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良夜月華明 火樹銀花 翻成血海 亂山風雨惡 孤臣孽子 喜遇英俠
關燈
小
中
大
有氣孔也不妨事,匆匆裝殓。
棺蓋一釘,心中一塊石頭方始落地。
因要上漆,暫時停在丙舍之内。
事前曹賊雖照他的意思,嚴令三日之内将小妹找回,當衆發怒,說陳英疏忽粗心,被小妹抽空自殺,事完必要嚴罰,心還不舍其遠去。
陳英力言:“非此不可,否則我蒙山主如此恩寵,就此無事,豈不被人疑心?就便還可假裝背叛逃走,去尋唐妃母子下落,一同除去,豈不永絕後患?”曹賊當他忠心,越發喜愛,除多給川資而外,并下密令,許其往各分寨便宜行事,無論用人用财,均須照辦。
陳英領了老賊密令,先把逃路看好。
因老賊早已暗令賊黨,說陳英奉有密令,所到之處不許盤問留難,便遇賊黨,也裝不見。
曹賊不知王妃母女命不該絕,另有一條秘徑,還恐他無法出關,暗命把守後山口的人,到時想法避開,放其出去。
陳英早把唐-兄妹所走秘徑尋到,先把寶石和小妹運出山去,藏向另一崖洞。
第二日天從人願,恰是大風大雨,半夜開棺,将芷芳救醒。
前兩日為防日期太多,王妃醒轉,腹中饑餓,暗中放了兩包食物在内,沒想到事情如此容易,期前脫險。
為防曹賊疑心,把先備好的山石放在裡面,釘好棺木,朝死女道歉,磕了幾個頭,取出酒食,強勸芷芳吃飽。
冒着大雨,匆匆上路。
賊黨連日得意慶功,正在興高采烈,兩面山口均有許多專人把守,閘門到夜即閉,做夢也未想到陳英會帶了死人,乘着深夜逃走。
風雨又大,後山一帶雖有兩個異派中人防守,原是對外,并非對内,連守了好幾天,一個人影不曾看見,均料偏妃母子不是中途出事,便是得信逃走,再說此時也不會來,天黑時為首兩人先回赴宴。
風雨一起,餘下賊黨料知無事,也各回往後山。
人全走開,風雨又大,二人一個人影也未遇到,隻聽笙歌歡呼之聲由各處隐隐傳來,雖是深夜,照樣未息,心更悲憤,走得越急。
好在都有一身極好輕功,趕到小妹洞中,天還未明。
陳英還恐王妃連日悲苦,又在棺中假死數日,體力不繼,意欲息上一日,明夜起身。
芷芳急于逃出羅網,力說:“難得今日機會湊巧,就這樣,還恐途有埋伏,前面絕壑難于飛渡,風雨之後,知道如何?早走為是。
”陳英便說:“前面索橋,曹賊因想對頭自來送死,始終未收。
那幾處埋伏我都知道,可以避開,能走自好。
主母請放寬心,決可無慮。
”芷芳不知所說對頭便是偏妃青瑤,心中愁急,老少三人冒雨起身,到處遇見山洪阻路,又險又滑,甚是難走。
小妹年幼,初次經曆,武功又差,剛由絕壑索橋渡過,已累得筋疲力竭。
山路奇險,天又昏黑,狂風暴雨,一陣接一陣,潮水一般湧來,幸而時大時小,如非陳英心細周密,帶有風雨燈,簡直寸步難行。
先還恐賊黨發現燈光追來,用黑布包沒燈光。
過橋之後,芷芳見愛女已滑倒了兩次,累得氣喘籲籲,仍在風雨之中拼命掙紮,随同前進;陳英平日肯下苦功,地理極熟,雖好得多,但他肩上還挑着一對行李,最厲害是那寶石小小一塊,重達兩三百斤,前輕後重,十分累贅,遇到高險之處,還要上下搬運,和愛女一樣,周身泥污狼藉,不是事前備有雨具,更加難走,于是咬牙橫心,賊黨追來,便與拼命,命将黑布去掉。
陳英見王妃憂急悲憤,要将小妹抱起,小妹又不肯聽,一路争論,神情悲憤,氣喘已極,忙道:“主母生平幾時吃過這樣苦楚?小主人更不必說。
我此時想出一個方法,如肯答應,我也省力不少。
” 芷芳此時因見愛女狼狽,又不聽抱,風雨越來越大,實在無法再進,瞥見路旁有一崖凹可避風雨,正想入内稍息,勸好愛女由自己背了上路,聞言忙即喊住,到了崖下,放下風雨燈,凄然說道:“到了今日,你如何還是這樣稱呼?我死不足惜,先王隻此一女一點骨血,如非你忠心義氣,冒着萬險,怎得逃出毒手?從今以後,你算是我義子,不要再說什麼主仆了。
” 陳英自是不肯。
芷芳母女再三勸說:“再不答應,我們便喊你恩公了。
這樣大的風雨險徑,我尚難行,何況你還挑着好幾百斤東西,你說聽你的話便可省力,是用什法子呢?” 陳英笑說:“小人本已拜在天門三老門下,因随恩主,至今不舍離去。
但恐年紀漸長,将來學藝艱難,日常用功之外,專一想法熬煉真力真氣,往往挑了千來斤重的大石,往來上下山崖之間,比起前數年,身輕力大得多,如非風雨昏黑,到處水泥太多,共總挑了三百來斤,并不算重。
