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三十回 狄招讨三征羅浮

關燈
第三十回狄招讨三征羅浮 卻說漳州府治東南隅,有館曰“水雲館”。

    前臨浦水,面對梁山。

    滄洲繞其左,圓山峙其右。

    洵為一郡勝概。

    遊人雅土畢集于此。

    館前有亭曰“留-亭”。

    相傳景-間,漳州有虎患,早晚常出傷人,漳民苦之。

    晉江呂(王壽)來知漳州,頗有德政。

    因蹤迹虎所出入處,設-而死。

    漳民德之。

    後呂(王壽) 将去任,漳民挽留不能。

    呂(王壽)留-為别。

    後人因建此亭,以志遺愛。

    亭中遍植奇花異卉,開時,郡守邑令多來酌酒賞玩。

     時亭中有盆樹一株,高可三四尺,幹葉皆紫黑色,時小類石楠,質理細厚,無花,俗名鐵樹。

    凡事之難成者,譬之鐵樹開花,即此樹也。

    一日李繼業、馬遇陽等,偕齊僚佐文武遊至亭中,忽見此樹,花開四瓣,皆紫白色,狀如瑞香。

    嗅之有草氣,久而不凋。

    繼業大異之。

    有老吏進曰:“此花最難開者忽開,郡中定有佳兆。

    當為總鎮預賀。

    ”繼業謂馬遇陽曰:“其殿下得賢之征乎?”遇陽等然之。

    花間酌酒呼盧浮白,皆謂殿下此去必得奇才,以為良輔,共成王業。

     忽丹霞嶼守卒報入:“大洋内有隻海舟。

    舟中人雲:‘由占城國與趙殿下送親來此。

    ’李繼來等不知原委,亦不知作何接待。

    惟馬遇陽深明此事,遍告衆人曰:“此必殿下漂泊海外,時至占城國赤城堡所聘,棗陽人孟來-之姊也。

    來-之父名琪,理宗時,官防禦使。

    因見呂文煥将隐襄陽,-家遠徙,其父早卒。

    今來-送姊回國,萬裡之遙,與殿下完姻。

    真鐵樹開花之兆也。

    ”衆人齊聲稱賀。

    繼業大喜,下令滿城軍民人等皆張燈結彩,迎接貴人。

    長孺赴羅浮,漳州府事由葛天民代理。

    天民乃送冠诰至丹霞嶼,登舟與孟來-相見,各叙寒暄。

    天民備陳殿下由占城歸來,于虎丘得遇故人張懷亮,自龍會山以劉氏弟兄起兵,曆下撫州、建昌、南安等處,統禦八閩,又得邵武、汀州等郡,近得高、韓二将軍,薦一大将,殿下屈己聘賢,親身造廬,不日回歸,方請貴人入郡。

    殿下畢姻,目下且權在舟中安宿數日,大禮既成,香車始進。

    有蹇修令狐老先生,請同天民入城,與文武官僚一叙,時年已七十餘,天民甚是尊重。

     其子韬亦趨谒天民,略叙款曲,一同入城。

    李繼業率同文武,邀入賓館,獨馬遇陽以子婿禮參見,衆人始知來-與遇陽,本聯襟袂,李繼業與葛天民等,準備花燭,諸事停妥,惟候涪陵歸日,便是佳期。

     且說來-之姊名麗蓉,與母向氏,嫂令狐瓊華并瓊英等,在後艙中,曆盡海島,始達漳南,沿海探聽,未得音耗,被海風吹到漳州之南,至丹霞嶼泊舟,涪陵果在此處,篙工與舵師俱疑若有神助。

    瓊英此時同在舟中,日看嶼石:朝,色如丹;晚,色如霞。

    未免有情,不識意中人亦在漳州否,芳心脈脈,未敢明言。

    又見岸旁祗候官吏,逐日不斷,饋送問候,但是姊夫孟來-酬答,未審書柬中,馬氏弟兄亦曾具名否,左右思索,欲竊一觀。

    舟中耳目甚近,恐有不便,正在猶豫。

    麗蓉早喻其意,以言挑之,瓊英未答,心中總未能釋然。

    忽報,令狐威回至舟中,言趙涪陵公聘賢已歸。

    約定香車彩輿,來日入城,以寅賓館,安置孟夫人及瓊英等二姓家小。

    貴人即以來日合卺,早正母儀,共秉國政,孟來-亦諸事齊備,專候銮輿。

    卻說涪陵與燕超等一行人衆,回漳州,離城三十裡,有葛天民、李繼業、馬遇陽等,率文武官吏,俱身穿吉服,前來迎候。

    涪陵以為慶得燕超不勝之喜。

    燕超下馬,與諸人見禮問訊畢。

    俱各耳語,燕超聽罷,歡喜異常。

    涪陵怪之,縱馬入城,見家家結彩張燈,俱曰:“來日接貴人入城。

    ”惟涪陵以衛王祥興二年已卯十五歲由崖山逃遁海外,整十有一年,自起兵至今,又四易寒暑。

    納聘占城已恍惚若隔世事,忽忽忘之。

    入府見羅列許多油幢、寶扇、金裝、玉钿、香車、翠辇、珠帳、彩旗,并鸾箫、象管、鳳笙龍笛,無不畢具。

    始暗暗會意。

    衆文武參見已畢。

     燕超父子,再三緻謝。

    誓報殊遇于萬一。

    涪陵因未正名号,權将軍馬盡歸總制燕超讓諸衆将,并言高、韓二公,可托大事。

     涪陵曰:“國家之事,同負責任。

    不必辭謝。

    ”燕超方受命。

     随又力薦汝南範國昌,應令同參國政。

    涪陵問:“可方誰人?”燕超曰:“才略可方劉穆之。

    風節直逼高允。

    而學問建樹,當亦不減耶律楚材也。

    但其人系風流名士,行從定耳。

    ”涪陵愀然曰:“吾安能即得二賢士而用之?”燕超曰:“且令人四處物色,燕超亦不時探訪;一面将漳州之水雲館,改為招館,懸挂榜文,二人必将自至。

    ”涪陵大喜,從之。

    發付已畢。

    葛天民進曰:“殿下昔在占城,所聘孟貴人,令已送至漳南丹霞嶼泊舟,候殿下歸,成大禮。

    明日即是佳期,應用儀注禮物,臣等俱已預借。

    但迎接貴人鸾輿,或用武職,或用文官,請殿下傳令。

    ”涪陵曰:“此家事耳。

    且待國事稍聞,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