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歌詩六十一首

關燈
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

    千載仰雄名。

     ○ 過彭蠡湖 謝公入彭蠡,因此遊松門。

    餘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前賞迹可見,後來道空存。

    而欲繼風雅,豈唯清心魂。

     ○ 入彭蠡經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遊覽之志 謝公之彭蠡,因此遊松門。

    餘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将欲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後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裡昏。

    青桂隐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将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 廬江主人婦 孔雀東飛何處栖?廬江小吏仲卿妻。

    為客裁縫君自見,城烏獨宿夜空啼。

     ○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 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

    庾公愛秋月,乘興坐胡床。

    龍笛吟寒水,天河落曉霜。

    我心還不淺,懷古一作留客醉馀觞。

     ○ 望鹦鹉洲懷祢衡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祢衡。

    黃祖鬥筲人,殺之受惡名。

    吳江賦《鹦鹉》,落筆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鸷鹗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五嶽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 宿巫山下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裡長。

    桃花飛渌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 金陵白楊十字巷 白楊十字巷,北夾湖溝道。

    不見吳時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宮城盡傾倒。

    六帝馀古丘,樵蘇泣遺老。

     ○ 謝公亭蓋謝脁、範雲之所遊 謝公離别處,風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鳴秋。

    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

     ○ 紀南陵題五松山 聖達有去就,潛光愚其德。

    魚與龍同池,龍去魚不測。

    當時版築輩,豈知傅說情。

    一朝和一作雨殷人,光氣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極。

    銅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

    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

    時命或大缪,仲尼将一作其奈何?鸾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

    龜山蔽魯國,有斧且無柯。

    歸去來,歸去來!宵濟越洪波。

     ○ 夜泊牛渚懷古此地即謝尚聞袁寵詠史處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将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一作洞庭去,楓葉落紛紛。

     ○ 姑孰十詠·姑孰溪 愛此溪水閑,乘流興無極。

    漾楫怕鷗驚,垂竿待魚食。

    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

    何處浣紗人?紅顔未相識。

     ○ 姑孰十詠·丹陽湖 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

    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

    龜遊蓮葉上,鳥宿蘆花裡。

    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 姑孰十詠·謝公宅 青山日将暝,寂寞謝公宅。

    竹裡無人聲,池中虛月白。

    荒庭衰草遍,廢井蒼苔積。

    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

     ○ 姑孰十詠·陵歊台 曠望登古台,台高極人目。

    疊嶂列遠空,雜花間平陸。

    閑雲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覽碑上文,苔侵豈堪讀? ○ 姑孰十詠·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廢井曾未竭。

    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

    秋來桐暫落,春至桃還發。

    路遠人罕窺,誰能見清澈? ○ 姑孰十詠·慈姥竹 野竹攢石生,含仲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凋,貞心嘗自保。

     ○ 姑孰十詠·望夫山 颙望臨碧空,怨情感離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發。

    雲山萬重隔,音信千裡絕。

    春去秋複來,相思幾時歇? ○ 姑孰十詠·牛渚矶 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

    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

    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

    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

     ○ 姑孰十詠·靈墟山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煉九丹成,方随五雲去。

    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隐處。

    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 姑孰十詠·天門山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