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孤身擒火箭 淩空飛渡白衣人赤手戮兇頑 入境先尋青笠老
關燈
小
中
大
,閉門多年,不喜多事,此舉未必願意。
如往尋他,當在江西省内。
此去如能得到線索,切忌魯莽,隻能以禮為先,明言來意,專尋他的尊長,哪怕對方不舍此劍,也必割愛交還。
否則他們人多勢衆,無一庸手,就能将劍取回,事前也難免多生閑氣,豈不冤枉?誠心奉告,幸勿多疑等語。
未了還有兩行,上寫:“此去如遇一個手持鐵核桃,腰懸一技二尺來長青玉杖,白發紅顔,胸垂長髯的白衣矮胖老人,千萬留心,不可得罪。
”仿佛和尚臨走以前所添。
黑摩勒想起卞莫邪所救少女别時所說隐居小孤山漁村中的龔姓老人形貌,正與和尚未兩行所說老人相同,知非虛語;又看出廟中僧徒不是盜賊惡人,處境可憐,存心也頗和善,不由生出同情。
剛要燒去紙條,忽又發現後有地形草圖,忙即滅火收起。
想了想,尋到筆墨,在牆上明顯之處,寫出自己大鬧鐵花塢,出來遇到一人,得知殺賊奪劍的兩人乃西北路上有名飛賊,現往古廟投宿,跟蹤來此。
不料二人業已逃回甘肅,因疑廟中和尚與之同黨,怒火頭上,動起手來,将廟中僧徒全數打跑。
後來發現和尚實是好人,隻會一點尋常武功,出家已二十年,同了幾個徒弟在此苦修,不合冒失将他打跑,現知奪劍人無意之中來此投宿,與他無幹。
今夜便要起身跟蹤追趕,奪回寶劍,再尋三兇算賬。
為念廟中僧徒創業艱難,苦修不易,萬一膽小不敢回來,特地壁上留字,如有人回,隻管安居,不必在意等語。
寫完,鐵牛在外久候不耐,也試探着走了進來。
師徒見面,互一商量,算計兩少年必在鐵牛廟前起身之後,回到廟内與和尚見面,不久便自走去。
為時雖久,憑自己的腳程,也許能夠追上,便同起身,到了廟外。
天光已亮,隻是晨霧未消,朝陽還未升起。
晚色迷蒙中,登高四望,近處群山好似籠上幾層輕紗,稍遠一點便看不見山形;鐵花塢賊巢一面,昨夜野燒似早熄滅,不見一點煙痕,山容也在有無之間,一眼望出去,靜蕩蕩的,全不像是經過争殺之境。
鐵牛首先笑問道:“師父,昨夜大鬧鐵花塢,火攻賊巢,三兇想必憤怒非常。
後又來了一位發火星的異人,不知是誰?車三太爺和卞師伯又往賊巢擾鬧,聽說芙蓉坪還派有人來。
我們走時,又殺了兩個賊黨。
三兇吃此大虧,決不甘休。
為何這等清靜,不見賊黨追來,是何緣故?”黑摩勒聞言,暗忖:昨夜事情鬧大,仇恨已深,連廟中憎徒均料三兇必要趕來生事。
我由山谷到此,也有不少時候,就說賊黨尚未想到自己所行途向,也應有人出來搜索。
此山正對賊巢一面,居高臨下,鐵花塢雖看不見,賊黨如在山中走動,一望而知,為何不見一點動靜?還有呂不棄同那兩個少年男女,既來此山,十有八九是尋三兇晦氣,分手時節,正在掩藏賊屍,離明已不甚遠,如往賊巢動手,此時應在惡鬥,如何也無形迹?心中老大不解。
走出不遠,雲霧越濃,賊巢方面已看不見山形;伏地靜聽,也無走動之聲,料知事已過去,賊黨并未追來。
心疑車、卞二人将賊黨引往别路,無人作梗,樂得省事。
又往前趕,走了一段,計算裡程,少說也有五六十裡,漸漸繞往黃山邊界。
因是取道山中,直奔湖口,有這一大早,賊黨就是追來,也迫不上,再要走往古廟,發現壁上留字,必當自己往西北追趕奪劍少年,不會往江西去,後路已無可慮。
先想車、卞二人曾有事完随後追來之言,許久不見趕到,也就丢開。
四山雲起,天已近午,大地上還是暗沉沉的,頗有雨意。
所行乃是黃山腳下,一片山野,岡巒起伏,道路崎岖,荒涼已極,始終不見一點人迹往來。
黑摩勒暗忖:天色如此昏暗,這場雨下起來一定不小,沿途不見人煙,莫要又和前日一樣,連個避雨之處都沒有。
早知如此,還不如趕往高處上走好得多呢。
心念一動,便告鐵牛走往高處雲霧之上,免得遇雨淋濕。
好在還有大半日工夫,等雨過天晴,然後走往低處,穿山而行,以防低凹之處驟遇雨中山洪暴發,将路隔斷,進退兩難。
鐵牛自無話說,恰巧前面便橫有一條山嶺,偏在右旁,與去路方向相同,隻是形勢險峻,無路可上。
二人均有一身輕功,自不為難,一路攀援縱躍,到了嶺上。
一看形勢,黑摩勒忽然驚道:“路走錯了!”鐵牛問故,黑摩勒道:“你哪知道,今日沒有陽光。
我一上來,便将方向記好,雖然随同山路轉折,始終不曾走錯,這樣天色,我最留心。
你看此嶺,雖和我們去路相同,再往前去,便偏向東北。
今日霧依,半山以下便為雲霧所遮,看不真切,如順嶺脊前行,必将方向走迷。
