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族品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聞如是偈即從座起。
出於自宮詣法集堂坐師子座。
複有無量無邊同乘同行大菩薩衆。
皆昇法堂坐師子座。
各有六十八拘胝眷屬前後圍繞。
菩薩将欲降生。
十二年前有淨居天。
下閻浮地作婆羅門。
說圍陀論。
彼論所載。
十二年後。
有一勝人現白象形入於母胎。
其人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
有二決定。
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
若出家者當得成佛。
複有天子。
下閻浮提。
告辟支佛作如是言:仁者,應舍此土。
何以故?十二年後當有菩薩降神入胎。
是時王舍城尾盤山中。
有辟支佛名曰摩燈。
聞是語已,自見其身猶如委土。
從座而起。
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
化火焚身入於涅槃。
唯馀舍利從空而下。
是故此地名仙人堕處。
諸比丘是時波羅奈國五百辟支聞天語已,亦複如是,化火焚身入於涅槃。
唯馀舍利從空而下。
複以過去有仁慈王。
施於群鹿無畏之處。
是故彼地亦名仙人鹿苑爾時菩薩處於天宮。
以四種心而遍觀察。
一者觀時。
二者觀方。
三者觀國。
四者觀族。
比丘。
何故觀時。
菩薩不於劫初而入母胎。
唯於劫減。
世間衆生明了知有老病死苦。
菩薩是時方入母胎。
何故觀方。
菩薩不於東弗婆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及馀邊地。
唯現閻福所以者何。
閻浮提人有智慧故。
何故觀國。
菩薩不生邊地。
以其邊地人多頑鈍無有根器,猶如啞羊而不能知。
善與不善言說之義。
是故菩薩但生中國。
何故觀族。
菩薩不生旃陀羅毗舍首陀家。
四姓之中唯於二族。
刹帝利種及婆羅門。
於今世間重刹帝利。
是故菩薩生刹利家。
如是觀已默然而祝爾時會中諸菩薩衆。
及諸天子各相謂言:菩薩今者當於何國依何種姓而讬生耶。
或有天言:摩伽陀國毗提诃王。
豪貴甚盛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父母俱不真正。
憍慢卒暴善根微鮮。
無大福德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憍薩羅王種望殊勝。
多有财寶象馬車乘吏民僮仆。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本是摩燈伽種。
父母宗親悉皆鄙劣少信薄福。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彼犢子王種姓豪強。
富樂熾盛好行惠施。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凡劣無大威德。
暴戾可畏。
母族卑下篡竊君位。
不宜生彼或有天言:毗耶離王尊貴富盛安隐快樂。
無諸怨敵人民衆多。
宮室苑園林泉花果。
莊嚴绮麗猶若天宮。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國土中諸離車子。
不相敬順。
各自稱尊。
是故菩薩不宜生彼或有天言:勝光王有大威力。
統禦兵衆能破怨敵。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剛強不修善業。
是故菩薩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摩偷羅城王名善臂。
勇猛安樂富貴自在。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本是邪見種族殘害無道。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般茶婆王都在象城。
勤事勇健支體圓滿。
人相具足能制怨敵。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閹官之人室家壞亂。
雖有五男皆非其胤。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彌梯羅城莊嚴绮麗。
王名善友。
威伏諸王象馬四兵皆悉具足。
珍寶無量樂聞正法。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雖有如是美事。
年時衰暮無有力勢。
複多子息。
不宜生彼佛告諸比丘,無量菩薩及諸天子。
於閻浮提十六大國。
所有威德勝望王種周遍觀察。
皆悉不堪菩薩往生。
相與籌議。
竟不能知菩薩生處。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智幢。
善入大乘心不退轉。
告衆天子言:汝等宜應往問菩薩。
當生何處。
諸天子等鹹共合掌。
詣菩薩所而前問言:閻浮提中何等種姓。
具何功德。
補處菩薩當生其家。
爾時菩薩告諸天子。
閻浮提中若有勝望種族。
成就六十四種功德者,最後身菩薩當生其家。
何等名為六十四德:一者國土寬廣種姓真正。
二者衆所宗仰。
三者不生雜姓。
四者人相端嚴。
五者族類圓滿。
六者内外無嫌。
七者心無下劣。
八者族高貴。
九者二族可敬。
十者二族有望。
十一者二族有德。
十二者其家多男。
十三者所生無畏。
十四者無有瑕疵。
十五者貪愛微保十六者遵奉禁戒。
十七者皆有智慧。
十八者凡是所用要令群下先觀試之。
十九者人皆工巧。
二十者與朋友善終始如一。
二十一者不害衆生。
二十二者不忘恩義。