隻是前輕後重,兩頭不勻。
後面寶石沉得厲害,走起路來,須将前面按住,要用上加倍氣力。
此時想起,主母如能坐在行李上面,彼此省力,不知可否?” 芷芳原是行家,知道不是故意,當時答應。
隻要兩人分挑,輪班歇息。
陳英力說:“萬無此理,折殺小人!”芷芳位道:“都是一樣的人,何況你對我母女如此忠義。
我母女蒙你深恩,無以為報,才想我比你大了一倍多的年紀,結為姊弟你必推辭。
我也不說假話,照你對我,便是親生也未必有此好法,因此收為義子。
你和小妹兄妹相稱你都不肯,同在患難之中,如何我母女安然并坐,由你一人勞苦出力,心如何安?” 陳英明知江母知道挑上兩人反倒好走,故意如此說法,忙道:“昔年我母子不遇恩主,我娘早死惡人之手,或是貧病而死。
我一五歲幼童,荒年荒山豈能活命?今日報恩,理所當然。
我已明白恩主心意,兒子遵命,改呼王娘就是。
”說罷,納頭便拜。
芷芳忙令小妹扶起,互相行禮,改了稱呼,三人自更親熱。
芷芳仍不肯讓他一人獨挑,陳英急道:“孤身上路,一樣難走。
兒子平日挑慣,真挑不動,再請王娘代挑好了。
”芷芳知是實情,便說:“此去隐迹民間,王字必須去掉。
”陳英應了,才将行李重新包紮,斬了兩根樹幹,綁在下面。
請芷芳母女坐在行李包上,将面朝裡,既可說話,彼此又好避風。
母女二人試了一試,果然舒服。
估計天已快亮,便即起身,仗着路熟,險地業已繞過,後有峰崖擋住,就無風雨,賊黨也難發現。
陳英日間早将精神養好,前途已到平日往來通行之路,雖仍奇險,但知地理走法,兩頭份量拉平,又見王妃把他當成骨肉看待,越發感奮。
芷芳母女見他果然比前輕快得多,便問:“剛上路時,為何不取兩塊石頭在前面?”陳英笑答:“這樣辛苦艱難,娘和妹子初次身經,不走上一段,看出兒子挑得為難,定必不肯。
隻好走出一段再說了。
” 二人才知他早有深意,越發感激傷心。
再一想起前途茫茫,敵勢強盛,不知何年何月才得報仇,重返家園。
小妹雖是悲憤,隻想報仇,尚無别的顧忌,芷芳卻是悲痛憂急,心亂如麻。
前途風雨難住,到處水霧蒸騰,飛泉萬道,天色依舊昏黑。
小妹估計時光天早該亮,芙蓉坪從來無此氣候,覺着奇怪。
陳英笑道:“恭喜娘和妹子,我們已将後山口走完,再走數裡便有山民小村。
因這一帶最是荒涼,新近曹賊才派了兩個耳目。
因嫌村中都是茅屋,想開一家酒店,正造房子,這樣天氣,決無人出來,也許不在此地都未可知。
我由側面繞過,決看不見。
一到羅場壩,就可尋到山民,坐山轎起身,到了成都一帶,再改水路起身。
我想野雲長老必有安排,一出外山口便可無事。
到了嘉陵江,索性放膽大些,由我用曹賊信符,去向分寨要船,順流而下,相機行事,怎麼也可無害。
不是這場風雨暗霧,我們未走過最危險的一段,天早大亮,就許被賊發現,現在想起,還在心跳呢。
” 那霧越往前越大,暗沉沉的,隻管天明,三五步外便看不出。
陳英知道此時逃得越遠越好,一口氣又趕了數十裡,連羅場壩也未停留,一直趕到縣城附近小鎮之上,才将母女二人放落無人之處,把衣服換過,自背寶石,把行李改分兩頭挑好。
芷芳帶一衣包,裝着遠處來的民婦,同往鎮上走去。
濃霧漸消,現出日光,當地卻未落雨,天色已是近午。
三人分成兩起,同尋店鋪,胡亂買點食物。
芷芳看出陳英人已疲乏,暗中示意,令其同坐山轎。
陳英看出當地并無賊黨,假裝攀談,暗告芷芳,背上寶石太重,無人能擡。
三人又裝結伴,并在一桌,互相商計,改姓為江(以下芷芳改稱江母)。
江母憐愛陳英,又想令其住上一夜。
陳英覺着江氏母女初脫大難,風雨荒山,深夜奔走,必已支持不住,正想答應。
小妹忽然驚道:“娘怎一夜之間,頭發都白了!” 陳英驚看,陽光正照進來,才知店中黑暗,匆匆進門不曾看出,再看小妹滿臉流淚,心方一酸。
忽想起這一頭白發,正好遮掩本來面目,再說王妃殉節,小妹跳崖,賊黨親眼看見,想不到死人會逃。
方說:“娘要寬心,不可愁急,等我出去尋好客店,同往投宿。
”忽見門外有一少年女尼走進,僧服雖舊,甚是整潔,心中一動。
女尼已走近前來,笑說:“這兩位女施主面容疲倦,可要到小庵歇息片時麼?” 陳英從小便随老王朱由-奔走江湖,看出女尼神态不俗,進門便朝自己這桌走來,知有用意,笑問:“我三人同路,師父是尼姑庵,我能去吧?”旁立店家正端了一碗豆腐花走來,接口說道:“你這位客好沒道理,這是雲林庵少師傅,你是一個年輕男子,如何無禮?幸在小店,如換别處,你就要吃大苦頭了。
