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夢品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佛告諸比丘,諸天勸發菩薩已,菩薩是時現夢於輸檀王。
王於夢中乃見菩薩。
剃除須發行出宮門。
無量諸天圍繞而去。
時王從夢寤已問内人言:太子今者為在宮耶。
為出遊觀。
内人答言:太子在宮無所遊觀。
王心尚疑菩薩已去。
怅然憂惱如箭入心。
作是思惟。
如我所夢事相既爾。
定知太子必當出家。
複作是念。
從今以往更勿複許太子遊觀。
令諸采女誘以五欲生其愛著。
時輸檀王為菩薩故造三時殿。
一者溫暖以禦隆冬。
二者清涼以當炎暑。
三者適中不寒不熱。
更造重門使難開閉。
開閉之時須五百人。
開閉之聲聞四十裡。
所有善知天文極閑相法及五通仙皆悉窮問。
遣其先記。
如是等人皆雲太子於吉祥門逾城而出。
王聞是已轉增憂惱。
諸比丘,後於一時菩薩即便欲出遊觀。
乃命馭者汝可嚴駕我當暫出。
馭者奏王。
今日太子欲出遊觀。
王聞是已即時遣使掃飾園林。
複敕所司平除道路。
香水灑地散衆名花。
於寶樹間懸缯幡蓋。
真珠嬰珞次第莊嚴。
金銀寶鈴處處垂下。
和風搖動出微妙音。
從城至園周匝瑩飾。
精麗清淨猶若天宮。
複使路邊無諸可惡衰老疾病及以死屍。
聾盲瘖啞六根不具。
非吉祥事并令驅逐。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東門。
時淨居天化作老人。
發白體羸膚色枯槁。
扶杖伛偻喘息低頭。
皮骨相連筋肉銷耗。
牙齒缺落涕唾交流。
或住或行乍伏乍偃。
菩薩見已問馭者言:此曰何人。
形狀如是, 時淨居天以神通力。
令彼馭者報菩薩言:此老人也。
又問何謂為老。
答曰:凡言老者曾經少年漸至衰朽。
諸根萎熟氣力綿微。
飲食不銷形體枯竭。
無複威勢為人所輕動止苦劇馀命無幾以是因緣故名為老。
又問。
此人獨爾一切皆然。
馭者答言:一切世間皆悉如是,菩薩又問。
如我此身亦當爾耶。
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貴若賤皆有此苦。
爾時菩薩愁憂不樂。
謂馭者曰:我今何暇詣於園林縱逸遊戲。
當思方便免離斯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
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園林遊戲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行至中路。
忽於道上有一老人。
氣力衰微身體困極。
太子見已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陀仙所言殆實。
於是更增五欲而娛樂之。
諸比丘,複於一時淨居諸天。
既見菩薩還處五欲。
作是思惟。
我今應當更為菩薩示現事相。
使得覺悟令速出家。
爾時菩薩複召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園林遊觀。
汝速為我啟奏大王。
嚴辦車從我當暫出。
王聞是已召集諸臣而告之曰:太子前者出城東門。
道逢老人中路而反愁憂不樂。
今複求出欲詣園林。
宜應從城至園悉令清淨。
懸缯幡蓋燒香散花。
勿使糞穢不淨及老病死諸不吉祥在於衢路。
所司受敕嚴麗過前。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南門。
時淨居天化作病人。
困笃萎黃上氣喘息。
骨肉枯竭形貌虛羸處於糞穢之中受大苦惱。
二人瞻侍在於路側。
又問馭者,此為何人。
報菩薩言:此病人也。
又問何謂為玻答曰:所謂病者皆由飲食不節嗜欲無度。
四大乖張百一病生。
坐卧不安動止危殆。
氣息綿惙命在須臾。
以是因緣故名為玻又問此人獨爾一切當然。
馭者答言:一切世間皆悉如是,又言如我此身亦當爾耶。
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貴若賤皆有此苦。
爾時菩薩愁憂不樂。
