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5
關燈
小
中
大
來的時候已累得筋疲力盡了。
她心緒不大好,變得神經過敏,這是先前所沒有的。
這個特點使她變得心胸狹窄,而她的性格一向是開朗而不拘小節的。
科洛格裡沃夫夫婦不放她走。
她在他們這裡仍然受到先前那樣的關懷。
但自從莉帕自立以後,拉拉便認為自己在這個家庭裡是多餘的人了。
她謝絕了薪水,他們卻硬要她收下。
她很需要錢用,但寄居在人家又領一份幹薪是難為情的,實際上也是辦不到的。
拉拉感到自己的處境虛僞而難堪。
她覺得别人把她當成累贅,隻不過木表露出來而已。
她很想随便跑到什麼地方去,能擺脫自己目前的處境和科洛格裡沃夫一家就行,但依照她的處世原則,離開之前必須還清借債,不過目前又沒有地方能籌到那筆款項。
她覺得自己成了羅佳愚蠢的過失——輸掉大家的錢的人質了,并由于無能為力的憤慨而坐立不安。
她總感到受輕視的征兆。
如果科洛格裡沃夫家裡的熟人對她過分關切的話,那就意味着他們把她當成唯命是從的“女學生”和容易弄到手的女人。
要是人家不去打擾她,那又證明把她當成微不足道的人,無人理睬。
一陣陣的憂郁情緒并沒有妨礙拉拉同許多到社普梁卡做客的人一起娛樂。
她遊泳,蕩舟,參加夜晚在河對岸的野餐,同大家一起放煙火和跳舞。
她參加戲劇愛好者的演出,特别熱衷于短統毛瑟槍的射擊比賽,并認為最好用的還是羅佳的那把輕巧的左輪手槍。
她用這支槍射擊幾乎彈無虛發,以緻開玩笑地惋惜因為自己是個女人所以不能挑起決鬥。
然而拉拉越是玩得開心,心裡越是感到難過。
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需要什麼。
回到城裡以後,這種感覺變得更加強烈。
在拉拉的郁悶不樂當中又摻雜了同帕沙的小小争執(拉拉避免和他發生劇烈争吵,因為把他看成是自己最後的倚靠)。
最近帕沙有點自以為是,言談話語之間所表現出的那種教訓人的口吻,讓拉拉覺得又可笑又可氣。
帕沙、莉帕、科洛格裡沃夫夫婦和那筆錢——所有這一切都在她腦海裡翻騰。
生活使她厭倦。
她幾乎要發瘋了。
她渴望抛開一切熟悉的和體驗過的,另外建立一種新的東西。
在這種心請下,她終于在一九—一年的聖誕節作出了一項緻命的決定。
她決心立刻離開科洛格裡沃夫家,自己去過獨立而孤單的生活,所需要的錢向科馬羅夫斯基去要。
拉拉認為經過了已經發生的事以及随後她所争得的幾年的自由,他應該拿出騎士的風度來幫助她,而且無需任何解釋,不附帶任何肮髒的條件。
十二月二十七日晚上,她抱着這個目的,到彼得羅夫大街去。
出門時她把羅佳的左輪手槍上好子彈,打開保險,放進手籠裡,準備一旦遭到拒絕、曲解或受到侮辱,就向維克托·伊波利托維奇開槍。
她異常驚慌地在充滿節日氣氛的街道上走着,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注意。
在她心裡已然響起謀算好的那一槍,至于瞄準的究竟是誰倒完全無所謂。
她能意識到的唯有這一聲槍聲,一路上都能聽到它。
這是射向科馬羅夫斯基、射向她自己、射向自己命運的一槍,同時也是射向杜普梁卡林間草地上那棵樹幹上刻着靶标的柞樹的一槍。
“别碰手籠。
”她對驚訝得哎呀一聲、伸手幫她脫衣服的埃瑪·埃内斯托夫娜說。