方才見你和這兩位女客不是一路,剛剛搭夥,怎說是一家人?上月那麼厲害的幾個棒客,被少師傅一人打了個頭破血流,跪在地下直喊饒命,不能起來。
你要有什壞心,就找晦氣了。
”話未說完,女尼己早揮手令去。
店家是一老頭,仍是咕哝不已。
女尼朝四外看了一看,轉朝店家低聲說道:“你不要管。
這兩位女施主與我師父相識,特命我來迎接。
她們年老力弱,雨中走了長路,她這包裹也拿不動,由這客人代為送去也好。
既非同路,我也不會留他。
但庵中向例不留外客,走後有人來問,不要說起有外客來過,如有人問,你隻說:‘附近兩個相識的母女由此走過,吃了一點東西,已然回去,另一身帶三角銀牌的少年由此往北過去多時。
’不可忘記,也不要多說,你記住嗎?” 店家對那女尼十分恭敬,諾諾連聲,又引女尼去往一旁,低聲說了幾句。
陳英暗中留意,微聞女尼笑道:“這班鼠賊,哪敢再來?本來無幹,因奉師命,不敢違背罷了。
我想不會有人尋來,你隻照我所說去做便了。
” 三人聞言,忽想起對方似已知道來意,方自暗中示意。
女尼已轉身走來,低聲說道:“三位不必多心,到庵中吃點素齋也好。
”三人忽然驚覺,陳英剛脫口問道:“老師父法号可有一個‘野’字?”忽聽門外馬蹄奔騰之聲由遠而近,跟着便見幾騎快馬飛馳而過。
女尼面容微變,低說:“你既知道,為何多問?還不快走!這是好地方嗎?”說完,回顧店家又端飯來,笑說:“你不要忙了,這兩位女施主要到我庵中吃素齋呢。
” 陳英想要還賬,一摸腰間,忽想起行時樣樣想到,惟獨金銀,因義母見風雨太大不能多帶,隻帶了一些珠寶,自己也覺身有曹賊信符,各處分寨均可随意支用,何必累贅?帶的金銀本來不多,又是大錠,這等荒村小店,不能兌換,并還未在身邊,打開行囊,又恐露白,江氏母女更是分文皆無,方罵自己糊塗,怎未想到萬一中途分散,沒有零碎銀兩,如何度用?女尼似已看出為難,笑道:“他們酒飯錢,少時由我送來,省得取了。
”店家忙道:“他們共隻吃了一碗豆腐花、兩碗冒兒頭,還沒有吃完。
共隻十幾個錢的事,我受少師傅那樣大恩,這算什麼?”女尼笑道:“不能虧你,少時再說。
”陳英見江母示意多付,接口道:“我的錢都在行李之内,等将這兩位女客送到,我再送來吧。
好在我和她們不是一條路,我又不到庵裡去,你們這裡茶水不好,隻讨一杯清茶,吃完就走。
” 女尼止住店家,不令再說,随同起身,由陳英一人挑了行李走出。
庵在離鎮裡許山坡樹林之中,地勢十分偏僻。
女尼好似避人,所行均是樹林。
晴日陽光之下,濃霧全消。
秋高氣清,黃花滿地。
時見群鳥飛鳴疏林繁枝之上,樹影參差,明曦在地,滿眼秋芳,時聞桂花香味,沁人心脾,别有一種蒼莽幽麗之趣。
三人四顧無人,村鎮不大,又是頭一兩家,一轉入林,無人留意,正要請問,女尼已對陳英笑道:“你真大膽。
如今曹賊雖還不曾疑心到你,但你去往分寨應走大路,身有信符,無須躲避賊黨耳目,你偏走了小路,已是可疑。
賊黨連日又在這一條路上日夜查訪老王有無遺孤留在外面和他所忌恨的人,大路官道,固然也有賊黨和鐵衛士往來查探,因知得信逃走的人不敢走大路,必走小徑,最是留心。
休看帶有信符,你一人無妨,如同王妃母女同路,就是當時被你搪塞過去,也必用鐵羽飛書,去向曹賊密報。
單是賊黨,已極可慮,何況還有鐵衛士中好些能手,因曹賊說老王還有幾處外室,雖已命人趕往殺死,仍恐還有遺留,将來均是大害。
雙方勾結,正在風緊頭上。
你做的事多少有點破綻。
那兩口棺木尚還未埋,你又開過一次,稍微生疑,當時看破。
就是人已逃出,也添出不少危害。
你的蹤迹最關緊要,而你挑着這多行李,身上還背着一塊寶石,幸而遇見風雨大霧,走過羅場壩不曾停下,沿途未遇一人,否則休說遇見賊黨,随便遇見什人,你們這樣的神氣裝柬,早晚均非出事不可。
昨日我師父由此經過,談起此事。
依她本意,還想使你們多經一點艱難困苦,長點志氣,免得平日享受太過,日後不知警惕。
我知師父心性,用意雖深,但是此去還有十多年的艱難困苦,伯母本是富貴中人,相形之下已是難堪。
昨夜你們由大風雨中冒險逃出,又受了不少苦難,想起小妹年幼,将來又是我的小師妹。
師父已關山門,我便是她末代弟子,入門還不到十年;各位師姊均是六七十歲以上,我見她們,隻有恭敬,不敢随便說笑;不料又收了這一個聰明美秀的小師妹。
