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可免的事已臻成熟-2
關燈
小
中
大
少大麻田。
大麻本身就散發出一種使人很難受的爛果子的氣味。
另外,在作戰地區還把敵人的死屍扔到大麻田裡,日子長了沒人發現就腐爛了。
這一帶到處都有屍體氣味是很自然的。
又是大炮,你聽到了嗎?” 這些日子,他們幾乎把世界上的事都談遍了。
戈爾東完全了解自己這位朋友對戰争、對當代形勢的看法。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向他講了自己是多麼難于習慣這種一定要相互消滅的血腥的邏輯,而且不忍心去看那些受傷的人,特别是可怕的現代的戰場的創傷,也更難于習慣那些被最新的戰争技術變成一堆醜陋不堪的肉塊的殘存下來的畸形人。
戈爾東每天都陪着日瓦戈出去,所以也親眼看見了一些情況。
當然,他也意識到,無所事事地從旁看着别人表現的英勇行為,看着人家如何以非人的力量戰勝可怕的死亡,并為此付出多麼大的犧牲,冒多麼大的風險,是很不道德的。
可是,對這些隻能發出幾聲無能為力、毫不起作用的歎息,他覺得也沒有絲毫高尚的意味。
他認為,待人接物要适合現實生活為你安排的環境,要誠實而自然。
有一次到西邊離火線很近的戰地包紮所的紅十字支隊去,這時候他就親身體驗到有些傷員的模樣确實可以使人暈倒。
他們來到一半已經被炮火轟倒了的大森林中間的空地上。
在被毀壞和踐踏過的灌木叢裡,頭朝下躺着幾輛被打壞的炮車。
有一棵樹上挂着一匹戰馬。
遠處可以看到有一幢林務所的木頭房子,房頂被掀去了半邊。
包紮所就設在林務所辦公室和林子中間的兩座灰色大帳篷裡。
兩座帳篷搭在經過林務所的那條路的兩邊。
“把你帶來可真沒有必要,”日瓦戈說道,“差不多緊挨着戰壕,離這兒隻有一裡半或者兩裡,可是咱們的炮隊就在那邊,在林子後頭。
你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别硬充英雄好漢了,我不相信你是好漢。
你現在準保吓得要死,這很自然。
情況每分鐘都可能變化。
這裡會落炮彈的。
” 在林中道路兩旁,一些滿身塵土、疲憊不堪的年輕士兵叉開穿着沉重的皮靴的兩腿躺在地上,有的面朝下,有的面朝上,軍服上衣的前胸和肩腫骨部分都被汗濕透了。
這是嚴重減員的一個班剩下來的人。
他們從接連三天三夜的戰鬥中撤下來,到後方稍微休息一下。
士兵們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像石頭一樣,連笑一笑和說幾句下流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當樹林深處的路上響起了急速跑來的馬車聲音的時候,他們連頭都沒有回。
這是幾輛沒有彈簧的雙輪輕便馬車,向上颠動着急駛過來,給包紮所送來了傷員,把這些木走運的人的骨頭架子差不多都颠散了,五髒六腑都要翻個個兒。
包紮所隻能作些簡單處理,很快打上繃帶,有些特别緊急的也隻能作些簡單的手術。
這些傷員都是半小時以前炮火稍停的時候,從塹壕前面的開闊地上運下來的,數量多得吓人,其中半數以上昏迷不醒。
把他們運到辦公室門廊前的時候,衛生員帶着擔架從屋子裡出來開始卸車。
一個護士用一隻手從下邊撩開帳篷的底邊兒,向外觀望。
現在不是她值班,閑着沒事。
帳篷後面的樹林裡有兩個人在大聲争吵。
蒼翠高大的樹木用很響的回聲把争吵的餘音傳播開來,不過具體的話卻聽不清。
傷員運到的時候,争吵的兩個人從樹林裡來到路上,朝辦公室走去。
那個怒沖沖的年輕軍官朝醫療分遣隊的醫生不住地叫嚷,一定要從他那裡打聽到原先駐紮在樹林裡的炮兵辎重隊轉移到哪裡去了。
醫生什麼也不知道,因為這和他毫無關系。
醫生請那位軍官等一等,不要喊叫,傷員已經運到了,他有事情要做。
可是軍官仍舊不肯罷休,把紅十字會、炮兵機關和世界上的一切都大罵一通。
日瓦龍來到醫生跟前,兩個人寒暄過後,就沿台階進入林務所。