謂馭者曰:我今何暇詣於園林縱逸遊戲。
當思方便免離斯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
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出城遊觀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行至中路。
忽於道側見一病人。
氣力綿惙受大苦惱。
太子見已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陀仙言不虛也。
於是更增五欲而娛樂之。
諸比丘,複於一時淨居諸天。
既見太子還受五欲作是思惟。
我今應當更為菩薩示現事相。
使得覺悟令速出家。
爾時菩薩複召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園林遊觀。
汝可嚴駕我當暫出。
馭者又奏大王。
王聞是已謂馭者曰:太子前出東南二門。
見老病已還來憂愁。
今者宜令從西門出。
我心慮其還不喜悅。
宜遣内外莊嚴道路。
香花幡蓋倍勝於前。
勿使老病死等不祥之事在於道側。
所司受敕嚴飾倍前。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西門。
時淨居天化作死人卧於輿上香花布散。
室家号哭而随送之。
菩薩見已心懷慘恻。
問馭者曰:此是何人而以香花莊嚴其上。
複有衆多眷屬而哀泣之。
時淨居天以神通力。
令彼馭者報菩薩言:此死人也。
又問何謂為死。
答曰:夫言死者神識去身命根已謝。
長與父母兄弟妻子眷屬。
恩愛别離永無重睹。
命終之後精神獨行歸於異趣。
恩愛好惡非複相知。
如此死者誠可悲也。
又問唯此人死一切當然。
報菩薩言:凡是有生必歸於死。
菩薩聞已轉不自安而作是言:世間乃有如此死苦。
雲何於中而行放逸。
我今何暇詣於園林。
當思方便求離此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出遊園苑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忽於路側有一死人。
卧於床上四人舉輿。
眷屬悲号。
太子見已慘然不樂。
遂於中路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
王於夢中乃見菩薩。
剃除須發行出宮門。
無量諸天圍繞而去。
時王從夢寤已問内人言:太子今者為在宮耶。
為出遊觀。
内人答言:太子在宮無所遊觀。
王心尚疑菩薩已去。
怅然憂惱如箭入心。
作是思惟。
如我所夢事相既爾。
定知太子必當出家。
複作是念。
從今以往更勿複許太子遊觀。
令諸采女誘以五欲生其愛著。
時輸檀王為菩薩故造三時殿。
一者溫暖以禦隆冬。
二者清涼以當炎暑。
三者適中不寒不熱。
更造重門使難開閉。
開閉之時須五百人。
開閉之聲聞四十裡。
所有善知天文極閑相法及五通仙皆悉窮問。
遣其先記。
如是等人皆雲太子於吉祥門逾城而出。
王聞是已轉增憂惱。
諸比丘,後於一時菩薩即便欲出遊觀。
乃命馭者汝可嚴駕我當暫出。
馭者奏王。
今日太子欲出遊觀。
王聞是已即時遣使掃飾園林。
複敕所司平除道路。
香水灑地散衆名花。
於寶樹間懸缯幡蓋。
真珠嬰珞次第莊嚴。
金銀寶鈴處處垂下。
和風搖動出微妙音。
從城至園周匝瑩飾。
精麗清淨猶若天宮。
複使路邊無諸可惡衰老疾病及以死屍。
聾盲瘖啞六根不具。
非吉祥事并令驅逐。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東門。
時淨居天化作老人。
發白體羸膚色枯槁。
扶杖伛偻喘息低頭。
皮骨相連筋肉銷耗。
牙齒缺落涕唾交流。
或住或行乍伏乍偃。
菩薩見已問馭者言:此曰何人。
形狀如是, 時淨居天以神通力。
令彼馭者報菩薩言:此老人也。
又問何謂為老。
答曰:凡言老者曾經少年漸至衰朽。
諸根萎熟氣力綿微。
飲食不銷形體枯竭。
無複威勢為人所輕動止苦劇馀命無幾以是因緣故名為老。
又問。
此人獨爾一切皆然。
馭者答言:一切世間皆悉如是,菩薩又問。
如我此身亦當爾耶。