我心中高興,不舍得她一同吃苦,你們便不路過,我也必要尋去。
方才知你們到鎮上,忙趕了來。
因我本是附近城中孤女,受惡人之害,家敗人亡,多蒙恩師收留;自己建了一座小廟,同了幾個貧苦無依的婦女,守着先人墓田,在此出家,耕種度日,用不完的,便幫助鎮上那些苦人,所有人家全都相識。
上月正在田裡耕作,遇見幾個由城裡來遊山的土豪之子,帶了許多匪徒,惡言調戲,又将種田的人打倒,我方被迫出手,将其打倒。
這班惡人,當夜便被我趕進城去制服,不會再來。
鎮上人家,因我平日肯幫他們的忙,知道對方财勢厲害,恐我吃虧,日常關心。
正好借此招呼他們代為留意,就有賊黨來問,也必照我的話回答。
店家知我清修家廟,不容外人登門,你又男子,故此那等說法。
庵中沒外人,伯母和師妹不妨多住幾天。
等事情稍冷,陳師弟先往賊黨分寨走上一趟,再回相見,暫時不令賊黨看破,将來也許還有用處。
如以為人已脫險,那就差了。
”說完,人也走到。
庵房雖小,花木扶疏,景甚幽靜,幹淨已極。
三人聽出女尼乃野雲長老關山門的弟子淨波,好生喜慰,重又禮見。
吃完素齋,便令三人分别安息。
陳英要往店中會賬,淨波說是“無須”。
三人全都疲極,睡醒起來,天已黃昏。
淨波暗告陳英:“老賊為了唐氏母子始終沒有音信,本己憂疑,又聽說老王好友浙江杜仙山白雁峰大俠何異已然得信,約了湖廣,小桃園三友中的金臂莫全,要往芙蓉坪,追問先王和朱、白諸家如何死難。
曹賊知道老王平日輕财好友,交遊遍于天下,雖然晚年不聽良言,正人君子十九疏遠,昔年交情尚在。
内中幾位前輩劍俠更是多年好友,得知此事必不甘休。
雖然做得幹淨迅速,另有一個死黨裝成内應,代他告密;又是用藥迷倒殺死,外人不知;曹賊作為保全全山人民生命财産,被迫投降,各處分寨的王黨全都殺光,所留全是他的黨羽,但是人心難測,尤其芙蓉坪人多地大,不能全殺,内有許多才武之士,平日又極投機,雖因行事機密,沒看準心意以前不敢洩露逆謀,總想收為己用,殺死可惜,是否真心,暫時還難考查。
唐妃母女更是大患,隻要有人響應号召,立時不得平安。
今早聞報,想起膽寒。
一面加緊戒備,一面和鐵衛士勾結,兇焰越盛。
江氏母女就此去往江南隐避,難免危險。
師父因想暫時把這幾家遺孤蹤迹隐起,不令賊黨知道。
作為唐氏母子回山以前,遇見昔年強敵将其殺死。
但是此事頗難,不做出一點形迹,仇敵不信,其勢不能和你一樣,去弄兩個假屍首出來代替,必須尋到唐家舊仇,将其說服,再裝出許多畏禍逃避形迹,使曹賊先死了心。
等諸家遺孤長成,再了這場公案。
江師妹便住在我這裡,隻要不出走動,決無人知。
關于别的遺孤,你先不要對她母女說起,此時大家不通音信,各自努力用功才好。
”并說:“湘江女俠柴素秋帶了阿婷逃出,為了行時匆忙,想起姊夫白華一口傳家寶劍忘了取出,恐落賊黨手中,前往盜取,不料此劍已被白家一個使女乘亂偷出,抛人後面絕壑之中。
因那使女平日服侍花四姑,人甚伶俐得用,賊婦不忍殺她。
白氏全家四十餘口,同四十多個手下的人全被殺死,隻有三個老弱下人保得活命,此女便是其一。
本拟劍被素秋盜去,防備又嚴,當時被其看破。
素秋本領雖高,寡不敵衆,更沒料到賊黨會防她,方隔兩日,便去而複轉,原想自家知道地理形勢,出其不意,手到拿來。
眼看危急萬分,忽有兩位青城派的老前輩路見不平,将其救走,受傷不重。
前日遇見木尊者師伯,已将她母女引往江南隐居,這幾家遺孤雖然分開,相隔都不甚遠。
你去各分寨走上一趟,再回芙蓉坪查探明了賊黨虛實和常時來往的幾個鐵衛士,再來尋她母女共商行止便了。
” 江氏母女起身洗漱剛完,聽見二人說話,也尋了來,正向淨波道謝,忽見一人走進,乃是一個身材瘦長的窮人。
陳英見他貌相醜惡,腳底頗有功夫,知道賊黨耳目最多,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來人腳底堅實,點塵不揚,一雙長臂肌肉凝練,但又不露筋骨,二目精光遠射,一望而知是個内外功極好的能手;又知庵中素來無人上門,何況男子?昂然直入,一言不發,不禁大驚。
心方一動,淨波已迎了出去。
要知異丐範顯獨鬥群賊,逢兇斷臂,江小妹等男女四小俠夜走盤蛇谷,巧遇黑摩勒,同除毒蟲,三訪壺公,大破芙蓉坪,以及前文所說緊張新奇節目,均在以後諸集發表。