那個軍官帶點動靶人的口音繼續在罵,一邊解下拴在樹上的馬,跳上馬背往樹林深處跑去了。
那個護士一直在看着。
突然,她的臉吓得變了樣子。
“你們要幹什麼?是不是發瘋了?”她朝兩個不用人扶、自己走在擔架中間往包紮所去的輕傷員喊着,一面從帳篷裡跑出來,直奔路上追了過去。
擔架上擡着一個傷勢特别吓人、血肉模糊的不幸者。
一塊炸開的炮彈殼碎片把他的臉炸得不成樣子,嘴唇、舌頭成了一團血醬,可是人還沒死,那塊彈片牢牢地卡在削掉了面頰的那個部位的颌骨縫裡。
這個重傷員發出輕微的、斷續的呻吟,完全不像是人的聲音,聽到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在請求盡快了結他,解除這不可想象的拖長的痛苦。
護土仿佛看出,旁邊走着的兩個輕傷員在這種呻吟聲的影響下,正準備徒手從這人的面頰上把那塊可怕的鐵片拔下來。
“你們要幹什麼,難道能這樣?這得外科醫生來做,要用專門器械。
但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個必要。
” 戈爾東在心裡說:“上帝啊,上帝,請把他召去吧,可别讓我懷疑你的存在!” 眨眼之間,就在上台階的時候,這個血肉模糊的人喊叫了一聲,全身一抖,就斷了氣。
死去的這個五官殘缺木全的人是預備役的士兵吉馬澤特金,在樹林裡吵嚷的那位軍官是他的兒子加利烏林少尉,護土就是拉拉,戈爾東和日瓦戈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他們都同在一個地方,彼此就在近旁,可是互相都沒有認出來,其他人更是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當中有些事永遠無法确定,有些事隻有等下一次機會,等另一次萍水相逢,才會知道。
這一帶奇迹般地還保存下來幾個村莊。
在這一片毀滅的海洋之中,它們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劫後餘生的小島。
傍晚,戈爾東和日瓦戈回到住的地方去。
太陽已經落山了。
在他們路過的一個村子裡,一個年輕的哥薩克在周圍人的哄笑聲中,把一枚五戈比的銅币抛起來,強迫一位穿長袍的白胡子猶太老人用手去接。
老人總是落空,銅币每次都擦着他那雙可憐地叉開的手掉到泥地上。
他一彎腰去撿銅币,哥薩克就打他的屁股,圍着的人從兩邊扶着他,笑得哼哼喲喲地直喘氣。
這是最讓大家開心的地方。
雖然暫時還看不出有什麼惡意,可是誰也不能擔保這樣下去不會變得更嚴重。
這人的老伴兒從對面的小屋子裡跑到路上,叫喊着向他伸出雙手,可是因為害怕,又躲了起來。
兩個小女孩哭着從屋子裡看着窗外的祖父。
趕車的士兵覺得這很好笑,就讓馬一步步慢慢地步,好讓車上的老爺們開開心。
可是日瓦戈把那個哥薩克叫到跟前來,罵了幾句,讓他停止這個惡作劇。
“是的,老爺。
”那人很順從地回答說,“我們不懂事,隻是為了開開玩笑。
” 後來,一路上戈爾東和日瓦戈都沉默着沒有講話。
“這真可怕。
”看到了他們住的那個村子的時候,尤裡·安德烈耶維奇開了口。
“你大概想象不到,在這次戰争裡猶太居民遭到什麼樣的苦難。
打仗的地方正好是在指定的猶太人居住區。
除了受罪、交納種種苛捐雜稅和傾家蕩産以外,還得應付許多不合理的攤派,忍受侮辱和責難,說他們缺乏足夠的愛國心。
要是在敵人那邊可以享受一切權利,在我們這邊受迫害,他們的愛國心又能從哪兒産生呢?歸根結底,就是對他們懷着強烈的憎恨心理。
他們貧困、吝啬、軟弱和不會抵抗,這本來是應該同情和體諒的,反而讓人生氣。
真弄不明白,這裡邊似乎有點兒宿命的味道。
” 對他的這番議論,戈爾東什麼也沒說。
他們又是各自躺在那扇狹長的窗子的兩頭。
已經是夜裡了,兩個人還在談話。
日瓦戈向戈爾東講他如何在前線看到了沙皇。
他說得有聲有色。
那是他在前線度過的第一個春天。
他被派去的那個部隊的司令部設在喀爾巴籲山的一個盆地裡。
部隊的任務是封鎖從匈牙利方面通往盆地的人口。