二十三者知行儀式。
二十四者依教行事。
二十五者疑即無成。
二十六者不愚於業。
二十七者不吝於物。
二十八者不作罪惡。
二十九者功不唐捐。
三十者施心殷重。
三十一者志性決定。
三十二者善於取舍。
三十三者於施
出於自宮詣法集堂坐師子座。
複有無量無邊同乘同行大菩薩衆。
皆昇法堂坐師子座。
各有六十八拘胝眷屬前後圍繞。
菩薩将欲降生。
十二年前有淨居天。
下閻浮地作婆羅門。
說圍陀論。
彼論所載。
十二年後。
有一勝人現白象形入於母胎。
其人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
有二決定。
若在家者當為轉輪聖王。
若出家者當得成佛。
複有天子。
下閻浮提。
告辟支佛作如是言:仁者,應舍此土。
何以故?十二年後當有菩薩降神入胎。
是時王舍城尾盤山中。
有辟支佛名曰摩燈。
聞是語已,自見其身猶如委土。
從座而起。
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
化火焚身入於涅槃。
唯馀舍利從空而下。
是故此地名仙人堕處。
諸比丘是時波羅奈國五百辟支聞天語已,亦複如是,化火焚身入於涅槃。
唯馀舍利從空而下。
複以過去有仁慈王。
施於群鹿無畏之處。
是故彼地亦名仙人鹿苑爾時菩薩處於天宮。
以四種心而遍觀察。
一者觀時。
二者觀方。
三者觀國。
四者觀族。
比丘。
何故觀時。
菩薩不於劫初而入母胎。
唯於劫減。
世間衆生明了知有老病死苦。
菩薩是時方入母胎。
何故觀方。
菩薩不於東弗婆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及馀邊地。
唯現閻福所以者何。
閻浮提人有智慧故。
何故觀國。
菩薩不生邊地。
以其邊地人多頑鈍無有根器,猶如啞羊而不能知。
善與不善言說之義。
是故菩薩但生中國。
何故觀族。
菩薩不生旃陀羅毗舍首陀家。
四姓之中唯於二族。
刹帝利種及婆羅門。
於今世間重刹帝利。
是故菩薩生刹利家。
如是觀已默然而祝爾時會中諸菩薩衆。
及諸天子各相謂言:菩薩今者當於何國依何種姓而讬生耶。
或有天言:摩伽陀國毗提诃王。
豪貴甚盛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父母俱不真正。
憍慢卒暴善根微鮮。
無大福德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憍薩羅王種望殊勝。
多有财寶象馬車乘吏民僮仆。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本是摩燈伽種。
父母宗親悉皆鄙劣少信薄福。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彼犢子王種姓豪強。
富樂熾盛好行惠施。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凡劣無大威德。
暴戾可畏。
母族卑下篡竊君位。
不宜生彼或有天言:毗耶離王尊貴富盛安隐快樂。
無諸怨敵人民衆多。
宮室苑園林泉花果。
莊嚴绮麗猶若天宮。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國土中諸離車子。
不相敬順。
各自稱尊。
是故菩薩不宜生彼或有天言:勝光王有大威力。
統禦兵衆能破怨敵。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剛強不修善業。
是故菩薩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摩偷羅城王名善臂。
勇猛安樂富貴自在。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本是邪見種族殘害無道。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般茶婆王都在象城。
勤事勇健支體圓滿。
人相具足能制怨敵。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閹官之人室家壞亂。
雖有五男皆非其胤。
不宜生彼。
或有天言:彌梯羅城莊嚴绮麗。
王名善友。
威伏諸王象馬四兵皆悉具足。
珍寶無量樂聞正法。
可生於彼。
複有說言:菩薩不生於彼。
何以故?其王雖有如是美事。
年時衰暮無有力勢。
複多子息。
不宜生彼佛告諸比丘,無量菩薩及諸天子。
於閻浮提十六大國。
所有威德勝望王種周遍觀察。
皆悉不堪菩薩往生。
相與籌議。
竟不能知菩薩生處。
爾時會中有一天子。
名曰智幢。
善入大乘心不退轉。
告衆天子言:汝等宜應往問菩薩。
當生何處。
諸天子等鹹共合掌。
詣菩薩所而前問言:閻浮提中何等種姓。
具何功德。
補處菩薩當生其家。
爾時菩薩告諸天子。
閻浮提中若有勝望種族。
成就六十四種功德者,最後身菩薩當生其家。
何等名為六十四德:一者國土寬廣種姓真正。
二者衆所宗仰。
三者不生雜姓。
四者人相端嚴。
五者族類圓滿。
六者内外無嫌。
七者心無下劣。
八者族高貴。
九者二族可敬。
十者二族有望。
十一者二族有德。
十二者其家多男。
十三者所生無畏。
十四者無有瑕疵。
十五者貪愛微保十六者遵奉禁戒。
十七者皆有智慧。
十八者凡是所用要令群下先觀試之。
十九者人皆工巧。
二十者與朋友善終始如一。
二十一者不害衆生。
二十二者不忘恩義。
二十三者知行儀式。
二十四者依教行事。
二十五者疑即無成。
二十六者不愚於業。
二十七者不吝於物。
二十八者不作罪惡。
二十九者功不唐捐。
三十者施心殷重。
三十一者志性決定。
三十二者善於取舍。
三十三者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