限于篇幅,請讀者見諒為幸。
棺蓋一釘,心中一塊石頭方始落地。
因要上漆,暫時停在丙舍之内。
事前曹賊雖照他的意思,嚴令三日之内将小妹找回,當衆發怒,說陳英疏忽粗心,被小妹抽空自殺,事完必要嚴罰,心還不舍其遠去。
陳英力言:“非此不可,否則我蒙山主如此恩寵,就此無事,豈不被人疑心?就便還可假裝背叛逃走,去尋唐妃母子下落,一同除去,豈不永絕後患?”曹賊當他忠心,越發喜愛,除多給川資而外,并下密令,許其往各分寨便宜行事,無論用人用财,均須照辦。
陳英領了老賊密令,先把逃路看好。
因老賊早已暗令賊黨,說陳英奉有密令,所到之處不許盤問留難,便遇賊黨,也裝不見。
曹賊不知王妃母女命不該絕,另有一條秘徑,還恐他無法出關,暗命把守後山口的人,到時想法避開,放其出去。
陳英早把唐-兄妹所走秘徑尋到,先把寶石和小妹運出山去,藏向另一崖洞。
第二日天從人願,恰是大風大雨,半夜開棺,将芷芳救醒。
前兩日為防日期太多,王妃醒轉,腹中饑餓,暗中放了兩包食物在内,沒想到事情如此容易,期前脫險。
為防曹賊疑心,把先備好的山石放在裡面,釘好棺木,朝死女道歉,磕了幾個頭,取出酒食,強勸芷芳吃飽。
冒着大雨,匆匆上路。
賊黨連日得意慶功,正在興高采烈,兩面山口均有許多專人把守,閘門到夜即閉,做夢也未想到陳英會帶了死人,乘着深夜逃走。
風雨又大,後山一帶雖有兩個異派中人防守,原是對外,并非對内,連守了好幾天,一個人影不曾看見,均料偏妃母子不是中途出事,便是得信逃走,再說此時也不會來,天黑時為首兩人先回赴宴。
風雨一起,餘下賊黨料知無事,也各回往後山。
人全走開,風雨又大,二人一個人影也未遇到,隻聽笙歌歡呼之聲由各處隐隐傳來,雖是深夜,照樣未息,心更悲憤,走得越急。
好在都有一身極好輕功,趕到小妹洞中,天還未明。
陳英還恐王妃連日悲苦,又在棺中假死數日,體力不繼,意欲息上一日,明夜起身。
芷芳急于逃出羅網,力說:“難得今日機會湊巧,就這樣,還恐途有埋伏,前面絕壑難于飛渡,風雨之後,知道如何?早走為是。
”陳英便說:“前面索橋,曹賊因想對頭自來送死,始終未收。
那幾處埋伏我都知道,可以避開,能走自好。
主母請放寬心,決可無慮。
”芷芳不知所說對頭便是偏妃青瑤,心中愁急,老少三人冒雨起身,到處遇見山洪阻路,又險又滑,甚是難走。
小妹年幼,初次經曆,武功又差,剛由絕壑索橋渡過,已累得筋疲力竭。
山路奇險,天又昏黑,狂風暴雨,一陣接一陣,潮水一般湧來,幸而時大時小,如非陳英心細周密,帶有風雨燈,簡直寸步難行。
先還恐賊黨發現燈光追來,用黑布包沒燈光。
過橋之後,芷芳見愛女已滑倒了兩次,累得氣喘籲籲,仍在風雨之中拼命掙紮,随同前進;陳英平日肯下苦功,地理極熟,雖好得多,但他肩上還挑着一對行李,最厲害是那寶石小小一塊,重達兩三百斤,前輕後重,十分累贅,遇到高險之處,還要上下搬運,和愛女一樣,周身泥污狼藉,不是事前備有雨具,更加難走,于是咬牙橫心,賊黨追來,便與拼命,命将黑布去掉。
陳英見王妃憂急悲憤,要将小妹抱起,小妹又不肯聽,一路争論,神情悲憤,氣喘已極,忙道:“主母生平幾時吃過這樣苦楚?小主人更不必說。
我此時想出一個方法,如肯答應,我也省力不少。
” 芷芳此時因見愛女狼狽,又不聽抱,風雨越來越大,實在無法再進,瞥見路旁有一崖凹可避風雨,正想入内稍息,勸好愛女由自己背了上路,聞言忙即喊住,到了崖下,放下風雨燈,凄然說道:“到了今日,你如何還是這樣稱呼?我死不足惜,先王隻此一女一點骨血,如非你忠心義氣,冒着萬險,怎得逃出毒手?從今以後,你算是我義子,不要再說什麼主仆了。
” 陳英自是不肯。
芷芳母女再三勸說:“再不答應,我們便喊你恩公了。
這樣大的風雨險徑,我尚難行,何況你還挑着好幾百斤東西,你說聽你的話便可省力,是用什法子呢?” 陳英笑說:“小人本已拜在天門三老門下,因随恩主,至今不舍離去。
但恐年紀漸長,将來學藝艱難,日常用功之外,專一想法熬煉真力真氣,往往挑了千來斤重的大石,往來上下山崖之間,比起前數年,身輕力大得多,如非風雨昏黑,到處水泥太多,共總挑了三百來斤,并不算重。
隻是前輕後重,兩頭不勻。
後面寶石沉得厲害,走起路來,須将前面按住,要用上加倍氣力。
此時想起,主母如能坐在行李上面,彼此省力,不知可否?” 芷芳原是行家,知道不是故意,當時答應。
