持世。

    是為菩薩摩诃薩有四法轉身常得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持世。

    菩薩摩诃薩有五淨智力。

    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深心淨智力。

    願淨智力。

    善根淨智力。

    回向淨智力。

    障業淨智力。

    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皆具足能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威儀行處淨智力。

    念具足淨智力。

    方便淨智力。

    緣衆生淨智力。

    緣相淨智力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舍心淨智力。

    利益衆生淨智力。

    生大慈淨智力。

    生大悲淨智力。

    生大喜大舍淨智力。

    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持戒淨智力。

    不着持戒淨智力。

    忍辱淨智力。

    不着忍辱淨智力。

    多聞淨智力。

    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深精進淨智力。

    受精進淨智力。

    禅定淨智力。

    禅定方便淨智力。

    止觀方便淨智力。

    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慧淨智力。

    多聞決定方便淨智力。

    世間出世間淨智力。

    慧方便淨智力。

    有為無為淨智力。

    是為五。

    持世。

    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淨智力。

    皆能具足得如上功德。

    何等五。

    觀方便淨智力。

    明解脫淨智力。

    無生相淨智力。

    一相無相淨智力。

    第一義世谛義淨智力。

    持世。

    是為菩薩摩诃薩有是五淨智力疾得具足如是一切功德。

    持世。

    以是利故。

    菩薩摩诃薩于是淨智力中應勤修集。

    持世。

    菩薩摩诃薩成就三法。

    于是淨智力中能勤修集。

    何等三。

    一者欲。

    二者精進。

    三者不放逸。

    菩薩摩诃薩成就此三法。

    能于是具足一切功德淨智力中能勤修集。

    何以故?持世。

    欲精進不放逸。

    皆是一切法根本。

    菩薩摩诃薩得是淨智力。

    能疾得一切智。

    亦名精進不退者,亦名不退法者,亦以此功德疾得增長。

    亦于一切法中疾得淨智力。

    持世。

    若有人如是一切法中得淨智力者,是為世間福田。

    是人次我能消供養。

    是人能至如來行處。

    是人能觀如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