盆地底部是個火車站。
日瓦戈給戈爾東描述當地的地形,那些長滿了粗壯的楓樹、松樹的高山頂端鑲着朵朵白雲,森林中隐現的灰色闆岩和石墨岩峭壁像是濃密的毛皮當中磨出的秃疤。
那是天還沒有亮的四月裡的一個清晨,潮濕而又灰蒙蒙的,就像那岩石一樣;四周讓高山圍着,所以一切都顯得是凝滞不動的,非常悶熱。
地上蒸發的水汽籠罩了盆地,不斷形成一股股氣流向上升騰,中間還夾雜着從車站來的火車頭的煙氣,濕淋淋的草地是灰色的,山也是灰色的,襯托着蒼黑的森林和片片烏雲。
這些天,沙皇正在巡視加利奇亞地區。
突然有通知說,他要到由他擔任名譽長官的駐守在這裡的部隊來。
他随時都可能抵達。
站台上布置了歡迎的儀仗隊。
人們疲乏地等候了一兩個小時。
然後,接連通過了兩列豪華的火車。
又過了一會兒,沙皇的專車開到了。
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爵的陪同下,陛下檢閱了這支由近衛軍組成的精銳部隊。
他那嗓音不高的每一句問候的話,仿佛是搖蕩着一桶桶的水一樣,激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歡呼。
帶着腼腆笑容的沙皇,給人的印象似乎要比紙币和勳章上的肖像顯得蒼老和沒有精神。
他面容倦怠,略有點浮腫。
他不時像帶點兒歉意似的側過頭來看一看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不知道在這種場合要求他作出什麼表示。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畢恭畢敬地彎身湊到他的耳旁,用不着說話,隻是通過眉頭或肩部的動作就讓他擺脫了窘迫。
在這個灰蒙蒙的濕熱的山區的清晨,讓人感到沙皇也很可憐,而且一想到那種怯生生的矜持和拘謹可能就是這位統治者的本來面目,決定生殺予奪的就是這種軟弱性格,簡直使人不寒而栗。
“他本應當講些這類的話,比如說:‘我,我的劍和我的人民…… ’就像威廉皇帝那樣,總之是這方面的話。
不過一定要提一提人民,這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你要知道,他天
大麻本身就散發出一種使人很難受的爛果子的氣味。
另外,在作戰地區還把敵人的死屍扔到大麻田裡,日子長了沒人發現就腐爛了。
這一帶到處都有屍體氣味是很自然的。
又是大炮,你聽到了嗎?” 這些日子,他們幾乎把世界上的事都談遍了。
戈爾東完全了解自己這位朋友對戰争、對當代形勢的看法。
尤裡·安德烈耶維奇向他講了自己是多麼難于習慣這種一定要相互消滅的血腥的邏輯,而且不忍心去看那些受傷的人,特别是可怕的現代的戰場的創傷,也更難于習慣那些被最新的戰争技術變成一堆醜陋不堪的肉塊的殘存下來的畸形人。
戈爾東每天都陪着日瓦戈出去,所以也親眼看見了一些情況。
當然,他也意識到,無所事事地從旁看着别人表現的英勇行為,看着人家如何以非人的力量戰勝可怕的死亡,并為此付出多麼大的犧牲,冒多麼大的風險,是很不道德的。
可是,對這些隻能發出幾聲無能為力、毫不起作用的歎息,他覺得也沒有絲毫高尚的意味。
他認為,待人接物要适合現實生活為你安排的環境,要誠實而自然。
有一次到西邊離火線很近的戰地包紮所的紅十字支隊去,這時候他就親身體驗到有些傷員的模樣确實可以使人暈倒。
他們來到一半已經被炮火轟倒了的大森林中間的空地上。
在被毀壞和踐踏過的灌木叢裡,頭朝下躺着幾輛被打壞的炮車。
有一棵樹上挂着一匹戰馬。
遠處可以看到有一幢林務所的木頭房子,房頂被掀去了半邊。
包紮所就設在林務所辦公室和林子中間的兩座灰色大帳篷裡。
兩座帳篷搭在經過林務所的那條路的兩邊。
“把你帶來可真沒有必要,”日瓦戈說道,“差不多緊挨着戰壕,離這兒隻有一裡半或者兩裡,可是咱們的炮隊就在那邊,在林子後頭。
你聽聽,這是什麼聲音?别硬充英雄好漢了,我不相信你是好漢。
你現在準保吓得要死,這很自然。
情況每分鐘都可能變化。
這裡會落炮彈的。