隻要兩人分挑,輪班歇息。
陳英力說:“萬無此理,折殺小人!”芷芳位道:“都是一樣的人,何況你對我母女如此忠義。
我母女蒙你深恩,無以為報,才想我比你大了一倍多的年紀,結為姊弟你必推辭。
我也不說假話,照你對我,便是親生也未必有此好法,因此收為義子。
你和小妹兄妹相稱你都不肯,同在患難之中,如何我母女安然并坐,由你一人勞苦出力,心如何安?” 陳英明知江母知道挑上兩人反倒好走,故意如此說法,忙道:“昔年我母子不遇恩主,我娘早死惡人之手,或是貧病而死。
我一五歲幼童,荒年荒山豈能活命?今日報恩,理所當然。
我已明白恩主心意,兒子遵命,改呼王娘就是。
”說罷,納頭便拜。
芷芳忙令小妹扶起,互相行禮,改了稱呼,三人自更親熱。
芷芳仍不肯讓他一人獨挑,陳英急道:“孤身上路,一樣難走。
兒子平日挑慣,真挑不動,再請王娘代挑好了。
”芷芳知是實情,便說:“此去隐迹民間,王字必須去掉。
”陳英應了,才将行李重新包紮,斬了兩根樹幹,綁在下面。
請芷芳母女坐在行李包上,将面朝裡,既可說話,彼此又好避風。
母女二人試了一試,果然舒服。
估計天已快亮,便即起身,仗着路熟,險地業已繞過,後有峰崖擋住,就無風雨,賊黨也難發現。
陳英日間早将精神養好,前途已到平日往來通行之路,雖仍奇險,但知地理走法,兩頭份量拉平,又見王妃把他當成骨肉看待,越發感奮。
芷芳母女見他果然比前輕快得多,便問:“剛上路時,為何不取兩塊石頭在前面?”陳英笑答:“這樣辛苦艱難,娘和妹子初次身經,不走上一段,看出兒子挑得為難,定必不肯。
隻好走出一段再說了。
” 二人才知他早有深意,越發感激傷心。
再一想起前途茫茫,敵勢強盛,不知何年何月才得報仇,重返家園。
小妹雖是悲憤,隻想報仇,尚無别的顧忌,芷芳卻是悲痛憂急,心亂如麻。
前途風雨難住,到處水霧蒸騰,飛泉萬道,天色依舊昏黑。
小妹估計時光天早該亮,芙蓉坪從來無此氣候,覺着奇怪。
陳英笑道:“恭喜娘和妹子,我們已将後山口走完,再走數裡便有山民小村。
因這一帶最是荒涼,新近曹賊才派了兩個耳目。
因嫌村中都是茅屋,想開一家酒店,正造房子,這樣天氣,決無人出來,也許不在此地都未可知。
我由側面繞過,決看不見。
一到羅場壩,就可尋到山民,坐山轎起身,到了成都一帶,再改水路起身。
我想野雲長老必有安排,一出外山口便可無事。
到了嘉陵江,索性放膽大些,由我用曹賊信符,去向分寨要船,順流而下,相機行事,怎麼也可無害。
不是這場風雨暗霧,我們未走過最危險的一段,天早大亮,就許被賊發現,現在想起,還在心跳呢。
” 那霧越往前越大,暗沉沉的,隻管天明,三五步外便看不出。
陳英知道此時逃得越遠越好,一口氣又趕了數十裡,連羅場壩也未停留,一直趕到縣城附近小鎮之上,才将母女二人放落無人之處,把衣服換過,自背寶石,把行李改分兩頭挑好。
芷芳帶一衣包,裝着遠處來的民婦,同往鎮上走去。
濃霧漸消,現出日光,當地卻未落雨,天色已是近午。
三人分成兩起,同尋店鋪,胡亂買點食物。
芷芳看出陳英人已疲乏,暗中示意,令其同坐山轎。
陳英看出當地并無賊黨,假裝攀談,暗告芷芳,背上寶石太重,無人能擡。
三人又裝結伴,并在一桌,互相商計,改姓為江(以下芷芳改稱江母)。
江母憐愛陳英,又想令其住上一夜。
陳英覺着江氏母女初脫大難,風雨荒山,深夜奔走,必已支持不住,正想答應。
小妹忽然驚道:“娘怎一夜之間,頭發都白了!” 陳英驚看,陽光正照進來,才知店中黑暗,匆匆進門不曾看出,再看小妹滿臉流淚,心方一酸。
忽想起這一頭白發,正好遮掩本來面目,再說王妃殉節,小妹跳崖,賊黨親眼看見,想不到死人會逃。
方說:“娘要寬心,不可愁急,等我出去尋好客店,同往投宿。
”忽見門外有一少年女尼走進,僧服雖舊,甚是整潔,心中一動。
女尼已走近前來,笑說:“這兩位女施主面容疲倦,可要到小庵歇息片時麼?” 陳英從小便随老王朱由-奔走江湖,看出女尼神态不俗,進門便朝自己這桌走來,知有用意,笑問:“我三人同路,師父是尼姑庵,我能去吧?”旁立店家正端了一碗豆腐花走來,接口說道:“你這位客好沒道理,這是雲林庵少師傅,你是一個年輕男子,如何無禮?幸在小店,如換别處,你就要吃大苦頭了。
