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悲母在時名為日中。

    悲母死時名為日沒。

    悲母在時名為月明。

    悲母亡時名為闇夜。

    是故汝等。

    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

    應當如是報父母恩。

    善男子,衆生恩者,即無始來。

    一切衆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

    於多生中互為父母。

    以互為父母故。

    一切男子即是慈父。

    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别。

    如是昔恩猶未能報。

    或因妄業生諸違順。

    以執著故反為其怨。

    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

    不了前生曾為父母。

    所可報恩互為饒益。

    無饒益者名為不孝。

    以是因緣諸衆生類。

    於一切時亦有大恩。

    實為難報。

    如是之事名衆生恩。

    國王恩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

    三十三天諸天子等。

    恒與其力常護持故。

    於其國界山河大地。

    盡大海際屬于國王。

    一人福德勝過一切衆生福故。

    是大聖王以正法化。

    能使衆生悉皆安樂。

    譬如世間一切堂殿柱為根本。

    人民豐樂王為根本。

    依王有故。

    亦如梵王能生萬物。

    聖王能生治國之法利衆生故。

    如日天子能照世間。

    聖王亦能觀察天下人安樂故。

    王失正治人無所依。

    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國。

    所謂佗國侵逼。

    自界叛逆。

    惡鬼疾玻國土饑馑。

    非時風雨。

    過時風雨。

    日月薄蝕。

    星宿變怪。

    人王正化利益人民。

    如是八難不能侵故。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

    愛念無比憐愍饒益常與安樂晝夜不舍。

    國大聖王亦複如是,等示群生如同一子。

    擁護之心晝夜無舍。

    如是人王令修十善。

    名福德主。

    若不令修名非福主。

    所以者何。

    若王國内一人修善。

    其所作福皆為七分。

    造善之人得其五分。

    於彼國王常獲二分。

    善因王修同福利故。

    造十惡業亦複如是,同其事故。

    一切國内田地園林所生之物。

    皆為七分亦複如是,若有人王成就正見。

    如法化世。

    名為天主。

    以天善法化世間故。

    諸天善神及護世王。

    常來加護守王宮故。

    雖處人間修行天業。

    賞罰之心無偏黨故。

    一切聖王法皆如是,如是聖主名正法王。

    以是因緣成就十德。

    一名能照。

    以智慧眼照世間故。

    二名莊嚴。

    以大福智莊嚴國故。

    三名與樂。

    以大安樂與人民故。

    四名伏怨。

    一切怨敵自然伏故。

    五名離怖。

    能郤八難離恐怖故。

    六名任賢。

    集諸賢人評國事故。

    七名法本。

    萬姓安住依國王故。

    八名持世。

    以天王法持世間故。

    九名業主。

    善惡諸業屬國王故。

    十名人主。

    一切人民王為主故。

    一切國王以先世福。

    成就如是十種勝德。

    大梵天王及忉利天。

    常助人王受勝妙樂。

    諸羅刹王及諸神等。

    雖不現身潛來衛護王及眷屬。

    王見人民造諸不善不能制止。

    諸天神等悉皆遠離。

    若見修善歡喜贊歎。

    盡皆唱言:我之聖王。

    龍天喜悅。

    澍甘露雨。

    五穀成熟。

    人民豐樂。

    若不親近諸惡人等。

    普利世間鹹從正化。

    如意寶珠必現王國。

    於王鄰國鹹來歸服。

    人與非人無不稱歎。

    若有惡人於王國内。

    而生逆心於須臾頃。

    如是之人福自衰滅。

    命終當堕地獄之中。

    經曆畜生備受諸苦。

    所以者何。

    由於聖王不知恩故。

    起諸惡逆得如是報。

    若有人民能行善心。

    敬輔仁王尊重如佛。

    是人現世安隐豐樂。

    有所願求無不稱心。

    所以者何。

    一切國王於過去時。

    曾受如來清淨禁戒。

    常為人王安隐快樂。

    以是因緣違順果報皆如響應。

    聖王恩德廣大如是,善男子,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衆生無有休息。

    是諸佛身真善無漏。

    無數大劫修因所證。

    三有業果永盡無馀。

    功德寶山巍巍無比。

    一切有情所不能知。

    福德甚深猶如大海。

    智慧無礙等於虛空。

    神通變化充滿世間。

    光明遍照十方三世。

    一切衆生煩惱業障都不覺知。

    沈淪苦海生死無窮。

    三寶出世作大船師。

    能截愛流超昇彼岸。

     諸有智者悉皆瞻仰。

    善男子等。

    唯一佛寶具三種身。

    一自性身。

    二受用身。

    三變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斷德。

    二空所顯一切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

    真常無漏一切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

    定通變現一切諸佛悉皆同事。

    善男子。

    其自性身無始無終。

    離一切相絕諸戲論。

    周圓無際凝然常祝其受用身。

    有二種相。

    一自受用。

    二佗受用。

    自受用身。

    三僧祇劫所修萬行。

    利益安樂諸衆生已,十地滿心。

    運身直往色究竟天。

    出過三界。

    淨妙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

    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繞。

    以無垢缯系於頂上。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如是名為後報利益。

    爾時菩薩入金剛定。

    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妙果名現報利益。

    是真報身有始無終。

    壽命劫數無有限量。

    初成正覺窮未來際。

    諸根相好遍周法界。

    四智圓滿。

    是真報身受用法樂。

    一大圓鏡智。

    轉異熟識得此智慧。

    如大圓鏡現諸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