維克托·伊波利托維奇不在家,但埃瑪·埃内斯托夫娜仍然勸拉拉脫掉皮大衣,到屋裡去。
“不行,我還有急事呢。
他在哪兒?” 埃瑪·埃内斯托夫娜告訴拉拉,他參加聖誕節晚會去了。
拉拉手裡拿着記下地址的紙條,從那道陰森森的、讓她清楚地想起一切的、窗上刻着彩色家徽的樓梯跑下來,立刻奔向位于面粉鎮的斯文季茨基家。
直到現在,她第二次來到戶外,才仔細朝四外看了看。
現在是冬天。
這裡是城市。
已經到了晚上。
天氣冷得要命,路面覆蓋着一層厚厚的黑色的冰,仿佛碎碑酒瓶的瓶底。
天冷得連呼吸都很困難。
彌漫着灰霜的空氣,就像拉拉圍着的那條結了冰的毛圍巾那樣紮人,往嘴裡鑽,用濃密的鬃毛刺人的臉。
拉拉走在空蕩蕩的街上,心劇烈地跳動。
沿路的茶室和酒館從門裡往外冒着蒸氣。
從霧裡不斷顯出過路人的凍得像香腸一樣通紅的面孔,還有身上挂着冰淩的馬匹和毛茸茸的狗的嘴臉。
房屋的窗子被厚厚的雪蒙住,仿佛刷了一道白灰;從不透明的窗玻璃後面閃現出聖誕樹色彩缤紛的反光和歡樂的人的影子,就像從屋裡映到幻燈前白幕布上、給街上人看的不清晰的圖像。
拉拉走到卡梅爾格爾斯基大街站住了。
“不能再瞞住他了,我受不了啦。
”她幾乎說出聲來,“上樓去把一切都告訴他。
”她鎮靜下來之後,想了想,推開很有氣派的沉重的門。
帕沙用舌頭頂起腮幫,對着鏡子刮臉,然後戴上硬領,使勁把彎曲的領鈎扣進漿硬的胸在扣環裡去,由于過分用勁兒,臉漲得通紅。
他正準備出去做客。
他是一個心地單純、缺乏社會經驗的人,因此拉拉沒敲門便進來,并且撞見他衣冠不整的樣子,弄得他不知所措。
但他立刻覺察到拉拉非常激動。
她兩腿發軟,進門的時候腿在裙子裡邁不開步,仿佛膛水似的。
“你怎麼啦?出了什麼事?”他驚慌地問道,迎着她跑過去。
“坐到我旁邊來。
就這樣坐下,不用穿上衣了。
我還有事,馬上就得走。
别碰我的手籠。
等一等。
你先轉過身去呆一會兒。
” 他照辦了。
拉拉穿的是一套英國式的服裝。
她脫掉上衣,把它挂到釘子上,再把羅佳的左輪手槍從手籠裡拿出來放進上衣口袋,然後重新坐在沙發上,說道: “現在可以看了。
點上蠟燭,把電燈關掉。
” 拉拉喜歡在燭光下面談話。
帕沙總為她準備着整包沒拆封的蠟燭。
他把蠟台上的蠟燭頭換上一支新的,放在窗台上點着。
沾着蠟油的火苗噼啪響了幾聲,向周圍迸出火星,然後像箭頭似的直立起來。
房間裡灑滿了柔和的燭光。
在窗玻璃上靠近蠟頭的地方,窗花慢慢融化出一個圓圈。
“帕圖利亞,你聽我說,”拉拉說,“我有件很為難的事,你得幫我擺脫出來。
你别害怕,也别問我,但要放棄咱們跟别人一樣的想法。
今後不能再無憂無慮了。
我永遠處于危險之中。
如果你愛我,不願看到我毀滅的話,那咱們就趕快結婚吧,不要再拖延了。
” “這是我一向盼望的,”他打斷了她的話,“你趕快走個日子,無論哪天我都樂意。
可你得跟我說清楚,你究竟出了什麼事,别用猜謎折磨我了。
” 但是拉拉岔開話題,巧妙地避開了正面回答。
他們又談了很久,但都是同拉拉的憂愁無關的話。
那年冬天,尤拉寫了一篇探讨視網膜首要組成部分的學位論文,準備參加大學的金獎章競賽。
盡管尤拉攻讀的是普通内科學,但他對眼睛了解的詳盡程度并不亞于未來的眼科醫生。
在這種對視覺生理學的愛好當中,可以看出尤拉天性的另外幾個側面:富有創造性的天資,對藝術形象的本質和邏輯思想的結構都有一定的見解。
東尼娜和尤拉坐了一輛出租雪橇到斯文季茨基家去參加聖誕晚會。
