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

關燈
慣食銅鐵,以鐵錐錐之,鐵皆碎落,火不能燒,名曰“白豹”,惟羚羊角可以碎之。

    ”随行有佩此角者,慌忙取出,按其筋骨,照身劈之,可怪一時皮開骨折而死。

    衆皆大喜,方欲問訊。

    二馬不暇酬答,慌尋涪陵,已驚死在地。

    二馬大哭,手撫其心猶溫。

    内又一人曰:“壯士休慌,此受驚暈絕,不省人事,牙門緊閉,系涎潮壅塞耳,非真死也!”以大指掐涪陵人中,令人取水,以藥少許灌之,漸漸得蘇。

    衆人此時,有扛獸者,有引路者,有代負涪陵者,二馬随之至岸,近見有三隻大海鳅頭,一應帆樯舵靛,篙工舵師俱備,随将涪陵負入艙中卧定調養篙。

     問衆裡居,始知皆廣南交趾之鳥蜒戶也。

    鳥蜒戶者,交廣浮海采珠客也。

    二馬亦陳廣南香山人氏,衆皆大喜曰:“此島名黑獸島,乃大琉球國所屬,島中方廣二千餘裡,慣出白豹,故以名之。

    白豹之骨最強直,中實少髓,其齒尤堅,其皮可以悴濕,其腹内有鐵,可以鑄劍,切玉如泥,凡南荒海島山澤中,皆圖其形,所以祛邪,此獸有許多妙處。

    壯士若肯同舟航海,則三生有幸矣。

    ”二馬問:“将何往?”答雲:“赴真臘。

    ”時涪陵已可稍進飲食,遂安心與衆商議,同赴真臘國去訖。

     且說安豐路國鳳陽府壽春知縣,姓史名獻(白壽),原系史彌遠裔孫,與刺史賈智深二人表裡為奸,敲擊萬民之饑膚,咀嚼百姓之膏髓,莅任三載,恨不得壽陽一片地皮并刮人宦囊去,安撫廉得其實,欲奏免二人,二人情知上官惱怒,下民咒詛,思出一先發制人之計,史獻(白壽)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也當遺臭萬年。

    恒大司馬且為之,而況爾我乎!”賈智深曰:“智者觀時,達者審勢,奈無機會可乘耳。

    ”史獻(白壽)曰:“此處有紫金山,即漢淮南王宴賓客之八公山也,晉謝安以敗苻秦,周世宗大破南唐,皆在此處,累為得勝之地,先據此山,與壽陽相為犄角,直窺鳳陽,則安豐路皆在掌握中矣!”賈智深曰:“吾有契人秦錫帛,久蓄異志,未敢妄動,吾今以書招之,來時直獻壽春若何?”史獻(白壽)鼓掌大喜。

     賈智深遂暗遣心腹送書,直達江甯。

    秦錫帛自杭州逃歸,江甯府上下督捕甚急,錫帛已山窮水盡,當日得書,正合機會,令衆扮作大商富賈,載以巨艦,器械盡置艨艟底下,偷渡淮清河。

     以邢土龍、藍天蔚二人作前隊,出石梁;其兄秦開岐作後隊,出巢湖;自作中隊,直抵壽陽。

    守将梁果大怒,率兵拒戰,至二十裡外迎住,邢、藍二人遂與交鋒,不數合,大敗奔回,登城固守。

    自以壽陽城堅可恃,多備矢石,以防攻打。

    誰知賈史二人,已暗開城門,賊兵長驅直入。

    粱果大驚,棄城而走,往鳳陽投其兄粱毅而去了。

     秦錫帛不費寸尺之力,遂得壽陽,城中倉廪積儲,最為饒裕,分兵以邢、藍二将,并子秦楠、史獻(白壽)等屯紫金山。

     自與兄開岐、賈智深等緊守壽陽。

    不日又得褚點、龐奮、汪維彥諸将來歸。

    錫帛分布攻取就近臨淮、盱眙、天長等縣,皆有捷音,秦淮大震,——乎遂有立馬吳山之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