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回 陰謀帝制袁徐逼後 污蔑皇室溥倫封官
關燈
小
中
大
節單呈上去,其中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告天表。
因為這祀天禮節,非常慎重,而告天表中,是不能用大總統印,須用皇帝之寶玉玺,是乎合一體。
而這玉玺卻藏于宮内,由皇後收藏起來的。
因為優待條件,也難強奪。
袁世凱為這件寶貝,倒有些躊躇。
他想清室遜位時,是由專制改了共和,所以将這國玺,是弄成了無關緊要東西。
現在倒要問隆裕太後去拿,自己是做過清室軍機,若要取這玉玺,豈非有篡位嫌疑。
正在沉思的時候,适有那國務卿徐世昌手中攜着溥倫等的勸進表進來。
袁世凱一見,不覺計上心來,說道:“菊人老弟,你來得甚好,剛才禮官處由顧巨六桂兩人遞了一個關于祀天禮單。
但應用冕旒,到是已經準備好了。
依前清的禮節看起來,須要告天表,這表的文字,已經命楊皙子去拟了,其中尚少了一件寶貝,老弟你可知道?” 徐世昌道:“不是要用皇帝之玺麼?昨天那溥倫來,他已經是說過,他說這玉玺現在瑾太妃手中,因為隆裕太後逝世的時候,已經命瑾太後收起來了。
” 袁世凱聽了此言,忙說道:“清已遜位,尚視國玺如至寶,他莫非要想複辟麼?怪不得外面報紙,常有這種新聞登載出來,然而我想,有我在此,恐怕是難以謀成吧。
” 徐世昌道:“元首不知道,他們宮中情形麼?” 袁世凱道:“隆裕之死,我是知道,他是仍然大下上谕,我因為是民國總統,當派克定到宮去吊奠,不想他們竟說大清沒有這個官職,竟被拒絕了,我因為受了西太後知遇,實在是無可奈何他們隻可惜元年那班一黨一人,沒有把他們帝号取消。
” 徐世昌道:“唉!我聽見旁人說,民一黨一要人到京,尚到清宮去朝見隆裕,不知道有沒有。
” 袁世凱道:“可不是呢?接着又道:“這國玺在瑾妃手中,倒是一件難事。
” 徐世昌道:“待我與楊皙子商議,商議,或許有妙計,是然可垂手而得。
” 袁世凱道:“甚好!不過要秘密些,不要鬧笑話,被外人知道,不當穩便。
” 徐世昌遂辭了出去。
書說至此,也須把隆裕太後死逝的情形說一說。
她臨死時候,世續在病榻待命,隆裕太後垂淚道:“咱們如今算是寡一婦孤兒了,先帝早死,留此孑遺之身,目睹國亡家破,能不慘傷嗎?祖宗創業艱難,卻不料輕送在咱們寡一婦孤兒之手,不是千古憾事麼?咱們不自修政,贻誤大事,坐失江山,有何顔去對祖宗與先帝。
那袁世凱、徐世昌常常來一逼一着我,叫我搬到盛京去,并要我把國玺,交了出來。
你想這國玺,是先皇帝命我保存的,我如何好把他獻了出去。
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
” 說畢,命召小德張,内監回報,已在兩日前,不知去向了。
隆裕太後聽了,不由得長歎了聲道:“小人無良,一至于此,咱自己盲目差用了人,夫複何言,” 世續在旁道:“請太後下谕,令警廳緝捕就是了,隆裕太後搖手後答道:“今日不比從前了,亡國勢失,誰來管你們,既民國宮吏能額外盡力,也徒遺笑話于人,這又何苦來。
” 隆裕太後說:“造化了這奴才罷了。
” 世續在側,一語不發。
因為自溥儀遜位後、瑾妃以太後資格,大權獨攬,一味的收拾人心,宮中嫔妃,宮人内監們,都服從瑾太妃,侮弄隆裕太後。
昔日隆裕太後,在西太後面前撺掇瑾妃的壞處,瑾妃一樣吃盡痛苦。
今天隆裕太後轉為瑾妃所制,天理報應。
可謂毫厘不爽。
而人的危運,也有變好的時候,隆裕太後因人心背向,宮中大半和她不對。
背後更多怨謗之言,是以郁郁不歡。
終至一病奄奄,垂危之頃除世續善耆兩人外,隻有宮人一名,内臨兩名,在側而已,一種凄涼慘澹的情形。
比光緒帝死時,愈覺可憐,當溥儀來視疾時,隆裕太後尚能說話,便對溥儀說道:“你來得很好現在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傳授,隻有那一顆随身所佩戴的蚌珠,你須好好地收藏起來,這是額一娘一臨終時,親自秘贈于我的宮中之寶,将來你自有用處。
” 溥儀接過來一看,知道,是曆朝皇後佩身希世之寶。
其大如鴨一卵一,其色金黃如琥珀,名曰金珀球,球内晶瑩無比,其中花形,随四時天氣變化,春則牡丹盛開,夏則荷花滿放,秋則桂花盈枝,冬季則梅花朵朵可見,活現球内,依時應驗,絲毫不爽,乃是皇家無價之寶清代曆朝皇後非至彌留時,不肯輕易傳于他人。