一個不巧,還要走回來路,豈不冤枉?”鐵牛答道:“師父既然看出方向不對,仍由下面行走如何?”黑摩勒道:“我看今日必有大雨,再到下面,非遇上雨不可。
最可怕是,山洪暴發,那時進退兩難,稍為疏忽,還有兇險。
如用前法,默記方向,此山蜿蜒回環,前面未必有路,一個記憶稍差,非等日出無法上路,豈不又多耽擱?本來另有一條山路比較好走,但遠得多。
我因廟中和尚所留字條,後面畫有草圖,與我所知途向大略相同,并有好些标記,沿途也會發現。
他分明恨那兩個奪劍人,但又不便明說去路,故意留此地圖,使我自己醒悟。
我料那兩人必由此路逃走,如趕得快,也許能夠追上。
你看此圖,凡遇轉折岔道,或山或樹,必留一點記号,此嶺也在其内。
所畫隻是兩條彎曲黑線,不曾畫完,也許畫到一半,覺着此舉不合,因而中止。
前面有一小圈,四外墨點,好似一片樹林,不知是何用意,你想得出麼?”說時,師徒二人正在同看和尚所留草圖。
鐵牛不曾見過這類江湖上人所畫地形簡圖,見上面許多大小黑線縱橫交錯,另外還有不少大小黑點,剛看出一點道理,耳聽下面風雨交作,腳底密雲之中電光連閃,和前日黃山雲海所見相仿,忙喊:“師父,果然下面有雨,隻是上面不見陽光,霧氣甚濃,與前夜下面雲海蒼茫,狂風大雨,上面仍是月明如畫,一片晴空,情景大不相同。
嶺上如在下雨,豈不惹厭?我們還是快走,先尋避雨之處才好。
”黑摩勒聞言忽然醒悟道:“我明白了,這兩條黑線,明是這條長嶺和右邊那片高山,盡頭交錯之處的小圓圈,必是一所人家莊園,可惜天陰霧重,看不出來。
”鐵牛接口道:“師父說得對,那些小點,和廟前所點樹石一樣,必是一片樹林。
看去相隔還不甚遠,此圖畫到圓圈為止,也許那兩人投到這一家去,我們快走。
”黑摩勒笑道:“牛兒所見,正合我意。
但那小圈在黑線當中,看不出地勢高下,如是人家,決不會在高山頂上。
此時雲霧迷目,看不出來,且尋到那裡,相機而行,我們不知對方虛實,小心一點好了。
”說罷起身,又走不遠,風雨越大,連嶺頭上也下起雨來。
二人一路飛馳,因覺前面有了落腳之處,急于趕到,也未再記途向。
且喜上面雨勢不大,一晃跑出三四裡,連經兩個左右轉折,地勢漸低。
黑摩勒剛想起地圖一角被火燒去,上面好似留有字迹,可惜當時粗心,不曾看到,便自燒掉。
鐵牛低喊:“師父,雨下越大,路快走完,如何不見人家?”黑摩勒因鐵牛所穿黑衣乃是新近仿制,并非皮質,又未上油,經雨一淋,粘在身上定必難過,心生憐借。
又因昨早起身,不曾休息,雨是越下越大,到處白茫茫,水汽蒸騰,雲霧低迷,就有人家,不到近前也看不出,側顧道旁有一崖洞,那面還有幾株大樹,濃陰如幕,正好避雨,吃點東西,便把廟中尋到的幾塊幹馍取出,拉了鐵牛一同走進,命将濕衣脫下,換上幹衣。
鐵牛因見師父身帶小包已在遇賊昏迷之時失去,隻自己包中還有兩身中小衣,此去要行長路,幸而七指兇僧所帶金銀被自己取了些來,放在身旁,尚未失落,否則連用的錢都沒有,笑答:“雨還未住,換上幹衣,走不幾步仍要淋濕。
衣又不多,且到天晴,與師父一同換洗吧。
”黑摩勒知他用意,便未再說。
師徒二人,一人拿着一塊幹馍,同立洞口,邊吃邊看雨景。
當地已離嶺腳不遠,雨勢更大,空中雷電縱橫,轟隆砰訇之聲震得山搖地動。
那雨宛如天河倒傾,淩空直瀉,雨點都有手指粗細,打在石土上面,密如擂鼓,聒耳欲聾,聲勢已是驚人。
山嶺上的雨水,再由高而低,分成大小數十百股洪流,虹飛電舞,挾着大量泥砂山石,由高而低,狂沖下來。
地上浮泥砂土,晃眼全被涮盡,露出石骨。
差一點的小樹,撞着兩股大的,隻沖得兩沖,不是當時折斷,便連根拔起,卷入駭浪之中,随流駛去,一路翻滾轉側,一晃穿人下流水霧之中,不知去向。
到處石裂崖崩,枝折木斷之聲,與迅雷風雨,織成一片繁音巨哄;滿山林木搖晃風雨之中,起伏如潮;大片暗雲,不時随風急湧而過,疾如奔馬,眼睛稍為一花,仿佛整座山巒,就要被那狂風暴雨一齊卷走之勢,身曆其境,比起前夜雲層之上所聞所見,格外驚心駭目,威力也更大得出奇。
鐵牛急道:“這雨越下越大,如何走法?那二人想必迫不上了。
”黑摩勒笑說:“徒兒真個蠢牛,這雨落得才好呢。
你想,我們都不能走,那兩人怎麼走法?何況他們還未必想到我們趕來,遇此大雨,必在途中停留,不等天晴不會上路。
我們出其不意,等雨稍小,乘機趕去,多半可以追上。
此是天助,怎倒發起急來?”鐵牛方始醒悟,不時朝外看雨。
黑摩勒知他忠心,笑道:“你不要急,大風已起,不久雨止。
不過雨後山洪大大,高處如此,低處可知。
和尚所畫小圈,如是人家,看形勢必在山下,就是天晴,也不容易起身。
你已兩日夜未睡,可在洞内休息一會。
