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可免的事已臻成熟-1
關燈
小
中
大
拉拉恢複健康以後,搬到科洛格裡沃夫極力稱贊的新住處。
地點就在斯摩棱斯克商場附近。
這套住房在一幢古老的兩層石砌房子的樓上。
樓下是商店的棧房。
這裡住着運貨馬車的車夫。
院子是小鵝卵石鋪的地,上邊總有一層散落的燕麥和亂扔的稻草。
許多鴿子在院子裡到處走,發出咕咕的叫聲。
它們成群地撲響着翅膀從地上飛起來,高度不超過拉拉的窗戶,有時還會看到一群大老鼠沿着院子裡石砌的水溝跑過去。
帕沙非常痛苦。
拉拉病重的時候,人家不讓他到她跟前去。
他該怎麼想呢?照帕沙的理解,拉拉要殺的那個人對她是無所謂的,可是後來又處在她謀殺未遂的那個人的庇護之下。
而且這一切就發生在聖誕之夜他和她在燭光下那次具有紀念意義的談話之後!如果不是那個人,拉拉準會被逮捕并受到審判。
他使她擺脫了危在旦夕的懲罰。
因為他,拉拉才能留在師範專修班裡,絲毫沒有受到傷害。
帕沙既苦惱又困惑不解。
拉拉病情好轉後,把帕沙叫來,對他說: “我不是好女人。
你還不了解我,以後有機會再跟你細說。
我難于開口,你看,眼淚讓我端不過氣來。
你把我丢開,忘掉我吧,我配不上你。
” 然後便是一幕比一幕更令人心碎的場面。
那時拉拉還住在阿爾巴特街,所以沃伊特科夫斯卡妞一看到滿面淚痕的帕沙,就急忙從走廊回到自己住的房間,倒在沙發上哈哈大笑,笑得肚子發疼,同時嘴裡不住地說:“哎喲,受不了,我可受不了!這可真是…哈、哈、哈!真是個勇士!哈、哈、哈!” 為了讓帕沙從斬不斷的柔情當中解脫出來,徹底結束痛苦的折磨,拉拉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帕沙的愛情,說是并不愛他,但是說的時候又哭得那樣傷心,讓人無法相信。
帕沙懷疑她所有不可饒恕的罪行,不相信她的每一句話,打算詛咒并憎恨她,但依然發狂地愛看她,對她的每~個念頭、對她喝水用的林子和她睡覺的枕頭都感到嫉妒。
為了不緻發瘋,必須迅速地采取果斷行動。
他們決定不再拖延,考試結束以前就結婚。
本來準備在複活節後的第一周舉行婚禮,但由于拉拉的要求又延期了。
三一節後的第一天,也就是聖靈降臨節,他們舉行了婚禮,那時他們已經确切地知道他們可以順利結業了。
婚事是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切普爾柯替他們辦的。
她是和拉拉同班畢業的同學杜霞·切普爾柯的母親。
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是個頗有姿色的女人,胸脯高高地聳起,嗓音很低,會唱歌,對什麼事都喜歡添枝加葉。
真實的事和迷信的傳說,隻要她一聽到,便要添油加醋,把自己想象的東西添加進去。
城裡熱得怕人。
當把拉拉送上“婚禮的聖壇”的時候,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面給她做臨行前的打扮,一面用茨岡歌手潘甯娜那樣的低音哼着曲子。
教堂的級金圓頂和遊藝場各處新鋪的沙土,顯出耀眼的金黃顔色。
三~節前夕砍過的白禅樹,枝葉上蒙了一層塵土,無精打采地垂挂在教堂的牆頭,像被燒焦了似的卷成圓筒。
炎熱使人感到呼吸困難,陽光刺激得眼睛發花。
四周仿佛有成幹對的人舉行婚禮,因為所有的姑娘都卷了頭發,穿上鮮豔的衣服,年輕的後生們為了過節也都往頭發上擦了油,穿着筆挺的黑西服。
人們的情緒是激動的,大家都覺得很熱。
拉拉另一個女友的母親拉果金娜,在拉拉踏上通往聖壇的紅地氈的時候,朝她腳下撤了一把銀币,祝她日後生活富足;為了同一個目的,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告訴拉拉,當她戴上婚禮冠的時候,千萬不要伸出裸露的手臂畫十字,而要用一角技紗或者袖口的花邊把手遮住一半,跟着又告訴拉拉應該把蠟燭舉得高高的,日後可以當家做主。