” 在林中道路兩旁,一些滿身塵土、疲憊不堪的年輕士兵叉開穿着沉重的皮靴的兩腿躺在地上,有的面朝下,有的面朝上,軍服上衣的前胸和肩腫骨部分都被汗濕透了。
這是嚴重減員的一個班剩下來的人。
他們從接連三天三夜的戰鬥中撤下來,到後方稍微休息一下。
士兵們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像石頭一樣,連笑一笑和說幾句下流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當樹林深處的路上響起了急速跑來的馬車聲音的時候,他們連頭都沒有回。
這是幾輛沒有彈簧的雙輪輕便馬車,向上颠動着急駛過來,給包紮所送來了傷員,把這些木走運的人的骨頭架子差不多都颠散了,五髒六腑都要翻個個兒。
包紮所隻能作些簡單處理,很快打上繃帶,有些特别緊急的也隻能作些簡單的手術。
這些傷員都是半小時以前炮火稍停的時候,從塹壕前面的開闊地上運下來的,數量多得吓人,其中半數以上昏迷不醒。
把他們運到辦公室門廊前的時候,衛生員帶着擔架從屋子裡出來開始卸車。
一個護士用一隻手從下邊撩開帳篷的底邊兒,向外觀望。
現在不是她值班,閑着沒事。
帳篷後面的樹林裡有兩個人在大聲争吵。
蒼翠高大的樹木用很響的回聲把争吵的餘音傳播開來,不過具體的話卻聽不清。
傷員運到的時候,争吵的兩個人從樹林裡來到路上,朝辦公室走去。
那個怒沖沖的年輕軍官朝醫療分遣隊的醫生不住地叫嚷,一定要從他那裡打聽到原先駐紮在樹林裡的炮兵辎重隊轉移到哪裡去了。
醫生什麼也不知道,因為這和他毫無關系。
醫生請那位軍官等一等,不要喊叫,傷員已經運到了,他有事情要做。
可是軍官仍舊不肯罷休,把紅十字會、炮兵機關和世界上的一切都大罵一通。
日瓦龍來到醫生跟前,兩個人寒暄過後,就沿台階進入林務所。
那個軍官帶點動靶人的口音繼續在罵,一邊解下拴在樹上的馬,跳上馬背往樹林深處跑去了。
那個護士一直在看着。
突然,她的臉吓得變了樣子。
“你們要幹什麼?是不是發瘋了?”她朝兩個不用人扶、自己走在擔架中間往包紮所去的輕傷員喊着,一面從帳篷裡跑出來,直奔路上追了過去。
擔架上擡着一個傷勢特别吓人、血肉模糊的不幸者。
一塊炸開的炮彈殼碎片把他的臉炸得不成樣子,嘴唇、舌頭成了一團血醬,可是人還沒死,那塊彈片牢牢地卡在削掉了面頰的那個部位的颌骨縫裡。
這個重傷員發出輕微的、斷續的呻吟,完全不像是人的聲音,聽到的人都會覺得這是在請求盡快了結他,解除這不可想象的拖長的痛苦。
護土仿佛看出,旁邊走着的兩個輕傷員在這種呻吟聲的影響下,正準備徒手從這人的面頰上把那塊可怕的鐵片拔下來。
“你們要幹什麼,難道能這樣?這得外科醫生來做,要用專門器械。
但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個必要。
” 戈爾東在心裡說:“上帝啊,上帝,請把他召去吧,可别讓我懷疑你的存在!” 眨眼之間,就在上台階的時候,這個血肉模糊的人喊叫了一聲,全身一抖,就斷了氣。
死去的這個五官殘缺木全的人是預備役的士兵吉馬澤特金,在樹林裡吵嚷的那位軍官是他的兒子加利烏林少尉,護土就是拉拉,戈爾東和日瓦戈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他們都同在一個地方,彼此就在近旁,可是互相都沒有認出來,其他人更是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當中有些事永遠無法确定,有些事隻有等下一次機會,等另一次萍水相逢,才會知道。
這一帶奇迹般地還保存下來幾個村莊。
在這一片毀滅的海洋之中,它們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劫後餘生的小島。
傍晚,戈爾東和日瓦戈回到住的地方去。
太陽已經落山了。
在他們路過的一個村子裡,一個年輕的哥薩克在周圍人的哄笑聲中,把一枚五戈比的銅币抛起來,強迫一位穿長袍的白胡子猶太老人用手去接。