她心緒不大好,變得神經過敏,這是先前所沒有的。
這個特點使她變得心胸狹窄,而她的性格一向是開朗而不拘小節的。
科洛格裡沃夫夫婦不放她走。
她在他們這裡仍然受到先前那樣的關懷。
但自從莉帕自立以後,拉拉便認為自己在這個家庭裡是多餘的人了。
她謝絕了薪水,他們卻硬要她收下。
她很需要錢用,但寄居在人家又領一份幹薪是難為情的,實際上也是辦不到的。
拉拉感到自己的處境虛僞而難堪。
她覺得别人把她當成累贅,隻不過木表露出來而已。
她很想随便跑到什麼地方去,能擺脫自己目前的處境和科洛格裡沃夫一家就行,但依照她的處世原則,離開之前必須還清借債,不過目前又沒有地方能籌到那筆款項。
她覺得自己成了羅佳愚蠢的過失——輸掉大家的錢的人質了,并由于無能為力的憤慨而坐立不安。
她總感到受輕視的征兆。
如果科洛格裡沃夫家裡的熟人對她過分關切的話,那就意味着他們把她當成唯命是從的“女學生”和容易弄到手的女人。
要是人家不去打擾她,那又證明把她當成微不足道的人,無人理睬。
一陣陣的憂郁情緒并沒有妨礙拉拉同許多到社普梁卡做客的人一起娛樂。
她遊泳,蕩舟,參加夜晚在河對岸的野餐,同大家一起放煙火和跳舞。
她參加戲劇愛好者的演出,特别熱衷于短統毛瑟槍的射擊比賽,并認為最好用的還是羅佳的那把輕巧的左輪手槍。
她用這支槍射擊幾乎彈無虛發,以緻開玩笑地惋惜因為自己是個女人所以不能挑起決鬥。
然而拉拉越是玩得開心,心裡越是感到難過。
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需要什麼。
回到城裡以後,這種感覺變得更加強烈。
在拉拉的郁悶不樂當中又摻雜了同帕沙的小小争執(拉拉避免和他發生劇烈争吵,因為把他看成是自己最後的倚靠)。
最近帕沙有點自以為是,言談話語之間所表現出的那種教訓人的口吻,讓拉拉覺得又可笑又可氣。
帕沙、莉帕、科洛格裡沃夫夫婦和那筆錢——所有這一切都在她腦海裡翻騰。
生活使她厭倦。
她幾乎要發瘋了。
她渴望抛開一切熟悉的和體驗過的,另外建立一種新的東西。
在這種心請下,她終于在一九—一年的聖誕節作出了一項緻命的決定。
她決心立刻離開科洛格裡沃夫家,自己去過獨立而孤單的生活,所需要的錢向科馬羅夫斯基去要。
拉拉認為經過了已經發生的事以及随後她所争得的幾年的自由,他應該拿出騎士的風度來幫助她,而且無需任何解釋,不附帶任何肮髒的條件。
十二月二十七日晚上,她抱着這個目的,到彼得羅夫大街去。
出門時她把羅佳的左輪手槍上好子彈,打開保險,放進手籠裡,準備一旦遭到拒絕、曲解或受到侮辱,就向維克托·伊波利托維奇開槍。
她異常驚慌地在充滿節日氣氛的街道上走着,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注意。
在她心裡已然響起謀算好的那一槍,至于瞄準的究竟是誰倒完全無所謂。
她能意識到的唯有這一聲槍聲,一路上都能聽到它。
這是射向科馬羅夫斯基、射向她自己、射向自己命運的一槍,同時也是射向杜普梁卡林間草地上那棵樹幹上刻着靶标的柞樹的一槍。
“别碰手籠。
”她對驚訝得哎呀一聲、伸手幫她脫衣服的埃瑪·埃内斯托夫娜說。
維克托·伊波利托維奇不在家,但埃瑪·埃内斯托夫娜仍然勸拉拉脫掉皮大衣,到屋裡去。
“不行,我還有急事呢。
他在哪兒?” 埃瑪·埃内斯托夫娜告訴拉拉,他參加聖誕節晚會去了。
