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古賦八首
關燈
小
中
大
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嚨聒兮區宇,骈阗乎阙外。
群臣醉德,揖讓而退。
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于天,耳下于泉。
飛聰馳明,無遠不察,考鬼神之奧,摧陰陽之荒。
下明诏,班舊章,振窮乏,散敖倉。
毀玉沉珠,卑宮頹牆。
使山澤無間,往來相望。
帝躬乎天田,後親于郊桑。
棄末反本,人和時康。
建翠華兮萋萋,鳴玉銮之鉠鉠。
遊乎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
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于鹑首之野,講武于骊山之旁。
封岱宗兮祀後土,掩栗陸而苞陶唐。
遂邀崆峒之禮,汾水之陽,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貴理國,其若夢華胥之故鄉。
于是元元澹然,不知所,若群雲從龍,衆水奔海,此真所謂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豈比夫秦趙吳楚,争高競奢,結阿房與叢台,建姑蘇及章華。
非享祀與嚴配,徒掩月而淩霞。
由此觀之,不足稱也。
蒙況瑤台之巨麗,複安可以語哉!敢揚國美,遂作辭曰: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
巃嵸鴻蒙,構瑰材兮。
偃蹇坱莽,邈崔嵬兮。
周流辟雍,岌靈台兮。
赫奕日,噴風雷。
宗祀肸蚃,王化弘恢。
鎮八荒,通九垓。
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征兮進賢才。
俨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大獵賦 并序 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
辭欲壯麗,義歸博遠。
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而相如子雲競誇辭賦,曆代以為文雄,莫敢诋讦。
臣謂語其略,竊或褊其用心。
《子虛》所言,楚國不過千裡,夢澤居其太半,而齊徒吞若八九,三農及禽獸無息肩之地,非諸侯禁淫述職之義也。
《上林》雲:左蒼梧,右西極。
考其實,地周袤才經數百。
《長楊》誇胡設網,為周阹,放糜鹿基中,以博攫充樂。
《羽獵》于靈台之囿,圍經百裡而開殿門。
當時以為窮壯極麗,迨今觀之,何龌龊之甚也!但王者以四海為家,萬姓為子,則天下之山林禽獸,豈與衆庶異之? 而臣以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平文論苑之小,竊為微臣之不取也。
今聖朝園池遐荒,殚窮六合,以孟冬十月大獵于秦,亦将曜威講武,掃天蕩野,豈淫荒侈靡,非三驅之意耶?臣白作頌,折中厥美。
其辭曰: 粵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襲氣母兮,粲五葉之葳蕤。
惟開元廓海宇而運鬥極兮,總六聖之光熙。
誕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華滋。
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參乎兩儀,括衆妙而為師。
明無幽而不燭兮,澤無遠而不施。
慕往昔之三驅兮,須生殺于四時。
若乃嚴冬慘切,寒氣凜冽,不周來風,玄冥掌雪。
木脫葉,草解節,土囊煙陰,火井冰閉。
是月也,天子處乎玄堂之中,餐八水兮休百工,考王制兮遵《國風》。
樂農人之閑隙兮,困校獵而講戎。
乃使神兵出于九阙,天仗羅于四野。
征水衡與林虞,辨土物之衆寡。
千騎飚掃,萬裡雷奔。
梢扶桑而拂火雲兮,刮月窟而搜塞門。
赫壯觀于今古,嶪搖蕩于乾坤。
此其大略也。
而内以中華為天心,外以窮發為海口。
豁咽喉以洞開,吞荒裔以盡取。
大章按步以來往,誇父振策而奔走。
足迹乎日月之所通,囊括乎陰陽之未有。
君王于是撞鴻鐘,發銮音,出鳳阙,開宸襟,駕玉辂之飛龍,曆神州之層岑。
遊五柞兮瞰三危,挾細柳兮過上林。
攢高牙以總總兮,駐華蓋之森森。
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
昆倉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
河漢為之卻流,川嶽為之生風。
羽旄揚兮九天绛,獵火燃兮千山紅。
乃召蚩尤之徒,聚長戟,羅廣澤,河雨師走風伯。
棱威耀乎雷霆,烜赫震于蠻貊。
陋梁都之體制,鄙靈囿之規格。
而南以衡霍作襟,北以岱常作祛。
夾東海而為塹兮,拖西冥而流渠。
麾九州之珍禽兮,回千群以坌入;聯八荒之奇獸兮,屯萬族而來居。
雲羅高張,天網密布。
罝罘綿原,峭格掩路。
蠛蠓過而猶礙,蟭螟飛而不度。
彼層霄與殊榛,罕翔鳥與伏兔。
從營合技,彌巒被崗。
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
虹旗電掣,卷長空之飛雪。
吳骖走練,宛馬蝶血。
萦衆山之聯綿,隔遠水之明滅。
使五丁摧峰,一夫拔木。
下整高頹,深平險谷。
擺椿栝,開林叢。
喤喤呷呷,盡奔突于場中。
