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品第二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臂,一一皆能放百箭。
大王但去不假憂,如此沙門何足害。
右面魔子名曰妙覺。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縱汝一毛成一臂,一一皆能放百箭。
汝自以此為殊勝,豈損菩薩之一毛。
牟尼定力出世慈,毒火兵刃無能害。
執持刀杖圖為惡,散在空中盡成花。
雖複天人阿修羅,夜叉羅刹有大力。
終為忍辱之所制,能令威勢成羸劣。
左面魔子名曰嚴威。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我今能入比丘身,為火焚燒盡令滅。
譬如山火焚枯木,一切叢林悉無馀。
右面魔子名曰善目。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世界須彌可燒盡,金剛之慧實難焚。
山移海竭大地銷,日月從空皆堕落。
利益衆生坐道樹,未證菩提終不移。
左面魔子名曰傲慢。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我今住此以手摩,日月宮殿盡令碎。
又能吸彼四大海,於中所有皆空竭。
當擲沙門於海水,大王勿以此為憂。
不假兵衆降伏之,我獨能令彼銷滅。
今當摧折菩提樹,并取沙門擲十方。
右面魔子名曰有信。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假使力碎三千界,如是大力滿恒沙。
不動菩薩之一毛,何足能傷智慧者, 左面魔子名曰可怖。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如此沙門不足畏,彼無朋黨而獨居。
今當恐之走十方,大王兵強何以怖。
右面魔子名一緣慧。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日月師子甯有兵,輪王威勢不假衆。
一切菩薩無軍旅,一身一念破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求惡。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惟願大王莫愁惱,我今不持諸器仗。
以鼻卷取彼沙門,於是撲之令碎滅。
右面魔子名功德莊嚴。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其人身力甚堅固,如那羅延不可壞。
況持忍辱而為铠,勤行精進以為刃。
以三解脫為所乘,複以智慧為調禦。
菩薩由斯福德力,必能摧伏我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不退。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譬如激矢自不歸,山火從風定難止。
霹靂金剛必無反,未摧釋子終不還。
右面魔子名曰樂法。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激矢中石不複前,烈火遇水必銷滅。
霹靂至地竟何去,若見菩薩當自歸。
大王乍可盡虛空,或使衆生心作一。
或能将繩系日月,如此之事皆可為。
唯有菩薩坐菩提,大王不可而傾動。
左面魔子名不寂靜。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我眼有毒若使看,須彌崩倒渤澥竭。
當知沙門及道樹,才視之時盡成灰。
右面魔子名一切利成。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假使以彼三千界,其中盡成於猛毒。
功德之藏若視之,能令衆毒為無毒。
諸毒豈複過三毒,三毒無累其身心。
菩薩本自同虛空,大王慎勿輕而往。
左面魔子名曰喜著。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莊飾萬億諸天女,鼓奏百千妙弦歌。
誘之将入自在宮,恣欲令其永貪著。
大王由是得自在,唯願勿以此為憂。
右面魔子名曰法慧。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彼所樂者非非法,唯有解脫及諸禅。
為衆生故樂行慈,於爾五欲無貪著。
左面魔子名旃陀羅。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大王不聞諸子言,其聲哮吼皆摧裂。
并有勇健迅捷力,疾往於彼滅沙門。
右面魔子名師子吼。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野幹群鳴大澤中,秪為未聞師子吼。
若使一聞師子吼,自當奔馳走十方。
如是一切無智魔,未聞人中師子吼。
徒自競辯無休止,若使聞已皆銷滅。
左面魔子名曰惡思。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豈可不見吾軍衆,我有惡思能速成。
若非世間無智者,何不速起而奔走。
右面魔子名曰善思。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彼非無知乏勢力,汝自凡愚阙勝能。
汝今未悉彼善權,彼當以智降伏汝。
我等魔子恒沙衆,如是雄勇遍三千。
不動菩薩之一毛,豈獨惡思能緻損。
無能於彼生惡念,應當尊重起淨心。
是即三界為法王,汝宜退還勿戰鬥。
佛告諸比丘,魔王爾時又命諸女作如是言:汝等諸女。
可共往彼菩提樹下。
誘此釋子壞其淨行。
於是魔女詣菩提樹。
在菩薩前。
绮言妖姿三十二種媚惑菩薩。
一者揚眉不語。
二者褰裳前進。
三者低顔含笑。
四者更相戲弄。
五者如有戀慕。
六者互相瞻視。
七者掩斂唇口。
八者媚眼斜眄。
九者嫈冥細視。
十者更相谒拜。
十一以衣覆頭。
十二遞相拈搯。
十三側耳佯聽。
十四迎前躞蹀。
十五露現髀膝。
十六或現胸臆。
十七念憶昔時恩愛戲笑眠寝之事而示欲相。
十八或如對鏡自矜姿态。
十九動轉遺光。
二十乍喜乍悲。
二十一或起或坐。
二十二或時作氣似不可幹。
二十三塗香芬烈。
二十四手執嬰珞。
二十五或覆藏項領。
二十六示如幽閉。
二十七前卻而行瞻顧菩薩。
二十八開目閉目如有所察。
二十九回步直往佯如不見。
三十嗟歎欲事。
