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食洟唾鬼。

    食不飽鬼。

    毗舍阇鬼。

    臭極臭鬼。

    食糞穢鬼。

    食人胎鬼。

    食生子鬼。

    食不淨鬼。

    生吉祥鬼。

    如是諸鬼。

    毗盧陀伽大鬼神王而為上首。

    舍離毒心歸佛法僧。

    悉皆衛護如來正法。

    為聽法故來詣佛所。

    五體投地渴仰世尊,各與若幹百千眷屬俱。

     複有無量無數禽獸諸王。

    命命鳥王。

    鹦鹉鳥王。

    及師子王。

    象王。

    鹿王。

    如是一切。

    諸禽獸王。

    金色師子王而為上首。

    悉皆歸命如來大師。

    為欲聽法來詣佛所。

    各随願力供養世尊,而白佛言:惟願如來。

    哀受我等微少供養。

    永離三塗惡業種子。

    得受人天福樂果報。

    開闡大乘甘露法門。

    速斷愚癡當得解脫。

    時諸鳥王作是語已,一心合掌瞻仰如來。

    各與若幹百千眷屬俱。

     複有百千琰魔羅王。

    與無央數諸大羅刹。

    種種形類及諸惡王。

    幽冥官屬。

    校計罪福獄吏刑司。

    承佛威力舍離惡心。

    與琰魔羅王同來聽法。

    而白佛言:一切衆生以愚癡故。

    貪五欲樂造五逆罪。

    入諸地獄輪轉無窮。

    自業所因受大苦惱。

    如世蠶繭自為萦纏。

    唯願如來。

    雨大法雨滅地獄火施清涼風。

    開解脫門閉三惡趣。

    時琰魔羅王。

    作是語已,種種珍寶供養如來。

    一心恭敬繞百千匝。

    與若幹百千眷屬俱。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坐寶蓮華師子座上。

    其師子座色绀琉璃。

    種種珍奇間錯嚴飾。

    頗梨寶珠以為其莖。

    紫磨黃金作蓮華葉。

    其蓮華台以摩尼寶而為華須。

    八萬四千閻浮檀金大寶蓮華而為眷屬。

    為諸大衆前後圍繞。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時薄伽梵。

    於師子座結跏趺坐。

    威儀殊特猶如四寶蘇迷盧山處于大海自然迥出。

    如百千日照曜虛空。

    放無量光破諸昏暗。

    亦如俱胝圓滿月輪獨處衆星。

    放清涼光明朗世界。

    是時如來入有頂天極善三昧。

    名心嬰珞寶莊嚴王。

    住此定已,身心不動。

    時無色界一切天子。

    雨無量種微妙華香。

    於虛空中如雲而下。

    色界諸天十八梵王。

    雨衆雜色無數天華百千萬種。

    梵天妙香遍滿虛空如雲而下。

    六欲諸天及天子衆。

    以天福力雨種種華。

    優缽羅華。

    波頭摩華。

    拘物頭華。

    芬陀利華。

    瞻蔔迦華。

    阿提目多華。

    波利屍迦華。

    蘇摩那華。

    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曼殊沙華。

    摩诃曼殊沙華。

    於虛空中缤紛亂墜。

    而供養佛及衆法寶。

    又雨天上無價寶香。

    其香如雲作百寶色。

    以天神力香氣遍滿此諸世界。

    供養大會。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

    即於本座。

    複入師子奮迅三昧現大神通。

    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謂動極動遍極動。

    湧極湧遍極湧。

    振極振遍極振。

    擊極擊遍極擊。

    吼極吼遍極吼。

    爆極爆遍極爆。

    又此世界。

    東湧西沒。

    西湧東沒。

    南湧北沒。

    北湧南沒。

    中湧邊沒。

    邊湧中沒。

    其地嚴淨悉皆柔軟。

    滋長卉木。

    利益群生。

    令三千界無有地獄餓鬼畜生。

    及馀無暇惡趣衆生皆得離苦。

    舍此身已,生於人道及六欲天。

    皆識宿命歡喜踴躍。

    同詣佛所。

    以殷重心頂禮佛足。

    持諸珍寶無數嬰珞。

    悟三輪空以報佛恩。

    爾時如來。

    於胸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

    名諸菩薩遊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

    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馀他界。

    乃至百億妙高山王。

    一切雪山。

    香山黑山。

    金山寶山。

    及彌樓山大彌樓山。

    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

    小鐵圍山大鐵圍山。

    江河大海流泉浴池。

    及以百億四大洲界。

    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

    并諸國邑王宮聚落。

    琰魔羅界。

    所有一切八寒八熱諸地獄中罪業衆生受苦之相。

    乃至十方畜生餓鬼受苦之相。

    一切世間五趣衆生受苦樂相。

    如是皆現於此金色大光明中。

    又此光中影現菩薩修行佛道種種相貌。

    釋迦菩薩於往昔時作光明王。

    最初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乃至菩提樹下得成佛道。

    娑羅林中入於涅槃。

    於其中間三僧企邪百萬劫中。

    所有一切慈悲喜舍。

    八萬四千波羅蜜門。

    乃於過去作金輪王王四天下。

    盡大海際。

    人民熾盛。

    國土豐樂。

    正法化世經無量劫。

    一切珍寶充滿國界。

    時彼輪王觀諸世間皆悉無常。

    厭五欲樂舍輪王位出家學道。

    或於大國為王愛子。

    棄舍身命投於餓虎。

    或作屍毗王割身救鴿。

    或救孕鹿舍鹿王身。

    或於雪山為求半偈而舍全身。

    或現受生於淨飯王家。

    棄舍後宮六萬采女。

    及舍種種上妙伎樂。

    逾城出家。

    六年苦行。

    日食麻麥降諸外道。

    坐菩提樹下破魔軍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難思行願一切相貌。

    悉皆頓現於此金色大光明中。

    又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

    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

    摩伽陀國伽邪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

    波羅奈國鹿