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品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比丘當知菩薩坐菩提座已作是思惟。
我於今者當成正覺。
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勝。
應召來此而降伏之。
複有欲界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屬久積善業。
當得見我師子遊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作是念已放眉間白毫相光。
其光名為降伏魔怨。
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宮。
魔王波旬於光明中。
聞如是偈。
世有最勝清淨人,經曆多時修行滿。
是彼釋種舍王位,今現坐於菩提常汝身稱有大勇猛,當往樹下共相挍。
其人已達於彼岸,既自能度當度他。
應滅三惡悉無馀,令彼人天轉充滿。
若使得證菩提已,不久空虛汝境界。
愚癡黑暗瞋恚伴,悉當銷散盡無馀。
彼定廣開甘露門,汝等今者為何計。
佛告諸比丘,時魔波旬聞是偈已,複於夢中見三十二不祥之相。
一者見其宮殿悉皆黑暗。
二者見其宮中沙礫塵土處處飛揚。
三者見其宮殿破壞而生荊棘糞穢盈滿。
四者自見驚怖不安東西馳走。
五者自見寶冠堕落頭發解散。
六者見其園中樹木無有花果。
七者自見頭破腦流於地。
八者見其自心熱惱。
九者見其園中樹木枝葉枯落。
十者見其池井皆竭。
十一者見其宮中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諸鳥羽翮摧殘。
十二者見其宮中锺鼓琴瑟箫笛箜篌種種樂器悉皆斷壞委擲於地。
十三者見其親族憂惱舉手拍頭怅然而立。
十四者自見其身墜堕床下損傷頭面。
十五者見其諸子有威力者詣菩提場頂禮菩薩。
十六者見其諸女悲哭懊惱。
十七者自見其身衣服垢膩。
十八者自見其身羸瘦憔瘁頭坌塵土。
十九者見其樓閣窗牖悉皆崩摧。
二十者見其軍将鬼神夜叉羅刹鸠槃茶等悉皆刎首狼藉在地。
二十一者見其珠寶嬰珞為火所燒。
二十二者見欲界四天大王釋提桓因乃至他化自在諸天向菩薩前住立瞻仰。
二十三者見其自身對敵鬥戰拔刀不出。
二十四者見其自身可惡複出惡聲。
二十五者見其左右及己眷屬皆悉背逆舍之而去。
二十六者見吉祥瓶皆悉破壞。
二十七者見那羅天唱不祥音。
二十八者見歡喜神稱不歡喜。
二十九者見虛空中黑暗煙霧處處彌滿。
三十者見護宮神舉聲大哭。
三十一者見自在之處鹹不自在。
三十二者自見其宮震動不安。
佛告諸比丘,魔王波旬從夢寤已,遍體戰栗心懷恐懼。
召其大臣而語之曰:我聞空中聲言:釋種太子。
出家學道苦行六年。
坐菩提座當成正覺。
其道若成必空空境。
汝等軍衆宜往其所而摧伏之。
即說偈言: 汝當率領大兵衆,菩提樹下制沙門。
諸君如能愛敬我,與彼戰鬥速令去。
彼志方空我境界,使為緣覺及聲聞。
若不滅之令永斷,世間成佛無休已, 爾時魔王主兵大臣谏於波旬。
而說頌曰:大王所領四天主,及以八部諸龍神。
欲色諸天随梵釋,皆悉頂禮歸依彼。
王之諸子勝智者,勇力世間無等倫。
王軍滿八十由旬,夜叉羅刹并諸鬼。
雖複近王居左右,恒常敬彼無過人。
皆悉合掌生尊重,私以香花而奉獻。