可以走時,我再喚你起身。
事前也許先往探路,你在洞内等我,不要跟來。
方才打算冒雨起身,今已變計,非等雨住不能上路。
速将濕衣換下,省得難受。
你穿上尋常衣服,外表像個村童,萬一遇見敵人,還可占點便宜,代我辦事,豈不也好?”鐵牛先還不肯,後經強勸,方始應諾,把濕衣換下,卧在石地之上,濕衣也放在洞口吹起。
黑摩勒原意,和尚地圖所畫小圈,不知用意,見嶺已走完,還看不出一點形迹,又想:那兩少年既投此地,主人必與一黨。
欲往探看,不願鐵牛跟去,強勸卧倒,還不放心,又用手法按摩。
鐵牛到底年幼,初行長路,日夜奔馳,身早疲乏,見師父如此憐愛,更加歡喜。
先恐師父獨自起身,前往犯險,不肯閉目,後經按摩,覺着周身松軟,舒适非常,由不得昏沉睡去。
等到醒來,瞥見洞角陽光,知已天晴,喊了兩聲“師父”未應,忙出洞外一看。
夕陽滿山,夭已申西之交;風雨早住,天色清明;山容一片青鮮,宛如新浴;到處瀑布交流,玉龍飛舞;低凹之處平添出許多湖蕩,微風不揚,水平如鏡;天光雲影,倒影相涵;時聞鳥鳴關關,十八為群,飛舞跳擲于斷樹殘枝之間,剔羽梳翎,悠然自得,滿目均是清新明麗之景。
比起方才愁雲慘霧,雷風暴雨,仿佛換了一個世界。
到處查看,哪有師父人影?心想:方才大量山洪,都化細流,除卻遠近山崖上添了好些瀑布而外,嶺上已無水流,石地已幹,分明天晴已久。
師父離開多時,如何未見回來,莫是孤身犯險,中了對頭圈套?不由着起急來。
因師父說前途如有人家,必在嶺下;心慌意亂,也未回顧,拿了紮刀衣包,便往下面馳去。
快到嶺下,忽然瞥見左側面有一小山,由上到下滿是竹林。
山下橫着一條小溪,半山上面似有紅牆掩映。
耳聽兒童笑語之聲,由山那面隐隐傳來,以為圖上小圈是指小山而畫,相隔不過裡許來路,師父怎會一去不回?明已失陷在彼。
連急帶怒,覺着村童裝束容易向人打聽,心中盤算,腳底飛馳,一口氣奔到小山前面,一看竟不能過去。
原來山旁溪水寬約三丈,遠看甚小,到後才知,對面小山又是上下壁立,就能縱過,也無立足之地。
又恐人單勢孤,師父尚且被陷,何況自己,上來必須遇事小心,假裝村童,山中迷路,先往探明底細,方可下手。
隻得強捺火氣,假作從容,朝那前山一面繞溪走去,漸漸看出山腰廟字環山而建,十分整齊。
上來先存敵意,認定廟中決非善良,必與奪劍少年同黨,及至繞着溪流走出不遠,忽然發現山前一帶竟有大片田畝果園,并有一條道路南北相通,仿佛是一山村。
再走十幾步,果見山坡上現出幾所人家。
内有一家,門外竹林上青簾高挑,知是賣酒之所,另外平地上放着幾張桌子,坐有四五村人,正在飲茶,指點斜陽煙樹,互相笑語,神态悠閑。
新雨之後,村童多半赤了雙腳,在溪邊踏水為戲。
溪上橫着一座竹橋,看不出有何異兆,暗忖:聽師父說,自來酒店茶館最易打聽消息。
來時登高遙望,隻此小山廟字,不料還有兒所人家,師父多半被困廟内,何不借着飲酒,暗中探聽?便往橋上走去,剛到對岸樹邊,一個年約十三四的赤腳村童回顧同伴笑道:“今天師父不在家,正好弄幾杯酒吃,可惜沒有酒錢。
此時如有人做東道,請我吃上幾杯,無論何事要我去辦,我全答應。
”另一村童答道:“誰不知你,出了名的小酒鬼,隻要有酒請你吃,什麼話都肯說,什麼事都肯做。
可惜他們都是大人,又知你酒後亂說,誰肯送酒與你吃呢?” 鐵牛聞言心中一動,見那村童身材不高,一身紫黑皮膚,甚是強壯,濃眉大眼,二目有神,自己走過,似未留意,暗付:自己正愁無法打聽,此人想飲酒,正好乘機探詢,便湊過去,笑道:“我因遇雨迷路,又饑又渴,好容易由嶺上望見人家,尋來此地,想買一點酒食,這位大哥,可知哪裡有酒鋪麼?”村童還未開口,另一村童已先笑道:“他叫奚恒,有名的小酒鬼,正犯饞痨,想騙酒吃。
你不妨請他幾杯,不管你是問路還是尋人,或者和人打架,他都有份,準保給你賣命。
你舍得做東道麼?”那叫奚恒的村童把眼一瞪道:“人家請客不請,要你多管閑事!你怎知道他不舍得呢?”鐵牛忙道:“奚大哥,我也正想吃兩杯。
一個人獨飲無趣,請二位大哥同飲如何?”另一村童笑說:“我不像他那麼饞法,并且有事,不能奉陪。
酒店就在山坡上,你自請他去吧,我不奉陪了。
”奚恒接口道:“人家早已看見酒店在山坡上了,他是聽我方才說話,自己又是一個人飲酒無什意思,有心請客,故意這等說法。
要你多口!”另一村童接口笑答:“你不要急,今日運氣不差,來了一個請客的。
我又不搶你的生意,說一句話替你二人拉攏,免得不好意思,你發的什麼急呢?”說罷,起身走去。