而田強古冶之疇,烏獲中黃之黨,越峥嵘,獵莽倉。
喑呼哮阚,風旋電往。
脫文豹之皮,抵玄熊之掌。
批狻手猱,挾三挈兩。
既徒搏以角力,又揮鋒而争先。
行甝号以鹗睨兮,氣赫火而敵煙。
拳封貒,肘巨狿。
枭羊應叱以斃踣,猰貐亡精而墜巅。
或碎腦以折脊,或歕髓以飛涎。
窮遐荒,蕩林薮,扼土狛,殪天狗。
脫角犀項,探牙象口。
掃封狐于千裡,捩雄虺之九首。
咋騰蛇而仰吞
嚨聒兮區宇,骈阗乎阙外。
群臣醉德,揖讓而退。
而聖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于天,耳下于泉。
飛聰馳明,無遠不察,考鬼神之奧,摧陰陽之荒。
下明诏,班舊章,振窮乏,散敖倉。
毀玉沉珠,卑宮頹牆。
使山澤無間,往來相望。
帝躬乎天田,後親于郊桑。
棄末反本,人和時康。
建翠華兮萋萋,鳴玉銮之鉠鉠。
遊乎升平之圃,憩乎穆清之堂。
天欣欣兮瑞穰穰,巡陵于鹑首之野,講武于骊山之旁。
封岱宗兮祀後土,掩栗陸而苞陶唐。
遂邀崆峒之禮,汾水之陽,吸沆瀣之精,黜滋味而貴理國,其若夢華胥之故鄉。
于是元元澹然,不知所,若群雲從龍,衆水奔海,此真所謂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豈比夫秦趙吳楚,争高競奢,結阿房與叢台,建姑蘇及章華。
非享祀與嚴配,徒掩月而淩霞。
由此觀之,不足稱也。
蒙況瑤台之巨麗,複安可以語哉!敢揚國美,遂作辭曰: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
巃嵸鴻蒙,構瑰材兮。
偃蹇坱莽,邈崔嵬兮。
周流辟雍,岌靈台兮。
赫奕日,噴風雷。
宗祀肸蚃,王化弘恢。
鎮八荒,通九垓。
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征兮進賢才。
俨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 大獵賦 并序 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
辭欲壯麗,義歸博遠。
不然,何以光贊盛美,感天動神?而相如子雲競誇辭賦,曆代以為文雄,莫敢诋讦。
臣謂語其略,竊或褊其用心。
《子虛》所言,楚國不過千裡,夢澤居其太半,而齊徒吞若八九,三農及禽獸無息肩之地,非諸侯禁淫述職之義也。
《上林》雲:左蒼梧,右西極。
考其實,地周袤才經數百。
《長楊》誇胡設網,為周阹,放糜鹿基中,以博攫充樂。
《羽獵》于靈台之囿,圍經百裡而開殿門。
當時以為窮壯極麗,迨今觀之,何龌龊之甚也!但王者以四海為家,萬姓為子,則天下之山林禽獸,豈與衆庶異之? 而臣以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平文論苑之小,竊為微臣之不取也。
今聖朝園池遐荒,殚窮六合,以孟冬十月大獵于秦,亦将曜威講武,掃天蕩野,豈淫荒侈靡,非三驅之意耶?臣白作頌,折中厥美。
其辭曰: 粵若皇唐之契天地而襲氣母兮,粲五葉之葳蕤。
惟開元廓海宇而運鬥極兮,總六聖之光熙。
誕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華滋。
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參乎兩儀,括衆妙而為師。
明無幽而不燭兮,澤無遠而不施。
慕往昔之三驅兮,須生殺于四時。
若乃嚴冬慘切,寒氣凜冽,不周來風,玄冥掌雪。
木脫葉,草解節,土囊煙陰,火井冰閉。
是月也,天子處乎玄堂之中,餐八水兮休百工,考王制兮遵《國風》。
樂農人之閑隙兮,困校獵而講戎。
乃使神兵出于九阙,天仗羅于四野。
征水衡與林虞,辨土物之衆寡。
千騎飚掃,萬裡雷奔。
梢扶桑而拂火雲兮,刮月窟而搜塞門。
赫壯觀于今古,嶪搖蕩于乾坤。
此其大略也。
而内以中華為天心,外以窮發為海口。
豁咽喉以洞開,吞荒裔以盡取。
大章按步以來往,誇父振策而奔走。
足迹乎日月之所通,囊括乎陰陽之未有。
君王于是撞鴻鐘,發銮音,出鳳阙,開宸襟,駕玉辂之飛龍,曆神州之層岑。
遊五柞兮瞰三危,挾細柳兮過上林。
攢高牙以總總兮,駐華蓋之森森。
于是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
昆倉叱兮可倒,宇宙噫兮增雄。
河漢為之卻流,川嶽為之生風。
羽旄揚兮九天绛,獵火燃兮千山紅。
乃召蚩尤之徒,聚長戟,羅廣澤,河雨師走風伯。
棱威耀乎雷霆,烜赫震于蠻貊。
陋梁都之體制,鄙靈囿之規格。
而南以衡霍作襟,北以岱常作祛。
夾東海而為塹兮,拖西冥而流渠。
麾九州之珍禽兮,回千群以坌入;聯八荒之奇獸兮,屯萬族而來居。
雲羅高張,天網密布。
罝罘綿原,峭格掩路。
蠛蠓過而猶礙,蟭螟飛而不度。
彼層霄與殊榛,罕翔鳥與伏兔。
從營合技,彌巒被崗。
金戈森行,洗晴野之寒霜。
虹旗電掣,卷長空之飛雪。
吳骖走練,宛馬蝶血。
萦衆山之聯綿,隔遠水之明滅。
使五丁摧峰,一夫拔木。
下整高頹,深平險谷。
擺椿栝,開林叢。
喤喤呷呷,盡奔突于場中。
而田強古冶之疇,烏獲中黃之黨,越峥嵘,獵莽倉。
喑呼哮阚,風旋電往。
脫文豹之皮,抵玄熊之掌。
批狻手猱,挾三挈兩。
既徒搏以角力,又揮鋒而争先。
行甝号以鹗睨兮,氣赫火而敵煙。
拳封貒,肘巨狿。
枭羊應叱以斃踣,猰貐亡精而墜巅。
或碎腦以折脊,或歕髓以飛涎。
窮遐荒,蕩林薮,扼土狛,殪天狗。
脫角犀項,探牙象口。
掃封狐于千裡,捩雄虺之九首。
咋騰蛇而仰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