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方便善巧波羅蜜。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入於山林。
為諸衆生常能修習願波羅蜜。
心恒觀察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
於世俗事悉能辨了。
為化有情恒修慈悲。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願波羅蜜。
以四弘願攝受衆生。
乃至舍身不壞悲願。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說微妙法辯才無礙。
若有聽聞畢竟不退。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願波羅蜜多。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
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
能為衆生說相應法。
令入大乘甚深妙義。
即能安住究竟涅槃。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力波羅蜜。
以正智眼照見五蘊空寂之理。
能舍身命利衆生故。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以妙智力化邪見衆。
令斷輪回生死惡業。
趣向常樂究竟涅槃。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力波羅蜜多。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
於一切法了知善惡。
遠離邪見攝受正法。
不厭生死不樂涅槃。
即得名為智波羅蜜。
不愛自身憐愍衆生。
於身命财恒修大舍。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以微妙智為諸衆生說一乘法。
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智波羅蜜多。
善男子,此如是等波羅蜜多。
以何義故。
說為八萬四千差别。
汝等當知。
為多貪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多瞋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多癡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等分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善男子,於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以為根本。
轉增十倍遂成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如是等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
若有衆生其性難調。
聞是法已心未調伏。
即為宣說八萬四千諸三昧門。
如是妙法皆自利行。
若有衆生其性難調。
聞是法已心未調伏。
即為宣說八萬四千陀羅尼門。
如是妙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我為調伏一切有情。
說如是法及以無數善巧方便。
現種種相教化衆生。
善男子,以是義故。
一切人天普稱如來名為導師。
善男子,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悉皆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門。
八萬四千諸三昧門。
八萬四千陀羅尼門。
永斷八萬四千微煩惱障。
八萬四千微所知障。
皆詣蘭若菩提樹王。
坐金剛座入金剛定。
降伏一切天魔怨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超過三界大法王,出現世間化群品。
恒河沙等諸菩薩,入佛甘露智慧門。
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啟問。
善哉無垢法王子,智慧能問真佛乘。
我以師子無畏辯,說大乘中趣覺路。
汝等一心善谛聽,轉授未來所應授。
十方世界可使空,無令斷盡出世道。
将求解脫出世道,不過三根九品類。
上根三品居蘭若,中下随緣化世間。
所求道果等無差,同證真如佛性海。
已獲無漏真大士,随宜應現濟群生。
開示有空不二門,自利利他無間斷。
未得無漏諸佛子,應正勤修三種學。
善根回向施衆生,一心專念佛菩薩。
願我常睹佛菩薩,無邊莊嚴功德身。
若使恒聞法雨音,普得同霑心不退。
以身常處於地獄,非不親近大慈尊。
以身常處於輪回,非不親聞微妙法。
以是因緣諸佛子,系心常念天人師。
若有佛子修聖道,發起無上菩提心。
厭世住於蘭若中,亦得名修三種度。
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寶施衆生。
三輪清淨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圓滿。
當知證獲波羅蜜,唯由心淨不由财。
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淨心施少分。
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羅蜜非二三。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親近度。
若有求法善男子,為說一切大乘經。
令發無上菩提心,乃名真實波羅蜜。
慈悲淨信具慚愧,攝受衆生離於貪。
願成如來無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
堅持菩薩三聚戒,開發菩提離生死。
擁護佛法住世間,能悔誤犯真持戒。
伏瞋恚心慈悲觀,當念宿因對怨害。
不惜軀命救衆生,是名忍辱波羅蜜。
能行難行不暫舍,三僧祇劫常增進。
不共染污恒煉心,為度有情求解脫。
入出三昧得自在,變化神通遊十方。
為斷衆生煩惱因,三摩地門求解脫。
若欲成就真智慧,親近菩薩及如來。
樂聞出世妙理門,修達三明斷二障。
能知衆生心差别,随病與藥令服行。
慈悲善巧應根宜,方便利生度群有。
觀一切法真句義,不著中邊離有無。