鐵牛方覺二童神态口吻,與尋常所見村童迥不相同,心中奇怪,正自尋思,奚恒已轉身笑道:“我看你年紀仿佛比我小一點,叫你兄弟可好?你貴姓呀?”鐵牛心想:師父收我不久,外人還不知我來曆姓名,告他何妨?笑答:“小弟姓田名鐵牛,同到酒店再談如何?”奚恒微笑點頭,同往坡上走去。
鐵牛暗中留意,見那一群村童共有六人,一個已走,下餘四人各自戲水,竟如未見,不似别處村童,見了生人立時圍攏,七嘴八舌,驚奇神情。
再看吃茶的幾個村人,都是一色白短衣,談笑從容,也不像是尋常上人。
方想走到林内覓一靜處,等對方吃到半醉向其探詢,奚恒已引鐵牛走往坡上,自己搬了一張空桌,令鐵牛拿着兩條闆凳往上走去,快到廟前,方始放落。
回頭向下高呼:“商大叔!請大嬸拿幾壺酒來,再帶點菜,有人請我吃酒呢。
這是外邊來的好人。
”鐵牛雖覺對方好些奇處,見他這樣豪爽,也頗投緣,又見那地方就在廟前平崖之上,廟中人出入必由之路,正合心意,格外好,笑說:“奚大哥不必客氣。
我往前面去投親,身邊帶有十幾兩銀子,店家如有好菜,隻管拿來,少時一同會賬,請勿客氣。
”奚恒喜道:“你這小兄弟真有點意思,我還當你年紀太小,身邊錢帶不多呢。
既然這樣誠意,索性擾你一頓好的,有話少時再和你說。
”鐵牛聞言,心又一動。
奚恒二次高呼:“商大叔!有什麼好吃的,請都拿來,另外再殺兩隻雞,烤來下酒,叫這位小兄弟嘗嘗新,夜來上路,長點氣力,也好辦事。
”跟着便見一年約四旬的少婦,連酒帶菜,一齊端來。
鐵牛心中有事,因見當地的人與平日所見不同,便留了心,隻管着急,并不露出;酒菜到後,先向奚恒殷勤勸用,什話不談。
奚恒也不言語,隻管大吃大喝。
一會烤雞送到,鐵牛見那雞用松枝燒烤,油香流溢,又肥又嫩,暗忖:師父常說,遇敵遇事,第一是要鎮靜,看清形勢,相機應付,面上不可露出。
這裡人多,自己孤身一個,年幼力弱,虛實深淺俱不知道。
師父如真被困在此,少時不免動手。
天色尚早,難于施展,放着這好東西,還是吃飽再說,動起手來也有力氣。
念頭一轉,便把心事暫時抛開,不去想它,笑對奚恒道:“奚大哥,你這人真痛快,我和你交個朋友如何?”奚恒見鐵牛不大飲食,似在想事神氣,暗中好笑,也不說破,聞言笑說:“我也很喜歡你,比我年紀還輕,這樣能幹膽大,和你交朋友我真願意。
你怎麼不吃東西呢?”鐵牛一聽對方說他膽大,心中一驚,忙道:“方才有一同伴雨中走失,心中懸念,又聽大哥說這裡雞好,想等那雞來吃。
難得雞是兩隻,無須客氣。
這麼辦,我們一人一隻,撕來下酒,再吃一點面食,也差不多了。
我酒量小,大哥隻管請用,不夠吃再要好了。
”奚恒含笑點頭。
鐵牛本有兼人之量,見那烤雞每隻少說也有二三斤,外加兩大壺酒,還有許多饅頭,心想:有力氣的人往往吃得多,此人酒量仿佛還好。
以前師父帶我吃過幾頓好酒,因恐吃醉受責,不曾盡量。
此酒味道頗好,他已先吃了兩斤,我和他比,大約不會吃醉,等再勸他一二斤,有了醉意,便可設詞探詢。
主意打定,便把較大的一隻雞遞與奚恒,把雞撕開大吃起來。
奚恒聽他連聲誇好,笑說:“此是商大嬸特制美味。
我商大叔雖然開着酒店,因他自己好酒,大嬸又做得一手好菜,這裡深山之中,難得有人往來,.開這酒店,一半好玩消遣,一半是為附近住有兩家人,知前面廟裡和尚都是好量,常年請客無此财力,平日又有一些外來的朋友由此經過,意欲借此款待,并非靠此營生。
常人到此,不過拿些香于、花生、炒豆之類與他下酒,這好烤雞,怎吃得到?如非看得起你,才不拿出來呢。
” 鐵牛越聽越覺話裡有因,邊吃邊問道:“這位商大叔這樣看得起我,實在感激。
他以前做什麼的呀?”奚恒笑說:“大叔是個怪人,以前專喜遊山,後同大嬸來此訪友,因為廟中道長井孤雲是老友,再三留住。
本村共隻七家人,以前又是同道之交,非親即友,彼此十分情厚,于是安居下來,一晃八九年,不曾離開。
我父親也是一個好量,以酒為命,常在醉鄉。
但他老人家不在此地,從小便将我交與師父井道長教養,孤身在此。
商大叔來時,我還不滿十歲呢。
” 鐵牛随即探詢廟中道士和這幾家村人的來曆,可會武功?奚恒不特有問必答,并說:“本村的人,不論長幼全都習武,得有高明傳授,師父和商大叔夫妻更有驚人本領。
外人想要來此窺探,非吃苦不可。
”鐵牛聞言,暗自心驚,因和奚恒一見如故,十分投機,并無疑意,心想:這裡孤單單一所廟宇,林中人家雖以耕種為生,全體老少,神情舉止均與常人不同,又都有一身好武功。
方才雨住天晴,師父下山探敵,發現人家廟字,斷無不來之理,此時多半困在廟中。
事已至此,任多兇險,也要探個水落石出。