三十一美目谛視。
三十二顧步流眄。
有如是等媚惑因緣。
複以歌詠言詞堯鼓菩薩。
而說偈曰: 初春和暖好時節,衆草林木盡敷榮。
丈夫為樂宜及時,一棄
大王但去不假憂,如此沙門何足害。
右面魔子名曰妙覺。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縱汝一毛成一臂,一一皆能放百箭。
汝自以此為殊勝,豈損菩薩之一毛。
牟尼定力出世慈,毒火兵刃無能害。
執持刀杖圖為惡,散在空中盡成花。
雖複天人阿修羅,夜叉羅刹有大力。
終為忍辱之所制,能令威勢成羸劣。
左面魔子名曰嚴威。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我今能入比丘身,為火焚燒盡令滅。
譬如山火焚枯木,一切叢林悉無馀。
右面魔子名曰善目。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世界須彌可燒盡,金剛之慧實難焚。
山移海竭大地銷,日月從空皆堕落。
利益衆生坐道樹,未證菩提終不移。
左面魔子名曰傲慢。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我今住此以手摩,日月宮殿盡令碎。
又能吸彼四大海,於中所有皆空竭。
當擲沙門於海水,大王勿以此為憂。
不假兵衆降伏之,我獨能令彼銷滅。
今當摧折菩提樹,并取沙門擲十方。
右面魔子名曰有信。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假使力碎三千界,如是大力滿恒沙。
不動菩薩之一毛,何足能傷智慧者, 左面魔子名曰可怖。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如此沙門不足畏,彼無朋黨而獨居。
今當恐之走十方,大王兵強何以怖。
右面魔子名一緣慧。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日月師子甯有兵,輪王威勢不假衆。
一切菩薩無軍旅,一身一念破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求惡。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惟願大王莫愁惱,我今不持諸器仗。
以鼻卷取彼沙門,於是撲之令碎滅。
右面魔子名功德莊嚴。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其人身力甚堅固,如那羅延不可壞。
況持忍辱而為铠,勤行精進以為刃。
以三解脫為所乘,複以智慧為調禦。
菩薩由斯福德力,必能摧伏我魔軍。
左面魔子名曰不退。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譬如激矢自不歸,山火從風定難止。
霹靂金剛必無反,未摧釋子終不還。
右面魔子名曰樂法。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激矢中石不複前,烈火遇水必銷滅。
霹靂至地竟何去,若見菩薩當自歸。
大王乍可盡虛空,或使衆生心作一。
或能将繩系日月,如此之事皆可為。
唯有菩薩坐菩提,大王不可而傾動。
左面魔子名不寂靜。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我眼有毒若使看,須彌崩倒渤澥竭。
當知沙門及道樹,才視之時盡成灰。
右面魔子名一切利成。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假使以彼三千界,其中盡成於猛毒。
功德之藏若視之,能令衆毒為無毒。
諸毒豈複過三毒,三毒無累其身心。
菩薩本自同虛空,大王慎勿輕而往。
左面魔子名曰喜著。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莊飾萬億諸天女,鼓奏百千妙弦歌。
誘之将入自在宮,恣欲令其永貪著。
大王由是得自在,唯願勿以此為憂。
右面魔子名曰法慧。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 彼所樂者非非法,唯有解脫及諸禅。
為衆生故樂行慈,於爾五欲無貪著。
左面魔子名旃陀羅。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大王不聞諸子言,其聲哮吼皆摧裂。
并有勇健迅捷力,疾往於彼滅沙門。
右面魔子名師子吼。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野幹群鳴大澤中,秪為未聞師子吼。
若使一聞師子吼,自當奔馳走十方。
如是一切無智魔,未聞人中師子吼。
徒自競辯無休止,若使聞已皆銷滅。
左面魔子名曰惡思。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豈可不見吾軍衆,我有惡思能速成。
若非世間無智者,何不速起而奔走。
右面魔子名曰善思。
複向波旬而說偈言:彼非無知乏勢力,汝自凡愚阙勝能。
汝今未悉彼善權,彼當以智降伏汝。
我等魔子恒沙衆,如是雄勇遍三千。
不動菩薩之一毛,豈獨惡思能緻損。
無能於彼生惡念,應當尊重起淨心。
是即三界為法王,汝宜退還勿戰鬥。
佛告諸比丘,魔王爾時又命諸女作如是言:汝等諸女。
可共往彼菩提樹下。
誘此釋子壞其淨行。
於是魔女詣菩提樹。
在菩薩前。
绮言妖姿三十二種媚惑菩薩。
一者揚眉不語。
二者褰裳前進。
三者低顔含笑。
四者更相戲弄。
五者如有戀慕。
六者互相瞻視。
七者掩斂唇口。
八者媚眼斜眄。
九者嫈冥細視。
十者更相谒拜。
十一以衣覆頭。
十二遞相拈搯。
十三側耳佯聽。
十四迎前躞蹀。
十五露現髀膝。
十六或現胸臆。
十七念憶昔時恩愛戲笑眠寝之事而示欲相。
十八或如對鏡自矜姿态。
十九動轉遺光。
二十乍喜乍悲。
二十一或起或坐。
二十二或時作氣似不可幹。
二十三塗香芬烈。
二十四手執嬰珞。
二十五或覆藏項領。
二十六示如幽閉。
二十七前卻而行瞻顧菩薩。
二十八開目閉目如有所察。
二十九回步直往佯如不見。
三十嗟歎欲事。
三十一美目谛視。
三十二顧步流眄。
有如是等媚惑因緣。
複以歌詠言詞堯鼓菩薩。
而說偈曰: 初春和暖好時節,衆草林木盡敷榮。
丈夫為樂宜及時,一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