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品第十五

關燈
不剪爪。

    或有倒懸。

    或衣以樹皮。

    或自拔頭發。

    或受牛鹿等禁。

    或五熱炙身。

    修此苦因願求樂報。

    況複太子當為轉輪聖王統四天下七寶具足。

    一切世間鹹謂。

    太子必當得此轉輪王位。

    仙人所記應無虛妄。

    如是寶位雲何棄之。

    爾時菩薩語車匿言:昔日仙人但記為轉輪王。

    亦複有記當成佛道。

    於二記中何者為定慎勿妄語。

    車匿言:昔日阿斯陀仙合掌而言:大王當知。

    王之太子必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終不在家作輪王也。

    何以故?佛相明了轉輪聖王相不明了。

    但諸釋種隐而勿傳。

    恐畏太子出家學道。

    不謂太子猶憶斯事。

    菩薩語言:車匿。

    我昔從彼兜率下生之時,在胎之時乃至出時。

    所有諸事悉皆不忘。

    況複仙人授我記莂而得忘耶。

    車匿。

    諸天複勸我言:菩薩速疾出家。

    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轉法輪。

    是故應知。

    必得成佛。

    車匿。

    我今甯被割截肢體食雜毒食。

    入大火聚。

    投彼高岩。

    不能在家受五欲事。

    如是世間五欲境界。

    皆悉無常甚可怖畏。

    即說偈言我昔受五欲今實畏苦因無始積愛流猶如海難滿逐焰轉增渴處夢未覺知壞器不堅牢盛馔和諸毒浮雲必銷散泫露無久停幻事惑彼心水泡暫起滅芭蕉不堅實虛拳诳小兒蛇首不可親毒蔓終難觸智者當遠離猶如避深坑佛告諸比丘,菩薩說此偈已又告車匿。

    我亦曾作四天王天乃至六欲諸天。

    亦曾生彼色究竟天非想非非想處。

    我憶往昔無量生中。

    愚癡惑亂為粗弊欲。

    備受衆苦打罵系縛。

    損害身命死入惡道。

    今者於此深生厭離。

    正使諸天勝妙境界尚無貪染。

    何況躭此人間五欲生戀著耶。

    轉輪聖王雖得自在。

    終未免於生死之患。

    我觀世間煩惱曠野甚可怖畏。

    無有歸依無所恃怙。

    又常淪沒生死河中。

    憂悲險溜瞋忿奔浪。

    嗜欲驚洄恚恨旋洑。

    諸見羅刹常伺候人。

    我於是中繕修六度以為船筏。

    智為舟楫。

    信作堅牢。

    自既濟已,複當攝取一切衆生令到彼岸。

    是時車匿白菩薩言:太子今者心決定耶。

    菩薩報於車匿。

    而說偈言車匿汝當知我今已決定自利利他故起於精進心不動若須彌終無能退轉假使金剛雹刀劍及幹戈電火熱鐵團墜在我頂上終不於俗境而生戀著心爾時無量百千諸天。

    於虛空中歡喜踴躍。

    雨衆天華。

    而說頌曰最勝清淨如虛空煙雲塵霧不能染一切境界無所著具足善利成菩提於是靜慧天子及莊嚴遊戲天子。

    於迦毗羅城令一切人民皆悉惛睡。

    爾時菩薩告車匿言:車匿。

    汝今莫令我生憂憤。

    宜應速疾被乾陟來。

    是時車匿白菩薩言:今始中夜未是行時。

    一切宮城悉皆防衛。

    誰應於此開諸關鑰。

    時釋提桓因。

    以神通力令諸門戶皆自然開。

    車匿。

    既睹宮城開已,傍偟愁戀轉複悲啼。

    作如是言:我無伴侶。

    此城内外所有四兵。

    釋種群臣王及王子。

    耶輸陀羅後宮采女一切惛睡。

    無有知覺今欲何去。

    當複語誰。

    太子之心決定如是,我今懇切啟請莫從。

    自惟無力豈能遮止。

    是諸天衆於虛空中告車匿言:車匿。

    速疾嚴被乾陟将來。

    勿令菩薩心生憂惱。

    所以者何。

    汝豈不見無量百千大菩薩衆。

    釋提桓因及四天王諸天龍神乾闼婆等。

    各與其衆恭敬供養。

    光明赫奕遍照虛空。

    車匿聞此語已,告乾陟言:乾陟。

    太子今者當乘汝出。

    即取最上金勒寶鞍諸莊嚴具用被馬王。

    悲泣流淚持以奉進。

    贊菩薩言:伏願太子有所悕求悉皆成滿。

    一切障礙鹹得銷除。

    當令世間獲安隐樂。

    菩薩於此乘馬王已,初舉步時。

    十方大地六種震動。

    昇虛而行。

    四天大王捧承馬足。

    梵王帝釋開示寶路。

    爾時菩薩放大光明。

    照燭一切無邊世界。

    所可度者皆得度脫。

    有苦衆生皆得離苦爾時菩薩回眄俯視迦毗羅城作如是言:若我從今不得盡於生死邊際。

    終不再見迦毗羅城。

    況複於中行住坐卧。

    爾後衆人於此起塔。

    諸比丘,是時菩薩既出宮已,宮中采女皆悉覺悟。

    處處求覓不見菩薩。

    耶輸陀羅發聲大哭。

    婉轉于地。

    自拔頭發絕身嬰珞。

    悲哭而言:一何痛哉。

    一何苦哉。

    我於今者何所依怙。

    太子棄我而去用複活為。

    悲啼懊惱不能自勝。

    宮女總集号叫哀戀。

    如魚失水。

    如樹斷根。

    悲哭之聲聞於宮外。

    是時宮女奏於父王。

    今夜睡寤不見太子。

    其當■臣亦言:今者失彼乾陟。

    王聞此已發聲大喚。

    作如是言:嗚呼嗚呼我之愛子。

    今何所去。

    作是語已悶絕躃地。

    傍臣即以冷水灑面良久醒悟。

    即喚所有防衛之臣而敕之曰:汝等諸将已自不謹緻失我子。

    汝當為我内外分行速疾求覓。

    若得見者善言誘喻迎将還宮。

    是時群臣奉王敕已,展轉相告銜命而行訪覓菩薩。

    諸天神力永不得見爾時菩薩去迦毗羅城。

    至彌尼國其夜已曉。

    所行道路過六由旬。

    彼諸天龍夜叉乾闼婆等扈從至此。

    所為事畢忽然不現。

    菩薩既行至彼往古仙人苦行林中。

    即便下馬慰喻車匿。

    善哉車匿。

    世間之人。

    或有心從而形不随。

    或有形随而心不從。

    汝今心形皆悉随我。

    世間之人見富貴者競來奉事。

    睹貧賤者棄而遠之。

    我今舍國來至於此。

    唯汝一人獨能随我。

    善哉車匿。

    甚為希有。

    我今既得至閑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