再一想起師父恩義,心中悲忿,膽氣立壯,便把氣沉穩,從容問道:“大哥說得井道長和商大叔那好本事,不知可能見上
如往尋他,當在江西省内。
此去如能得到線索,切忌魯莽,隻能以禮為先,明言來意,專尋他的尊長,哪怕對方不舍此劍,也必割愛交還。
否則他們人多勢衆,無一庸手,就能将劍取回,事前也難免多生閑氣,豈不冤枉?誠心奉告,幸勿多疑等語。
未了還有兩行,上寫:“此去如遇一個手持鐵核桃,腰懸一技二尺來長青玉杖,白發紅顔,胸垂長髯的白衣矮胖老人,千萬留心,不可得罪。
”仿佛和尚臨走以前所添。
黑摩勒想起卞莫邪所救少女别時所說隐居小孤山漁村中的龔姓老人形貌,正與和尚未兩行所說老人相同,知非虛語;又看出廟中僧徒不是盜賊惡人,處境可憐,存心也頗和善,不由生出同情。
剛要燒去紙條,忽又發現後有地形草圖,忙即滅火收起。
想了想,尋到筆墨,在牆上明顯之處,寫出自己大鬧鐵花塢,出來遇到一人,得知殺賊奪劍的兩人乃西北路上有名飛賊,現往古廟投宿,跟蹤來此。
不料二人業已逃回甘肅,因疑廟中和尚與之同黨,怒火頭上,動起手來,将廟中僧徒全數打跑。
後來發現和尚實是好人,隻會一點尋常武功,出家已二十年,同了幾個徒弟在此苦修,不合冒失将他打跑,現知奪劍人無意之中來此投宿,與他無幹。
今夜便要起身跟蹤追趕,奪回寶劍,再尋三兇算賬。
為念廟中僧徒創業艱難,苦修不易,萬一膽小不敢回來,特地壁上留字,如有人回,隻管安居,不必在意等語。
寫完,鐵牛在外久候不耐,也試探着走了進來。
師徒見面,互一商量,算計兩少年必在鐵牛廟前起身之後,回到廟内與和尚見面,不久便自走去。
為時雖久,憑自己的腳程,也許能夠追上,便同起身,到了廟外。
天光已亮,隻是晨霧未消,朝陽還未升起。
晚色迷蒙中,登高四望,近處群山好似籠上幾層輕紗,稍遠一點便看不見山形;鐵花塢賊巢一面,昨夜野燒似早熄滅,不見一點煙痕,山容也在有無之間,一眼望出去,靜蕩蕩的,全不像是經過争殺之境。
鐵牛首先笑問道:“師父,昨夜大鬧鐵花塢,火攻賊巢,三兇想必憤怒非常。
後又來了一位發火星的異人,不知是誰?車三太爺和卞師伯又往賊巢擾鬧,聽說芙蓉坪還派有人來。
我們走時,又殺了兩個賊黨。
三兇吃此大虧,決不甘休。
為何這等清靜,不見賊黨追來,是何緣故?”黑摩勒聞言,暗忖:昨夜事情鬧大,仇恨已深,連廟中憎徒均料三兇必要趕來生事。
我由山谷到此,也有不少時候,就說賊黨尚未想到自己所行途向,也應有人出來搜索。
此山正對賊巢一面,居高臨下,鐵花塢雖看不見,賊黨如在山中走動,一望而知,為何不見一點動靜?還有呂不棄同那兩個少年男女,既來此山,十有八九是尋三兇晦氣,分手時節,正在掩藏賊屍,離明已不甚遠,如往賊巢動手,此時應在惡鬥,如何也無形迹?心中老大不解。
走出不遠,雲霧越濃,賊巢方面已看不見山形;伏地靜聽,也無走動之聲,料知事已過去,賊黨并未追來。
心疑車、卞二人将賊黨引往别路,無人作梗,樂得省事。
又往前趕,走了一段,計算裡程,少說也有五六十裡,漸漸繞往黃山邊界。
因是取道山中,直奔湖口,有這一大早,賊黨就是追來,也迫不上,再要走往古廟,發現壁上留字,必當自己往西北追趕奪劍少年,不會往江西去,後路已無可慮。
先想車、卞二人曾有事完随後追來之言,許久不見趕到,也就丢開。
四山雲起,天已近午,大地上還是暗沉沉的,頗有雨意。
所行乃是黃山腳下,一片山野,岡巒起伏,道路崎岖,荒涼已極,始終不見一點人迹往來。
黑摩勒暗忖:天色如此昏暗,這場雨下起來一定不小,沿途不見人煙,莫要又和前日一樣,連個避雨之處都沒有。
早知如此,還不如趕往高處上走好得多呢。
心念一動,便告鐵牛走往高處雲霧之上,免得遇雨淋濕。
好在還有大半日工夫,等雨過天晴,然後走往低處,穿山而行,以防低凹之處驟遇雨中山洪暴發,将路隔斷,進退兩難。
鐵牛自無話說,恰巧前面便橫有一條山嶺,偏在右旁,與去路方向相同,隻是形勢險峻,無路可上。
二人均有一身輕功,自不為難,一路攀援縱躍,到了嶺上。
一看形勢,黑摩勒忽然驚道:“路走錯了!”鐵牛問故,黑摩勒道:“你哪知道,今日沒有陽光。
我一上來,便将方向記好,雖然随同山路轉折,始終不曾走錯,這樣天色,我最留心。
你看此嶺,雖和我們去路相同,再往前去,便偏向東北。
今日霧依,半山以下便為雲霧所遮,看不真切,如順嶺脊前行,必将方向走迷。
一個不巧,還要走回來路,豈不冤枉?”鐵牛答道:“師父既然看出方向不對,仍由下面行走如何?”黑摩勒道:“我看今日必有大雨,再到下面,非遇上雨不可。
最可怕是,山洪暴發,那時進退兩難,稍為疏忽,還有兇險。
