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菩提場品第十九

關燈
苦惱,世間蒙快樂。

     尊今於三界,定為大導師。

    梵王及帝釋,欲色諸天子。

    鹹舍微妙樂,皆來申供養。

    尊今於世間,必為大醫王。

     凡是所遊踐,蓮華随步起。

    尊今於世間,必為應供者,導師坐道場,無量拘胝數。

    一切魔軍衆,皆當自摧伏。

     日月可堕落,須彌可崩壞。

    若未得菩提,終不可移動。

    願我與眷屬,得舍此龍身。

    功德自莊嚴,當往菩提座。

     說是偈已,其龍王妃名曰金光。

    與無量龍女恭敬圍繞。

    持衆寶蓋衣服嬰珞人天妙花。

    複持寶器盛衆名香。

    奏諸伎樂說是妙偈。

    贊菩薩曰:能斷貪瞋癡,世間諸過患。

     渡生死海者,故我今頂禮。

    尊為大醫王,善拔煩惱箭。

    衆生未調伏,而當調伏之。

    衆生處世間,恒為煩惱覆。

     尊當以慧日,照之令得除。

    世間無依怙,今當得依怙。

    而於虛空中,雨種種衣食。

    諸天龍神等,皆生歡喜心。

     辯才大導師,願速坐道常降伏衆魔怨,當成無上道。

    似昔諸如來,所證菩提法。

    無量劫修習,利益諸群生。

     願速坐道場,證無上菩提。

     佛告諸比丘,菩薩爾時作是思惟。

    古昔諸佛坐於何座。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作是念時。

    即知過去諸佛皆坐淨草而成正覺。

    是時淨居天子知菩薩心白菩薩言:如是如是,過去諸佛欲證菩提皆坐淨草。

    爾時菩薩複自思惟。

    誰能與我如是淨草。

    時釋提桓因即變其身。

    為刈草人在菩薩右。

    不近不遠持草而立。

    其草青绀如孔雀尾柔軟可愛。

    如迦屍迦衣宛轉右旋香氣芬馥。

     爾時菩薩既見化人執斯妙草。

    漸向其所徐而問之。

    汝名字誰。

    其人答曰:我名吉祥。

    菩薩思惟我今欲求自身吉祥。

    複欲令他而得吉祥。

    人名吉祥於我前立。

    我今定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菩薩欲從化人而求浮草出是語。

    時梵聲微妙所謂真實聲。

    周正聲。

    清亮聲。

    和潤聲。

    流美聲。

    善導聲。

    不謇聲。

    不澀聲。

    不破聲。

    柔軟聲。

    憺雅聲。

    分析聲。

    順耳聲。

    合意聲。

    如迦陵頻伽聲。

    如命命鳥聲。

    如殷雷聲。

    如海波聲。

    如山崩聲。

    如天贊聲。

    如梵天聲。

    如師子聲。

    如龍王聲。

    如象王聲。

    不急疾聲。

    不遲緩聲。

    解脫之聲。

    無染著聲。

    依義之聲。

    應時之聲。

    宣說八千萬億法門之聲。

    順一切諸佛法聲。

    菩薩以此美妙之聲。

    語化人言:仁者汝能與我淨草以不。

    於是頌曰: 吉祥汝今時,宜速施淨草。

    我當坐是草,降伏彼魔軍。

    若證寂滅法,即得無上道。

    我為菩提故,無量劫修行。

     施戒精進忍,禅定智慧力。

    解脫與意樂,福德及神通。

    緣彼諸行故,今得圓滿果。

    若施我淨草,獲無量福德。

     因施淨草故,必當成導師。

    吉祥聞此言,心生大歡喜。

    手持淨妙草,住於菩薩前。

    即以歡喜心,而白菩薩言: 若以施草故,能獲大菩提。

    幸先授菩提,然後受淨草。

    菩薩報吉祥,非唯施淨草。

    即獲大菩提,應修無量德。

     方蒙諸佛記,吉祥汝應知。

    菩提不妄授,菩提可妄授。

    我當以菩提,授一切衆生。

    吉祥汝應知,我證菩提已, 分布諸世間,汝當於我所。

    聽受甘露法,菩薩受淨草。

    往詣菩提場,舉足欲行時。

    其地大震動,諸天龍神等。

     皆生歡喜心,恭敬合掌言:菩薩於今者,必降伏衆魔。

    定獲甘露法,證於無上道。

     佛告諸比丘,菩薩向菩提場時。

    無量菩薩并諸天衆各各莊飾菩提之樹。

    其菩提樹有八萬四千。

    一一皆願菩薩坐其樹下。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菩提樹。

    或有高顯殊特。

    百千由旬純花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

    二億由旬。

    純香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

    百千由旬純以栴檀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

    五億由旬純以缯采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

    十億由旬純以珠寶所成。

    或有菩提樹高顯殊特。

    百億由旬純以七寶所成。

    如是八萬四千菩提之樹。

    一一樹下各随色類敷師子座。

    或有師子之座以花莊嚴。

    或有師子之座以香莊嚴。

    或有師子之座以栴檀莊嚴。

    或有師子之座以珠寶莊嚴。

    或有師子之座以雜寶莊嚴。

     佛告諸比丘,爾時菩薩示現取草周遍敷設如師子王。

    具足勢力。

    精進堅固無諸過失。

    貴盛自在智慧覺悟有大名稱降伏衆魔摧諸外道。

    具足如是種種功德。

    将證菩提而面向東。

    於淨草上結加趺坐。

    端身正念發大誓言: 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

    甯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

     爾時菩薩昇菩提座。

    即證方廣神通遊戲大嚴之定。

    得是定已,現身各各坐彼師子之座。

    一一身上皆具衆妙相好莊嚴。

    其馀菩薩并諸天人各各皆謂。

    菩薩獨坐其座。

    又由定力。

    能令地獄。

    餓鬼畜生。

    閻羅王界。

    及諸人天。

    皆見菩薩坐菩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