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論

關燈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而是相反,其必然性同這一原則本身的來源一樣是多重的。

    因此,任何一個把結論建立在該原則基礎上的人,都應該明确指定是以哪一個必然根據為基礎得出的結論,并用一個特殊名稱為這一根據命名,譬如我即将建議的方法。

    我希望這是促進哲學探索更加清晰精确的一個辦法;因為我主張,要得到高度的清晰,就要對每一必不可缺的單一表述加以準确規定,這樣做既是為了避免錯誤,也可防止有意的蒙蔽,還可以作為一種手段,保證我們在哲學範圍内持久不變地把握每一個新獲得的概念,毋庸擔心此後可能因為發現誤解或歧義而被遺棄。

    真正的哲學家确實總是想方設法獲得明晰清楚的表述,使之像瑞士的湖水一樣&mdash&mdash透過平靜的湖面望下去,愈深處就愈是清澈,湖的深度與清澈相得益彰&mdash&mdash而不像渾濁湍急的山洪。

    瓦文納格斯侯爵①說:&ldquo清晰是哲學的有效保證。

    &rdquo與此相反,冒牌哲學家所使用的語言,事實上不是像塔列朗②那樣用來遮蓋自己的思想,而是用來掩飾思想的匮乏、這種人總是把讀者不理解他們體系的責任推給讀者,其實,真正的原因應歸咎于他們本身混亂的思維。

    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某些作者&mdash&mdash例如謝林&mdash&mdash的調子經常由教導轉為責備,甚至讀者會因為作者事先把他們設想為缺乏理解力而遭非難。

     -------- ①瓦文納格斯侯爵(Vauenargues,1715.8&mdash1747.5),法國道德學家和散文家。

     ②塔列朗(M.deTalleyrand,1754.2&mdash1838.5),法國政治家和外交家。

     第4節充足根據律的重要性 由于充足根據律堪稱為整個科學的基礎,所以,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通過科學我們才能理解一個概念系統,即一個互相聯系的概念整體,而非缺乏聯系、完全分離的概念集合。

    但是,把這個系統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的如果不是充足根據律,又是何物呢?每門科學之所以不同于一個純粹的集合,就在于科學的概念是從它們的根據出發一個跟一個地衍生出來的。

    這一點柏拉圖早就觀察到:&ldquo即使觀點正确也隻有等有人通過一個原因加以證明,使它們聯系起來時,才有價值&rdquo。

    ③ -------- ③柏拉圖:《曼諾篇》第385。

     而且,幾乎每門科學都包含着從原因即可導出結 果的概念,并且同樣包含着從根據必然得出結論的概念,這一點将從本探索中看到。

    亞裡士多德把這一思想表述如下:&ldquo一切思辨認識或具有某種思辨成分的認識,都離不開原因和原則。

    &rdquo①正是由于先天假定一切事物都一定具有根據,才使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要追問&ldquo為什麼&rdquo,因此,我們才有充分的把握稱&ldquo為什麼&rdquo為一切科學之母。

     -------- ①參見亞裡士多德:《形而上學》第一卷。

     第5節這一律之本身 我們打算進一步說明充足根據律是幾個先天概念的共同表述。

    同時,這一原則又必須以這一或那一公式表達。

    我認為沃爾夫的表達最具概括性:&ldquo任何事物都有其為什麼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理由。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