如用前法,默記方向,此山蜿蜒回環,前面未必有路,一個記憶稍差,非等日出無法上路,豈不又多耽擱?本來另有一條山路比較好走,但遠得多。
我因廟中和尚所留字條,後面畫有草圖,與我所知途向大略相同,并有好些标記,沿途也會發現。
他分明恨那兩個奪劍人,但又不便明說去路,故意留此地圖,使我自己醒悟。
我料那兩人必由此路逃走,如趕得快,也許能夠追上。
你看此圖,凡遇轉折岔道,或山或樹,必留一點記号,此嶺也在其内。
所畫隻是兩條彎曲黑線,不曾畫完,也許畫到一半,覺着此舉不合,因而中止。
前面有一小圈,四外墨點,好似一片樹林,不知是何用意,你想得出麼?”說時,師徒二人正在同看和尚所留草圖。
鐵牛不曾見過這類江湖上人所畫地形簡圖,見上面許多大小黑線縱橫交錯,另外還有不少大小黑點,剛看出一點道理,耳聽下面風雨交作,腳底密雲之中電光連閃,和前日黃山雲海所見相仿,忙喊:“師父,果然下面有雨,隻是上面不見陽光,霧氣甚濃,與前夜下面雲海蒼茫,狂風大雨,上面仍是月明如畫,一片晴空,情景大不相同。
嶺上如在下雨,豈不惹厭?我們還是快走,先尋避雨之處才好。
”黑摩勒聞言忽然醒悟道:“我明白了,這兩條黑線,明是這條長嶺和右邊那片高山,盡頭交錯之處的小圓圈,必是一所人家莊園,可惜天陰霧重,看不出來。
”鐵牛接口道:“師父說得對,那些小點,和廟前所點樹石一樣,必是一片樹林。
看去相隔還不甚遠,此圖畫到圓圈為止,也許那兩人投到這一家去,我們快走。
”黑摩勒笑道:“牛兒所見,正合我意。
但那小圈在黑線當中,看不出地勢高下,如是人家,決不會在高山頂上。
此時雲霧迷目,看不出來,且尋到那裡,相機而行,我們不知對方虛實,小心一點好了。
”說罷起身,又走不遠,風雨越大,連嶺頭上也下起雨來。
二人一路飛馳,因覺前面有了落腳之處,急于趕到,也未再記途向。
且喜上面雨勢不大,一晃跑出三四裡,連經兩個左右轉折,地勢漸低。
黑摩勒剛想起地圖一角被火燒去,上面好似留有字迹,可惜當時粗心,不曾看到,便自燒掉。
鐵牛低喊:“師父,雨下越大,路快走完,如何不見人家?”黑摩勒因鐵牛所穿黑衣乃是新近仿制,并非皮質,又未上油,經雨一淋,粘在身上定必難過,心生憐借。
又因昨早起身,不曾休息,雨是越下越大,到處白茫茫,水汽蒸騰,雲霧低迷,就有人家,不到近前也看不出,側顧道旁有一崖洞,那面還有幾株大樹,濃陰如幕,正好避雨,吃點東西,便把廟中尋到的幾塊幹馍取出,拉了鐵牛一同走進,命将濕衣脫下,換上幹衣。
鐵牛因見師父身帶小包已在遇賊昏迷之時失去,隻自己包中還有兩身中小衣,此去要行長路,幸而七指兇僧所帶金銀被自己取了些來,放在身旁,尚未失落,否則連用的錢都沒有,笑答:“雨還未住,換上幹衣,走不幾步仍要淋濕。
衣又不多,且到天晴,與師父一同換洗吧。
”黑摩勒知他用意,便未再說。
師徒二人,一人拿着一塊幹馍,同立洞口,邊吃邊看雨景。
當地已離嶺腳不遠,雨勢更大,空中雷電縱橫,轟隆砰訇之聲震得山搖地動。
那雨宛如天河倒傾,淩空直瀉,雨點都有手指粗細,打在石土上面,密如擂鼓,聒耳欲聾,聲勢已是驚人。
山嶺上的雨水,再由高而低,分成大小數十百股洪流,虹飛電舞,挾着大量泥砂山石,由高而低,狂沖下來。
地上浮泥砂土,晃眼全被涮盡,露出石骨。
差一點的小樹,撞着兩股大的,隻沖得兩沖,不是當時折斷,便連根拔起,卷入駭浪之中,随流駛去,一路翻滾轉側,一晃穿人下流水霧之中,不知去向。
到處石裂崖崩,枝折木斷之聲,與迅雷風雨,織成一片繁音巨哄;滿山林木搖晃風雨之中,起伏如潮;大片暗雲,不時随風急湧而過,疾如奔馬,眼睛稍為一花,仿佛整座山巒,就要被那狂風暴雨一齊卷走之勢,身曆其境,比起前夜雲層之上所聞所見,格外驚心駭目,威力也更大得出奇。
鐵牛急道:“這雨越下越大,如何走法?那二人想必迫不上了。
”黑摩勒笑說:“徒兒真個蠢牛,這雨落得才好呢。
你想,我們都不能走,那兩人怎麼走法?何況他們還未必想到我們趕來,遇此大雨,必在途中停留,不等天晴不會上路。
我們出其不意,等雨稍小,乘機趕去,多半可以追上。
此是天助,怎倒發起急來?”鐵牛方始醒悟,不時朝外看雨。
黑摩勒知他忠心,笑道:“你不要急,大風已起,不久雨止。
不過雨後山洪大大,高處如此,低處可知。
和尚所畫小圈,如是人家,看形勢必在山下,就是天晴,也不容易起身。
你已兩日夜未睡,可在洞内休息一會。
可以走時,我再喚你起身。
事前也許先往探路,你在洞内等我,不要跟來。
方才打算冒雨起身,今已變計,非等雨住不能上路。
速将濕衣換下,省得難受。