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貴若賤皆有此苦。
爾時菩薩愁憂不樂。
謂馭者曰:我今何暇詣於園林縱逸遊戲。
當思方便免離斯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
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園林遊戲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行至中路。
忽於道上有一老人。
氣力衰微身體困極。
太子見已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陀仙所言殆實。
於是更增五欲而娛樂之。
諸比丘,複於一時淨居諸天。
既見菩薩還處五欲。
作是思惟。
我今應當更為菩薩示現事相。
使得覺悟令速出家。
爾時菩薩複召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園林遊觀。
汝速為我啟奏大王。
嚴辦車從我當暫出。
王聞是已召集諸臣而告之曰:太子前者出城東門。
道逢老人中路而反愁憂不樂。
今複求出欲詣園林。
宜應從城至園悉令清淨。
懸缯幡蓋燒香散花。
勿使糞穢不淨及老病死諸不吉祥在於衢路。
所司受敕嚴麗過前。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南門。
時淨居天化作病人。
困笃萎黃上氣喘息。
骨肉枯竭形貌虛羸處於糞穢之中受大苦惱。
二人瞻侍在於路側。
又問馭者,此為何人。
報菩薩言:此病人也。
又問何謂為玻答曰:所謂病者皆由飲食不節嗜欲無度。
四大乖張百一病生。
坐卧不安動止危殆。
氣息綿惙命在須臾。
以是因緣故名為玻又問此人獨爾一切當然。
馭者答言:一切世間皆悉如是,又言如我此身亦當爾耶。
馭者答言:凡是有生若貴若賤皆有此苦。
爾時菩薩愁憂不樂。
謂馭者曰:我今何暇詣於園林縱逸遊戲。
當思方便免離斯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
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出城遊觀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行至中路。
忽於道側見一病人。
氣力綿惙受大苦惱。
太子見已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陀仙言不虛也。
於是更增五欲而娛樂之。
諸比丘,複於一時淨居諸天。
既見太子還受五欲作是思惟。
我今應當更為菩薩示現事相。
使得覺悟令速出家。
爾時菩薩複召馭者而告之言:我今欲往園林遊觀。
汝可嚴駕我當暫出。
馭者又奏大王。
王聞是已謂馭者曰:太子前出東南二門。
見老病已還來憂愁。
今者宜令從西門出。
我心慮其還不喜悅。
宜遣内外莊嚴道路。
香花幡蓋倍勝於前。
勿使老病死等不祥之事在於道側。
所司受敕嚴飾倍前。
爾時菩薩與諸官屬。
前後導從出城西門。
時淨居天化作死人卧於輿上香花布散。
室家号哭而随送之。
菩薩見已心懷慘恻。
問馭者曰:此是何人而以香花莊嚴其上。
複有衆多眷屬而哀泣之。
時淨居天以神通力。
令彼馭者報菩薩言:此死人也。
又問何謂為死。
答曰:夫言死者神識去身命根已謝。
長與父母兄弟妻子眷屬。
恩愛别離永無重睹。
命終之後精神獨行歸於異趣。
恩愛好惡非複相知。
如此死者誠可悲也。
又問唯此人死一切當然。
報菩薩言:凡是有生必歸於死。
菩薩聞已轉不自安而作是言:世間乃有如此死苦。
雲何於中而行放逸。
我今何暇詣於園林。
當思方便求離此苦。
即便回駕還入宮中時輸檀王問馭者言:今日太子出遊園苑歡樂以不。
馭者答言:大王當知。
太子出城忽於路側有一死人。
卧於床上四人舉輿。
眷屬悲号。
太子見已慘然不樂。
遂於中路即便還宮。
時輸檀王作是思惟。
此是我子出家之相。
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