方才見你和這兩位女客不是一路,剛剛搭夥,怎說是一家人?上月那麼厲害的幾個棒客,被少師傅一人打了個頭破血流,跪在地下直喊饒命,不能起來。
你要有什壞心,就找晦氣了。
”話未說完,女尼己早揮手令去。
店家是一老頭,仍是咕哝不已。
女尼朝四外看了一看,轉朝店家低聲說道:“你不要管。
這兩位女施主與我師父相識,特命我來迎接。
她們年老力弱,雨中走了長路,她這包裹也拿不動,由這客人代為送去也好。
既非同路,我也不會留他。
但庵中向例不留外客,走後有人來問,不要說起有外客來過,如有人問,你隻說:‘附近兩個相識的母女由此走過,吃了一點東西,已然回去,另一身帶三角銀牌的少年由此往北過去多時。
’不可忘記,也不要多說,你記住嗎?” 店家對那女尼十分恭敬,諾諾連聲,又引女尼去往一旁,低聲說了幾句。
陳英暗中留意,微聞女尼笑道:“這班鼠賊,哪敢再來?本來無幹,因奉師命,不敢違背罷了。
我想不會有人尋來,你隻照我所說去做便了。
” 三人聞言,忽想起對方似已知道來意,方自暗中示意。
女尼已轉身走來,低聲說道:“三位不必多心,到庵中吃點素齋也好。
”三人忽然驚覺,陳英剛脫口問道:“老師父法号可有一個‘野’字?”忽聽門外馬蹄奔騰之聲由遠而近,跟着便見幾騎快馬飛馳而過。
女尼面容微變,低說:“你既知道,為何多問?還不快走!這是好地方嗎?”說完,回顧店家又端飯來,笑說:“你不要忙了,這兩位女施主要到我庵中吃素齋呢。
” 陳英想要還賬,一摸腰間,忽想起行時樣樣想到,惟獨金銀,因義母見風雨太大不能多帶,隻帶了一些珠寶,自己也覺身有曹賊信符,各處分寨均可随意支用,何必累贅?帶的金銀本來不多,又是大錠,這等荒村小店,不能兌換,并還未在身邊,打開行囊,又恐露白,江氏母女更是分文皆無,方罵自己糊塗,怎未想到萬一中途分散,沒有零碎銀兩,如何度用?女尼似已看出為難,笑道:“他們酒飯錢,少時由我送來,省得取了。
”店家忙道:“他們共隻吃了一碗豆腐花、兩碗冒兒頭,還沒有吃完。
共隻十幾個錢的事,我受少師傅那樣大恩,這算什麼?”女尼笑道:“不能虧你,少時再說。
”陳英見江母示意多付,接口道:“我的錢都在行李之内,等将這兩位女客送到,我再送來吧。
好在我和她們不是一條路,我又不到庵裡去,你們這裡茶水不好,隻讨一杯清茶,吃完就走。
” 女尼止住店家,不令再說,随同起身,由陳英一人挑了行李走出。
庵在離鎮裡許山坡樹林之中,地勢十分偏僻。
女尼好似避人,所行均是樹林。
晴日陽光之下,濃霧全消。
秋高氣清,黃花滿地。
時見群鳥飛鳴疏林繁枝之上,樹影參差,明曦在地,滿眼秋芳,時聞桂花香味,沁人心脾,别有一種蒼莽幽麗之趣。
三人四顧無人,村鎮不大,又是頭一兩家,一轉入林,無人留意,正要請問,女尼已對陳英笑道:“你真大膽。
如今曹賊雖還不曾疑心到你,但你去往分寨應走大路,身有信符,無須躲避賊黨耳目,你偏走了小路,已是可疑。
賊黨連日又在這一條路上日夜查訪老王有無遺孤留在外面和他所忌恨的人,大路官道,固然也有賊黨和鐵衛士往來查探,因知得信逃走的人不敢走大路,必走小徑,最是留心。
休看帶有信符,你一人無妨,如同王妃母女同路,就是當時被你搪塞過去,也必用鐵羽飛書,去向曹賊密報。
單是賊黨,已極可慮,何況還有鐵衛士中好些能手,因曹賊說老王還有幾處外室,雖已命人趕往殺死,仍恐還有遺留,将來均是大害。
雙方勾結,正在風緊頭上。
你做的事多少有點破綻。
那兩口棺木尚還未埋,你又開過一次,稍微生疑,當時看破。
就是人已逃出,也添出不少危害。
你的蹤迹最關緊要,而你挑着這多行李,身上還背着一塊寶石,幸而遇見風雨大霧,走過羅場壩不曾停下,沿途未遇一人,否則休說遇見賊黨,随便遇見什人,你們這樣的神氣裝柬,早晚均非出事不可。
昨日我師父由此經過,談起此事。
依她本意,還想使你們多經一點艱難困苦,長點志氣,免得平日享受太過,日後不知警惕。
我知師父心性,用意雖深,但是此去還有十多年的艱難困苦,伯母本是富貴中人,相形之下已是難堪。
昨夜你們由大風雨中冒險逃出,又受了不少苦難,想起小妹年幼,将來又是我的小師妹。
師父已關山門,我便是她末代弟子,入門還不到十年;各位師姊均是六七十歲以上,我見她們,隻有恭敬,不敢随便說笑;不料又收了這一個聰明美秀的小師妹。
我心中高興,不舍得她一同吃苦,你們便不路過,我也必要尋去。
方才知你們到鎮上,忙趕了來。
