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
焚燒庫藏及諸樓台。
時長者子。
見是猛火起大瞋心。
速命妻子奴婢眷屬。
入於重舍閉樓閣門。
以愚癡故一時俱死。
在家凡夫亦複如是,世間愚人如長者子。
諸佛如來猶如長者,不順佛教造作惡業。
堕三惡道受大苦惱。
以是因緣。
出家菩薩當觀在家如長者子不順父母為火所燒妻子俱死。
善男子等。
應生厭離人天世樂。
修清淨行當證菩提。
爾時如來。
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猶如長者生愚子。
其家富有諸财寶,久遠相承無阙乏。
先世家業傳子孫,一切資産為四分。
常修勝行無過惡,名稱遍滿諸國土。
金銀珍寶數無邊,出入息利遍他國。
慈悲喜舍心無倦,惠施孤貧常不絕。
長者最後生一子,愚癡不孝無智慧。
年齒已邁筋力衰,家财内外皆付子。
子違父命行放逸,四業不紹堕於家。
造立七層珍寶樓,用绀琉璃作窗牖。
歌吹管弦曾不歇,常以不善師於心。
受五欲樂如天宮,一切龍神皆遠離。
鄰家然災火起,猛焰随風難可禁。
庫藏珍财及妻子,層樓舍宅悉焚燒。
積惡招殃遂滅身,妻子眷屬同殒殁。
三世諸佛如長者,一切凡夫是愚子。
不修正道起邪心,命終堕在諸惡趣。
長劫獨受焚燒苦,如是展轉無盡期。
在家佛子汝當知,不貪世樂勤修證。
厭世出家修梵行,山林寂靜離諸緣。
為報四恩修勝德,當於三界為法王。
盡未來際度衆生,作不請友常說法。
永截愛流超彼岸,住於清淨涅槃城。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夢。
譬如長者有一童女。
年始十五。
端正殊妙。
爾時父母處三層樓。
将其愛女受諸歡樂。
於夜分中母女同宿。
在一寶床而共安寝。
於是童女夢見。
父母娉與夫家經曆多年。
遂生一子端正殊妙。
有聰慧相日漸恩養。
能自行步處在高樓。
因危堕落未至於地。
見有餓虎接而食之。
是時童女倍複驚怖。
舉聲号哭。
遂便夢覺。
爾時父母問其女言:以何因緣忽然驚怖。
時女羞恥不肯說之。
其母殷勤竊問其故。
時女為母密說如上所夢之事。
善男子,世間生死有為舍宅。
長處輪回未得真覺。
爾所分位恒處夢中。
生老病死三界舍宅。
如彼童女處於夢中。
虛妄分别亦複如是,琰魔鬼使忽然而至。
如彼餓虎於虛空中接彼嬰孩而啖食之。
一切衆生念念無常老病死苦。
亦複如是,誰有智者愛樂此身。
以是因緣。
觀於生死長夜夢中。
發菩提心厭離世間。
當得如來常住妙果。
爾時如來。
重說偈言: 佛子至求無上道,當觀舍宅如夢中。
譬如富貴大長者,有一童女妙端嚴。
随其父母上高樓,觀視遊從甚歡樂。
女向樓中作是夢,分明夢見適他人。
後於夫家誕一子,其母愛念心憐愍。
子上樓台耽喜樂,因危墜堕於虎口。
遂乃失聲從夢覺,方知夢想本非真。
無明闇障如長夜,未成正覺如夢中。
生死世間常不實,妄想分别亦如是,唯有四智大圓明,破闇稱為真妙覺。
無常念念如餓虎,有為虛假難久停。
宿鳥平旦各分飛,命盡别離亦如是, 往來住業受諸報,父母恩情不相識。
哀哉凡夫生死身,輪轉三塗長受苦。
若知善惡随業感,應當忏悔令消滅。
一切人天妙樂果,慚愧正見為所因。
應發堅固菩提心,被精進甲勤修學。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舍宅。
如牝馬口海出於猛焰吞納四渎。
百川衆流無不燒荊譬如往昔羅陀國中有一菩薩名妙得彼岸。
然是菩薩有慈悲心常懷饒益。