但為了帕沙的幸福,拉拉甯願犧牲自己的前程,于是她盡量把蠟燭放得很低,不過還是沒有用,因為不管她怎麼想辦法,她的蠟燭總比帕沙的高。
從教堂裡直接回到由安季波夫一家人重新布置好的那間畫室舉行酒宴。
客人們不斷地喊:“苦啊,喝不下去。
”另一邊的人就大聲應和着:“給點兒甜的。
”于是這一對年輕人便含羞帶笑地接吻。
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為他們唱了喜歌《葡萄》,把當中的疊句“上帝賜給你們愛情和忠告”重複了兩次,又唱了一首《松開你的發辮,散開你那淡褐色的秀發》。
人們散去之後,隻剩下了他們兩個,帕沙在這突然來臨的寂靜中感到不知所措。
院子裡正對着拉拉的窗戶的柱子上亮着一盞燈。
不管她怎麼拉窗簾,仿佛一塊劈得很薄的闆子似的一線亮光還是從兩扇窗簾的夾縫當中照了進來,宛如一個人在偷看他們。
帕沙奇怪地發現,他的心思都在這盞燈上,甚至比想自己、想拉拉、想對拉拉的愛還多。
在這永恒之夜,被同學們叫作“斯捷潘妮達”和“紅顔女郎”的不久前的大學生安季波夫,既登上了幸福的頂峰,也沉入了絕望的深淵。
他那疑團叢生的猜忌和拉拉的坦率承認相互交替。
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随着拉拉一次又一次的回答,他的心一次比一次更往下沉,仿佛跌入萬丈深淵。
他那遍體鱗傷的想像力已經跟不上她所吐露的新情況了. 他們一直談到天明。
在安季波夫的一生當中,沒有比這一夜的變化更驚人、更突然的了。
清早起來,他已經全然變了一個人,自己幾乎都奇怪為什麼人們還像過去那樣稱呼他。
十天以後,朋友們還是在這間屋子裡為他們送行。
帕沙和拉拉都以優異的成績畢了業,接到了到烏拉爾同~個械市工作的聘書。
明天一早他們即将起程。
大家照例喝酒,唱歌,高聲談笑,不過這次清一色的都是年輕人,沒有上年紀的。
在那道把作為寝室的一角并把客人同整個畫室隔開的間壁後面,放着拉拉裝東西的一大一小兩個網籃、一隻皮箱和一個盛食具的木箱。
屋角的地上還放着幾隻口袋,行李不少,有一部分第二天早晨作為慢件托運。
所有東西差不多都收拾妥當,但還沒有完全裝完。
皮箱和木箱的蓋子敞開着,裡面還沒有裝滿。
隔一會兒,拉拉就又想起一件什麼東西,于是把它拿到間壁後面放到籃子裡,再把上邊擺平整。
拉拉到專修班去取出生證和其他證件的時候,帕沙在家招待客人。
院子的守門人陪她一起回來,帶了一張包裝用的銀皮席和一大卷第二天捆東西用的結實的粗繩。
拉拉打發走了守門人,在客人面前轉了一圈,同這個握手寒暄,同那個互相親吻,然後便到間壁的那邊去換衣服。
她換好服裝出來的時候,大家拍手叫好,随後都入了座,像幾天前在婚禮上那樣的喧鬧開始了。
活躍的人忙着給鄰座斟伏特加酒,無數隻舉着叉子的手伸到桌子當中去拿面包和盛冷熱菜肴的盤子。
大家紛紛祝酒,發出滿意的嚷嚷聲,争先恐後地說俏皮話。
有的人很快就醉了。
“可真把我累死了。
”和丈夫挨着坐在一起的拉拉說,“你要辦的事都辦完了嗎?” “辦完了。
” “不管怎麼累,我覺得精神很好。
我感到幸福。
你呢?” “我也一樣。
我也覺得很好。
說起來,一兩句話說不完。
” 科馬羅夫斯基例外地被允許參加這群年輕人的晚會。
快結束的時候,他想說這對年輕朋友走後自己會感到孤苦伶什,在他眼中莫斯科就會變成撒哈拉沙漠,可是心裡一陣發酸,便咽起來,不得木重新開始被激動所打斷的話。
他請求安季波夫夫婦允許他給他fi]寫信,允許他到他們尤裡亞金的新居去拜訪他們,如果他忍受木了分離的痛苦的話。
“那倒大可不必。
”拉拉若無其事地高聲回答,“什麼通信啊,撒哈拉沙漠啦,這些話都用不着說。
至于到那個地方去,您幹脆連想也别想。
沒有我們,上帝也會保佑您日子過得一樣好,況且我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帕沙,你說是不是?您運氣好,一定能找到代替我們的新朋友。