因我本是附近城中孤女,受惡人之害,家敗人亡,多蒙恩師收留;自己建了一座小廟,同了幾個貧苦無依的婦女,守着先人墓田,在此出家,耕種度日,用不完的,便幫助鎮上那些苦人,所有人家全都相識。
上月正在田裡耕作,遇見幾個由城裡來遊山的土豪之子,帶了許多匪徒,惡言調戲,又将種田的人打倒,我方被迫出手,将其打倒。
這班惡人,當夜便被我趕進城去制服,不會再來。
鎮上人家,因我平日肯幫他們的忙,知道對方财勢厲害,恐我吃虧,日常關心。
正好借此招呼他們代為留意,就有賊黨來問,也必照我的話回答。
店家知我清修家廟,不容外人登門,你又男子,故此那等說法。
庵中沒外人,伯母和師妹不妨多住幾天。
等事情稍冷,陳師弟先往賊黨分寨走上一趟,再回相見,暫時不令賊黨看破,将來也許還有用處。
如以為人已脫險,那就差了。
”說完,人也走到。
庵房雖小,花木扶疏,景甚幽靜,幹淨已極。
三人聽出女尼乃野雲長老關山門的弟子淨波,好生喜慰,重又禮見。
吃完素齋,便令三人分别安息。
陳英要往店中會賬,淨波說是“無須”。
三人全都疲極,睡醒起來,天已黃昏。
淨波暗告陳英:“老賊為了唐氏母子始終沒有音信,本己憂疑,又聽說老王好友浙江杜仙山白雁峰大俠何異已然得信,約了湖廣,小桃園三友中的金臂莫全,要往芙蓉坪,追問先王和朱、白諸家如何死難。
曹賊知道老王平日輕财好友,交遊遍于天下,雖然晚年不聽良言,正人君子十九疏遠,昔年交情尚在。
内中幾位前輩劍俠更是多年好友,得知此事必不甘休。
雖然做得幹淨迅速,另有一個死黨裝成内應,代他告密;又是用藥迷倒殺死,外人不知;曹賊作為保全全山人民生命财産,被迫投降,各處分寨的王黨全都殺光,所留全是他的黨羽,但是人心難測,尤其芙蓉坪人多地大,不能全殺,内有許多才武之士,平日又極投機,雖因行事機密,沒看準心意以前不敢洩露逆謀,總想收為己用,殺死可惜,是否真心,暫時還難考查。
唐妃母女更是大患,隻要有人響應号召,立時不得平安。
今早聞報,想起膽寒。
一面加緊戒備,一面和鐵衛士勾結,兇焰越盛。
江氏母女就此去往江南隐避,難免危險。
師父因想暫時把這幾家遺孤蹤迹隐起,不令賊黨知道。
作為唐氏母子回山以前,遇見昔年強敵将其殺死。
但是此事頗難,不做出一點形迹,仇敵不信,其勢不能和你一樣,去弄兩個假屍首出來代替,必須尋到唐家舊仇,将其說服,再裝出許多畏禍逃避形迹,使曹賊先死了心。
等諸家遺孤長成,再了這場公案。
江師妹便住在我這裡,隻要不出走動,決無人知。
關于别的遺孤,你先不要對她母女說起,此時大家不通音信,各自努力用功才好。
”并說:“湘江女俠柴素秋帶了阿婷逃出,為了行時匆忙,想起姊夫白華一口傳家寶劍忘了取出,恐落賊黨手中,前往盜取,不料此劍已被白家一個使女乘亂偷出,抛人後面絕壑之中。
因那使女平日服侍花四姑,人甚伶俐得用,賊婦不忍殺她。
白氏全家四十餘口,同四十多個手下的人全被殺死,隻有三個老弱下人保得活命,此女便是其一。
本拟劍被素秋盜去,防備又嚴,當時被其看破。
素秋本領雖高,寡不敵衆,更沒料到賊黨會防她,方隔兩日,便去而複轉,原想自家知道地理形勢,出其不意,手到拿來。
眼看危急萬分,忽有兩位青城派的老前輩路見不平,将其救走,受傷不重。
前日遇見木尊者師伯,已将她母女引往江南隐居,這幾家遺孤雖然分開,相隔都不甚遠。
你去各分寨走上一趟,再回芙蓉坪查探明了賊黨虛實和常時來往的幾個鐵衛士,再來尋她母女共商行止便了。
” 江氏母女起身洗漱剛完,聽見二人說話,也尋了來,正向淨波道謝,忽見一人走進,乃是一個身材瘦長的窮人。
陳英見他貌相醜惡,腳底頗有功夫,知道賊黨耳目最多,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來人腳底堅實,點塵不揚,一雙長臂肌肉凝練,但又不露筋骨,二目精光遠射,一望而知是個内外功極好的能手;又知庵中素來無人上門,何況男子?昂然直入,一言不發,不禁大驚。
心方一動,淨波已迎了出去。
要知異丐範顯獨鬥群賊,逢兇斷臂,江小妹等男女四小俠夜走盤蛇谷,巧遇黑摩勒,同除毒蟲,三訪壺公,大破芙蓉坪,以及前文所說緊張新奇節目,均在以後諸集發表。
限于篇幅,請讀者見諒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