淨智無間會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入於山林。
為諸衆生常能修習願波羅蜜。
心恒觀察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
於世俗事悉能辨了。
為化有情恒修慈悲。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願波羅蜜。
以四弘願攝受衆生。
乃至舍身不壞悲願。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說微妙法辯才無礙。
若有聽聞畢竟不退。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願波羅蜜多。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
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
能為衆生說相應法。
令入大乘甚深妙義。
即能安住究竟涅槃。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力波羅蜜。
以正智眼照見五蘊空寂之理。
能舍身命利衆生故。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以妙智力化邪見衆。
令斷輪回生死惡業。
趣向常樂究竟涅槃。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力波羅蜜多。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
於一切法了知善惡。
遠離邪見攝受正法。
不厭生死不樂涅槃。
即得名為智波羅蜜。
不愛自身憐愍衆生。
於身命财恒修大舍。
即得名為親近波羅蜜。
以微妙智為諸衆生說一乘法。
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因緣。
即得名為真實波羅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薩成就智波羅蜜多。
善男子,此如是等波羅蜜多。
以何義故。
說為八萬四千差别。
汝等當知。
為多貪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多瞋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多癡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為等分者,分别演說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善男子,於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羅蜜多。
以為根本。
轉增十倍遂成八萬四千波羅蜜多。
如是等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
若有衆生其性難調。
聞是法已心未調伏。
即為宣說八萬四千諸三昧門。
如是妙法皆自利行。
若有衆生其性難調。
聞是法已心未調伏。
即為宣說八萬四千陀羅尼門。
如是妙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我為調伏一切有情。
說如是法及以無數善巧方便。
現種種相教化衆生。
善男子,以是義故。
一切人天普稱如來名為導師。
善男子,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悉皆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門。
八萬四千諸三昧門。
八萬四千陀羅尼門。
永斷八萬四千微煩惱障。
八萬四千微所知障。
皆詣蘭若菩提樹王。
坐金剛座入金剛定。
降伏一切天魔怨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超過三界大法王,出現世間化群品。
恒河沙等諸菩薩,入佛甘露智慧門。
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啟問。
善哉無垢法王子,智慧能問真佛乘。
我以師子無畏辯,說大乘中趣覺路。
汝等一心善谛聽,轉授未來所應授。
十方世界可使空,無令斷盡出世道。
将求解脫出世道,不過三根九品類。
上根三品居蘭若,中下随緣化世間。
所求道果等無差,同證真如佛性海。
已獲無漏真大士,随宜應現濟群生。
開示有空不二門,自利利他無間斷。
未得無漏諸佛子,應正勤修三種學。
善根回向施衆生,一心專念佛菩薩。
願我常睹佛菩薩,無邊莊嚴功德身。
若使恒聞法雨音,普得同霑心不退。
以身常處於地獄,非不親近大慈尊。
以身常處於輪回,非不親聞微妙法。
以是因緣諸佛子,系心常念天人師。
若有佛子修聖道,發起無上菩提心。
厭世住於蘭若中,亦得名修三種度。
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寶施衆生。
三輪清淨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圓滿。
當知證獲波羅蜜,唯由心淨不由财。
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淨心施少分。
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羅蜜非二三。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親近度。
若有求法善男子,為說一切大乘經。
令發無上菩提心,乃名真實波羅蜜。
慈悲淨信具慚愧,攝受衆生離於貪。
願成如來無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
堅持菩薩三聚戒,開發菩提離生死。
擁護佛法住世間,能悔誤犯真持戒。
伏瞋恚心慈悲觀,當念宿因對怨害。
不惜軀命救衆生,是名忍辱波羅蜜。
能行難行不暫舍,三僧祇劫常增進。
不共染污恒煉心,為度有情求解脫。
入出三昧得自在,變化神通遊十方。
為斷衆生煩惱因,三摩地門求解脫。
若欲成就真智慧,親近菩薩及如來。
樂聞出世妙理門,修達三明斷二障。
能知衆生心差别,随病與藥令服行。
慈悲善巧應根宜,方便利生度群有。
觀一切法真句義,不著中邊離有無。
淨智無間會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