” 拉拉仿佛完全忘了正在和誰談話和談的什麼話,似乎又想起了一件事,急忙站起身來到間壁那邊的廚房裡去了。
她在那兒拆開絞肉機,把
地點就在斯摩棱斯克商場附近。
這套住房在一幢古老的兩層石砌房子的樓上。
樓下是商店的棧房。
這裡住着運貨馬車的車夫。
院子是小鵝卵石鋪的地,上邊總有一層散落的燕麥和亂扔的稻草。
許多鴿子在院子裡到處走,發出咕咕的叫聲。
它們成群地撲響着翅膀從地上飛起來,高度不超過拉拉的窗戶,有時還會看到一群大老鼠沿着院子裡石砌的水溝跑過去。
帕沙非常痛苦。
拉拉病重的時候,人家不讓他到她跟前去。
他該怎麼想呢?照帕沙的理解,拉拉要殺的那個人對她是無所謂的,可是後來又處在她謀殺未遂的那個人的庇護之下。
而且這一切就發生在聖誕之夜他和她在燭光下那次具有紀念意義的談話之後!如果不是那個人,拉拉準會被逮捕并受到審判。
他使她擺脫了危在旦夕的懲罰。
因為他,拉拉才能留在師範專修班裡,絲毫沒有受到傷害。
帕沙既苦惱又困惑不解。
拉拉病情好轉後,把帕沙叫來,對他說: “我不是好女人。
你還不了解我,以後有機會再跟你細說。
我難于開口,你看,眼淚讓我端不過氣來。
你把我丢開,忘掉我吧,我配不上你。
” 然後便是一幕比一幕更令人心碎的場面。
那時拉拉還住在阿爾巴特街,所以沃伊特科夫斯卡妞一看到滿面淚痕的帕沙,就急忙從走廊回到自己住的房間,倒在沙發上哈哈大笑,笑得肚子發疼,同時嘴裡不住地說:“哎喲,受不了,我可受不了!這可真是…哈、哈、哈!真是個勇士!哈、哈、哈!” 為了讓帕沙從斬不斷的柔情當中解脫出來,徹底結束痛苦的折磨,拉拉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帕沙的愛情,說是并不愛他,但是說的時候又哭得那樣傷心,讓人無法相信。
帕沙懷疑她所有不可饒恕的罪行,不相信她的每一句話,打算詛咒并憎恨她,但依然發狂地愛看她,對她的每~個念頭、對她喝水用的林子和她睡覺的枕頭都感到嫉妒。
為了不緻發瘋,必須迅速地采取果斷行動。
他們決定不再拖延,考試結束以前就結婚。
本來準備在複活節後的第一周舉行婚禮,但由于拉拉的要求又延期了。
三一節後的第一天,也就是聖靈降臨節,他們舉行了婚禮,那時他們已經确切地知道他們可以順利結業了。
婚事是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切普爾柯替他們辦的。
她是和拉拉同班畢業的同學杜霞·切普爾柯的母親。
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是個頗有姿色的女人,胸脯高高地聳起,嗓音很低,會唱歌,對什麼事都喜歡添枝加葉。
真實的事和迷信的傳說,隻要她一聽到,便要添油加醋,把自己想象的東西添加進去。
城裡熱得怕人。
當把拉拉送上“婚禮的聖壇”的時候,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面給她做臨行前的打扮,一面用茨岡歌手潘甯娜那樣的低音哼着曲子。
教堂的級金圓頂和遊藝場各處新鋪的沙土,顯出耀眼的金黃顔色。
三~節前夕砍過的白禅樹,枝葉上蒙了一層塵土,無精打采地垂挂在教堂的牆頭,像被燒焦了似的卷成圓筒。
炎熱使人感到呼吸困難,陽光刺激得眼睛發花。
四周仿佛有成幹對的人舉行婚禮,因為所有的姑娘都卷了頭發,穿上鮮豔的衣服,年輕的後生們為了過節也都往頭發上擦了油,穿着筆挺的黑西服。
人們的情緒是激動的,大家都覺得很熱。
拉拉另一個女友的母親拉果金娜,在拉拉踏上通往聖壇的紅地氈的時候,朝她腳下撤了一把銀币,祝她日後生活富足;為了同一個目的,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告訴拉拉,當她戴上婚禮冠的時候,千萬不要伸出裸露的手臂畫十字,而要用一角技紗或者袖口的花邊把手遮住一半,跟着又告訴拉拉應該把蠟燭舉得高高的,日後可以當家做主。
但為了帕沙的幸福,拉拉甯願犧牲自己的前程,于是她盡量把蠟燭放得很低,不過還是沒有用,因為不管她怎麼想辦法,她的蠟燭總比帕沙的高。