你穿上尋常衣服,外表像個村童,萬一遇見敵人,還可占點便宜,代我辦事,豈不也好?”鐵牛先還不肯,後經強勸,方始應諾,把濕衣換下,卧在石地之上,濕衣也放在洞口吹起。
黑摩勒原意,和尚地圖所畫小圈,不知用意,見嶺已走完,還看不出一點形迹,又想:那兩少年既投此地,主人必與一黨。
欲往探看,不願鐵牛跟去,強勸卧倒,還不放心,又用手法按摩。
鐵牛到底年幼,初行長路,日夜奔馳,身早疲乏,見師父如此憐愛,更加歡喜。
先恐師父獨自起身,前往犯險,不肯閉目,後經按摩,覺着周身松軟,舒适非常,由不得昏沉睡去。
等到醒來,瞥見洞角陽光,知已天晴,喊了兩聲“師父”未應,忙出洞外一看。
夕陽滿山,夭已申西之交;風雨早住,天色清明;山容一片青鮮,宛如新浴;到處瀑布交流,玉龍飛舞;低凹之處平添出許多湖蕩,微風不揚,水平如鏡;天光雲影,倒影相涵;時聞鳥鳴關關,十八為群,飛舞跳擲于斷樹殘枝之間,剔羽梳翎,悠然自得,滿目均是清新明麗之景。
比起方才愁雲慘霧,雷風暴雨,仿佛換了一個世界。
到處查看,哪有師父人影?心想:方才大量山洪,都化細流,除卻遠近山崖上添了好些瀑布而外,嶺上已無水流,石地已幹,分明天晴已久。
師父離開多時,如何未見回來,莫是孤身犯險,中了對頭圈套?不由着起急來。
因師父說前途如有人家,必在嶺下;心慌意亂,也未回顧,拿了紮刀衣包,便往下面馳去。
快到嶺下,忽然瞥見左側面有一小山,由上到下滿是竹林。
山下橫着一條小溪,半山上面似有紅牆掩映。
耳聽兒童笑語之聲,由山那面隐隐傳來,以為圖上小圈是指小山而畫,相隔不過裡許來路,師父怎會一去不回?明已失陷在彼。
連急帶怒,覺着村童裝束容易向人打聽,心中盤算,腳底飛馳,一口氣奔到小山前面,一看竟不能過去。
原來山旁溪水寬約三丈,遠看甚小,到後才知,對面小山又是上下壁立,就能縱過,也無立足之地。
又恐人單勢孤,師父尚且被陷,何況自己,上來必須遇事小心,假裝村童,山中迷路,先往探明底細,方可下手。
隻得強捺火氣,假作從容,朝那前山一面繞溪走去,漸漸看出山腰廟字環山而建,十分整齊。
上來先存敵意,認定廟中決非善良,必與奪劍少年同黨,及至繞着溪流走出不遠,忽然發現山前一帶竟有大片田畝果園,并有一條道路南北相通,仿佛是一山村。
再走十幾步,果見山坡上現出幾所人家。
内有一家,門外竹林上青簾高挑,知是賣酒之所,另外平地上放着幾張桌子,坐有四五村人,正在飲茶,指點斜陽煙樹,互相笑語,神态悠閑。
新雨之後,村童多半赤了雙腳,在溪邊踏水為戲。
溪上橫着一座竹橋,看不出有何異兆,暗忖:聽師父說,自來酒店茶館最易打聽消息。
來時登高遙望,隻此小山廟字,不料還有兒所人家,師父多半被困廟内,何不借着飲酒,暗中探聽?便往橋上走去,剛到對岸樹邊,一個年約十三四的赤腳村童回顧同伴笑道:“今天師父不在家,正好弄幾杯酒吃,可惜沒有酒錢。
此時如有人做東道,請我吃上幾杯,無論何事要我去辦,我全答應。
”另一村童答道:“誰不知你,出了名的小酒鬼,隻要有酒請你吃,什麼話都肯說,什麼事都肯做。
可惜他們都是大人,又知你酒後亂說,誰肯送酒與你吃呢?” 鐵牛聞言心中一動,見那村童身材不高,一身紫黑皮膚,甚是強壯,濃眉大眼,二目有神,自己走過,似未留意,暗付:自己正愁無法打聽,此人想飲酒,正好乘機探詢,便湊過去,笑道:“我因遇雨迷路,又饑又渴,好容易由嶺上望見人家,尋來此地,想買一點酒食,這位大哥,可知哪裡有酒鋪麼?”村童還未開口,另一村童已先笑道:“他叫奚恒,有名的小酒鬼,正犯饞痨,想騙酒吃。
你不妨請他幾杯,不管你是問路還是尋人,或者和人打架,他都有份,準保給你賣命。
你舍得做東道麼?”那叫奚恒的村童把眼一瞪道:“人家請客不請,要你多管閑事!你怎知道他不舍得呢?”鐵牛忙道:“奚大哥,我也正想吃兩杯。
一個人獨飲無趣,請二位大哥同飲如何?”另一村童笑說:“我不像他那麼饞法,并且有事,不能奉陪。
酒店就在山坡上,你自請他去吧,我不奉陪了。
”奚恒接口道:“人家早已看見酒店在山坡上了,他是聽我方才說話,自己又是一個人飲酒無什意思,有心請客,故意這等說法。
要你多口!”另一村童接口笑答:“你不要急,今日運氣不差,來了一個請客的。
我又不搶你的生意,說一句話替你二人拉攏,免得不好意思,你發的什麼急呢?”說罷,起身走去。
鐵牛方覺二童神态口吻,與尋常所見村童迥不相同,心中奇怪,正自尋思,奚恒已轉身笑道:“我看你年紀仿佛比我小一點,叫你兄弟可好?你貴姓呀?”鐵牛心想:師父收我不久,外人還不知我來曆姓名,告他何妨?笑答:“小弟姓田名鐵牛,同到酒店再談如何?”奚恒微笑點頭,同往坡上走去。