老人總是落空,銅币每次都擦着他那雙可憐地叉開的手掉到泥地上。
他一彎腰去撿銅币,哥薩克就打他的屁股,圍着的人從兩邊扶着他,笑得哼哼喲喲地直喘氣。
這是最讓大家開心的地方。
雖然暫時還看不出有什麼惡意,可是誰也不能擔保這樣下去不會變得更嚴重。
這人的老伴兒從對面的小屋子裡跑到路上,叫喊着向他伸出雙手,可是因為害怕,又躲了起來。
兩個小女孩哭着從屋子裡看着窗外的祖父。
趕車的士兵覺得這很好笑,就讓馬一步步慢慢地步,好讓車上的老爺們開開心。
可是日瓦戈把那個哥薩克叫到跟前來,罵了幾句,讓他停止這個惡作劇。
“是的,老爺。
”那人很順從地回答說,“我們不懂事,隻是為了開開玩笑。
” 後來,一路上戈爾東和日瓦戈都沉默着沒有講話。
“這真可怕。
”看到了他們住的那個村子的時候,尤裡·安德烈耶維奇開了口。
“你大概想象不到,在這次戰争裡猶太居民遭到什麼樣的苦難。
打仗的地方正好是在指定的猶太人居住區。
除了受罪、交納種種苛捐雜稅和傾家蕩産以外,還得應付許多不合理的攤派,忍受侮辱和責難,說他們缺乏足夠的愛國心。
要是在敵人那邊可以享受一切權利,在我們這邊受迫害,他們的愛國心又能從哪兒産生呢?歸根結底,就是對他們懷着強烈的憎恨心理。
他們貧困、吝啬、軟弱和不會抵抗,這本來是應該同情和體諒的,反而讓人生氣。
真弄不明白,這裡邊似乎有點兒宿命的味道。
” 對他的這番議論,戈爾東什麼也沒說。
他們又是各自躺在那扇狹長的窗子的兩頭。
已經是夜裡了,兩個人還在談話。
日瓦戈向戈爾東講他如何在前線看到了沙皇。
他說得有聲有色。
那是他在前線度過的第一個春天。
他被派去的那個部隊的司令部設在喀爾巴籲山的一個盆地裡。
部隊的任務是封鎖從匈牙利方面通往盆地的人口。
盆地底部是個火車站。
日瓦戈給戈爾東描述當地的地形,那些長滿了粗壯的楓樹、松樹的高山頂端鑲着朵朵白雲,森林中隐現的灰色闆岩和石墨岩峭壁像是濃密的毛皮當中磨出的秃疤。
那是天還沒有亮的四月裡的一個清晨,潮濕而又灰蒙蒙的,就像那岩石一樣;四周讓高山圍着,所以一切都顯得是凝滞不動的,非常悶熱。
地上蒸發的水汽籠罩了盆地,不斷形成一股股氣流向上升騰,中間還夾雜着從車站來的火車頭的煙氣,濕淋淋的草地是灰色的,山也是灰色的,襯托着蒼黑的森林和片片烏雲。
這些天,沙皇正在巡視加利奇亞地區。
突然有通知說,他要到由他擔任名譽長官的駐守在這裡的部隊來。
他随時都可能抵達。
站台上布置了歡迎的儀仗隊。
人們疲乏地等候了一兩個小時。
然後,接連通過了兩列豪華的火車。
又過了一會兒,沙皇的專車開到了。
在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爵的陪同下,陛下檢閱了這支由近衛軍組成的精銳部隊。
他那嗓音不高的每一句問候的話,仿佛是搖蕩着一桶桶的水一樣,激起了一陣陣雷鳴般的歡呼。
帶着腼腆笑容的沙皇,給人的印象似乎要比紙币和勳章上的肖像顯得蒼老和沒有精神。
他面容倦怠,略有點浮腫。
他不時像帶點兒歉意似的側過頭來看一看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不知道在這種場合要求他作出什麼表示。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畢恭畢敬地彎身湊到他的耳旁,用不着說話,隻是通過眉頭或肩部的動作就讓他擺脫了窘迫。
在這個灰蒙蒙的濕熱的山區的清晨,讓人感到沙皇也很可憐,而且一想到那種怯生生的矜持和拘謹可能就是這位統治者的本來面目,決定生殺予奪的就是這種軟弱性格,簡直使人不寒而栗。
“他本應當講些這類的話,比如說:‘我,我的劍和我的人民…… ’就像威廉皇帝那樣,總之是這方面的話。
不過一定要提一提人民,這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你要知道,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