有諸商人入海采寶。
将是菩薩同載船舶。
皆達寶洲度於崄難。
而無所礙到於彼岸。
後時菩薩年漸衰老。
已經百歲。
起坐扶策力不能前。
有一商主詣菩薩所禮拜供養。
白菩薩言:我欲入海求諸珍寶。
永離貧窮得大富貴。
今請菩薩與我同往。
爾時菩薩告商主言:我今衰老筋力微弱不能入海。
商主複言惟願大士。
不舍慈悲哀受我請。
於我舶中但自安坐。
是我所願。
爾時菩薩受商人請。
乘大舶船。
入於大海。
向東南隅詣其寶所。
時遇北風漂堕南海。
猛風迅疾晝夜不停。
經於七日見大海水變為金色猶如镕金。
爾時衆商白菩薩言:以何因緣水變金色有如是相。
菩薩告言:汝等當知。
我今已入黃金大海。
無量無邊紫磨真金充滿大海。
金寶交映有如是相。
超過正路堕此海中。
各自勤求設諸方便還歸北方。
複經數日。
見大海水變為白色猶如珂雪。
菩薩告言:汝等當知。
我今已入真珠大海。
白玉真珠充滿海中。
珠映水色有如是相。
汝當盡力設諸方便還歸北方。
複經數日。
大海之水變為青色如青琉璃。
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青玻璃海。
無量無邊青玻璃寶。
充滿大海。
玻璃之色交映如是,複日。
大海之水變為紅色猶如血現。
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紅玻璃海。
無量無邊紅玻璃寶充滿大海。
實色紅赤交映如是,複經數日。
水變黑色猶如墨汁。
遙聞猛火爆裂之聲,猶如大火燒乾竹林。
熾然熢?孛甚可怖畏。
如是相貌曾未見聞。
又見大火起於南方猶如攢峰高逾百丈。
焰勢飛空或合或散。
光流掣電。
如是之相未曾見聞。
我等身命實難可保。
於是菩薩告衆人言:汝等今者,甚可怖畏
焚燒庫藏及諸樓台。
時長者子。
見是猛火起大瞋心。
速命妻子奴婢眷屬。
入於重舍閉樓閣門。
以愚癡故一時俱死。
在家凡夫亦複如是,世間愚人如長者子。
諸佛如來猶如長者,不順佛教造作惡業。
堕三惡道受大苦惱。
以是因緣。
出家菩薩當觀在家如長者子不順父母為火所燒妻子俱死。
善男子等。
應生厭離人天世樂。
修清淨行當證菩提。
爾時如來。
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猶如長者生愚子。
其家富有諸财寶,久遠相承無阙乏。
先世家業傳子孫,一切資産為四分。
常修勝行無過惡,名稱遍滿諸國土。
金銀珍寶數無邊,出入息利遍他國。
慈悲喜舍心無倦,惠施孤貧常不絕。
長者最後生一子,愚癡不孝無智慧。
年齒已邁筋力衰,家财内外皆付子。
子違父命行放逸,四業不紹堕於家。
造立七層珍寶樓,用绀琉璃作窗牖。
歌吹管弦曾不歇,常以不善師於心。
受五欲樂如天宮,一切龍神皆遠離。
鄰家然災火起,猛焰随風難可禁。
庫藏珍财及妻子,層樓舍宅悉焚燒。
積惡招殃遂滅身,妻子眷屬同殒殁。
三世諸佛如長者,一切凡夫是愚子。
不修正道起邪心,命終堕在諸惡趣。
長劫獨受焚燒苦,如是展轉無盡期。
在家佛子汝當知,不貪世樂勤修證。
厭世出家修梵行,山林寂靜離諸緣。
為報四恩修勝德,當於三界為法王。
盡未來際度衆生,作不請友常說法。
永截愛流超彼岸,住於清淨涅槃城。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夢。
譬如長者有一童女。
年始十五。
端正殊妙。
爾時父母處三層樓。
将其愛女受諸歡樂。
於夜分中母女同宿。
在一寶床而共安寝。
於是童女夢見。
父母娉與夫家經曆多年。
