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圖騰信仰(終)
關燈
小
中
大
可能是說,每個個體是從劃歸其母方氏族的事物中選擇他的個體圖騰。
事實上,我們将會看到,每個氏族對其中的個體圖騰都享有專屬的所有權,其他氏族的成員不得使用這些圖騰。
在這一意義上,出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圖騰,但也僅僅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而已。
[38]海克維爾德:《曆史的記錄:曾經栖居在賓西法亞的印第安民族的儀典與習俗》,載于《美國哲學協會曆史與文化委員會會刊》,第1卷,第238頁。
[39]見多爾西:《蘇人崇拜研究》,載于《美國民族學會第十一次年度報告》,第507頁;卡特林:《儀典,習俗及其他》,第1卷,第37頁;弗萊徹小姐:《圖騰的含義:來自奧馬哈部落的研究》,載于《史密森學會1897年度報告》,第580頁;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17&mdash320頁;托特:《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4頁。
[40]但還是發現了一些例子。
庫爾奈巫師的個人圖騰是在夢中看到的(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387頁;《關于澳洲巫醫》,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16卷,第34頁)。
貝德福德角的土著認為,如果一位老人在夜裡夢到了某種東西,那麼這種東西就是他次日最先遇到的那個人的個體圖騰(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第19頁)。
不過,可能隻有輔助的和附屬的圖騰才能以這種方式獲得,因為正像我們所說過的那樣,就在同一個部落中,人們在成年禮上所采用的卻是另外一套程序。
[41]在羅斯提到的某些部落中(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第19頁),以及馬裡伯勒(Maryborough)附近的一些部落中(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7頁)。
[42]維拉朱裡部落(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406頁;《關于澳洲巫醫》,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16卷,第50頁)。
[43]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
[44]哈登:《獵頭者》,第193頁及以下諸頁。
[45]在維拉朱裡部落(哈登:《獵頭者》,注解4)。
[46]一般來說,好像除非父親是薩滿或者巫師,否則從來都不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的。
湯普森印第安人也是這樣(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20頁),此外,還有我們剛剛說到的維拉朱裡人。
[47]托特:《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6&mdash147頁。
基本的儀式是向皮上吐氣,如果這一項做得不正确,圖騰的傳承就不會發生。
我們馬上就會看到,吐出來的就是靈魂。
在向動物皮上吐氣的時候,巫師和他的接受者都呼出了他們靈魂的一部分。
他們的靈魂就這樣融合在一起,同時還加上了這種動物的性質,因為該動物也以其象征的形式參與了這一儀典。
[48]托馬斯:《對希爾·托特先生圖騰制度觀點的進一步評論》,載于《人的科學》,1904年,第85頁。
[49]帕克夫人:《埃瓦拉伊部落》,第20頁,第29頁。
[50]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3頁;及第34卷,第324頁。
[51]帕克夫人:《埃瓦拉伊部落》,第30頁;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20頁;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4頁。
[52]夏洛瓦:《新法蘭西的曆史寫照》,第6卷,第69頁。
[53]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第145頁。
[54]例如在孩子出生時種下一棵樹,并且要恭恭敬敬地照顧它,因為這棵樹的命運被認為是和孩子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的。
弗雷澤在《金枝》中舉出了一些以不同方式表達這種觀念的習俗和信仰(參見哈特蘭:《珀爾修斯傳奇》,第2卷,第1&mdash55頁)。
[55]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8&mdash149頁;菲松與霍維特:《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194頁,第201頁;道森:《澳洲土著》,第52頁。
皮特裡還提到過昆士蘭(《湯姆·皮特裡對早期昆士蘭的回憶》,第62頁和第118頁)。
[56]《新南威爾士皇家協會公報期刊》,第38卷,第339頁。
我們非要看看性别圖騰制度的遺迹嗎?那麼在瓦拉蒙加部落有這樣的習俗:當死者被埋葬時,他胳膊中的一根骨頭要保留下來。
死者如果是女人,就在包裹骨頭的樹皮上插上鸸鹋的羽毛;而如果是男人,就插上貓頭鷹的羽毛(《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第169頁)。
[57]在有些例子中,每個性别群體都有兩個性别圖騰。
例如伍龍傑裡的性别圖騰就是由庫爾奈的性别圖騰(鸸鹋&mdash鹪鹩與朱頂雀)和沃喬巴盧克的性别圖騰(蝙蝠與歐夜鷹)一起組成的。
見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50頁。
[58]《圖騰制度與外婚制》,第51頁。
[59]《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215頁。
[60]特雷基爾德,轉引自馬休:《新南威爾士皇家協會公報期刊》,第38卷,第339頁。
[61]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8頁,第151頁。
[62]《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200&mdash203頁;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9頁;皮特裡:《湯姆·皮特裡對早期昆士蘭的回憶》,第62頁。