鐵牛暗中留意,見那一群村童共有六人,一個已走,下餘四人各自戲水,竟如未見,不似别處村童,見了生人立時圍攏,七嘴八舌,驚奇神情。
再看吃茶的幾個村人,都是一色白短衣,談笑從容,也不像是尋常上人。
方想走到林内覓一靜處,等對方吃到半醉向其探詢,奚恒已引鐵牛走往坡上,自己搬了一張空桌,令鐵牛拿着兩條闆凳往上走去,快到廟前,方始放落。
回頭向下高呼:“商大叔!請大嬸拿幾壺酒來,再帶點菜,有人請我吃酒呢。
這是外邊來的好人。
”鐵牛雖覺對方好些奇處,見他這樣豪爽,也頗投緣,又見那地方就在廟前平崖之上,廟中人出入必由之路,正合心意,格外好,笑說:“奚大哥不必客氣。
我往前面去投親,身邊帶有十幾兩銀子,店家如有好菜,隻管拿來,少時一同會賬,請勿客氣。
”奚恒喜道:“你這小兄弟真有點意思,我還當你年紀太小,身邊錢帶不多呢。
既然這樣誠意,索性擾你一頓好的,有話少時再和你說。
”鐵牛聞言,心又一動。
奚恒二次高呼:“商大叔!有什麼好吃的,請都拿來,另外再殺兩隻雞,烤來下酒,叫這位小兄弟嘗嘗新,夜來上路,長點氣力,也好辦事。
”跟着便見一年約四旬的少婦,連酒帶菜,一齊端來。
鐵牛心中有事,因見當地的人與平日所見不同,便留了心,隻管着急,并不露出;酒菜到後,先向奚恒殷勤勸用,什話不談。
奚恒也不言語,隻管大吃大喝。
一會烤雞送到,鐵牛見那雞用松枝燒烤,油香流溢,又肥又嫩,暗忖:師父常說,遇敵遇事,第一是要鎮靜,看清形勢,相機應付,面上不可露出。
這裡人多,自己孤身一個,年幼力弱,虛實深淺俱不知道。
師父如真被困在此,少時不免動手。
天色尚早,難于施展,放着這好東西,還是吃飽再說,動起手來也有力氣。
念頭一轉,便把心事暫時抛開,不去想它,笑對奚恒道:“奚大哥,你這人真痛快,我和你交個朋友如何?”奚恒見鐵牛不大飲食,似在想事神氣,暗中好笑,也不說破,聞言笑說:“我也很喜歡你,比我年紀還輕,這樣能幹膽大,和你交朋友我真願意。
你怎麼不吃東西呢?”鐵牛一聽對方說他膽大,心中一驚,忙道:“方才有一同伴雨中走失,心中懸念,又聽大哥說這裡雞好,想等那雞來吃。
難得雞是兩隻,無須客氣。
這麼辦,我們一人一隻,撕來下酒,再吃一點面食,也差不多了。
我酒量小,大哥隻管請用,不夠吃再要好了。
”奚恒含笑點頭。
鐵牛本有兼人之量,見那烤雞每隻少說也有二三斤,外加兩大壺酒,還有許多饅頭,心想:有力氣的人往往吃得多,此人酒量仿佛還好。
以前師父帶我吃過幾頓好酒,因恐吃醉受責,不曾盡量。
此酒味道頗好,他已先吃了兩斤,我和他比,大約不會吃醉,等再勸他一二斤,有了醉意,便可設詞探詢。
主意打定,便把較大的一隻雞遞與奚恒,把雞撕開大吃起來。
奚恒聽他連聲誇好,笑說:“此是商大嬸特制美味。
我商大叔雖然開着酒店,因他自己好酒,大嬸又做得一手好菜,這裡深山之中,難得有人往來,.開這酒店,一半好玩消遣,一半是為附近住有兩家人,知前面廟裡和尚都是好量,常年請客無此财力,平日又有一些外來的朋友由此經過,意欲借此款待,并非靠此營生。
常人到此,不過拿些香于、花生、炒豆之類與他下酒,這好烤雞,怎吃得到?如非看得起你,才不拿出來呢。
” 鐵牛越聽越覺話裡有因,邊吃邊問道:“這位商大叔這樣看得起我,實在感激。
他以前做什麼的呀?”奚恒笑說:“大叔是個怪人,以前專喜遊山,後同大嬸來此訪友,因為廟中道長井孤雲是老友,再三留住。
本村共隻七家人,以前又是同道之交,非親即友,彼此十分情厚,于是安居下來,一晃八九年,不曾離開。
我父親也是一個好量,以酒為命,常在醉鄉。
但他老人家不在此地,從小便将我交與師父井道長教養,孤身在此。
商大叔來時,我還不滿十歲呢。
” 鐵牛随即探詢廟中道士和這幾家村人的來曆,可會武功?奚恒不特有問必答,并說:“本村的人,不論長幼全都習武,得有高明傳授,師父和商大叔夫妻更有驚人本領。
外人想要來此窺探,非吃苦不可。
”鐵牛聞言,暗自心驚,因和奚恒一見如故,十分投機,并無疑意,心想:這裡孤單單一所廟宇,林中人家雖以耕種為生,全體老少,神情舉止均與常人不同,又都有一身好武功。
方才雨住天晴,師父下山探敵,發現人家廟字,斷無不來之理,此時多半困在廟中。
事已至此,任多兇險,也要探個水落石出。
再一想起師父恩義,心中悲忿,膽氣立壯,便把氣沉穩,從容問道:“大哥說得井道長和商大叔那好本事,不知可能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