遂生一子端正殊妙。
有聰慧相日漸恩養。
能自行步處在高樓。
因危堕落未至於地。
見有餓虎接而食之。
是時童女倍複驚怖。
舉聲号哭。
遂便夢覺。
爾時父母問其女言:以何因緣忽然驚怖。
時女羞恥不肯說之。
其母殷勤竊問其故。
時女為母密說如上所夢之事。
善男子,世間生死有為舍宅。
長處輪回未得真覺。
爾所分位恒處夢中。
生老病死三界舍宅。
如彼童女處於夢中。
虛妄分别亦複如是,琰魔鬼使忽然而至。
如彼餓虎於虛空中接彼嬰孩而啖食之。
一切衆生念念無常老病死苦。
亦複如是,誰有智者愛樂此身。
以是因緣。
觀於生死長夜夢中。
發菩提心厭離世間。
當得如來常住妙果。
爾時如來。
重說偈言: 佛子至求無上道,當觀舍宅如夢中。
譬如富貴大長者,有一童女妙端嚴。
随其父母上高樓,觀視遊從甚歡樂。
女向樓中作是夢,分明夢見適他人。
後於夫家誕一子,其母愛念心憐愍。
子上樓台耽喜樂,因危墜堕於虎口。
遂乃失聲從夢覺,方知夢想本非真。
無明闇障如長夜,未成正覺如夢中。
生死世間常不實,妄想分别亦如是,唯有四智大圓明,破闇稱為真妙覺。
無常念念如餓虎,有為虛假難久停。
宿鳥平旦各分飛,命盡别離亦如是, 往來住業受諸報,父母恩情不相識。
哀哉凡夫生死身,輪轉三塗長受苦。
若知善惡随業感,應當忏悔令消滅。
一切人天妙樂果,慚愧正見為所因。
應發堅固菩提心,被精進甲勤修學。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舍宅。
如牝馬口海出於猛焰吞納四渎。
百川衆流無不燒荊譬如往昔羅陀國中有一菩薩名妙得彼岸。
然是菩薩有慈悲心常懷饒益。
有諸商人入海采寶。
将是菩薩同載船舶。
皆達寶洲度於崄難。
而無所礙到於彼岸。
後時菩薩年漸衰老。
已經百歲。
起坐扶策力不能前。
有一商主詣菩薩所禮拜供養。
白菩薩言:我欲入海求諸珍寶。
永離貧窮得大富貴。
今請菩薩與我同往。
爾時菩薩告商主言:我今衰老筋力微弱不能入海。
商主複言惟願大士。
不舍慈悲哀受我請。
於我舶中但自安坐。
是我所願。
爾時菩薩受商人請。
乘大舶船。
入於大海。
向東南隅詣其寶所。
時遇北風漂堕南海。
猛風迅疾晝夜不停。
經於七日見大海水變為金色猶如镕金。
爾時衆商白菩薩言:以何因緣水變金色有如是相。
菩薩告言:汝等當知。
我今已入黃金大海。
無量無邊紫磨真金充滿大海。
金寶交映有如是相。
超過正路堕此海中。
各自勤求設諸方便還歸北方。
複經數日。
見大海水變為白色猶如珂雪。
菩薩告言:汝等當知。
我今已入真珠大海。
白玉真珠充滿海中。
珠映水色有如是相。
汝當盡力設諸方便還歸北方。
複經數日。
大海之水變為青色如青琉璃。
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青玻璃海。
無量無邊青玻璃寶。
充滿大海。
玻璃之色交映如是,複日。
大海之水變為紅色猶如血現。
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紅玻璃海。
無量無邊紅玻璃寶充滿大海。
實色紅赤交映如是,複經數日。
水變黑色猶如墨汁。
遙聞猛火爆裂之聲,猶如大火燒乾竹林。
熾然熢?孛甚可怖畏。
如是相貌曾未見聞。
又見大火起於南方猶如攢峰高逾百丈。
焰勢飛空或合或散。
光流掣電。
如是之相未曾見聞。
我等身命實難可保。
於是菩薩告衆人言:汝等今者,甚可怖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