在庫爾奈部落,血戰往往以他們的聯姻而告終,就好像這是一種先導性的儀式。
有時候他們不過是鬧着玩(同上)。
[63]在這一點上,請看我們的《亂倫禁忌及其起源》,《社會學年鑒》,第1卷,第44頁及以下諸頁。
[64]不過,就像我們馬上将要看到的那樣(第9章),在性别圖騰和大神之間存在着聯系。
事實上,我們将會看到,每個氏族對其中的個體圖騰都享有專屬的所有權,其他氏族的成員不得使用這些圖騰。
在這一意義上,出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圖騰,但也僅僅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而已。
[38]海克維爾德:《曆史的記錄:曾經栖居在賓西法亞的印第安民族的儀典與習俗》,載于《美國哲學協會曆史與文化委員會會刊》,第1卷,第238頁。
[39]見多爾西:《蘇人崇拜研究》,載于《美國民族學會第十一次年度報告》,第507頁;卡特林:《儀典,習俗及其他》,第1卷,第37頁;弗萊徹小姐:《圖騰的含義:來自奧馬哈部落的研究》,載于《史密森學會1897年度報告》,第580頁;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17&mdash320頁;托特:《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4頁。
[40]但還是發現了一些例子。
庫爾奈巫師的個人圖騰是在夢中看到的(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387頁;《關于澳洲巫醫》,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16卷,第34頁)。
貝德福德角的土著認為,如果一位老人在夜裡夢到了某種東西,那麼這種東西就是他次日最先遇到的那個人的個體圖騰(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第19頁)。
不過,可能隻有輔助的和附屬的圖騰才能以這種方式獲得,因為正像我們所說過的那樣,就在同一個部落中,人們在成年禮上所采用的卻是另外一套程序。
[41]在羅斯提到的某些部落中(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第19頁),以及馬裡伯勒(Maryborough)附近的一些部落中(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7頁)。
[42]維拉朱裡部落(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406頁;《關于澳洲巫醫》,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16卷,第50頁)。
[43]羅斯:《迷信,巫術與巫醫》。
[44]哈登:《獵頭者》,第193頁及以下諸頁。
[45]在維拉朱裡部落(哈登:《獵頭者》,注解4)。
[46]一般來說,好像除非父親是薩滿或者巫師,否則從來都不是由父親傳給兒子的。
湯普森印第安人也是這樣(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20頁),此外,還有我們剛剛說到的維拉朱裡人。
[47]托特:《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6&mdash147頁。
基本的儀式是向皮上吐氣,如果這一項做得不正确,圖騰的傳承就不會發生。
我們馬上就會看到,吐出來的就是靈魂。
在向動物皮上吐氣的時候,巫師和他的接受者都呼出了他們靈魂的一部分。
他們的靈魂就這樣融合在一起,同時還加上了這種動物的性質,因為該動物也以其象征的形式參與了這一儀典。
[48]托馬斯:《對希爾·托特先生圖騰制度觀點的進一步評論》,載于《人的科學》,1904年,第85頁。
[49]帕克夫人:《埃瓦拉伊部落》,第20頁,第29頁。
[50]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3頁;及第34卷,第324頁。
[51]帕克夫人:《埃瓦拉伊部落》,第30頁;泰特:《英屬哥倫比亞的湯普森印第安人》,第320頁;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載于《大不列颠及愛爾蘭人類學研究所學報》,第35卷,第144頁。
[52]夏洛瓦:《新法蘭西的曆史寫照》,第6卷,第69頁。
[53]托特:《英屬哥倫比亞斯塔魯姆民族學報告》,第145頁。
[54]例如在孩子出生時種下一棵樹,并且要恭恭敬敬地照顧它,因為這棵樹的命運被認為是和孩子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的。
弗雷澤在《金枝》中舉出了一些以不同方式表達這種觀念的習俗和信仰(參見哈特蘭:《珀爾修斯傳奇》,第2卷,第1&mdash55頁)。
[55]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8&mdash149頁;菲松與霍維特:《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194頁,第201頁;道森:《澳洲土著》,第52頁。
皮特裡還提到過昆士蘭(《湯姆·皮特裡對早期昆士蘭的回憶》,第62頁和第118頁)。
[56]《新南威爾士皇家協會公報期刊》,第38卷,第339頁。
我們非要看看性别圖騰制度的遺迹嗎?那麼在瓦拉蒙加部落有這樣的習俗:當死者被埋葬時,他胳膊中的一根骨頭要保留下來。
死者如果是女人,就在包裹骨頭的樹皮上插上鸸鹋的羽毛;而如果是男人,就插上貓頭鷹的羽毛(《澳洲中部的北部部落》,第169頁)。
[57]在有些例子中,每個性别群體都有兩個性别圖騰。
例如伍龍傑裡的性别圖騰就是由庫爾奈的性别圖騰(鸸鹋&mdash鹪鹩與朱頂雀)和沃喬巴盧克的性别圖騰(蝙蝠與歐夜鷹)一起組成的。
見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50頁。
[58]《圖騰制度與外婚制》,第51頁。
[59]《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215頁。
[60]特雷基爾德,轉引自馬休:《新南威爾士皇家協會公報期刊》,第38卷,第339頁。
[61]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8頁,第151頁。
[62]《卡米拉羅伊與庫爾奈》,第200&mdash203頁;霍維特:《澳洲東南部的土著部落》,第149頁;皮特裡:《湯姆·皮特裡對早期昆士蘭的回憶》,第62頁。
在庫爾奈部落,血戰往往以他們的聯姻而告終,就好像這是一種先導性的儀式。
有時候他們不過是鬧着玩(同上)。
[63]在這一點上,請看我們的《亂倫禁忌及其起源》,《社會學年鑒》,第1卷,第44頁及以下諸頁。
[64]不過,就像我們馬上将要看到的那樣(第9章),在性别圖騰和大神之間存在着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