拉拉手裡拿着記下地址的紙條,從那道陰森森的、讓她清楚地想起一切的、窗上刻着彩色家徽的樓梯跑下來,立刻奔向位于面粉鎮的斯文季茨基家。
直到現在,她第二次來到戶外,才仔細朝四外看了看。
現在是冬天。
這裡是城市。
已經到了晚上。
天氣冷得要命,路面覆蓋着一層厚厚的黑色的冰,仿佛碎碑酒瓶的瓶底。
天冷得連呼吸都很困難。
彌漫着灰霜的空氣,就像拉拉圍着的那條結了冰的毛圍巾那樣紮人,往嘴裡鑽,用濃密的鬃毛刺人的臉。
拉拉走在空蕩蕩的街上,心劇烈地跳動。
沿路的茶室和酒館從門裡往外冒着蒸氣。
從霧裡不斷顯出過路人的凍得像香腸一樣通紅的面孔,還有身上挂着冰淩的馬匹和毛茸茸的狗的嘴臉。
房屋的窗子被厚厚的雪蒙住,仿佛刷了一道白灰;從不透明的窗玻璃後面閃現出聖誕樹色彩缤紛的反光和歡樂的人的影子,就像從屋裡映到幻燈前白幕布上、給街上人看的不清晰的圖像。
拉拉走到卡梅爾格爾斯基大街站住了。
“不能再瞞住他了,我受不了啦。
”她幾乎說出聲來,“上樓去把一切都告訴他。
”她鎮靜下來之後,想了想,推開很有氣派的沉重的門。
帕沙用舌頭頂起腮幫,對着鏡子刮臉,然後戴上硬領,使勁把彎曲的領鈎扣進漿硬的胸在扣環裡去,由于過分用勁兒,臉漲得通紅。
他正準備出去做客。
他是一個心地單純、缺乏社會經驗的人,因此拉拉沒敲門便進來,并且撞見他衣冠不整的樣子,弄得他不知所措。
但他立刻覺察到拉拉非常激動。
她兩腿發軟,進門的時候腿在裙子裡邁不開步,仿佛膛水似的。
“你怎麼啦?出了什麼事?”他驚慌地問道,迎着她跑過去。
“坐到我旁邊來。
就這樣坐下,不用穿上衣了。
我還有事,馬上就得走。
别碰我的手籠。
等一等。
你先轉過身去呆一會兒。
” 他照辦了。
拉拉穿的是一套英國式的服裝。
她脫掉上衣,把它挂到釘子上,再把羅佳的左輪手槍從手籠裡拿出來放進上衣口袋,然後重新坐在沙發上,說道: “現在可以看了。
點上蠟燭,把電燈關掉。
” 拉拉喜歡在燭光下面談話。
帕沙總為她準備着整包沒拆封的蠟燭。
他把蠟台上的蠟燭頭換上一支新的,放在窗台上點着。
沾着蠟油的火苗噼啪響了幾聲,向周圍迸出火星,然後像箭頭似的直立起來。
房間裡灑滿了柔和的燭光。
在窗玻璃上靠近蠟頭的地方,窗花慢慢融化出一個圓圈。
“帕圖利亞,你聽我說,”拉拉說,“我有件很為難的事,你得幫我擺脫出來。
你别害怕,也别問我,但要放棄咱們跟别人一樣的想法。
今後不能再無憂無慮了。
我永遠處于危險之中。
如果你愛我,不願看到我毀滅的話,那咱們就趕快結婚吧,不要再拖延了。
” “這是我一向盼望的,”他打斷了她的話,“你趕快走個日子,無論哪天我都樂意。
可你得跟我說清楚,你究竟出了什麼事,别用猜謎折磨我了。
” 但是拉拉岔開話題,巧妙地避開了正面回答。
他們又談了很久,但都是同拉拉的憂愁無關的話。
那年冬天,尤拉寫了一篇探讨視網膜首要組成部分的學位論文,準備參加大學的金獎章競賽。
盡管尤拉攻讀的是普通内科學,但他對眼睛了解的詳盡程度并不亞于未來的眼科醫生。
在這種對視覺生理學的愛好當中,可以看出尤拉天性的另外幾個側面:富有創造性的天資,對藝術形象的本質和邏輯思想的結構都有一定的見解。
東尼娜和尤拉坐了一輛出租雪橇到斯文季茨基家去參加聖誕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