我睹如斯事相已,定知菩薩勝王軍。
王之兵衆所居處,鸺留?野幹為怪響。
菩提樹下甚清淨,善禽瑞獸送和音。
如是吉相彼定強,我觀菩薩誰能勝。
又王軍衆所住處,常雨沙礫及埃塵。
菩提樹下聖所居,天雨香花悉盈積。
王軍所處地高下,砂礫瓦石皆充滿。
菩提樹下坦然平,複以七寶而嚴飾。
若見如斯前相已,有智之者定須還。
如是莊嚴悉周遍,菩薩必當成正覺。
大王若不從臣谏,如夢所見終不虛。
大王不可犯仙人,宜且收兵還本處。
古昔有王觸仙故,咒禁一國悉成灰。
過去有王名淨德,違忤羅阇大仙意。
令彼彌年遭亢旱,叢林稼■鹹不登。
王豈不聞圍陀論,三十二相必成佛。
眉間光明白毫相,普照十方諸佛國。
況複如王此軍衆,彼豈不能降伏之。
無見頂相過極天,諸天畢竟無能睹。
行當成彼微妙果,世間未聞今得聞。
須彌及以諸山等,皆悉稽首菩提樹。
施戒忍進禅定慧,曆劫以來修習成。
而能獨坐破王軍,皆是熏修善根力。
佛告諸比丘,是時波旬聞彼大臣如是偈已其心悶亂。
複召千子。
其五百子清白之部。
在魔王右歸依菩薩。
其五百子冥黑之部。
在魔王左贊助魔王。
於是波旬告語諸子。
汝等宜應一心籌量。
以何方計能摧伏彼。
右面魔子名曰導師。
於波旬前。
而說偈言: 睡龍醉象師子王,三獸暴猛猶難觸。
況複有斯禅定力,誰能犯彼大牟尼。
左面魔子名曰惡慧。
亦向波旬而說偈言:我若視人人必破,吾今看樹樹亦摧。
怒目所向無全者,如值伺命終難活。
右面魔子名曰美音。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人是不堅何足破,樹稱危脆任能摧。
縱汝瞋目須彌崩,何能舉眼瞻菩薩。
設使善浮過大海,複能一氣吸滄溟。
如是之事自可為,無能懷惡觀菩薩。
左面魔子名曰百臂。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我今一身有百
我於今者當成正覺。
魔王波旬居欲界中最尊最勝。
應召來此而降伏之。
複有欲界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屬久積善業。
當得見我師子遊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作是念已放眉間白毫相光。
其光名為降伏魔怨。
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宮。
魔王波旬於光明中。
聞如是偈。
世有最勝清淨人,經曆多時修行滿。
是彼釋種舍王位,今現坐於菩提常汝身稱有大勇猛,當往樹下共相挍。
其人已達於彼岸,既自能度當度他。
應滅三惡悉無馀,令彼人天轉充滿。
若使得證菩提已,不久空虛汝境界。
愚癡黑暗瞋恚伴,悉當銷散盡無馀。
彼定廣開甘露門,汝等今者為何計。
佛告諸比丘,時魔波旬聞是偈已,複於夢中見三十二不祥之相。
一者見其宮殿悉皆黑暗。
二者見其宮中沙礫塵土處處飛揚。
三者見其宮殿破壞而生荊棘糞穢盈滿。
四者自見驚怖不安東西馳走。
五者自見寶冠堕落頭發解散。
六者見其園中樹木無有花果。
七者自見頭破腦流於地。
八者見其自心熱惱。
九者見其園中樹木枝葉枯落。
十者見其池井皆竭。
十一者見其宮中鹦鹉舍利迦陵頻伽共命諸鳥羽翮摧殘。
十二者見其宮中锺鼓琴瑟箫笛箜篌種種樂器悉皆斷壞委擲於地。
十三者見其親族憂惱舉手拍頭怅然而立。
十四者自見其身墜堕床下損傷頭面。