此球傳授是非常神異,那個皇後得有此寶便可大權獨握,因為道光後是中阿
因為這祀天禮節,非常慎重,而告天表中,是不能用大總統印,須用皇帝之寶玉玺,是乎合一體。
而這玉玺卻藏于宮内,由皇後收藏起來的。
因為優待條件,也難強奪。
袁世凱為這件寶貝,倒有些躊躇。
他想清室遜位時,是由專制改了共和,所以将這國玺,是弄成了無關緊要東西。
現在倒要問隆裕太後去拿,自己是做過清室軍機,若要取這玉玺,豈非有篡位嫌疑。
正在沉思的時候,适有那國務卿徐世昌手中攜着溥倫等的勸進表進來。
袁世凱一見,不覺計上心來,說道:“菊人老弟,你來得甚好,剛才禮官處由顧巨六桂兩人遞了一個關于祀天禮單。
但應用冕旒,到是已經準備好了。
依前清的禮節看起來,須要告天表,這表的文字,已經命楊皙子去拟了,其中尚少了一件寶貝,老弟你可知道?” 徐世昌道:“不是要用皇帝之玺麼?昨天那溥倫來,他已經是說過,他說這玉玺現在瑾太妃手中,因為隆裕太後逝世的時候,已經命瑾太後收起來了。
” 袁世凱聽了此言,忙說道:“清已遜位,尚視國玺如至寶,他莫非要想複辟麼?怪不得外面報紙,常有這種新聞登載出來,然而我想,有我在此,恐怕是難以謀成吧。
” 徐世昌道:“元首不知道,他們宮中情形麼?” 袁世凱道:“隆裕之死,我是知道,他是仍然大下上谕,我因為是民國總統,當派克定到宮去吊奠,不想他們竟說大清沒有這個官職,竟被拒絕了,我因為受了西太後知遇,實在是無可奈何他們隻可惜元年那班一黨一人,沒有把他們帝号取消。
” 徐世昌道:“唉!我聽見旁人說,民一黨一要人到京,尚到清宮去朝見隆裕,不知道有沒有。
” 袁世凱道:“可不是呢?接着又道:“這國玺在瑾妃手中,倒是一件難事。
” 徐世昌道:“待我與楊皙子商議,商議,或許有妙計,是然可垂手而得。
” 袁世凱道:“甚好!不過要秘密些,不要鬧笑話,被外人知道,不當穩便。
” 徐世昌遂辭了出去。
書說至此,也須把隆裕太後死逝的情形說一說。
她臨死時候,世續在病榻待命,隆裕太後垂淚道:“咱們如今算是寡一婦孤兒了,先帝早死,留此孑遺之身,目睹國亡家破,能不慘傷嗎?祖宗創業艱難,卻不料輕送在咱們寡一婦孤兒之手,不是千古憾事麼?咱們不自修政,贻誤大事,坐失江山,有何顔去對祖宗與先帝。
那袁世凱、徐世昌常常來一逼一着我,叫我搬到盛京去,并要我把國玺,交了出來。
你想這國玺,是先皇帝命我保存的,我如何好把他獻了出去。
但事到如今,說也無益。
” 說畢,命召小德張,内監回報,已在兩日前,不知去向了。
隆裕太後聽了,不由得長歎了聲道:“小人無良,一至于此,咱自己盲目差用了人,夫複何言,” 世續在旁道:“請太後下谕,令警廳緝捕就是了,隆裕太後搖手後答道:“今日不比從前了,亡國勢失,誰來管你們,既民國宮吏能額外盡力,也徒遺笑話于人,這又何苦來。
” 隆裕太後說:“造化了這奴才罷了。
” 世續在側,一語不發。
因為自溥儀遜位後、瑾妃以太後資格,大權獨攬,一味的收拾人心,宮中嫔妃,宮人内監們,都服從瑾太妃,侮弄隆裕太後。
昔日隆裕太後,在西太後面前撺掇瑾妃的壞處,瑾妃一樣吃盡痛苦。
今天隆裕太後轉為瑾妃所制,天理報應。
可謂毫厘不爽。
而人的危運,也有變好的時候,隆裕太後因人心背向,宮中大半和她不對。
背後更多怨謗之言,是以郁郁不歡。
終至一病奄奄,垂危之頃除世續善耆兩人外,隻有宮人一名,内臨兩名,在側而已,一種凄涼慘澹的情形。
比光緒帝死時,愈覺可憐,當溥儀來視疾時,隆裕太後尚能說話,便對溥儀說道:“你來得很好現在我也沒有什麼可以傳授,隻有那一顆随身所佩戴的蚌珠,你須好好地收藏起來,這是額一娘一臨終時,親自秘贈于我的宮中之寶,将來你自有用處。
” 溥儀接過來一看,知道,是曆朝皇後佩身希世之寶。
其大如鴨一卵一,其色金黃如琥珀,名曰金珀球,球内晶瑩無比,其中花形,随四時天氣變化,春則牡丹盛開,夏則荷花滿放,秋則桂花盈枝,冬季則梅花朵朵可見,活現球内,依時應驗,絲毫不爽,乃是皇家無價之寶清代曆朝皇後非至彌留時,不肯輕易傳于他人。
此球傳授是非常神異,那個皇後得有此寶便可大權獨握,因為道光後是中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