從教堂裡直接回到由安季波夫一家人重新布置好的那間畫室舉行酒宴。
客人們不斷地喊:“苦啊,喝不下去。
”另一邊的人就大聲應和着:“給點兒甜的。
”于是這一對年輕人便含羞帶笑地接吻。
柳德米拉·卡皮托諾夫娜為他們唱了喜歌《葡萄》,把當中的疊句“上帝賜給你們愛情和忠告”重複了兩次,又唱了一首《松開你的發辮,散開你那淡褐色的秀發》。
人們散去之後,隻剩下了他們兩個,帕沙在這突然來臨的寂靜中感到不知所措。
院子裡正對着拉拉的窗戶的柱子上亮着一盞燈。
不管她怎麼拉窗簾,仿佛一塊劈得很薄的闆子似的一線亮光還是從兩扇窗簾的夾縫當中照了進來,宛如一個人在偷看他們。
帕沙奇怪地發現,他的心思都在這盞燈上,甚至比想自己、想拉拉、想對拉拉的愛還多。
在這永恒之夜,被同學們叫作“斯捷潘妮達”和“紅顔女郎”的不久前的大學生安季波夫,既登上了幸福的頂峰,也沉入了絕望的深淵。
他那疑團叢生的猜忌和拉拉的坦率承認相互交替。
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随着拉拉一次又一次的回答,他的心一次比一次更往下沉,仿佛跌入萬丈深淵。
他那遍體鱗傷的想像力已經跟不上她所吐露的新情況了. 他們一直談到天明。
在安季波夫的一生當中,沒有比這一夜的變化更驚人、更突然的了。
清早起來,他已經全然變了一個人,自己幾乎都奇怪為什麼人們還像過去那樣稱呼他。
十天以後,朋友們還是在這間屋子裡為他們送行。
帕沙和拉拉都以優異的成績畢了業,接到了到烏拉爾同~個械市工作的聘書。
明天一早他們即将起程。
大家照例喝酒,唱歌,高聲談笑,不過這次清一色的都是年輕人,沒有上年紀的。
在那道把作為寝室的一角并把客人同整個畫室隔開的間壁後面,放着拉拉裝東西的一大一小兩個網籃、一隻皮箱和一個盛食具的木箱。
屋角的地上還放着幾隻口袋,行李不少,有一部分第二天早晨作為慢件托運。
所有東西差不多都收拾妥當,但還沒有完全裝完。
皮箱和木箱的蓋子敞開着,裡面還沒有裝滿。
隔一會兒,拉拉就又想起一件什麼東西,于是把它拿到間壁後面放到籃子裡,再把上邊擺平整。
拉拉到專修班去取出生證和其他證件的時候,帕沙在家招待客人。
院子的守門人陪她一起回來,帶了一張包裝用的銀皮席和一大卷第二天捆東西用的結實的粗繩。
拉拉打發走了守門人,在客人面前轉了一圈,同這個握手寒暄,同那個互相親吻,然後便到間壁的那邊去換衣服。
她換好服裝出來的時候,大家拍手叫好,随後都入了座,像幾天前在婚禮上那樣的喧鬧開始了。
活躍的人忙着給鄰座斟伏特加酒,無數隻舉着叉子的手伸到桌子當中去拿面包和盛冷熱菜肴的盤子。
大家紛紛祝酒,發出滿意的嚷嚷聲,争先恐後地說俏皮話。
有的人很快就醉了。
“可真把我累死了。
”和丈夫挨着坐在一起的拉拉說,“你要辦的事都辦完了嗎?” “辦完了。
” “不管怎麼累,我覺得精神很好。
我感到幸福。
你呢?” “我也一樣。
我也覺得很好。
說起來,一兩句話說不完。
” 科馬羅夫斯基例外地被允許參加這群年輕人的晚會。
快結束的時候,他想說這對年輕朋友走後自己會感到孤苦伶什,在他眼中莫斯科就會變成撒哈拉沙漠,可是心裡一陣發酸,便咽起來,不得木重新開始被激動所打斷的話。
他請求安季波夫夫婦允許他給他fi]寫信,允許他到他們尤裡亞金的新居去拜訪他們,如果他忍受木了分離的痛苦的話。
“那倒大可不必。
”拉拉若無其事地高聲回答,“什麼通信啊,撒哈拉沙漠啦,這些話都用不着說。
至于到那個地方去,您幹脆連想也别想。
沒有我們,上帝也會保佑您日子過得一樣好,況且我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帕沙,你說是不是?您運氣好,一定能找到代替我們的新朋友。
” 拉拉仿佛完全忘了正在和誰談話和談的什麼話,似乎又想起了一件事,急忙站起身來到間壁那邊的廚房裡去了。
她在那兒拆開絞肉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