十五者見其諸子有威力者詣菩提場頂禮菩薩。
十六者見其諸女悲哭懊惱。
十七者自見其身衣服垢膩。
十八者自見其身羸瘦憔瘁頭坌塵土。
十九者見其樓閣窗牖悉皆崩摧。
二十者見其軍将鬼神夜叉羅刹鸠槃茶等悉皆刎首狼藉在地。
二十一者見其珠寶嬰珞為火所燒。
二十二者見欲界四天大王釋提桓因乃至他化自在諸天向菩薩前住立瞻仰。
二十三者見其自身對敵鬥戰拔刀不出。
二十四者見其自身可惡複出惡聲。
二十五者見其左右及己眷屬皆悉背逆舍之而去。
二十六者見吉祥瓶皆悉破壞。
二十七者見那羅天唱不祥音。
二十八者見歡喜神稱不歡喜。
二十九者見虛空中黑暗煙霧處處彌滿。
三十者見護宮神舉聲大哭。
三十一者見自在之處鹹不自在。
三十二者自見其宮震動不安。
佛告諸比丘,魔王波旬從夢寤已,遍體戰栗心懷恐懼。
召其大臣而語之曰:我聞空中聲言:釋種太子。
出家學道苦行六年。
坐菩提座當成正覺。
其道若成必空空境。
汝等軍衆宜往其所而摧伏之。
即說偈言: 汝當率領大兵衆,菩提樹下制沙門。
諸君如能愛敬我,與彼戰鬥速令去。
彼志方空我境界,使為緣覺及聲聞。
若不滅之令永斷,世間成佛無休已, 爾時魔王主兵大臣谏於波旬。
而說頌曰:大王所領四天主,及以八部諸龍神。
欲色諸天随梵釋,皆悉頂禮歸依彼。
王之諸子勝智者,勇力世間無等倫。
王軍滿八十由旬,夜叉羅刹并諸鬼。
雖複近王居左右,恒常敬彼無過人。
皆悉合掌生尊重,私以香花而奉獻。
我睹如斯事相已,定知菩薩勝王軍。
王之兵衆所居處,鸺留?野幹為怪響。
菩提樹下甚清淨,善禽瑞獸送和音。
如是吉相彼定強,我觀菩薩誰能勝。
又王軍衆所住處,常雨沙礫及埃塵。
菩提樹下聖所居,天雨香花悉盈積。
王軍所處地高下,砂礫瓦石皆充滿。
菩提樹下坦然平,複以七寶而嚴飾。
若見如斯前相已,有智之者定須還。
如是莊嚴悉周遍,菩薩必當成正覺。
大王若不從臣谏,如夢所見終不虛。
大王不可犯仙人,宜且收兵還本處。
古昔有王觸仙故,咒禁一國悉成灰。
過去有王名淨德,違忤羅阇大仙意。
令彼彌年遭亢旱,叢林稼■鹹不登。
王豈不聞圍陀論,三十二相必成佛。
眉間光明白毫相,普照十方諸佛國。
況複如王此軍衆,彼豈不能降伏之。
無見頂相過極天,諸天畢竟無能睹。
行當成彼微妙果,世間未聞今得聞。
須彌及以諸山等,皆悉稽首菩提樹。
施戒忍進禅定慧,曆劫以來修習成。
而能獨坐破王軍,皆是熏修善根力。
佛告諸比丘,是時波旬聞彼大臣如是偈已其心悶亂。
複召千子。
其五百子清白之部。
在魔王右歸依菩薩。
其五百子冥黑之部。
在魔王左贊助魔王。
於是波旬告語諸子。
汝等宜應一心籌量。
以何方計能摧伏彼。
右面魔子名曰導師。
於波旬前。
而說偈言: 睡龍醉象師子王,三獸暴猛猶難觸。
況複有斯禅定力,誰能犯彼大牟尼。
左面魔子名曰惡慧。
亦向波旬而說偈言:我若視人人必破,吾今看樹樹亦摧。
怒目所向無全者,如值伺命終難活。
右面魔子名曰美音。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人是不堅何足破,樹稱危脆任能摧。
縱汝瞋目須彌崩,何能舉眼瞻菩薩。
設使善浮過大海,複能一氣吸滄溟。
如是之事自可為,無能懷惡觀菩薩。
左面魔子名曰百臂。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我今一身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